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绳末端用绳夹固定时绳夹数量不得少于( )。
钢丝绳末端用绳夹固定时绳夹数量不得少于3个。
钢丝绳公称直径dr≤19mm时,钢丝绳夹的最少数量是3组;dr在19-32mm之间时,绳夹的最少4组;dr在32-38mm之间时,绳夹的最少5组;dr在38-44mm之间时,绳夹的最少6组;dr在44-60mm之间时,绳夹的最少7组。
装夹钢丝绳时,钢丝绳夹应把夹座扣在钢丝绳的工作段上,U形螺栓扣在钢丝绳的尾段上,且方向一致,钢丝绳夹不得在钢丝绳上交替布置。
钢丝绳夹间的距离等于6-7倍钢丝绳直径。
扩展资料
钢丝绳夹头主要用于钢丝绳的临时连接和钢丝绳穿绕滑车组时后手绳的固定,以及扒杆上缆风绳绳头的固定等,包括磷化涂层钢丝绳、镀锌钢丝绳、不锈钢丝绳及光面钢丝绳。它是起重吊装作业中用的较广的钢丝绳夹具。
钢丝绳卡扣连接法一般常用夹头固定法。通常用的钢丝绳夹头,有骑马式、压板式和拳握式三种,其中骑马式连接力最强;应用也最广,压板式其次,拳握式由于没有底座,容易损坏钢丝绳,连接力也差,因此,只用于次要的地方。
应用于港口、工程起重机械,冶金矿山设备、油田井架、港口铁路装卸、林业机械、电力设备、海上、陆地运输、工程抢救、打捞沉船、厂矿企业起重。
使用中一定要严格遵守额定载荷,过度频繁使用和超载使用都是不允许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丝绳卡子
不同直径有不同的数量要求,小于16mm直径的钢丝绳一般要求三个。而且绳夹的方向和安装顺序也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方向。
供参考
C.T
(一)行车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行车工
1、行车工须经专门安全技术训练考试,并持有操作证者方能独立操作,未经专门训练和通过考试不得单独操作。
2、开车前应认真检查设备机要、电气部分和防护保险装置是否完好、灵敏可靠。如果控制器、制动器、限位器、电铃、紧急开关等主要附件失灵,严禁吊运。
3、必须听从挂钩起重人员(一人)指挥。正常吊运时不准多人指挥,但时任何人发动的紧急停车信号,都应立急停车。
4、行车工必须在得到指挥信号后方能进行操作,行车起动时应先鸣铃。
5、操作控制器手柄时,应先从“零”位转到第一档,然后逐渐增减速度。换向时,必须先转回“零”位。
6、当接近卷扬限位时,大小车临近终端或邻近行车相遇时,速度要缓慢。不准用倒车代替制动、限位代替停车,紧急开关代替普通开关。
7、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专用站台或扶梯上行走和上下。大车轨道两侧除检修外不准行走。小车轨道上严禁行走。不准从一台行车跨越到另一台行车。
8、工作停歇时,不准将超重物悬在空中停留。运行中,地面有人或落放吊件时应鸣铃警告。严禁吊物在人头上越过。吊运物件离地不得过高。
9、两台行车同时起吊一物件时,要听从指挥,步调一致。
10、运行时行车与行车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严禁撞车。同壁行吊车错车时,行车应开动小车主动避让;同上层行车相遇,下层行车应主动避让。
11、检修行车应停靠在安全地点,切断电源挂上“禁止合闸”的警示牌。地面要设围栏,并挂“禁止通行”的标志。
12、重吨位物件起吊时,应先销离地试吊,确认吊钩平稳,制动良好,然后升高,缓慢运行。不准同时操作三只空中手柄。
13、行车运行时,严禁有人上下。也不准在运行时进行检修和调整机件。
14、运行中发生突然停电,必须将开关手柄放置到零倍。起吊件未放下或索具未脱钩,不准离开驾驶室。
15、浇铸前,应先看好钢(铁)水包高度,然后鸣铃和慢速运行;浇钢时,下降速度要缓稳。
16、运行时由于突然故障而引起漏钢(铁)水或吊件下滑时,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向无人处降落。
17、露天行车遇有暴风、雷击或6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工作,夹轨器应夹紧可靠或用地锚拉紧。切断电源。车轮前后应塞垫块卡牢。
18、准备间作业应有充足的照明。
19、龙门吊安全操作按本规程执行。行驶时注意轨道上有无障碍;吊运高大物件妨碍视线时,两旁应设专人监视和协助总指挥,传递信息。
20、行车工必须认真做到“十不吊”:
超过额定负荷不吊;
指挥信号不明,重量不明,光线暗淡不吊;
吊绳和附件捆缚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
行车吊挂重物直接进行加工的不吊;
歪拉斜挂不吊;
工件上站人或工件上浮放有活动物的不吊;
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具有爆炸性物不吊;
带棱角快口未垫好不吊;
埋在地下的物件不吊;
管理人员违章指挥不吊。
21、工作完毕,行车应停在规定位置,升起吊钩,小开到轨道两端,并将控制手柄放置“零”位,切断电源。
(二)挂钩工安全操作规程
1、必须熟悉起吊器具的基本性能和各种吊具、索具的最大允许负荷、报废标准,(见附录篇内的、常用起重钢丝绳、链条使用标准)熟悉掌握指挥信号,并遵守行车工的“十不吊”。
2、起吊工具要经常检查,确保完好可靠,并要妥善保管。不准随地乱丢,不准超负荷使用。
3、起吊物件的指挥手势要清楚,信号要明确,不准戴手套指挥。起吊大型重吨位时,必须先试吊,离地不得高于0。5米,经检查,确认稳妥后方可起吊运行。
4、起吊件必须捆缚平稳牢固,棱角快口部位应设衬垫,吊位应正确。起吊件翻身时要掌握重心,注意周围人员动向。
5、用两台行车同时起吊一物件时,应按行车额定载重量合理分配,统一指挥,步调一致。
6、不准在起吊件下面停留、行走或站立。
7、捆缚吊物选择绳索夹角要适当,不得大于1200。遇特殊起吊件时应用专用工具。
8、多人吊运重物,应有专人(一人)指挥,其他人只能协助传递信息;不得远距离或不引路指挥吊物运行。
9、吊运物件应按规定地点妥善堆放,不准将重物堆放在动力输送管线上面或安全通道上。
10、行车挂钩工统一手势;
手心向上表示吊钩向上;
手心向下表示吊钩向下;
手心向前表示大车向前;
手心向后表示大车向后;
手心向左表示小车向左;
手心向右表示小车向右;
小指向上表示吊钩小起;
小指向下表示吊钩小落;
双手交叉表示停止;
起吊手势应有哨音信号配合。
常用钢丝绳品种有磷化涂层钢丝绳、镀锌钢丝绳、不锈钢丝绳或涂塑钢丝绳。大气环境中使用,专利技术生产的锰系磷化涂层钢丝绳使用寿命最长,锰系磷化涂层可以大幅度提高制绳钢丝表面的耐磨性和耐蚀性,锰系磷化涂层钢丝绳疲劳寿命是光面钢丝绳的3-4倍,随着对耐磨磷化液的研究,还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依据磷化涂层钢丝绳目前市场价格,锰系磷化涂层钢丝绳日均使用成本仅仅是光面钢丝绳的百分之三十左右,锰系磷化涂层钢丝绳是光面钢丝绳的升级换代产品,仅供参考。
表A1 第一、第二和第三组穿插程序(交互捻钢丝绳) A5 第四和第五组穿插A5.1 在第三组穿插后,可从每根绳股切除部分钢丝来减小尾端。应把剩余的钢丝沿股的中心反向捻入减少了钢丝的股绳的结构里。A5.2 应使用减少的尾端按A2.2或A2.3规定的方法进行第四、第五组穿插。为了使插编的部位平滑和圆整,应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整形,使它们进入合适的位置。
附 录 B(提示的附录)机械插编方法 B1 一般规则本附录规定了用交互捻纤维绳芯或金属绳芯的六股钢丝绳机械穿插制作装有套环的吊索索扣的方法,也适用于没有套环的索扣。 B2 方法B2.1 插接头是由三股四次和另外三股五次整股穿插而制成的(共27次)。B2.2 插编初期的方法见图B1所示的图解说明和表B1中的详细说明。B2.3 插编完第四组绳股后,采取插一股,剪掉相邻一股的方法穿插,最后把余股全部剪掉。B2.4 按照附录A中第A2.3~A2.5条规定的方法处理绳芯。B2.5 为了使插编的索扣严紧美观,应用整形机整形,使它们进入合适的位置。 图B1 机械插编初期的方法
表B1 机械插编程序(交互捻钢丝绳)
钢丝绳应设2个绳扣(卡)。
钢丝绳扣也称钢丝绳的绳卡。主要用于钢丝绳的临时连接和钢丝绳穿绕滑车组时后手绳的固定,以及爬杆上缆风绳绳头的固定等,钢丝绳主要品种有磷化涂层钢丝绳、镀锌钢丝绳、不锈钢丝绳等等,其中的不锈钢丝绳与镀锌钢丝绳耐腐蚀性能良好,磷化涂层钢丝绳的磷化膜可以提高耐磨性。
绳卡的使用要注意以下事项:
(1)卡子的大小要适合钢丝绳的粗细,U形环的内侧净距,要比钢丝绳直径大1~3mm,净距太大不易卡紧绳子。
(2)使用时,要把U形螺栓拧紧,直到钢丝绳被压扁1/3左右为止。由于钢丝绳在受力后产生变形,绳卡在钢丝绳受力后要进行第二次拧紧,以保证接头的牢靠。如需检查钢丝绳在受力后,绳卡是否滑动,可采取附加一安全绳卡来进行。
安全绳卡安装在距最后一个绳卡约500mm左右,将绳头放出一段安全弯后再与主绳夹紧,这样如卡子有滑动现象,安全弯将会被拉直,便于随时发现和及时加固。
(3)绳卡之间的排列间距一般为钢丝绳直径的6~8倍左右,绳卡要一顺排列,应将U 形环部分卡在绳头的一面,压板放在主绳的一面。
(4)钢丝绳端的固定方法:一般有单套结、双套结两种。
单套结,又称十字结,用于钢丝绳的两端或固定绳索用。
双套结,又称双十字结、对称结,用于钢丝绳的两端,也可用于绳端固定。
钢丝绳卡头的使用注意事项:不可长期使用,不可以反复使用。
选购钢丝绳索具时必须注意下面的几点:压套上是否印有DIN, 生产商名称和CE标记;压制是否正确;被压制的钢丝绳的末端是否被压套压紧在内或外露出0.5d钢绳直径;通过控制孔能否看到被压制的钢丝绳末端;钢丝绳平放时是否平直;钢丝绳的直径是否准确;压套的长度是否为4.5×d 严禁超负荷使用;无标记的吊索具末经确认,严禁使用;吊索具组合部件上的部件按组合部件要求定期检查;严禁采用锤击的方法纠正已扭曲的吊具;吊索具禁止抛掷;严禁从重物下面拉拽或让重物在吊索具上滚动;外购置的吊索具必须是专业厂家按国家标准规定生产、检验、具有合格证和维护、保养说明书的产品。在产品明显处必须有不易磨损的额定起重量、生产编号、制造日期、生产厂名等标志。严禁使用三无产品。
1、楔形套筒固定法。钢丝绳一端绕过特制的斜楔,利用楔在套筒内的锁紧作用使钢丝绳固定,固定处的强度约为钢丝绳自身强度的75%-85%。
2、锥形套筒固定法。钢丝绳末端穿过锥形套筒后,将头部钢丝弯成小钩并浇入铅或锌液凝固后即成,固定处的强度与钢丝绳自身强度大致相同。
3、绳卡固定法。钢丝绳套在心型套环上,用特制的钢丝绳卡头固定,绳卡底板应扣在钢丝绳工作段上,U形螺栓扣在钢丝绳的尾部。钢丝绳卡头数目不得少于3个。
4、编结法。利用心形还,钢丝绳一端绕过套环后,将各股分别编插入各工作分支股内,每股穿插4-5次,然后用细钢丝扎紧,捆扎长度为20-25倍的钢丝直径,同时不应小于300mm。固定处的强度为钢丝绳自身的75%-90%。
关键词:钢丝绳末端;固定;方法
在工作过程中,最大的磨损就是钢丝绳。而在更换钢丝绳时,钢丝绳在卷筒上的固接,必须是十分可靠的。此外,要容易紧固、便于更换钢丝绳和避免在固接处使钢丝绳受到过分的弯曲。起重设备的钢丝绳末端接头,要求安全可靠,正确选择、掌握钢丝绳末端的固定方法非常重要。目前,日本、德国等国使用的几乎全部是合金压制接头,而我国绝大部分仍是绳卡和楔形套连接。试验结果表明,钢丝绳末端采用不同的固定方法,其固定强度不同。本文主要介绍几种钢丝绳末端常用的固定方法。
1 绳卡固定法
所谓绳卡法,就是把钢丝绳的端头套装在心形套环上,用特制的钢丝绳夹卡牢加以固定。这种特制钢丝绳夹由夹绳盘、U型套箍和紧固螺母组成。夹绳盘用可锻铸钢制成,套箍和螺母用Q235制成。直径为6~50mm的钢丝绳均可用不同规格钢丝绳夹进行卡接固定。采用卡接法固定钢丝绳端头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钢丝绳绳夹的规格应与钢丝绳直径相适应;绳夹的间距应不小于6-8d钢丝绳直径;钢丝绳末端距第一个钢丝绳绳夹至少要保持140~160mm距离。在用钢丝绳绳夹卡接钢丝绳端头时,绳夹的拧紧程度要合适,一般应把钢丝绳的压装高度压缩到相当钢丝绳初始高度的2/3,也就是说,要把钢丝绳压偏1/3。因为,钢丝绳受力后,绳会被拉伸,绳的直径将有所缩减。使用钢丝绳卡接法的优点是:拆装方便,牢固。其缺点是:钢丝绳绳夹卡箍螺母突出在钢丝绳的外部,比较笨重。这种接法主要用于塔机起重臂和平衡臂拉索的固定和小车牵引绳的固定。
如需检查钢丝绳在受力后,绳卡是否滑动,可采取附加一安全绳卡来进行。安全绳卡安装在距最后一个绳卡约500mm左右,将绳头放出一段安全弯后再与主绳夹紧,这样如卡子有滑动现象,安全弯将会被拉直,便于随时发现和及时加固。卡子的大小要适合钢丝绳的粗细,U形环的内侧净距,要比钢丝绳直径大1~3mm,净距太大不易卡紧绳子。
绳卡的正确使用方法:
2 压板固定法
压板固定法主要用于起升或变幅卷筒上钢丝绳端头的固定,压板底面带有绳槽,用以压紧钢丝绳。施工时,先使钢丝绳末端穿过卷筒的端板,然后弯曲并拢,再用带槽压板卡紧,最后用螺栓将压板牢靠地固定在
悬挑架钢丝绳端头长度应够三个钢丝卡后剩余100mm,根据绳直径,大约400~500mm。
悬挑钢梁前端不应采用吊拉卸荷,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明文规定吊拉钢丝绳不得参与钢梁架体受力计算。 只能作为安全储备的保险绳用。
钢丝绳只能受拉不能受压就是柔性的吊拉构件;钢管、型钢连接就是刚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