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扳手 > 正文

扳手腕的物理原理解释 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还是平衡力的关系

酷炫的过客
迅速的路人
2023-03-08 13:55:27

扳手腕的物理原理解释 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还是平衡力的关系

最佳答案
明理的盼望
积极的季节
2025-07-08 15:06:57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共生的,并且是不同物体,不可能单独存在...平衡力更容易理解了,必须是同一物体。比如静止在桌面上的物块。重力和支持力就是一对平衡力。这你应该明白了吧...接下来,比如甲、乙两人扳手腕。甲对乙有作用力、反过来乙对甲也有作用力。但是我们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是相等的。至于为什么相等还有输赢,比如甲赢,就是因为甲对乙有一个作用力、乙反过来对甲有一个反作用力(这个相当于甲对乙施加了一个力),但乙本身还有一个力,这俩力是不一样大的,所以就会......你弄明白就ok了。至于到底是作用力还是反作用力的关系、还是平衡力的关系。扳手腕时都会出现。如果俩人扳手腕力气一样大、静止了,平衡力有(以甲、乙某个人的手分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也有。感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来迷惑你的,因为很多人会想不明白、既然他们相等,怎么还会有输赢....呵呵,希望对你有用...

最新回答
搞怪的白开水
欣喜的春天
2025-07-08 15:06:57

掰腕子时候前臂的肌肉主要是用来锁死腕关节(避免被对方擒住手腕)而肱二头肌的肌肉力量大小才是决定是否能获胜的关键。训练肱二头肌的方法,在学校的话,就去做引体向上。每次做4组,每周做2~3次,隔天做1次。每组个数是你能做的极限数量的60%,比如你能做10个,那么每组就做6个。组间休息1分钟。前臂的话,找一个解释的木杆,然后两面栓上重物,重物可以用书包和书来制作,做下图这个动作。也是每周训练2~3次,保证隔天一次。每次四组,每组做8~12次。要求是做完的时候有力竭的感觉。按照这个训练方法练习的话,两个月后改善效果会非常明显。

务实的吐司
负责的犀牛
2025-07-08 15:06:57
任何腕力对抗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掰手腕对抗都有维持静止和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趋势,因此掰手腕的运动状态是由双方自身的运动速度和动能决定的,没有外力,双方的僵持状态是不会改变的。比赛中的这种性质称为僵持。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僵持定律。第一定律也阐明了力的概念。明确了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指出了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因为加速度是描写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所以力是和加速度相联系的,而不是和速度相联系的。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这点,往往容易产生错觉

平淡的电源
害怕的鸭子
2025-07-08 15:06:57

     其实人的前臂相当于费力杠杆。

       【分析】在扳手腕时,支点在肘关节(如图)处,动力(F1)是上臂上与前臂相连的肱二头肌收缩时产生拉(动)力实现曲臂的动作,阻力(F2)是在扳手腕时由对方施加手腕上的力。

      【力臂】从支点(肘关节)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即为该力的力臂L。

      【如图】可以看出:动力F1到支点(肘关节)的距离小于作用在手上阻力F2到支点(肘关节)的距离,即:动力臂L1<阻力臂L2;再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那么力和力臂成反比。也就是说动力臂越短动力越大,也就越费力,所以人的前臂是一个费力的杠杆。但人的前臂长成费力杠杆有个好处:人的手(前臂)变得很灵活,因为费力的杠杆它省距离,只要上臂上与前臂相连的肌肉收缩一点点,人的手(前)臂就可以活动较大的范围。

     

能干的棒球
清脆的抽屉
2025-07-08 15:06:57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受到的力是等大 那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施力物体只有一个 比如你手压墙与墙压你手的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但掰腕的施力物体有两个 在力的方向施力越大者则赢

甜甜的百合
甜美的羊
2025-07-08 15:06:57
掰手腕是杠杆原理。小臂就是一个杠杆。支点是肘与桌面接触点。对手给你的力是阻力,力臂等于小臂的长度。自己手臂上的肌肉提供的是动力,力臂要小些。另外,整个掰手腕的过程,实际上是人体内部多个杠杆共同作用的一个过程。

机智的大白
喜悦的流沙
2025-07-08 15:06:57
拔河的分析是正确的,因为两个方向同时施加方向相反的拉力,对于施力的人或者车来说等让他们抵消掉这个力的方式就是摩擦力。所以体重大的人有优势,所以站在冰面上的一方或者穿旱冰鞋的一方是不可能赢的。可以说,相互的拉力在不断的加大,先超过谁的摩擦力谁就输了。扳手腕和拔河其实从原理上是一样的,分析过程也是一样的,都是用“相互的作用力”来和另一个力比较,拔河运动是和摩擦力比较,但是扳手腕不是。拔河运动谁的摩擦力小谁就被拉动了。而扳手腕的双方是静止的(指胳膊肘和桌面的接触静止)。即使有一方输了这个点也是静止的,规则规定这个点不许动,如果允许动的话那就没有输赢了,永远也扳不倒。所以判定输赢不是比较摩擦力,而是看胳膊能给小臂和手腕提供多大的力来抵抗小臂围绕这个点的旋转。这个力的大小就看自身的身体素质了。相互的作用力越来越大,而且双方都一样,如果甲能提供的抗旋转的力始终大于相互的作用力,那么甲就能保持平衡,如果相互作用力大到一定程度后,乙坚持不住了,那么乙就倒了。就是说相互作用力是一个增长的标杆,拔河中用他和摩擦力比较,扳手腕中用他和大臂抗旋转的力比较。你的老师说的“扳手腕(两个物体同时施力时)不论相互作用力”是不严谨的。不是不讨论,而是因为相同所以越过了----谁摩擦力大谁就赢,谁大臂抗旋转的力大谁就赢,标杆直接省略了。就像讨论两个城市的堤坝谁更防水一样,不用等到真正有水来,直接比较他俩的高低就可以了。在这个比较中“发水时的水位”就相当于上述两种比赛中的“相互作用力”。

动听的板栗
沉默的棉花糖
2025-07-08 15:06:57
当扳手腕相持不下的时候,因为是静止,所以其中一人受到的合力为0,所以两人受力相等,所以肌肉承受能力强的占优势

手臂承受来自向左向右的力量的能力比承受来自前后的力量的能力小得多,因为手臂手腕肌肉构造的关系你会觉得前臂和手腕前后用力要比左右用力舒服的多,所以扳手腕都是两人对坐,手臂与用力方向成90度角,这时双方手臂手腕都受到左右方向的力,如果其中一方侧身,手臂手腕的力量会有一部分分担给前后方向,这样就更占便宜,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扳手腕要抢腕,扭腕,为的是能更舒服的用上力,让整条手臂的力量都使出来

我是这么认为,个人看法

能干的荷花
无情的雪糕
2025-07-08 15:06:57
我又看了下你的思路。

如同a拉b,a对b有拉力,b对a也有拉力,但是,这两个拉力属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不计。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虽然这两个力是相等的.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所以不能够使某个物体平衡.因为对于每个物体,他们只受到这两个力当中的一个.所以不能够平衡。

手与手之间的作用力只有一对,而不是对于每个手而言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对象是两个手组成的系统,而不是单个手。因此,不用考虑两个物体之间作用力的问题,直接算两手对对方的力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