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肃南县如何发展生态畜牧业?
肃南县是以天然草地放牧为主的畜牧业县。畜牧业是县域经济绿色转型、农牧民高质量发展和持续增收的丰富支柱产业之一。畜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在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最终实现农牧民增收与生态保护的双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肃南县充分发挥生态优势,突出生态特色,打造生态品牌,搞好生态畜牧业。十五大以来,肃南县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优质发展新路,深化和完善现代农牧业,加快“双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在推进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中建设更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努力打造美丽中国的“苏南模式”。
1.加快天然草地的恢复和管理步伐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基础
肃南县全面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贴奖励政策,落实补贴资金。部分草地禁牧,部分草地实行草畜平衡,减少天然草地超载牲畜,改善围栏草地,防治鼠害,核心区和缓冲区部分农牧民搬迁撤离,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大力推行“牧区养殖、农区育肥、反季节屠宰”的发展模式,每年有近20万头牛羊下山到四川“借地放牧”,减轻了天然草地的生态压力,缓解草畜矛盾,实现“不放牧、不减产”。
2.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总出发点
肃南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重点阐述了实施“四百万”工程和培育“六个特色产业”的总体要求,三方面努力使特色产业实现能力扩张的增量。提高质量和效率。细毛羊产业全面提升,充分发挥皇城羊养殖场和赛米诺种畜养殖公司养殖基地的作用,大力推广细毛羊二年、三年生产、多品种养殖、澳大利亚血液引进等养殖技术,每年改良细毛羊20多万只,继续巩固和扩大黄城、康乐、大河三大细毛羊优势区的生产规模。
加快高原牦牛和浅山肉牛基地建设,制定发布《肃南县畜牧业发展规划(2020-2024年)》,加强规模化养殖,发放肉牛贴息贷款,实施养牛补贴,通过牦牛复壮改良,全县规模养殖牛,养牛业稳步发展。
3.建设现代工业园区和工业基地是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加快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态化发展,肃南县决定推进大明现代农牧业示范区建设,形成示范区空间布局“一带二核三基地四园”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示范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肃南县将进一步加强与省畜牧兽医局、省绵羊养殖技术推广站的合作对接,加快建设省甘肃高山细毛羊产业园,构建完整的产业链“种植、养殖、销售”,推动细毛羊产业优质发展。
今后,肃南县将继续坚持“畜牧稳县”的发展方向坚持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注重产业,促进转型,努力弥补劣势,夯实基础,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现代丝绸之路冷干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现代丝绸之路的工作部署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体系,多点多措施,加强养羊业、养牛业、细草业,加快现代产业、生产经营体系建设,实现特色产业效益倍增。
生态畜牧
生态畜牧是一个以生态文明为指导思想的产业,是大农业领域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而规划创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畜牧前连生态种植农业,后连生态化农产品加工业,由绿色低碳服务业渗透其中,将生态文明贯穿于产业链各环节的产业体系。
正文
当前影响我国畜牧业稳定、和谐、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都属于生态系统失衡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生态化途经才能解决。生态畜牧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以互联网为产业链操作工具,采取生态化技术路线,是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畜牧业发展三阶段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可分为传统化、工业化、生态化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畜牧业的传统化阶段
其特点是在村庄里庭院内进行零星养殖,是“老太太养鸡”、“老大爷养猪”、“老爷爷养牛”,这是原始的传统的落后的发展阶段,现已逐步萎缩淘汰。
第二个阶段是畜牧业工业化阶段
工业化是畜牧业领域的一场革命,由于采取了优良品种,全程配合饲料,先进的设备工艺等。极大地提高了畜牧业的效率,大幅度地增加了新产品的产量。在短时间内就迅速改变了中国肉蛋奶短缺的局面,历史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畜产品的消费需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规模化、工厂化畜牧业,严重污染土壤、水源和大气等环境,是江河湖泊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导致畜禽疫病、农药与抗生素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引发国际贸易壁垒摩擦,难以持续发展。工厂化畜牧业是传统工业文明的产物,已经过时落后。
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是指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其中产业体系主要是对农业产业的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发展新的产业,打造全产业链。生产体系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水平。经营体系主要是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
一、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是哪三大
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是指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1、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主要是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促进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农业服务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从而提高农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以及农业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配置效率。
2、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主要是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生产过程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增强生产能力。
3、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主要是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从而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
二、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之间有什么关系
1、三大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创汇农业的三大支柱,能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时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的重要抓手。
2、其中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目的在于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合理配置农业资源,而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目的在于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完善农业生产关系,彼此之间共同支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融合。
首先云南省持续推进高原山区畜牧业生产发展。出台增量扩能补贴政策,推广果牧互补生态循环养殖、高床圈养等养殖模式。对牛羊养殖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大大提高了全省牛羊规模化养殖水平。随着全省家禽生产的快速发展,养殖收入可观。年末全省生猪存栏3319.8万头,比2012年增长9.5%,年均增长1%。全省生猪存栏量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排名第四。
其次能够加大绿色新动能和新经济培育力度。云南将大力推进精品咖啡庄园建设,以精品咖啡庄园为依托,加快发展咖啡养生,促进咖啡主题农业、文化和文化融合发展。旅游,力争到2024年全省咖啡豆优质化率达到30%,咖啡深加工率达到80%。目前,全省咖啡种植面积约140万亩。加快传统产业和能源产业转型升级。
再者可以高效精准的政策支持和持续深入的改革创新,云南畜牧业生产能力显着提升,畜牧业发展成效显着。冷库、冷藏运输设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提升了云南的储备能力,促进了生猪屠宰企业、冷链物流、肉制品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实现了整体提质增效。畜牧业发展产业链。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共同表现。
要知道按照“供应稳定、产业增效、产品安全、防疫有效、生态绿色”的总体目标,7个确定了推动科技创新、构建现代化畜禽种业体系等主要任务;示范创造引领,构建高效育种生产体系;牧草和饲料夯实基础,构建优质牧草饲料保障体系等。全省畜牧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生猪、肉牛产业效益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日益完善,畜产品外贸实现突破,绿色发展机制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