链球菌在显微镜下的形态
链球菌在显微镜下的形态是球形或卵圆形,直径0.6~1.0um,多数呈链状排列,短者4~8个细菌组成,长者有20~30个细菌组成。
链的长短与菌种及生长环境有关,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链状排列比在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的链长。幼龄菌大多可见到透明质酸形成的荚膜,如延长培养时间,荚膜可被细菌自身产生的透明质酸酶分解而消失。无芽胞,无鞭毛,有菌毛样结构,含M蛋白,革兰氏染色阳性。
培养需氧或兼性厌氧,有些为厌氧菌。营养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中需加有血液、血清、葡萄糖等才能生长。最适温度37℃,最适PH7.4~7.6,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灰白色、有乳光、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直径0.5—0.75mm的细小菌落,不同菌株有不同溶血现象。
扩展资料
链球菌根据对红细胞的溶血能力分类:
⑴甲型溶血性链球菌(α-Hemolytic streptococcus)菌落周围有1~2mm宽的草绿溶血环,称甲型溶血或α溶血。这类链球菌亦称草绿色链球菌(Streptococcus viridans)。此类链球菌为条件致病菌。
⑵乙型溶血性链球菌(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菌落周围形成一个2~4mm宽,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溶血环,完全溶血,称乙型溶血或β溶血。这类细菌又称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cus hemolyticus),致病力强,引起多种疾病。
⑶丙型链球菌(γ-Streptococcus)不产生溶血素,菌落周围无溶血环,故又称不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non-hemolytics),一般不致病。
是结核杆菌细菌。结核菌会对全身造成侵害,如图所示。结核菌可以通过空气、飞沫、尘埃传播。结核菌对干燥的抵抗力很强,在干燥的痰中可生存达8-10个月之久,飘浮在空中的结核菌可保持传染力达8-10天尤其是灰霾天气空气流动少,结核杆菌悬浮在空气中,吸入肺部容易造成感染。
病毒: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型;
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掠夺别人的营养生存,危害大,如爱滋病毒,生存在人体免疫细胞,破坏人体自身保护。
细菌:是属于原核型细胞的一种单胞生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无成形细胞核、也无核仁和核膜,除核蛋白体外无其他细胞器;
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水中,或者与其他生物共生。人体身上也带有相当多的细菌。据估计,人体内及表皮上的细菌细胞总数约是人体细胞总数的十倍;
细菌的营养方式有自营及异营,其中异营的腐生细菌是生态系中重要的分解者,使碳循环能顺利进行。部分细菌会进行固氮作用,使氮元素得以转换为生物能利用的形式。
真菌:是具有真核和细胞壁的生物;
真菌像细菌和微生物一样都是分解者,就是一些分解死亡生物的有机物的生物。真菌将生物分解为各类无机物,使土地肥力增强。
还有的真菌用于食物加工,例如酵母菌用于面包等加工,酿酒也需要真菌。
在农业、林业和畜牧业中,真菌又有有害的一面。真菌能引起植物多种病害,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细胞形态不同
1、细菌为很多圆球状或小杆状;
2、放线菌,单细胞,呈分枝丝状;
3、霉菌菌丝有隔,分生孢子;显微镜下青霉扫帚状排列的分生孢子小梗,曲霉膨大的分生孢子头(顶囊),分生孢子梗直立于菌丝独特厚壁的足细胞上。
4、酵母菌,是较细菌的单细胞个体明显大得多,形态有卵圆形、球形、腊肠形、柠檬形或藕节形。
二、细胞结构不同
1、细菌: 原核细胞 ,没有细胞核;
2、放线菌: 原核细胞 ,没有细胞核;
3、霉菌: 真核细胞,有细胞核;
4、酵母菌: 真核细胞,有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线粒体等;
三、菌落特征(群体形态)不同
1、细菌菌落凝胶状、表面较光滑、湿润,与培养基结合不紧密,易挑取,正反颜色一致;
2、放线菌菌落固体培养基上呈辐射状生长,致密、坚硬、多皱、不易用针挑起,不透明。孢子成熟后,表面粉末状,干燥,常有土腥味;
3、霉菌菌落较大,由菌丝组成疏松的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的无固定大小,延至整个培养基,产色素,菌落有颜色;
4、酵母菌菌落与细菌菌落相似,但比细菌大而厚,不透明,表面光滑、湿润、粘稠,易用针挑起,多呈乳白色;
四、繁殖方式不同
1、细菌:二分裂 方式;
2、放线菌:孢子生殖;
3、霉菌:孢子生殖;
4、酵母菌:无性繁殖:出芽繁殖;有性繁殖 ,通过接合形成子囊及子囊孢子。
五、种属不同
1、细菌是原核生物;
2、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
3、霉菌都属于真菌;
4、酵母菌属于真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细菌
百度百科——放线菌
百度百科——霉菌
百度百科——酵母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