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桑塔纳后门把手怎么拆
工具/原料
一字改锥,t-25花键,t-30花键,10号扳手
方法/步骤
1、首先准备好整个拆除过程需要用到的工具,一字改锥一把,t-25花键一把,t-30花键一把,10号扳手一把,然后将车门打开,准备进行接下来的拆除操作。
2、先进行后门内饰板拉手盖的拆除。取出一字改锥,按照图中所示,用一字改锥从门内饰板与内拉手盖的边缘缝隙撬起,一点一点的将里面的卡子撬开,一共三个卡子,大家注意撬的时候一定要撬对位置,并且轻轻地撬哦。
3、三个卡子全部撬开后,用手把住门内饰板拉手盖,轻轻地往外一拉,就拆下来啦,检查一下卡子是不是完好的卡在内拉手盖上,一定要轻,避免出现一些划痕,影响美观,撬下来的门内饰板拉手盖要放好。
4、这时就会看到里面固定门内饰板的螺丝啦,一共两条,取出t-30花键,用t-30花键将这两条螺丝拆除,拆下来的螺丝与之前的内拉手盖一并放好。
5、进行门内拉线处螺丝的拆除。取出一字改锥,用一字改锥将门内拉线处的黑色装饰盖撬开,如图所示,轻轻地从缝隙撬起,防止损伤门内饰板,撬下来的装饰盖也要放好。
6 、看到里面固定门内饰板的螺丝了吗?取出t-25花键,用t-25花键将这条螺丝拧下来,拧下来的螺丝和之前拆好的零件一并放好,安装时还要用到。
7、拆除固定门内饰板下面的螺丝,这是一条塑料的螺丝,取出10号扳手,用10号扳手逆时针将螺丝拧下来,然后放好,这样整个门内饰板上的螺丝就都拆完啦。
8、取出一字改锥,从门内饰板与门板的边缘部分撬起,将门内饰板卡在门板上的塑料卡子撬开,左右门边上一共有6个卡子,轻轻地一个一个的撬开,撬的时候慢点,防止将卡子撬坏,门板划伤。
9、卡子都撬开后,用手把住门内饰板往上抬,因为门内饰板是卡在门内压条卡槽里的,这样门内饰板就与门板分离啦,然后将里面的线束插头和拉线卡子都拔掉。
10、这时,桑塔纳的整个门内饰板就拆除下来啦,拆除下来的门内饰板要放好,最好放在弱软的地方,避免划伤门板。
桑塔纳前保险杠怎么拆装桑塔纳前保险杠怎么拆装 拆除保险杠前,先准备工具,需要小平口螺丝刀、十字螺丝刀、5mm内六角扳手、1/4接杆、1/4棘轮扳手、10mm套筒、方形螺丝刀、1/2棘轮扳手、7mm套筒。第一步:先把车子向右打满轮,熄火,断开电瓶负极。第二步:拆除固定螺丝。以别克为例,前脸保险杠上方会有很多螺丝,在拆除螺丝的同时,还要拆除防溅罩、 前保险杠拆装步骤:1、先把机盖打开,保险杆和水箱框架的螺丝取掉,再把前轮前边和叶子板内衬连接的螺丝取掉,再把和叶子板的一个螺丝取掉,(这个螺丝是往上的)再把保险杆小心的撬开;2、然后再把下面的一排螺丝和卡口都取掉,最后有两个穿心螺丝在雾灯框下面,不是13就是12的,拿掉以后就可以把保险杆拿下来了;3、最后提醒一下,有雾灯线和车外温度感应线要小心,不要拔坏了。 @2019
1、拧外壳:部分汽车的点烟器的器座后面,装的是拧上的外壳,通过反方向可以旋下来,然后再正方向就又可以装上了;
2、拆螺丝:部分汽车的点烟器的器座后面,是用螺丝来固定的,只要用扳手把螺丝拆掉就可以拿下,同样,将螺丝拧上就又装上去了;
3、拆面板:拆除挡位操作杠的面板,该面板是使用塑料卡勾,只需要将一边直接用手掰起来或者用一字螺丝刀翘起,就可以将整块面板拆开;
4、拆面板螺丝:当拆除挡位操作杠面板后,按下点烟器的面板门将会自动打开,然后看到两个黑色的螺丝,使用M4内六角扳手拆除即可;
5、拆面板盒:直接将点烟器的面板塑料盒用手拉出来,当拉出大概10厘米左右时,将连接线先拔除掉,只有这样才可以将整个盒子拉出;
6、操作内外圈:点烟器含有外、内圈两部分,使用时将内圈按进去,待达到一定温度后,内圈会自动弹回原始位置,这时手捏外圈拔出即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火花塞的性能也在不断改进,借以提高发动机的工作质量,例如,为改善排气净化效果,采用了宽间隙的火花塞(间隙为1.0-1.2mm);为限制汽车电波的噪音,研制了防干扰火花塞等。
火花塞的技术一直在改进,而且火花塞也是一个极为庞大的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有着众多的品牌,其中最有名的如博世、NGK、电装、铃木、三维、麦坤、酷斯特、霍尼韦尔、傲特利等。
关于火花塞的选择,很多人在4S维修时,维修技师一般都会推荐原厂火花塞,理由是与汽车整体的性能更加匹配,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推销说辞。因为所谓的原厂火花塞,其实也是汽车主机厂委托某个生产火花塞的公司,如NGK、电装等生产的,一部分安装到自己出厂的车上面,另一部分贴上自己的标签换上自己的包装作为商品在市场销售。因此,是不是原厂并不是最重要的。
因此,原厂火花塞不一定是最好的,火花塞通常有普通镍合金、铂金、铱金材质,我们在换火花塞时,一看品牌,二看材质。如果原车装的是高级的铂金、铱金火花塞,那可以选择原厂的,如果原厂用的是普通镍合金的,我们可以选择对应的型号,升级高级的火花塞,毕竟换了之后,省油,动力增强很多,声音变得更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