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安装自行车链条?
根据牙盘的不同,自行车链条的方式分为三种(单速车不在范围内)单片牙盘、双片牙盘、三片牙盘,所以链条长度的判断方式就各有不同。首先,我们来确定链条的长度。单片牙盘链条安装:常见于旅行车和折叠车牙盘。
如上图所示,链条不穿过后拨,过最大牙盘和最大飞轮,形成一个完整的圈之后,留出4节链条。
双片牙盘链条安装:常见公路车牙盘,折叠车也有用公路牙盘的,山地车从2010年开始有双盘设计。
如上图所示,链条穿过后拨,过最大牙盘和最小飞轮,形成一个完整的圈之后,张力轮和导向轮所形成的直线于地面交叉所形成的角度小于等于90度即可。这样的链条长度为最佳链条长度。
三片牙盘链条安装:常见山地车牙盘,公路牙盘也有三片盘的设计。
如上图所示,链条不穿过后拨,过最大牙盘和最大飞轮,形成一个完整的圈之后,留出2节链条。
长度判断完了以后要安装链条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链条是有正反的如shimano5700,6700,7900,山地的HG94(新款10s链条)的链条,一般来说字面朝外都是正确的安装方式。安装方式如图所示。
至于为什么有正反,是因为反面和正面链条的倒角不一样。严重警告不要把正反面装错了。否则,会导致短时间内链条出现断裂现象。
最后的准备链条安装时候的一个小细节,这一点往往是被忽略的。就是安装的时候内导板和外导板的方向,应该是在左边还是在右边。正确的安装方向会让你的链条强度更高,在大力踩踏时,A会比B更不容易断裂。所以我们推荐下图A的链接方式。
1、将链条穿过前拨,并且挂在最小的牙盘上。如下图所示:
2、将链条挂在最小的轮片上。如下图所示:
3、将链条挂在后拔的前导轮上。如下图所示:
4、将链条挂在后拔的后导轮上。如下图所示:
5、将链条拉紧,但后拔不要活的太多(越小越好),不要有坠落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6、在不坠落的前提下,从与链条街头对齐或者接近的那个节点向后数四个节点,第四个节点就是需要截断的地方。将链条卡在连接器上,用连接器将链条截断。如下图所示:
7、将链条的两头接在一起。如下图所示:
8、用截链器将链条节点压入到链条中。如下图所示:
9、将节点压入到链条内,节点外部与链条外侧平行,不要有突出部分。如下图所示:
扩展资料
如果用户的自行车经常变速出现故障,变速不顺畅,滑链等,链条基本坏了。比如在常用的几个飞轮位置还能凑活,但是一旦变速到不常用档位,就会出现噪音,或变速不到位,又或者链条在牙盘上落不到底的情况。但是这样的情况也会因为链条导致飞轮牙盘的共同损坏还无法准确判断。
如果用户的手上有备用链条,那么用户可以用旧链条和新链条最一下对比。测量每10个连杆销钉之间的距离和新链条的测量数据做对比,如果长度超过1mm,那么用户就需要更换了。一般链条的长度都在108节左右,所以如果10节长了1mm,那么整个拉长的程度已经超过了1cm。
将链条拉起,套到前面的牙盘上,保持半咬合状态。一只手保持住这个姿势,另一只手轻轻的摇动脚踏板。当链条完全卡在牙盘上,即大功告成。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英文bicycle。其中bi意指二,而cycle意指轮,即两轮车。
作用
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
在包装把带之前,请务必按以下先后顺序把相关的部件调整好:
1、把自行车平放于水平的地面,调整好车把的角度。
2、调整好手变头的安装位置,并安装牢固。——手变头不应该在把带包好之后再去改变安装位置的高。
3、准确确定好相关的线管长度,与手变头相联,按正确的走线法并用胶布把线管紧贴车把固定。
4、部份车把上设有Campagnolo变速内走线的凹槽,如果用这类车把装Shimano的手变头(变速外走线)时,应该用专用凹槽垫或用一截线管置于其中,以保证车把外型上的圆滑。
1、准备好把带(废话)和把带塞。
2、准备好两小截把带,如果新把带没有附送,那么请自行从两条长把带中分别剪取一段。
3、准备一卷胶布~双面胶,推荐使用3M牌电工胶布(可在五金店购买,有多种颜色可选)。
4、准备一把干净和锋利的剪刀。
5、准备一把木锤或胶锤(可选)。
要点一:
由车把的最下端开始往上缠绕直至把立处!而不是由车把把立处向车把的把端缠绕。
曾经流行的把带的缠绕是由车把把立处向车把的把端缠绕,但这种由上至下的缠绕方式已经过时。对于现在专业的自行车的把带应该是由车把的最下端开始往上缠绕。
由上至下的缠绕方式只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在把带在缠绕的端口处无需另外用胶带固定,但不足之处是把带很容易在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在靠近手变头上端的位置出现“反皮”现像。之所以以前曾经流行过由上至下的缠绕方式,那是因为以前的自行车还没有手变头这种设计,人们的握把方式不如现在的手变头那么多的多样化。
手变头的出现,让握手变头上把位的机会大大曾多,由下自上的把带缠绕,可以最理想地让每一个握把位都变得经久耐用和体贴。由下至上的缠绕方式唯一的一个缺点就是在缠绕到最后的末端时需要用胶带固定,实际上这也不能算是一个缺点,因为问题同样很完美的得以解决要点二:
把带的缠绕方向为:内侧—〉上方—〉外侧—〉下方。
这样的缠绕方式的好处是缠绕的方向能更加顺应手掌与车把的习惯用力方式,可以确保把带在日后的使用中不会移位。如果缠绕方向方向反了,可能会导致把带在长时间使用后受手掌旋转磨擦用力而变松。
在完成了头几圈的把带包缠之后,把把带末端的部份塞入车管中,以便塞入把带塞。对于新手而言,可能会需要反复多次的尝试才能让把带的末端和把把带塞处理的最为理想。为了避免把带末端的处理失败而造成的发返工重缠的可能,所以可在包完把带的头几圈时就尝试安装把带袋塞。如果不如意,那么请重复上面的步骤重新缠上。
(对于有经验且能熟练包把带的确保一次性成*的,可以把安装把带塞的这个步骤安排至所有工作完成之后进行)
可用手把把塞联同把带末端一倒挤压进车把管内。
如果此时把塞塞入的力度显的太松,把塞可轻易脱出,那么请增加把带末端的长度以减小车把内管径的大小,让把塞塞的更为紧密。
如果些时把塞塞入的力度显的很紧,可以适当借助胶锤把把塞打入,打入过程请确保把带没有移位和过多的部份留于外部。
1、缠绕松紧度因适中,在缠绵的每一圈中,手部需适当施加少许的拉力。
2、视各类不同品牌的把带厚薄与及个人的把握粗细习惯,可适当增加或减少重叠部份的多少。一般而言重叠处的宽度以三分一把带宽度为佳,最多不超过二分一。
3、把带的重叠部份应保持一致的匀称,以缠出相等间隔的把纹。
当把带缠绕至手变头根部时,应确保有适当的把带覆盖手变头与车把的交接位,覆盖宽度大约在5mm左右。
1、把带如图红线所示的走向缠过手变头。
2、剪取适当长度的把带作为贴片约6cm,用于盖住手变头的箍环部份,缠绕的把带覆盖在其上。
3、另外可以适当剪取另一小块把带用于手变头上方作垫片,以平滑手变头与车把过渡处。(可选)。
4、当把带缠绕后,应确保在手变头的胶套能完全盖在把带之上,实现“不走光。”即是从任何的角度观看,除了看到把带,均看不到任何的车把和手变头内部部份。
把带缠到尾部时,需把多余的部份剪去。如图所示,最完美的裁剪方法是按图中蓝线所示进行斜剪,该斜线的长度,即蓝色线段的长度应正好等于车把把径圆周的长度。(应避免如黄线或红线的裁剪法)。
视整车色彩的配搭,适当选取相关颜色的3M电工胶带对把带尾部进行封整,黑色的胶带一般也比较通用。
看到这样的车把,是不是有种想握上一握骑车飞奔的冲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