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绳用的钢材主要有哪些?
钢丝绳的钢丝因要求要有很高的强度和韧性,通常采用含碳量为:0.5%—0.8%的优质碳素钢制作,而且含硫、磷量不应大于0.035% 。为此,应选用GB699—88《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中的50、60和65号钢 。
钢丝绳索具执行对应的国家标准,GB/T30587-2014钢丝绳吊索环索,GB/T16271-2009钢丝绳吊索插编索扣,GB/T16762-2009一般用途钢丝绳吊索特性和技术条件。
常用钢丝绳有磷化涂层钢丝绳、镀锌钢丝绳、不锈钢丝绳或涂塑钢丝绳。起重机用户需要高质量的钢丝绳,应该就是使用寿命长且质量高度稳定可靠的钢丝绳。大气环境中使用的钢丝绳,造成钢丝绳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微动疲劳,目前,世界钢丝绳领域第一次针对微动疲劳采取防治措施是专利技术生产的磷化涂层钢丝绳,制绳钢丝经过锰系磷化或锌锰系处理,钢丝表面耐磨性耐蚀性全面提升,不易磨损和不易腐蚀使磷化涂层钢丝绳疲劳寿命是同结构光面钢丝绳的三倍(试验室可比条件下),可通过疲劳试验进行验证,如果自己有疲劳试验机就自己做对比试验,这样的试验结果最可信,钢丝绳使用寿命与疲劳寿命成正比关系,疲劳寿命长则使用寿命同比例延长。
锰系磷化涂层钢丝绳虽然售价高于光面钢丝绳,但因为使用寿命长,日均使用成本仅是光面钢丝绳的40-55%,磷化涂层钢丝绳是专利技术生产的,因为供不应求目前比较难买,需要多询问几个钢丝绳生产商,采购时请注意,在购货发票必须注明钢丝绳名称,如磷化涂层钢丝绳,防范不法企业以假冒伪劣产品侵害自身合法权益,另外,专利产品一般在钢丝绳外包装上有专利号喷涂标注,质保书应有主要技术指标,如磷化膜种类和膜重(磷化膜膜重大小、耐磨性、耐蚀性等对钢丝绳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仅供参考
2、钢丝绳索具是以钢丝绳为原料经过加工,主要用于吊装、牵引、拉紧和承载的绳索,具体强度高、自重轻、工作平稳、不易骤然整根折断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钢铁、化工、运输、港口等行业。
3、链条索具是以金属链环连执而成的索具,按照其形成主要有焊接和组装两种,按其构造单只和多只等,采用优质合金钢、其突出特点是耐磨、耐高温、延展性低、受力后不会伸长等。其使用寿命长,易弯曲,适用于大规模、频繁使用的场合。灵活地多肢,多种组合形式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等。
4、吊装带成套索具由主吊环,链接卸扣,吊装带,金属末端组件,主吊环包括长吊环,圆吊环,组合吊环等。连接卸扣包括弓形卸扣,链条卸扣等,吊装带包括扁平带和圆形带,金属末端包括各式吊钩及其他金属件,本吊带成套索具可根据客户需求自由优化组合。
钢丝绳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抗疲劳强度和抗冲击韧性,具有较长的使用性能。与钢丝绳等强度,吊装作业安全,负荷大,可承受冲击载荷,使用寿命长。外形美观。过渡平滑,操作工人挂绳卸绳方便。定位准确,尤其是用在起重机拉臂绳索和港口用人字钩、天平钩。集装箱吊具等方面。采用进口铝合金无缝套管压接索具工艺,起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可靠性强,适合大批量生产。用途广泛,通用性强,便于使吊索具标准化、系列化。节约钢丝绳,减少绳夹、锥形套筒、楔形套等零部件,提高设备起吊能力。适合于产品标准化,尤其是可以向国标标准靠拢,使我国的工索具制造业由手工作坊式生产转变成为专业化生产,使我国的索具生产技术上升到一个新水平。钢丝绳索具是起重工具的重要组成,是吊装作业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备受推崇的吊装工具。其优势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能够传递长距离的负载,以及多种载荷及交变载荷的作用;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疲劳强度和冲击韧性;适用于牵引、拉拽、捆扎等多方面的用途;在高速工作条件下,耐磨、抗震、运转稳定性好,能够在各种有害介质的恶劣环境中正常工作;承载安全系数大,使用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疲劳强度和冲击韧性;适用于牵引、拉拽、捆扎等多方面的用途;钢丝绳索具与其它相比,自身重量轻,便于携带和运输,因此,是大型工业吊装作用最常用的工具。
根据《一般用途钢丝绳吊索特性和技术条件》GB/T16762-2009的要求,需要对钢丝绳吊索进行以下检测项目:外观质量,两端压制接头内端之间的距离,两端插编末端之间的距离,末端端配件,索扣的长度,吊索长度,破断力和标识等。江苏省特防中心专门做这块的。
钢丝绳吊索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停止使用、修复或报废:
1.
钢丝绳断1股,或表面钢丝磨蚀达钢丝直径的40%以上,或钢丝绳直径减少7%以上。
2.
钢丝绳发生扭结变形。
3.
钢丝绳在一个捻距内断丝超标(附表9):(1)当断丝现象集中发生于局部,在长度为6倍直径的一段内断丝发生在一股上时,达到规定断丝数的一半即应报废。(2)钢丝绳有锈蚀或磨损时,报废断丝数应乘以折减系数(附表9)。
4.
钢丝绳局部可见断丝损坏(有三根以上的断丝聚集在一起)。
5.
索眼表面出现断丝,或断丝集中在金属套管、插接处附近、插接连接绳股中。
6.
钢丝绳由于带电燃弧引起的钢丝绳烧熔、熔融金属液浸烫,或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中引起的强度下降。
7.
插接处严重受挤压、磨损金属套管损坏(如裂纹、严重变形、腐蚀)或直径缩小到原直径的95%。
8.
绳端固定连接的金属套管或插接连接部分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