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查与调整发动机正时带
【太平洋汽车网】当汽车行驶一定里程以后,要检查正时系统,查看其是否出现了过度磨损现象。检查整个正时系统,包括正时皮带、皮带轮、张紧轮和惰轮。更换正时系统不要超过制造商推荐的更换周期。一旦发现任何故障问题,要立即进行更换工作。更换时,要更换正时系统中的所有部件,并使用相互匹配的整套部件。
正时皮带大多为齿型皮带,它不但保证了传动的精确性,而且噪音小,但齿型皮带经过长期的使用后,会发生硬化、龟裂、剥离、脱落、磨损和纤维松散等损坏现象,严重时会折断。在检查中如果发现上述情况,必须更换齿型皮带。
具体操作:1、检查齿型皮带紧度位置检查齿型皮带紧度。
2、检查齿型皮带紧度齿型皮带用张紧轮继续张紧。如果张紧度适中,在规定皮带张紧度检查位置处用食指和拇指可将齿型皮带翻转大约90°。
3、检查张紧轮状况张紧轮出现异常的声音、不平稳及摇晃时,说明张紧轮已损坏,必须更换新品。皮带检查第一项任务是检查皮带的松紧度。大多数发动机都带有皮带张紧自动调节机构,也有些发动机是带手动调节装置,但调节器本身是自动的。最准确的方法还是通过感觉来判断皮带松紧度。如果已查明皮带松弛,那就有可能是皮带拉伸过度,或者是自动张紧装置松弛或卡住,还可能是弹簧断裂。问题发现得早,也就是在皮带转动松弛还没有咬合皮带齿时,可对张紧装置复位,或者拧紧定位螺钉。如果皮带有跳动现象,就应该及时把它换掉。
如果皮带相当紧可以用粉笔或胶带纸在皮带背面做个记号,然后用手转动发动机,检查整条皮带。查看皮带齿是否有磨损或剪切、皮带侧壁有无裂纹(尤其是皮带齿边缘)、皮带背面是否有裂纹及有无油污、油脂或冷却剂浸湿的痕迹,如果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现象都应更换皮带,而且还应查明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予以排除。油迹、冷却剂印痕等可能是人为的,并非渗漏所致。但是,要记住皮带外壳有衬垫密封,它们会被渗透的液体所伤蚀,而皮带的外壳罩也有可能因卷曲而变形。
4、链条和链轮的拆装在发动机维修工作中,经常需要拆卸和安装正时链条和链轮,这是发动机修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安装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整个发动机修理质量。如果在工作中稍有疏忽,将导致发动机启动困难,甚至无法启动。
正时链条伸长量的检查。用弹簧秤在链条三个或更多的地方测量链条的伸长量,若超过使用极限,应更换;用游标卡尺检测凸轮轴链轮和曲轴链轮的磨损量。超过使用极限时,应更换链条或两年链轮;用游标卡尺检测链条张紧装置(拉链器)的厚度和振动缓冲器(链条减振器)的厚度。若小于使用极限,应予更换;正时链条使用日久后,将出现伸长、磨损、裂纹、剥落和折断等,如有以上损伤情况,一般不可再用,应予以更换。正时链条即发动机正时皮带,其主要作用是驱动发动机的配气机构,使引擎进、排气门在适当的时候开启或关闭,以保证发动机气缸能够正常地吸气和排气。在有些车型上,像大众捷达(电喷)、桑塔纳2000、宝来、奥迪等,正时皮带还同时肩负着驱动水泵的任务。随着造车技术水平和工业发展的不断进步,部分发动机的正时皮带已被发动机链条所替代,与传统的皮带驱动相比,链条驱动方式的传动可靠、耐久性好并且还可节省空间,整个系统由齿轮、链条和涨紧装置等部件组成。正时链条与老式皮带相比他们都具有哪些优缺点:首先,对于厂家来说生产正时链条的成本要明显高于正时皮带,并且由于链条都是终身免维护的,因而厂家这部分的后期效益也会随之降低,另外,正时链条相比皮带还会对发动机动力性产生一定影响。再从消费者角度考虑,由于正时皮带以预防性更换为主,一般在未达到厂家规定使用期限时就要更换,而且使用寿命短,更换频率高,后续养车成本也就相应增高。而正时链条的寿命高,更无需预防性更换,只有当链条使用过久变形产生异响时才需进行更换,所以养车成本也较低。最后再来对比一下两种材质、结构正时系统的优缺点:正时皮带噪音小、传动阻力小、传动惯性也小,能够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及加速性能,并且容易更换。但不足之处在于易老化,故障率高,车主的使用成本相对较高。而正时链条的的优点则正是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且不易发生由于正时传动故障导致汽车抛锚,但其同样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缺点,如链条转动噪音大、传动阻力大、传动惯性也大,从一定角度来说增加了油耗,性能也有所降低。虽然两种材质的正式结构都相互存有一些优势和不足,但就当下发展趋势来说,正时链条将会被运用在更多发动机上,相信随着设计人员对该部分的不断改进,使用者的用车成本也将会越来越低。
拆装正时链条必需拆卸汽门室盖与正时链条前外盖等周边附件后,引擎留在车上进行作业。
1顺向转动曲轴直到第一缸上死点位置,曲轴皮带盘上的正时缺口朝上对正正时链条盖上的三角正时突块。
2拆卸曲轴皮带盘,撑住引擎重量,拆卸AC管路及扭力杆、脚托架。
3拆卸正时链条前盖(含机油泵)。
4凸轮轴链轮UP正时记号朝上,三角缺口朝正左,横凹槽朝正右且二正时记号与汽缸顶面平行。
5检查自动张力器柱塞凸出长度,如果大于14.5mm,必须更换上、下二条正时链条。
6逆时针方向转动曲轴,将自动张力器柱塞往本体内挤压,使用1.0mm固定销插入固定孔内。
7依序拆卸:自动张力器→导链器→张力板→键条→曲轴键轮。
正时链条是免维护的,不像正时皮带需要8万公里左右就要更换正时组件,所以链条基本上不会断和拉长。正时链条拉长的故障率很小,正时链条被拉长的车也不多,一般要20万公里这样才会拉长一些。
如果正时有问题,那么发动机故障灯会点亮,同时汽车也可能会抖动,加速不起的故障,用汽车诊断仪解码都会有跟正时相关的故障码。这时候基本上就是正时全套更换了,包括链条在内。
如果链条拉长发动机正时就会错位,再排除其他原因影响发动机错位后,那么基本上就是链条拉长了影响了点火正时。
注:以上图片源于网络
1、一般检查 起动发动机,使冷却液温度上升到80℃,急加速,如转速不能随之立即增高,感到发闷,或在排气管中有突突声,说明点火过迟;如出现类似金属敲击声,说明点火过早。
2、使用点火正时仪V.A.G1367检查
1)查找并验证飞轮或曲轴前端皮带盘上1缸压缩终了上止点标记和点火提前角标记,擦拭使之清晰可见,如标记不清晰,最好用粉笔或油漆将标记描白。
2)将点火正时仪按图正确连接到汽车发动机上,拔下真空调节装置的真空软管,起动发动机,使机油温度升至60℃以上。
3)将化油器阻风门保持全开,观察仪器显示的发动机转速,使其保持怠速,此时仪器显示的点火提前角即为初始点火提前角,应为6±;;1°;;,若不符要求,应进行调整。 若用点火正时灯检查,应拆下上止点传感器,将正时灯对准飞轮罩壳观察孔,调节电阻,当固定标记(罩壳上)和旋转标记(飞轮上)重合时,可测提前角。
3、路试检查 发动机走热后,在平坦、坚硬路面上以最高档最低稳定车速行驶。急加速时,若听到轻微的突爆声且瞬间消失(装有爆震限制器的发动机就没有突爆声),车速迅速提高,则为点火正时正确;若突爆声强烈明显且长时间不消失,则为点火过早;若听不到突爆声,且加速缓慢,排气管有突突声,则为点火过迟。
(二)、调整点火正时
发动机大修(或分电器重新安装)时,必须确定点火 正时。桑塔纳点火正时的步骤如下:
1、转动曲轴,观察变速器壳体上的观察孔,使飞轮上的刻度线与壳体上的指针对齐,此时发动机一缸活塞置于正时位置。
2、转动凸轮轴,如下图所示,使凸轮轴上正时齿轮 的标记与气门室罩底面平齐。
3、使机油泵轴驱动端部凸起的矩形块长边与曲轴的方向一致,将分电器总成插入安装孔,使其轴端凹槽与机油泵轴端的矩形凸起相配,将分电器壳体逆时针转动3o,然后用压紧板固定分电器。
4、使分电器上的分火头指向分电器壳体上的一缸标 记,盖上分电器盖,以分火头所指的旁电极为第一缸,顺时针方向按1—3—4—2的顺序插好分缸线,插好中央高压线和霍尔发生器连接器。
5、装好正时传动带,起动发动机,检查点火正时。若不合要求,则需调整。顺分火头转动方向转动分电器壳,则点火推迟。逆分火头转动方向转动分电器壳,则点火提前。
6、调整完毕,再次检查点火提前角是否符合要求。否则再调整、再检查,直至符合为止。
扩展资料
点火正时
点火正时:在发动机的压缩冲程终了,活塞达到行程的顶点时,点火系统向火花塞提供高压火花以点燃气缸内的压缩混合气作功,这个时间就是点火正时。
为使点火能量最大化,点火正时一般要提前一定的量,所以是在活塞即将到达上止点的那一刻点火,而不是正好达到上止点时才点火,这个提前量叫点火提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