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氧焊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一、乙炔氧焊的操作方法:
先开一点燃气,点燃后再开氧气,再增大燃气,增大氧气调节合适的火焰,关时先关氧气,再关燃气,熄灭后再开一下氧气吹一下,以免燃气开关关不严还有火在枪内烧。
二、注意事项:
1、乙炔瓶严禁在瓶估上引弧,禁止将乙炔瓶放置在电绝缘估上使用。
2、移动作业时,如需乙炔瓶和氧气瓶放在同一专用小车上搬运,必须用非燃材料隔板把两气瓶隔开。
3、乙炔瓶在使用过程中,开闭乙炔瓶瓶阀的专用扳手应始终装在瓶阀上;暂时中断使用时,必须关闭焊、割工具的阀门和乙炔瓶的瓶阀,严禁手持点燃的焊、割工具调节减压器或开、闭乙炔瓶瓶阀。
4、焊接工作地乙炔瓶存量不得超过5只,超过时,车间内应设单独乙炔瓶专用的储存间。
5、乙炔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泄漏,要及时处理,严禁乙炔瓶在泄漏的情况下继续使用。
扩展资料:
氧气乙炔瓶焊接着火爆炸时的紧急处理方法
1、首先要冷静地判明火灾、爆炸的部位和引起火灾或爆炸物质的特性,在自救无果时,迅速拨打火灾报警电话“119”,说清楚着火地点、物质、电话等情况,并派人到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
2、在消防队员未到达前,现场人员应根据起火或爆炸物质的特点,采取相应有效的方法控制事故蔓延,例如:
切断电源、撤离事故现场的氧气瓶、乙炔瓶等受热易燃易爆设备和油脂类物品,正确使用消防灭火器材进行灭初期火。
3、在事故紧急时,现场必须由专人负责、统一指挥,防止造成混乱。
4、如果是有毒气体着火时,不能盲目施救和灭火,应采取防中毒、倒塌、坠落伤人等有效措施才能施救。
5、为了便于查明起火原因,灭火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注意观察起火的部位、蔓延的方向等,灭火后应保护好现场。
6、当气体导管因漏气着火时,首先应将焊割炬的火焰熄灭,并立即关闭阀门,切断可燃气体源,用灭火器、湿布等扑灭燃烧气体。
7、乙炔气瓶口着火时,设法立即关闭瓶阀,停止气体流出,火即熄灭。
8、当电石桶或乙炔发生器内电石发生燃烧时,应停止供水或与水脱离,再用干粉灭火
器等灭火,禁止用水灭火。
8、当电石桶或乙炔发生器内电石发生燃烧时,应停止供水或与水脱离,再用干粉灭火器等灭火,禁止用水灭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氧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氧乙炔焊
问题一:氧气瓶怎么用 什么的,医用的,还是工业用的
问题二:如何安全使用氧气瓶 氧气瓶是贮存和运输氧气的专用高压容器,它是由瓶体、瓶箍、瓶阀和瓶帽4部分组成。其瓶体外部有两个防震胶圈,瓶体为天蓝色,并用黑漆标明“氧气”两字,用以区别其它气瓶。氧气作为一种理想的助燃气体,广泛应用于焊接和切割中。由于氧气是一种盛装助燃压缩气体的移动式容器,压力高,装卸运输频繁,使用环境杂乱,往往使氧气瓶的使用处于不安全的状态,一旦发生气瓶爆炸事故,将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一、目前在氧气瓶使用与管理上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隐患:
1.超检验期充装。根据原劳动部《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氧气瓶必须每3年检验一次。其目的是为了及时查清氧气瓶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缺陷和隐患以避免事故的发生。但目前使用中氧气瓶超检验期充装的现象较为严重,给安全使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2.附件损坏、丢失。氧气瓶的附件中有瓶阀、手轮、瓶帽和防震胶圈。瓶帽是为了防止气瓶瓶阀在搬运过程中被撞击而损坏,甚至被撞断使气体高速喷出,推动瓶阀和手轮向前高速飞动造成伤亡事故。防震圈是为了防止气瓶受撞击的一种保护装置,要求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弹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明确规定,运输和装卸气瓶时,必须配带好防护帽。但在实际使用中氧气瓶附件齐全的很少,大多数没有瓶帽、手轮,瓶阀伤痕累累,阀杆被撞弯,甚至严重变形,给安全使用带来严重威胁。
3.太阳曝晒。《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气瓶运输,夏季使用时应防止曝晒。因为氧气瓶的容积是有限的,曝晒会使瓶内介质温度升高,导致瓶内压力骤增,使气瓶处于危险状态。有些用户在运输中没有采取遮阳措施,夏天使用时将氧气瓶置于太阳下暴晒。尤其是夏季公路温度经常达到40多度,倘若气瓶本身存在缺陷,充装过量或者相互撞击,就有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4.安全距离不够。《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氧气瓶使用时必须距明火10米以外,贮存时严禁和乙炔瓶同室存放。许多用户却忽视了这项要求,存在着焊接作业时氧气瓶距焊接点的距离不够10米,氧气瓶、乙炔瓶同室存放的现象。一旦气瓶漏气,遇上明火发生爆炸,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5.野蛮装卸。运输和使用中,野蛮装卸的现象很普遍,如短距离运输时,将氧气瓶用力推倒,然后顺地面滚动;车辆运输时固定不牢,气瓶相互碰撞,从车辆上直接向下推等等。如某市制氧厂用汽车装运氧气瓶到某企业,卸车时将氧气瓶推下撞击到另一只气瓶上,引起两只气瓶同时爆炸。
6.超装。氧气瓶在充装时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操作失误造成超装,使瓶内压力升高,并超过它的许用应力,最后发生过量的塑性变形而爆炸。
二、氧气瓶的安全使用应遵守以下几点:
为保障氧气瓶的使用安全,国家先后颁布了《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等法规和标准,对氧气瓶的设计、制造、检验、充装和使用等都做了科学和明确的规定。
1. 使用的氧气瓶必须是国家定点厂家生产的。新瓶必须有合格证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部门出具的检验证书。
2. 氧气瓶必须按规定定期检验。超期的气瓶严禁充装。
3.氧气瓶禁止与油脂接触。操作者不能穿有油污过多的工作服,不能用手、油手套和油工具接触氧气瓶及其附件。
4.氧气瓶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远离明火与热源,其使用安全距离应在10米以上,与乙炔瓶的距离应不少于3米,并不能同室存放。
5.冬季使用氧气瓶,如遇瓶阀或减压器冻结,可用开水或蒸气解冻,禁止明火烘烤。
6.氧气瓶内的氧气不应用尽,要求保留0.1MPa以上的余压以防止其它气体倒流进入瓶内。
......>>
问题三:这个氧气瓶怎么使用 20分 打开手柄开关,调节压力,
问题四:氧气瓶是怎么做出来的?? 一种用无缝钢管高温加热两头收口,另一种钢锭高温加热用惰性气体吹出来再收口
问题五:使用氧气瓶的安全规定有哪些 4.1.3 对气瓶的检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气瓶是否有清晰可见的外表涂色和警示标签。气瓶颜色应满足 GB7144-1999-的要求,警示标 签应满足GB16804-1997 的要求。常见气瓶颜色标志见附录A,瓶装气体危险特性警示标签参 见附录B; ――气瓶的外表是否存在腐蚀、变形、磨损、裂纹等严重缺陷; ――气瓶的附件(防震圈、瓶帽、瓶阀)是否齐全、完好; ――气瓶是否超过定期检验周期; ――气瓶的使用状态(满瓶、使用中、空瓶)。 4.2.2 搬运气瓶的要求 4.2.2.1 搬运气瓶时,要旋紧瓶帽,以直立向上的位置来移动,注意轻装轻卸,禁止从瓶帽处提升气瓶。 4.2.2.2 近距离(5m内)移动气瓶,应手扶瓶肩转动瓶底,并且要使用手套。移动距离较远时,应使用 专用小车搬运气瓶,特殊情况下可采用适当的安全方式搬运。 4.2.2.3 禁止用身体搬运高度超过1.5m的气瓶到手推车或专用吊篮等里面,可采用手扶瓶肩转动瓶底的 滚动方式。 4.2.2.4 卸车时应在气瓶落地点铺上软垫或橡胶皮垫,逐个卸车,严禁溜放。装卸氧气瓶时,工作服、 手套和装卸工具、机具上不得粘有油脂。 4.2.2 5 当提升气瓶时,应使用专用吊篮或装物架。不得使用钢丝绳或链条吊索。当用起重机吊装气瓶 时,严禁使用电磁起重机和链绳。 4.3 气瓶使用 4.3.1 使用气瓶前使用者应对气瓶进行安全状况检查,除按4.1.3检查外,还应检查减压器、流量表、软 管、防使用。回火装置是否有泄漏、磨损及接头松懈等现象,并对盛装气体进行确认。检查不合格的气瓶不能使用。 4.3.2 气瓶应在通风良好的场所使用。如果在通风条件差或狭窄的场地里使用气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 措施,以防止出现氧气不足,或危险气体浓度加大的现象。安全措施主要包括强制通风、氧气监测和气 体检测等。 4.3.3 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应与办公、居住区域保持10m以上,气瓶应防止曝晒、雨淋、水 浸,环境温度超过40℃时,应采取遮阳等措施降温。 4.3.4 氧气瓶和乙炔气瓶使用时应分开放置,至少保持5m间距,且距明火10m以外。盛装易发生聚合 反应或分解反应气体的气瓶,如乙炔气瓶,应避开放射源。 4.3.5 气瓶应立放使用,严禁卧放,并应采取防止倾倒的措施。乙炔气瓶使用前,必须先直立20min后, 然后连接减压阀使用。 4.3.6 气瓶及附件应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沾染腐蚀性介质、灰尘等。氧气瓶阀不得沾有油脂,焊工不 得用沾有油脂的工具、手套或油污工作服去接触氧气瓶阀、减压器等。 4.3.7 禁止将气瓶与电气设备及电路接触,以免形成电气回路。与气瓶接触的管道和设备要有接地装置, 防止产生静电造成燃烧或爆炸。在气、电焊混合作业的场地,要防止氧气瓶带电,如地面是铁板,要垫 木板或胶垫加以绝缘。乙炔气瓶不得放在橡胶等绝缘体上。 4.3.8 气瓶瓶阀或减压器有冻结、结霜现象时,不得用火烤,可将气瓶移入室内或气温较高的地方,或 用40℃以下的温水冲浇,再缓慢地打开瓶阀。严禁用温度超过4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 4.3.9 开启或关闭瓶阀时,应用手或专用扳手,不准使用其他工具,以防损坏阀件。装有手轮的阀门不 能使用扳手。如果阀门损坏,应将气瓶隔离并及时维修。 4.3.10 应缓慢地开启或关闭瓶阀,特别是盛装可燃气体的气瓶,以防止产生摩擦热或静电火花。打开 气瓶阀门时,人站的位置要避开气瓶出气口。 4.3.11 乙炔气瓶使用过程中,开闭乙炔气瓶瓶阀的专用搬手应始终装在阀上。暂时中断使用时,必须 关闭焊、割工具的阀门和乙炔气瓶瓶阀,严禁手持点燃的焊......>>
问题六:怎么使用工业氧气瓶? 氧气瓶顶端的铜阀门,逆时针旋转,用板子开OK.
问题七:如何识别氧气钢瓶,如何正确使用氧气瓶 氧气瓶:瓶身蓝色,采用黑色字样标注“氧”或“氧气”;不过现实生活中,很多气瓶由于长期使用,已经不易区分了,最好还是问清楚再用;
气瓶的运输、操作、灌装均有国家标准,如果只是使用,就很简单了;先确定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减压阀处于松弛状态;打开与气瓶连接的阀门,减压阀储的左边表会显示气瓶气压,缓缓将减压阀拧紧,气体逐渐放出。
1.1 乙炔发生器(乙炔气瓶)、氧气瓶、胶管接头、阀门的紧固件应紧固牢靠,不准有松动、破烂和漏气。氧气及其附件、胶管、工具上禁止粘油。
1.2 氧气瓶、乙炔管有漏气、老化、龟裂等,不得使用。管内应保持清洁,不得有杂物。
2.操作步骤:
2.1 使用乙炔气瓶气焊(割)的操作步骤:
2.1.1将乙炔减压器与乙炔瓶阀,氧气减压器与氧气气瓶阀,氧气软管与氧气减压器,乙炔软管与乙炔减压器,氧气、乙炔软管与焊(割)炬均可靠连接。
2.1.2分别开启乙炔瓶阀和氧气瓶阀。
2.1.3对焊(割)炬点火,即可工作。
2.1.4工作完毕后,依次关闭焊(割)乙炔阀、氧气阀,再关闭乙炔瓶阀、氧气瓶阀,然后拆下氧气、乙炔软管,并检查清理场地,灭绝火种,方可离开。
2.2 使用中压式乙炔发生器气焊(割)的操作步骤:
2.2.1将氧气减压器与氧气瓶阀,氧气软管与氧气减压器,乙炔发生器,氧气、乙炔软管与焊(割)均可靠连接。
2.2.2用清水冲洗乙炔发生器,清除灰浆和残渣。
2.2.3将块度适当的电石装入电石篮内,且电石一次加入量不宜过多。
2.2.4将电石篮放入乙炔发生器内,加入适量清水,并上盖旋紧严密。
2.2.5开启氧气瓶阀。
2.2.6对焊(割)炬点火,即可开始工作。
2.2.7工作完毕后,依次关闭焊(割)炬乙炔阀、氧气阀,再关闭氧气瓶和打开乙炔发生器排污阀等排污完成后方可开盖,并冲洗干净,且检查清理场地,灭绝火种,方可离开。
3.操作注意事项:
3.1 焊接场地,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应备有消防器材,有足够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风。
3.2 乙炔发生器(乙炔瓶)、氧气瓶周围10米范围内,禁止烟火。乙炔发生器与氧气瓶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7米。
3.3 焊工使用的防护工作服,上衣不得掖入裤内,裤脚不得卷边,鞋口不得扎在裤脚外。
3.4 每根乙炔软管必须有回火设施,禁止使用浮桶式乙炔发生器。
3.5 检查设备,附件及管路漏气,可用肥皂水试验,周围不准有明火或吸烟。
3.6 乙炔发生器零件和随机工具不得用铜,以防铜与乙炔接触产生乙炔铜引起爆炸。可采用含铜在70%以下铜合金。
3.7 电石要有适当的块度,电石一次加入量不宜过多,不可集中使用小块电石,更不许用粹末,以防发生猛烈反应,乙炔发生器内压力剧增引起爆炸。
3.8使用中压乙炔发生器(工作压力最高为1.5Mpa压力使用时除需装回火防止器外,还要安装压力表和安全阀)时,压力要保持额定值,安全阀要动作可靠,水要经常保持清洁,电石分解的灰浆要及时清除。
3.9 冲压乙炔发生器的发气室,发气压挤室和回火防止器中都应装有相应面积的卸压膜,且回火防止器应具有逆止阀装置。
3.10 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使用氧气时,必须妥善安放,防止倾倒。有室外作业时,要把氧气瓶安装在凉棚内,避免阳光强烈照射。
3.11 氧气瓶一般应该直立放置,个别情况需卧置时,瓶劲要稍微搁高一些。
3.12 氧气瓶、乙炔瓶上严禁沾染油脂。不允许用带有油脂的手套搬运氧气瓶、乙炔瓶。
3.13 氧气瓶必须用手或扳手旋取瓶帽,禁止用铁锤等铁器敲击。
3.14 旋开氧气瓶、乙炔瓶阀门不要太快,防止压力气流激增,造成瓶阀冲出等事故。
3.15 氧气瓶嘴不得沾染油脂。冬季使用,如瓶嘴冻结时,不许用火烤,只能用热水或蒸气加热。
3.16 不要把氧气瓶内的氧气全部用净,最后至少要剩0.05Mpa的氧气。
3.17 乙炔瓶不能遭受剧烈的震动和撞击,以免瓶内的多孔性填料下沉形成空洞,影响乙炔的存储。
3.18 乙炔瓶在工作时应直立放置,防止丙铜随乙炔流出,以免发生危险。
3.19 乙炔瓶表面温度不应超过30—400C,温度过高会降低丙铜对乙炔的溶解度,造成瓶内乙炔压力急剧增高。
3.20 减压器与瓶阀连接必须可靠,严禁漏气,避免发生爆炸事故。
3.21 不能把乙炔瓶里的乙炔全部用完,最后应剩0.1Mpa的乙炔气体,并将气瓶阀关紧。
3.22 开氧气或乙炔阀门时禁止撞击,防止产生火花。
3.23 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关紧氧气阀和乙炔阀,不准将焊炬放在容器内或工作台下。
3.24 乙炔管堵塞时,严禁用氧气压缩空气吹除。
3.25 发生回火时,先关氧气阀,后关乙炔阀;乙炔管着火时,可采用弯折管的方法,将火熄灭。
3.26对受压容器、密闭容器、各种油桶、管道及粘有可燃液体的工件,必须事先除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解除容器及管道的压力,消除容器密闭状态(敞开口、旋开盖),再进行工作。
3.27 在焊接、切割密闭空心工作时,必须留有出气孔。在容器内焊接,外面必须设人监护,并有通风措施。禁止在已刷好油漆或喷过塑料的容器内焊接。
3.28 高处焊接时,除遵守《高空作业操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外,还要有安全措施。地面有人监护。下放的易燃、易爆物品必须移出10米以外。
3.29 工作结束,应清洁乙炔发生器,检查清扫工作场地,灭绝火种,方可离开。
氧气瓶(图5-4)是用来贮存和运输氧气的一种高压容器,其瓶体厚度约为5~8mm,它可以贮存约15MPa压力的氧气。工作时通过减压器、气管和焊炬将氧气送出,作为气焊用的助燃气体。
图5-4 氧气瓶
1.瓶帽 2.瓶阀 3.瓶箍 4.防震橡胶圈 5.瓶体
对氧气瓶的使用安全要求:
(1)氧气瓶外表的漆色应符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要求,所有附件应完好无损。
(2)氧气瓶平时应直立放置在专用架上,并加以固定。在个别情况下卧放时,要把瓶颈稍微垫高,并用木块垫紧。使用时禁止平放氧气瓶,这是因为氧气瓶平放使用,气流会把瓶内的腐蚀锈末带入减压器,造成其损坏。
(3)放好氧气瓶后,在装上减压器之前,应将瓶阀缓慢打开,吹掉接口内外的灰尘或金属物质,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因开启过决而产生静电火花,如果开启时产生静电火花且瓶口有油脂,就容易引起燃烧和爆炸。打开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同氧气瓶接口处成90°角的位置,以免气流射伤人体。
(4)减压器安装完毕后,要检查一下各部分是否漏气和管道是否畅通。
(5)氧气瓶与乙炔气瓶并用时,两只减压器不能呈相对状态,以免气流射向另一只减压器,造成事故。
(6)氧气瓶和操作场所应当远离高温区。任何油脂和可燃物、熔融金属飞溅物及其他明火均不得与氧气瓶接触,应距离10m以上。
(7)因为氧气可以和油类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而引起发热、自燃,产生爆炸。所以,操作者绝对不能用沾有各种油脂或油污的工作服、手套和工具等去接触氧气瓶及其附件,以免引起燃烧。
(8)氧气瓶中气体不能完全用完,应留有0.2MPa压力的剩余气体,以防止可燃气体倒流入内,发生事故。
(9)禁止用氧气充当压缩空气对制冷系统试压。
(10)氧气瓶上应装有防震胶圈,在搬运前应检查瓶上安全帽是否拧紧,搬运中要避免碰撞和剧烈的震动。
一、氧气瓶保管与存放
1、保管和使用时应防止沾染油污;放置时必须平稳可靠,不应与其他气瓶混在一起;不许曝晒、火烤及敲打,以防爆炸。库房周围不得放易燃物品。
2、库内温度不得超过30℃,距离热源明火在10米以外。
3、氧气瓶减压阀,压力计、接头与导管等,要涂标记。
二、乙炔气瓶安全技术操作规定
1、乙炔气瓶在使用、运输、贮存时,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0℃。
2、乙炔瓶的漆色必须保持完好,不得任意涂改。
3、乙炔气瓶在使用时必须装设专用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工作前必须检查是否好用,否则禁止使用,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门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
4、使用压力不超过0.05Mpa输气流量不应超过1.5-2.0米3/时瓶。
5、使用时要注意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卧入使用,对已卧入的乙炔瓶,不准直接开气使用,使用前必须先立牢静止十五分钟后,再接减压器 使用,否则危险。禁止敲击,碰撞等粗暴行为。
扩展资料:
氧气瓶与乙炔瓶之间距离的规定
在生产过程中溶解乙炔气瓶(以下简称乙炔瓶)与氧气瓶广泛地应用于焊接和切割中,又经常同时使用,氧气为助燃气体,乙炔为易燃气体,氧气与乙炔又分别盛装在移动式压力容器中,在使用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乙炔瓶与氧气瓶设置在同一个地点,无安全距离。
氧气瓶与油脂接触,乙炔瓶水平滚动后,未竖直静放便投入使用;乙炔瓶表面温度在40℃以上,夏天露天作业无遮盖;氧气、乙炔瓶未按规定留余压等,这些问题,曾导致了一些伤亡事故的发生。
因为是溶解乙炔,气瓶里有丙酮,如果倾斜角度在30度以下的话,在阀门打开(使用过程)的时候,有可能导致丙酮流出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 2.55%~12.8%(体积)。
氧气瓶盛装的是高压氧气,存在着物理和化学两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物理因素:氧气被压缩而压力升高后,有与周围常压取得平衡的趋向,当与常压之间的压差愈大,这种趋向也愈大。
当很大的压差一旦以极短的时间在相当大的空间内迅速地达到这种平衡,即形成通常所称的“爆炸”。如果通过较小的空隙在相对较长时间内达到这种平衡,就形成“喷射”。
二者都能造成严重后果。 化学因素。由于氧是助燃物质,一旦遇有可燃物质和引火条件,即可发生猛烈燃烧,甚至出现爆炸性火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炔气瓶和氧气瓶之间的安全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