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节距的大小对链传动有何影响
链传动中,节距越大,承载能力越大,动载荷越大;链轮与链条的选择需要计算。链轮节距越大,齿数越少,链速度变化越大;链的平均速度:V=z1n1p/60*1000=z2n2p/60*1000链轮的转速越高,节距越大,齿数越少,传动的动载荷越大链轮齿数取值范围17≤Z≤120
链传递的节距大小对传动运动不均匀性影响的大小和选择节距的方法分别如下:
1、链传递的节距大小对传动运动不均匀性影响的大小:节距越大,则传动能力越强,但运动的不均匀性越明显。
2、选择节距的方法:主要根据传动功率和速度选择。
节距越大,能传递的功率也越大,但运动的不均匀性、动载荷、噪声也相应的增大。应此,在满足承载能力的条件下,应尽可能选用小节距的链,高速重载时可选用小节距的多排链。
链轮齿数。
齿数不应过少或过多,过少会使运动不均匀性加剧,过多因磨损而引起的节距增长导致滚子与链轮齿的接触点向链轮齿顶移动,进而导致传动容易发生跳齿和脱链现象,缩短链的使用寿命,而且为了磨损均匀齿数最好是与链节数互为质数的奇数。
链条节距增大带来的利弊:
利:
1、当节距增大时,链条中的各结构尺寸也相应增大,可以传递的功率也相应增大。
2、节距越大,链条的承载能力也会变强。
弊:
1、当节距增大时,会导致链条的传动平稳性降低,引起的动载荷也增大。
2、节距增大也会产生跳齿或脱链现象。
节距的分类:
1、链条节距
链条的节距是指链条在百分之一最低破断载荷的张紧状态下,消除滚子与套筒间的间隙后,测得的相邻两滚子同侧母线之间的距离,以P(mm)表示。节距是链条的基本参数,也是链传动的重要参数。实用上通常以相邻两销轴的中心距来表示链条节距。
2、齿轮节距
对于齿轮,节距也叫“周节”、“齿距”。指齿轮的相邻两齿同名(同为左边或右边)齿廓沿节圆周的弧线距离,它是齿轮设计时所根据的主要参数之一。
3、螺纹节距
螺纹节距,螺纹旋转1周,螺纹线在轴向上推进的距离,以螺纹节距计量的倍数,称为顺向螺槽数,或称为螺纹头数。单头螺纹的螺杆,螺距等于螺纹节距;双头螺纹的螺杆,螺距等于两倍螺纹节距;三头螺纹的螺杆,螺距等于三倍螺纹节距。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 - 节距 (链条滚子之间的中心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