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索抓斗的上面有一个装置防止钢丝绳缠绕那个是什么装置
四索抓斗的上面有一个装置防止钢丝绳缠绕那个是钢丝绳防缠绕装置。钢丝绳防缠绕装置包括基板,基板上开有四个用于穿接卸扣的开孔,其中,上部两个开孔通过卸扣连接两根起重机开闭钢丝绳,下部两个开孔通过卸扣连接两根抓斗开闭钢丝绳。两根起重机开闭钢丝绳和两根抓斗开闭钢丝绳受力时均处于垂直状态,四个开孔中均过盈配合装配有衬套,每一衬套两端对称突出于相应开孔之外,且突出部分的外周套设耳板法兰,每一耳板法兰与基板焊接,基板还设有若干加强筋。钢丝绳防缠绕装置可有效解决起重机抓斗闭合起升过程中开闭钢丝绳缠绕的问题,且耐用可靠。
聚氨酯地辊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地辊又叫地滚,地轮,托绳轮。材质分为铁件地辊,尼龙包胶地辊,聚氨酯包胶地辊。主要用于矿山煤矿斜巷提升货物使用。现在矿山地辊大部分以聚氨酯包胶地辊为主,因为聚氨酯地辊具有耐磨,耐腐蚀耐油抗老化的作用,而且能有效果的保护钢丝绳的磨损。
淘宝链接网页链接
首先,在塔吊起重零部件里,数量最大,技术要求严而规格繁杂的是钢丝绳。塔机用的钢丝绳按功能不同有:起升钢丝绳,变幅钢丝绳,臂架拉绳,平衡臂拉绳,小车牵引绳等。钢丝绳的特点是:整根的强度高,而且整根断面一样大小,强度一致,自重轻,能承受震动荷载,弹性大,能卷绕成盘,能在高速下平衡运动,并且无噪声,磨损后其外皮会产生许多毛刺,易于发现并便于及时处置。钢丝绳通常由一股股直径为0.3~0.4mm细钢丝搓成绳股,再由股捻成绳。
其次,便是塔吊的变幅小车。它是水平臂架塔机必备的部件。整套变幅小车由车架结构、钢丝绳、滑轮、行轮、导向轮、钢丝绳承托轮、钢丝绳防脱辊、小车牵引绳张紧器及断绳保险器等组成。对于特长水平臂架(长度在50m以上),在变幅小车一侧随挂一个检修吊篮,可载维修有员往各检修点进行维修和保养。作业完后,小车驶回臂架根部,使吊篮与变幅小车脱钩,固定在臂架结构上的专设支座处。
而其它的塔吊零部件还有滑轮,回转支承,吊钩和制动器等。
钢丝绳的润滑油。钢丝绳润滑油是一种采用新型增稠剂、高润滑性纳米材料和多种添加剂的半合成润滑油。它具有良好的泵送性能、优异的润滑性能、极压性能、渗透性、机械稳定性等特点。
钢丝绳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需要一个专业的油定期维护以确保钢丝绳处于很好的状态,润滑维护以确保钢丝绳石油的内部平衡,也能形成一层油膜表面上的钢丝绳有效阻止外部环境带来的绳子。
扩展资料
产品特点
1、良好的泵送性,适合集中润滑、手工涂刷。
2、极佳的润滑性、极压性、渗透性、机械安定性,适合高强度工作条件下钢丝绳的润滑,延长钢丝绳的寿命。
3、优秀高温适应性、抗水性、防锈性,在海边、盐雾等恶劣的条件下,在-30~+140℃,对各类钢丝绳,均能起到润滑防锈作用。
4、具有良好的粘附性,防止钢绳甩油。
5、与常用油脂,在使用温度≤94℃时,均有良好的相容性、安定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丝绳润滑油
高压管的接头、油缸、浮动油封、散热器片、水管接头等是否泄露,如有应及时排除。电器系统有无断线、短线、接线柱是否松动,若有应及时排除。发动机油底壳油量的检查:在发动机停机状态时,应首先确定发动机油压表,水温计是否在正常范围,然后取出油尺查看液面应在油尺上、下刻度线之间。如需添加机油,打开注油口加入。检查油位时,应将车辆停在水平地面上。添加机油时,油位不要高出“H”标记。
二、后桥箱油量检查:
(1)最初250小时的检查、保养:1、更换燃油过滤器。2、更换机油粗、细过滤器。3、变速箱、后桥箱油的更换(更换油量按附表要求)。4、工作油箱内油的更换。5、更换工作油箱过滤器滤芯。6、更换终传动箱油。7、清洗变速转向滤芯。8、紧固喷油器安装螺钉。9、发动机气门间隙的检查和调整。
(2)每500小时的检查、保养:1、更换防腐剂储存器。2、关闭防腐剂储存器上部两个阀门。3、往左拧下滤筒式滤芯。4、在密封面涂发动机油,换上新元件。5、安装时,在密封面与盖接触后再紧固1/2~3/4圈。(不要拧得过紧)6、更换后打开阀门。
三、正确维修
(1)履带保持适当的张紧度
如果张紧过度,引导轮弹簧张力作用于履带销及销套,销子外圆和销套内圆一直受到高挤压应力,运转时销和销套产生过早的磨损,同时引导轮张紧弹簧的弹力还作用于引导轮轴和轴套,产生很大的表面接触应力,这使引导轮轴套容易磨成半圆,履带节节距容易拉长,并且会降低机械传动效率,浪费发动机传给驱动轮和履带的功率。
如果履带张紧过松,履带容易脱离引导轮和支重轮,而且履带失去正确的对中,使运行的履带波动、拍打、冲击,造成引导轮和托轮的异常磨损。
履带张紧度的调整,是通过给张紧缸注油嘴加注黄油或从放油嘴放出黄油,参照各机型的标准间隙作调整。当履带节节距拉长到需要拆下一组履带节时,驱动轮齿面与销套的啮合面也会受到异常磨损,此时应在啮合状况恶化前进行适当处理,比如将销与销套翻面,更换磨损过度的销与销套,更换履带节总成等。
(2)保持引导轮位置对中
引导轮不对中对行走机构其他零件有严重影响,因此调整引导轮导板与履带架之间的间隙(修正不对中)是延长行走机构寿命的要点。调整时用导板与轴承之间的垫片来修正,如果间隙大,拆去垫片;间隙小,增加垫片。标准间隙为0.5~1.0mm,最大许可间隙为3.0mm。
(3)在适当时刻将履带销与销套翻面
在履带销与销套的磨损过程中,履带节节距被逐渐拉长,造成驱动轮与销套的啮合不良,导致销套破损和驱动轮齿面异常磨损,会引起蛇行、拍打、冲击,大大缩短行走机构的寿命。当通过调整张紧度仍不能恢复节距时,就需要将履带销和销套翻面,以得到正确的履带节节距。在现场有两种决定履带销与销套翻面的时刻;一种方法是查定履带节节距拉长3mm的时刻;另一种方法是查定销套外圆直径磨损3mm的时刻。
(4)螺栓螺母及时拧紧
当行走机构的螺栓松动时,容易折断或丢失,引发一系列的故障。日常检修保养应检查以下螺栓:支重轮和托轮的安装螺栓,驱动轮齿块安装螺栓,履带板安装螺栓,支重轮护板安装螺栓,对角撑条头安装螺栓。主要螺栓的拧紧扭矩参考各机型的说明书。
(5)及时润滑
行走机构的润滑非常重要,很多支重轮轴承“烧死”而导致报费就是因为漏油而没有及时发现。一般认为以下5处有可能漏油:由于挡环和轴之间的O形圈不良或损坏,从挡环外侧与轴之间漏油;由于浮封环接触不良或O形圈缺陷,从挡环外侧与支重轮(托轮、引导轮、驱动轮)之间漏油;由于支重轮(托轮、引导轮、驱动轮)与衬套之间的O形圈不良,从衬套与滚轮之间漏油;由于加油口螺塞松动或锥形螺塞密封的座孔损坏,在加油螺塞处漏油;由于O形圈不良,在挡盖与滚轮之间漏油。因此,平时应该注意检查以上部位,并按照各部位的润滑周期定期添加、更换。
(6)检查裂纹
应及时检查行走机构的裂纹,并及时焊修、加强。
处理方法:重新更换新钢丝绳按正确的方法放绳。
原因二:插接钢丝绳的方法不对,使其发生弯曲扭转。
处理方法:重新更换新钢丝绳按正确的方法放绳。
原因三:进出头尾轮的钢丝绳形成的水平面与头尾托轮槽中心形成的水平面不重合,使钢丝绳不在驱动轮绳槽中心,出现上下移动的现象,导致钢丝绳自旋。
处理方法:调整头尾轮处的托、压轮。
原因四:变坡点的托绳轮组不成圆弧状,使钢丝绳受力不均出现自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