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传动的方式及特点
传动方式:皮带传动
链传动
齿轮传动
蜗杆传动
螺纹(丝杆)传动
齿轮齿条传动
其他传动机构: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间隙运动机构
特点:
皮带传动:
1) 平皮带传动:
a) 结构简单,可以传动的中心距较大,传动中不产生震动
b) 滑动系数大,传递功率较小
2) 三角皮带传动:
a) 滑动系数比平皮带传动小,传递功率大(多根皮带组合使用),传动中不产生震动
b) 摩擦较大,皮带轮加工比平皮带轮困难
* 三角皮带传动时,由于皮带截面上各点的直径不同(D, d1, d2),因此各点的回转速度不同,而皮带本身是一个整体,由此皮带上部和下部相对皮带轮的槽作相反方向的滑移,产生较大摩擦,也易因摩擦产生热。
* 由于三角皮带的周长是标准固定的,对于非标中心距的皮带传动不能采用标准的三角皮带,这时可以选用“活络三角皮带”,该类皮带与标准皮带具有相同的截面,但它是由小块连接件用螺钉紧固的,因此在使用中可以按所需的长度任意增加或减少连接件。这类皮带传动的功率要比同类规格的标准三角皮带小。
链传动:
1) 能保证准确的平均速比
2) 可以作中心距较大的两轮轴间传递动力和运动
3) 链条较容易磨损,磨损后的链条节距加大,链条易脱落
4) 链条传动的速度较低,运行时有噪声
齿轮传动:
1)传动的运动速度比套筒链快,运行时的噪声比套筒链的低,是高速链传动的形式。
2)对链轮材料和热处理的要求较高,因为齿形链对链轮圆周面的压力和摩擦较大,易引起磨损。
蜗杆传动:
1)由于蜗杆相当于一个螺杆,当蜗杆的导程角小于摩擦角时,蜗杆传动带有自锁性,这时涡轮副只能由蜗杆驱动涡轮,不能由涡轮驱动蜗杆。
2)蜗轮副传动的结构紧凑,涡轮箱的外形尺寸较小。
3)蜗轮副传动平稳,无噪声
4)蜗轮副传动是滑动摩擦,在传动中摩擦损害较大,因此传动效率较低。采用自锁蜗杆传动时,效率约为50%。
5)由于蜗杆传动时,蜗杆和蜗轮轮齿间的运动速度较大,摩擦也大,为了提高蜗轮副传动的寿命,一般蜗杆采用钢材制造,而蜗轮采用耐磨的材料如青铜等制造。
螺纹(丝杆)传动:
能将较小的回转力矩转变为较大的轴向力。
能达到较高的传动精度,通过回转的角度能转化为较为精确的直线运动距离。
螺纹传动的工作平稳,易于自锁。
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缺点是摩擦损失较大,传动效率较低。
您好
链传动与带传动相似,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于中间挠性件——链,在距离较远的轴之间传递运动和动力,结构简单、价格低廉。链传动的常用功率范围为100kW以下,传动比≤6(滚子链),开式链传动效率90%~93,闭式链传动效率97%~98%。
链传动的特点:
1、与带传动相比,没有弹性滑动,能保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传动效率较高;链条不需要大的张紧力,所以轴与轴承所受载荷较小;不会打滑,传动可靠,过载能力强,能在低速重载下较好工作;
2、与齿轮传动相比,可以有较大的中心距,可在高温环境和多尘环境中工作,成本较低;
3、缺点是瞬时链速和瞬时传动比都是变化的,传动平稳性较差,工作中有冲击和噪声,不适合高速场合,不适用于转动方向频繁改变的情况。
链传动的类型
链可分为传动链、起重链和曳引链。起重链和曳引链用于起重和运输机械,传动链在一般的机械传动中应用广泛。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机械传动按传力方式分,可分为:摩擦传动、链条传动、齿轮传动、皮带传动、蜗轮蜗杆传动、棘轮传动、曲轴连杆传动、气动传动、液压传动(液压刨)、万向节传动、钢丝索传动(电梯、起重机中应用最广)、联轴器传动、花键传动。
机械传动系统是机床组成的重要部分,主要是由滚珠丝杠进行传动的,滚珠丝杠在传动过程中丝杠和运动轴是一体的,机床是用电机作为传动的。机械传动的作用是传递运动和力,常用的机械传动类型有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带传动、链传动、轮系。
机械传动系统典型应用简介
1、减速器
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或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在动力机与工作机之间作为减速的传动装置;在少数场合下也用作增速的传动装置,这时就称为增速器。
减速器由于结构紧凑、效率较高、传递运动准确、可靠使用维护简单,并可成批生产,故在现代机器中应用很广。减速器类型有很多,主要有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齿轮-蜗杆减速器和行星齿轮减速器等。
2、差速器
汽车差速器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
差速器是为了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差而装置的。在四轮驱动时,为了驱动四个车轮,必须将所有的车轮连接起来,如果将四个车轮机械连接在一起,汽车在曲线行驶的时候就不能以相同的速度旋转,为了能让汽车曲线行驶旋转速度基本一致性,这时需要加入中间差速器用以调整前后轮的转速差。
螺旋传动为低副传动,齿轮传动和涡轮蜗杆传动为高副传动。
高副机构(higher pair)或简称作高副,在机械工程中,指的是机构的两构件通过点或线的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例如齿轮副和凸轮副就属于高副机构。平面高副机构拥有两个自由度,即相对接触面切线方向的移动和相对接触点的转动。
低副机构,在机械工程中,指的是机构的两构件通过面的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
两个构件之间可能会通过点接触、线接触或面接触形成运动约束。两个构件之间接触的点、线、面的组合称为副元素。如果副元素为点或线,则运动副为高副;如果副元素为面,则运动副为低副。
因此总结出以下两点区分:
1、从直观的接触面上看,面和面接触的运动副被称为低副,如构件与滑块的接触;而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比如说两齿轮、凸轮机构;
2、从产生的压强看,接触部分压强较低的为低副,压强较高的为高副。
扩展资料
按两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特征低副还可以分为转动副、移动副、螺旋副。低副机构是一种仅用低副将各构件连接在一起而构成的机构。构成低副机构的最常用的低副有:转动副、直线副、螺旋副和球面副,故低副机构也有平面机构和空间机构之分。
机构可以按组成机构的构件和运动副的性质进行分类。若机构中的所有运动副均为低副,则机构为低副机构;若机构中至少有一个运动副为高副,则机构为高副机构;若机构中至少有一个构件是只能承受拉力而不能承受压力的挠性构件,则机构为挠性传动机构。
两种机构中,低副机构应用较为广泛,尤以平面连杆机构为甚。低副连接的两构件间是面接触,能承受较大的负荷,低副的两运动副元素的几何形状较简单,比较容易制造,且低副联接易于实现几何封闭,故低副机构通常都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工作可靠、能承受较大负荷、传递较大动力等优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低副
百度百科-高副
如果副元素为点或线,则运动副为高副。齿轮啮合属于线接触,所以为高副。
高副,即两个构件之间可能会通过点接触、线接触或面接触形成运动约束。两个构件之间接触的点、线、面的组合称为副元素。
扩展资料:高副机构的种类较多,其中输出连续运动的高副机构有凸轮机构、摩擦轮机构、齿轮机构等;输出间歇运动的高副机构有凸轮机构、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等。
区分运动副的低副和高副:
运动副按照运动副的接触形式分类:时面和面接触的运动副在接触部分的压强较低,被称为低副,而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高副比低副容易磨损。低副一般有转动副,移动副,螺旋副,高副有车轮与钢轨,凸轮与从动件,齿轮传动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高副
带轮的结构设计主要是根据带轮的基准直径选择结构形状,根据带的截型确定带轮外圆槽的尺寸。常用的传动带轮结构有实心式、腹板式、孔板式、轮幅式。实心式带轮,当基准直径小于等于2.5倍轴的直径时采用。腹板式带轮,当基准直径小于等于300毫米时采用。孔板式带轮,在孔板内外园直径之差大于等于100毫米时采用。轮辐式带轮,当基准直径大于300毫米时采用。基准宽度制是以基准线的位置和基准宽度来定义带轮的槽型和尺寸,当传动带的节面与带轮的基准直径重合时,带轮的基准宽度即为传动带节面轮槽内相应位置的宽度,用以表示轮槽轮截面特征值。它不受公差影响,是带轮与带标准化的基本尺寸。有效宽度制规定轮槽两侧的边的最外端宽度为有效宽度。该尺寸不受公差影响,在轮槽有效宽度处的直径是有效直径。由于尺寸制的不同,带的长度分别以基准长度和有效长度来表示。基准长度是在规定的张紧力下,传动带位于测量带轮基准直径处的周长;有效长度则是在规定张紧力下,位于测量带轮有效直径处的周长。普通传动带是用基准宽度制,窄传动带则由于尺寸制的不同,有两种尺寸系列。在设计计算时,基本原理和计算公式是相同的。尺寸则有差别。由于传动带传动的材料不是完全弹性体,带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发生伸长而松弛,张紧力降低。因此,传动带传动应设置张紧装置,以保持正常工作。传动带张紧装置,一般应安装在松边内侧,使带只受单向弯曲,以减少寿命损失;同时张紧轮还应尽量靠近大带轮,以减少对包角的影响。当传动带传动中任何一个带轮的轴心都不能移动时,所使用传动带的长度要能使传动带在处于固定位置的带轮之间装卸,在装挂完后,可用张紧轮将其张紧到运转状态。该张紧轮要能在张紧力的调整范围内调整,也包括对使用后传动带伸长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