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钢丝绳 > 正文

长枪是古代的一种主要兵器,那怎样制作成的枪杆才是好的

背后的乐曲
甜美的樱桃
2023-03-08 00:31:08

长枪是古代的一种主要兵器,那怎样制作成的枪杆才是好的?

最佳答案
美丽的黄蜂
尊敬的曲奇
2025-07-26 16:40:55

长枪是古代的一种主要兵器,那怎样制作成的枪杆才是好的?

大家都很知道金庸先生和古龙先生的小说。里面的人物飞檐走壁,武功强大。有些人以内功出名,有些人以武器出名,一件好武器往往能称霸天下。都说一寸长一寸强。武器越长,就对自己越有利。

那么,最长的武器无疑就是长枪。古龙先生在“七大武器”中专门介绍了霸王枪。你是否还记得《唐伯虎点秋香》中唐家霸王枪名列前茅吗?由此可见长枪在武器中的杀伤力有多大。在历史上很多英雄人物使用的武器也是长枪,如常山赵子龙,冷面寒枪罗成等。

武器的品质对使用人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匠人要是没有好的原料是无法制造出好的武器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们是有道理的。一块废铁和蛀木虫侵蚀的木头给了一位知名的匠人,他也没法制造出一件好武器。

大家都知道,对于一把枪而言,枪嘴和枪杆是非常关键的。仅有好的枪杆才可以在吵架时不容易被打碎。古时候制作出一把好的好的长枪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那时候尽管工匠很多,但因为制造比不上现代,因此打造一把好的长枪是非常艰难的。

可是我们的祖先非常的聪慧。她们寻找牛津木来作为枪杆,然后在外面涂上很厚的漆料,然后用一些不锈钢丝铜芯线结构加固枪杆,这种既轻便又不容易断裂。尽管与现代对比也有较大差别,但早已比之前好了很多。也有一种最好的枪杆原材料,那便是柘木,弹性很好,与武器相碰后不容易断裂。可是这种木料古时候非常少是并且偏贵的,因此一支好的长枪甚至可以当作传家之宝使用。

最新回答
活泼的夕阳
冷酷的红酒
2025-07-26 16:40:55

古时候打仗过程中,使用的兵器还是以冷兵器为主,一方面是当时冶炼技术还不够成熟,还有就是当时对于一些材料的研究不够透彻。

战争中使用的冷兵器多以刀和枪为主,一部分将领使用的是剑或者更为偏门的兵器,比如双锤、双戟等。古代的枪在战场上还是有很大杀伤力的,这也是枪会成为古代兵器中很受欢迎的原因。

在古代的军队中,见到杀伤力比较大的的兵器就是长枪了,不管是步兵还是阵兵和骑兵,都是很喜欢使用枪的,因为枪在一场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这取决于三个因素。

其一为枪头的制作是由精铁炼制而成,十分锋利还有就是取决于枪杆的制作,好的枪杆在战争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就是取决于使用枪的人了。

长枪在古代的冷兵器中那么受欢迎,和其具有很大杀伤力的枪头是分不开的,还与制作枪杆的材料有很大关系,那么古代的枪杆是使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

古代的长枪,因为需要在作战中有足够高的灵活度和韧性,灵活度主要是根据枪杆的长度决定的,不能够过长,这就对制作枪杆的材料有很大的要求,不能使用拼接而成的枪杆,为了保证枪杆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往往制作枪杆的时候需要很多种材料包裹而成。

将多种材料经过互相包裹制成枪杆,主要是考虑在作战过程中枪杆的韧性。古代战争中,长枪不像短兵器那样很是灵活,特别是对于使用长枪的骑兵,一旦将长枪刺出,在刺中敌军的情况下,多多少少避免不了会将枪头卡在敌军的盔甲之中,再加上骑兵的行进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枪杆的柔韧性不好就会导致长枪无法正常的收回。

因此在古代枪杆的制作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会找一整段合适的牛筋木作为枪杆的主体部分,然后在牛筋木的外围缠上柔韧度好的铁丝,这样是为了更一步的保证枪杆整体的柔韧性,之后再用一定长度的铜条加上结实的丝线缠绕在牛筋木的外围。

紧接着在再牛筋木外围包裹上较为坚硬的竹片,之后再在最外面进行机械的固定,喷上特制的具有防腐烂的液体,可以使枪杆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这样一根合适的枪杆就制作而成了。

古代中的长枪枪杆的制作,很少会使用纯铁棍的,一些电视剧中会说枪杆是由铁棍制作的,但是只是很少数的情况下,大多数的枪杆是不会使用铁棍的,这主要是铁棍的重量问题。

一根符合枪杆长度的铁棍是很重的,对于使用者的要求就非常高,一般的骑兵或者步兵是拿不动的,更别说上战场作战了,有时候不但发挥不了优势,甚至会成为累赘。

除了使用多种材料包裹的牛筋木制作枪杆之外,古代中还有使用柘木为主要原材料制作而成的枪杆。首先需要将柘木用鱼泡胶进行黏合之后,再用很结实的麻绳缠绕在外围,主要还是考虑到枪杆整体的柔韧度。

之后再将缠绕过的柘木整体的放入马槊杆内部,就制作好了马槊杆长枪。马槊杆的韧度也是非常好的,也更加坚固,在交战过程中不会被轻易的砍断。

复杂的枪杆制作工艺,中间的流程还是比较多的,对制作工人的要求很高,也就间接导致了一般人是用不起的。所以在古代的军队中,一些私家军很少配备长枪作为武器,外出作战的队伍,给骑兵配备长枪是很常见的。

对于一些自身实力较为强大的步兵也会配发长枪作为武器。一些普通的练武人士很少选择长枪作为自己的武器,这主要是枪杆的制作太过费钱导致的。

冷兵器时代中,长枪在战争中会有很大的杀伤力,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枪头和枪杆的护理保养是很重要的。士兵对枪杆的仔细保养,可以保证枪杆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毕竟枪杆的制作流程太过繁琐,制成之后要好好保养。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聪明的小丸子
苗条的摩托
2025-07-26 16:40:55
一般直径不大,在3-6mm左右。建议可以使用8字形的铝套管,然后用老虎钳压接。最好是先将一边压接成环扣后,将另一端穿入后,也用同样的方式压成环扣,这样两个环扣就扣在一起了,牢固安全可靠。建议压接前,先用同直径的钢丝绳做个小样件,吊重试一试,看压接部位的牢固性和安全性如何。

忧心的糖豆
老实的烤鸡
2025-07-26 16:40:55

古代武将的枪杆为何要用木头做?在解释这个问题时,我们先了解一下,在古代枪是用来做什么的?

古代的兵器发展前期主要是以刺为主,枪是用来刺对方的,而不是用来砍对方的。所以从这来看,既然是刺对方,那么肯定对枪头的硬度和尖锐度要求高,对枪杆的要求就不会那么高了。

但是明知道用木头做的容易折断为何不用铁呢?

在史书中就有记载,程咬金为救裴行俨,被敌人刺在了肩膀上。程咬金一把折断枪杆,反手一枪刺死了对方!

在这里为什么木头容易折断,而不用铁来代替它呢?我就在这分析一下它的缘由。

一、铁制成的枪杆太沉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古代的武将在打仗的时候都是一手抓着马缰绳控制着马冲锋,而另一只手持着枪。如果这个枪太沉的话,我想也是相当耗体力的。

一场战争总得要持续一段时间,虽然铁枪不容易折断,但是一直拿着挥舞刺敌,常人是很难用太长时间的。仗还没打完,力气没有了,那就悲催了。

当然也不排除少数人力气大,臂力过人。像王彦章,抗金的李全、杨妙真等,他们的臂力就很大,用得就是铁枪,而且技艺很精湛。

但这毕竟是少数人,对于大多数人用铁质的枪杆来说,还是很耗体力的。

二、铁的柔韧性差

铁枪在古代可不是谁都能用得起的,打造少数几把还可以,要是士兵都用那就不可能了。国家是不可能提供那么多银两去打造的,因为不是什么铁匠都会打铁枪的。

当时古代的冶炼技术有限,碳钢的比例很难把握,所以枪杆的柔韧性就很差。在冲敌之时,尤其是骑马冲阵的时候,速度快力量强,铁杆枪缺少缓冲,是极易伤害到使用者的。

没有缓冲,在高速对冲时,如果铁杆插入对方盔甲,是很容易被卡住的。如果用蛮力拔出的话,就容易引起肌肉脱力,造成肌肉损伤,厉害的话还可能引起骨折。

就像如果我们拿一个锤子砸东西,如果锤柄是铁管做的话,就会震的手酸,时间长的话,手上还会起泡,更有可能伤到骨头。如果锤柄是木头的话,就会好很多的。所以,一般的锤子锤柄都是木头做的。

三、木质枪杆优点多

1、木质的枪杆重量不大,所以使用起来就比较方便。可以拿起来长时间的挥舞,所以是古代战场的最佳选择。

2、木质枪杆柔韧性好。在古代武将用的长枪的木材都是坚硬有韧性的木材,比较不易折断。比如用檀木、梨花木、柏木、楠木等,当然是不能用松木、杉木等易脆的木材。

士兵用的枪杆更是简单多了,一般都是就地取材,有竹子的,还有其他普通木材的。

古人也是很聪明的,他们一般会在枪杆外面再包上一层纤维材质,比如像麻、布条、绳线等,来增加枪杆的韧度。

3、使用木质枪的便捷还在于,易造、易找、易换。如果枪杆在打仗时损坏了,不用到专门的地方修理。它可以就地取材,像竹子,普通木材也是可以用的。拿来处理一下,就可以当枪杆使用了。

4、木质的枪杆冬天拿起来也不会感觉很凉。而铁质的枪杆在冬天抓起来是冰凉冰凉的,握起来很不舒服。

别看小看一把在战场上杀敌的长枪,它的选材也是相当讲究的。它是古人们在实践中一点点探索出来的。一把长枪在手,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需要智慧。两者的完美结合才会战胜敌人,赢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