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传动链条的更换
1、首先先停放好机车息火垫好三角木,按顺序更换。
2、然后把整根链条全部拆开,根据磨损情况对各零件进行分类,轴销和小管一般磨损较严重,基本上要更新。
3、最后大管约有70%可利用。外片约50%可利用,不可用的50%可扩孔后作为中片用。
离合器拉索一端连接至离合器踏板另一端连接至离合器分离杠杆。拉索套管被支架上的螺栓及固定夹固定,此支架固定在飞轮壳体上。1、如有必要,举升并安全地支撑汽车。2、拆开拉索两端以及套管,然后从汽车下方拆下此总成。3、使用发动机机油,润滑离合器拉索。如拉索有缺陷,则更换它。
2、用内六角扳手先拆下小压盖,取下带轮座上的轴承卡簧,用扒子将皮带轮拉下,拆下带轮座,再用内六角扳手将差速器左端盖拆下,用撬棍将一级行星架取出,再将一二级差速器壳体拆下,拆下右端盖,取出三级行星架和二级行星架。
3、分别将一、二、三级行星架拆开,清洗检查所有齿轮、轴承和行星架内套,应保持表面无磨损,轴承间隙保持在固定范围以内,如有磨损必须更换。
4、清洗检查。拆卸完毕后,必须将差速器外壳体和行星轮仔细清洗干净,保证齿轮之间正常咬合。
5、装配.清洗完毕后,将所有的配件备齐,按拆卸的顺序装好。
1中央传动齿轮室润滑油的检查与更换
中央传动齿轮室中润滑油油面高度,以油面高度检查口或油尺刻度为准。天气热时,油面可与油面高度检查口齐平;天气冷时可低于油面高度检查口10~15mm。每班作业前要检查后桥中的润滑油量,不足要及时添加。润滑油质量不合格时,要及时更换。换油时要将废油彻底放尽,然后用相当于后桥容积1/3的清洗油加入中央传动室进行清洗。为了清洗彻底,让中央传动齿轮以不同转速运转1~2min,清洗之后放出清洗油,加入清洁的润滑油。
2后桥漏油的检查与处理
后桥常发生漏油的部位是轴孔处和接合处。后桥漏油是由于油封状态不良(老化、磨损、破裂)或密封垫损坏或壳体破裂所引起。放油螺塞处漏油是由于垫片不良(过厚、过薄、破裂)或螺纹损坏。后桥壳通气孔堵塞,也会造成后桥壳内压力增高而使润滑油外漏。后桥漏油应在每天班前班后仔细检查时擦净外壳,必要时紧固、维修或更换。
3主传动器各机件的检查与调整
锥齿轮啮合的调整工作十分重要,中央传动锥齿轮的啮合位置不正确往往是噪声大、磨损快、齿面易剥落、轮齿易折断等现象的原因。所谓正确啮合就是要求两个锥齿轮的节锥母线重合,节锥顶点交于一点。常用齿侧间隙和啮合印痕不小于齿长的一半,且在高度方向位于齿高的中部,在齿长方向的中间稍靠近小端。齿轮在传递动力承受载荷时,小端齿的变形量较大,故实际工作时的啮合印痕破坏了正确的啮合位置。当磨损到齿侧间隙超过极限值时,应成对地更换齿轮。
中央传动有轴向力的作用,通常都采用能承受较大轴向力的滚锥轴承支承。滚锥轴承具有这样的特点:当轴承有少量磨损时,对齿轮轴向位置的影响都较大,使大小锥齿轮离开原来的啮合位置。因此,使用中调整中央传动,就是为了消除因轴承磨损而增大的轴承间隙,使锥齿轮恢复正确的啮合位置。为了恢复主传动齿轮的正确啮合位置,需调整主从动齿轮的轴向位置,但主动齿轮的轴向位置只有在拆散后,重新安装(大修或成对更换)时才进行调整,平时技术维护中只检查和调整从动锥齿轮的轴向间隙,而且在调整时应保证原来的啮合位置和啮合间隙不变。因为从动锥齿轮的轴向间隙过小时在工作中会发热,严重时还会烧损轴承,反之则工作中产生冲击噪声,有时还会破坏锥齿轮副的正常啮合位置,从而使齿轮过早磨损。此轴向间隙的调整方法随机械结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中央传动的调整是其安装中的一道重要工序。下面以TY120型推土机为例介绍中央传动的调整方法。
3.1横轴轴向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调整横轴轴向间隙靠改变轴承座的位置来实现。(1)卸下燃油箱、助力器和转向离合器,清除后桥箱上的污垢,并用煤油清洗传动室。(2)装上检查轴向间隙的夹具和百分表,并将表的触头顶在从动锥齿轮的背面。(3)用手扳动从动锥齿轮,使横轴转动几圈,以消除锥形滚子轴承外圈和滚子间的间隙。(4)先用撬杆使从动锥齿轮带动横轴向左移动至极端位置,将百分表大指针调零;再将横轴推至极右位置,百分表摆差即为横轴轴向间隙。其正常值应为0.10~0.20mm,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调整。(5)如果轴向间隙因轴承磨损而过大,可在左右两轴承座下各抽出相同数量的垫片,其厚度等于要求减小间隙数值的1/2。这样就可保持从动锥齿轮原来的啮合位置基本不变。
3.2锥齿轮啮合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检查齿侧间隙时将铅片塞入大、小锥齿轮非工作表面齿间,转动齿轮挤压铅片,然后取出铅片,用千分尺或游标卡尺测量其靠齿轮大端处的厚度,其厚度即为齿侧间隙,应在0.15~0.3mm范围内。在齿轮全周上均匀测量三点为宜,其侧隙的变化量不大于0.1mm。如果齿侧间隙不符合要求时,可旋转调整螺母进行调整。调整两个螺母的调整量之和应为零(即是一边调整螺母的旋进量应与另一边的调整螺母的退出量相等),否则将会破环已调整好的轴承预紧力。
3.3主传动锥齿轮啮合印痕的调整
锥齿轮副啮合位置是否正常,主要是检查啮合斑点的位置、长短和宽窄。大锥齿轮啮合位置的检查方法:在大锥齿轮的齿面上涂一层薄而均匀的红铅油,然后转动该齿轮,在小锥齿轮齿面上得到的印痕就是啮合斑点。拖拉机前进时,小锥齿轮凹面受力,倒退时凸面受力,主要应保证前进时的啮合斑点正常。
啮合印痕的检查:在大锥齿轮表面上涂一层薄而均匀的红铅油,前进时小圆锥齿轮凹面受力,应将红铅油涂于大锥齿轮凸面上,然后转动齿轮,就能在小锥齿轮上得到啮合印痕。正确的啮合印痕应在齿高中部附近,并略靠近小端,其长度应不小于齿长的60%,高度不小于齿高的50%。
如果啮合印痕不符合要求,应该进行调整。调整时通过改变调整垫片的厚度,使小圆锥齿轮轴向移动,旋转调整螺母,使大圆锥齿轮轴向移动以得到正确的啮合印痕。当用以上方法调整不出合适的啮合印痕时,则往往是由于后桥壳变形、齿轮轴变形等造成,需更换或维修有关零件。
后桥排列:中央传动主要设计主要是在一定传动比的条件下一对啮合的弧齿锥齿轮的设计;差速器在后桥设计中很重要,包括了一个行星齿轮和一对差速器半轴齿轮的设计。后桥也可称为驱动桥,设计中主要包括中央传动设计、差速器设计、动力输出半轴设计及最终传动设计,而设计的重点在中央传动和差速器的设计上。
后桥的功用是将变速箱输入的动力经降速增扭、改变动力传递方向后,分配到左右驱动轮,使车辆行驶并允许左右驱动轮以不同的旋转速度旋转。在使用中如果操作不当,维护保养不及时,后桥就会出现异响、过热、漏油等故障现象。
后桥齿轮在出厂前已经过选配并调整好,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不必拆卸和调整。只有当齿轮、轴承磨损等原因破坏齿轮正确啮合位置时,才需检查调整。新装或重新调整中央传动时,大小圆锥螺旋齿轮必须配对装配,不应弄错,大圆锥螺旋齿轮与差速器壳连接螺栓应拧紧,并用锁片折角锁牢。
扩展资料:
后桥主要总成件的特点及工作原理:
(1)中央传动。把位于变速箱之后差速器之前的传动齿轮称为中央传动。其功用是将变速箱传来的动力进一步增扭减速,并在必要时改变动力的旋转方向。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为横置的小型拖拉机上,由于不需要改变动力旋转方向,所以其中央传动采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如东风-12型等大多数手扶拖拉机、东方红-150型等小四轮拖拉机。
(2)差速器。拖拉机转向时,外侧车轮比内侧车轮走过的距离长,即使是直线行驶,由于轮胎气压、磨损程度不同,地面高低不平等,使得左、右驱动轮在同一时间里走过的路程不相等,造成某侧车轮边滚动、边滑移。而车轮的滑移使轮胎迅速磨损,增加滚动阻力,使转向操纵困难。
(3)最终传动。它是拖拉机最后一级减速装置,它位于差速器之后驱动轮之前。主要作用是进一步增扭减速,使通过传动系统传给驱动轮的扭矩和转速符合拖拉机的使用要求。
由于最终传动要驱动两个驱动轮行驶,故分左、右两部分。同一台拖拉机上左、右两部分的最终传动结构卜基本完全一样,零件一般可以互换。在传动形式上,小型拖拉机一般均采用外啮合圆柱齿轮传动。有的小型拖拉机没有最终传动,因其差速器的左、右半轴本身就是驱动轮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拖拉机构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后桥
第一步、将拖拉机停放在一个较为开阔、平整、地面较硬的地方,最好水泥硬化地面,后轮用垫木支牢靠。注意,应尽量避免直接在田间断要维修,田间地面松软,安全性不好。
第二步、在拖拉机变速箱下方中间处用移动式千斤顶支牢靠,将前桥摇摆轴两侧用垫木挤实,使发动机不能左右摇摆,将油底壳下方末端用移动式千斤顶支牢靠。
第三步、拆卸拖拉机变速箱与发动机固定螺栓、各类油管(转向油管、提升器油管、燃油管)、拉线、线路等附件。
第四步、检查各支撑位置,确认各部位支撑牢固,千斤顶锁定在提升状态,方可进行断腰将发动机与变速箱断开,断开时应缓慢将发动机向正前方推开,注意不要偏斜。
第五步、将发动机断开移到所需位置后,首先要用木墩在发动机下方及变速箱下方垫好支牢,并将前轮用垫木支好,确认发动机、摇摆轴、变速箱已支好。
这里要注意的是,断开要后,一定要将发动机、变速箱支撑牢靠,确保安全。断腰完成,并确认各部位支撑好后,就可以对变速箱等部位开始进行维修,更换一轴、骨架油
第六步、将后桥中润滑油放出。
第七步、拆掉变速箱上盖(变速杆座)。
第八步、拆下分离轴承及一轴轴承盖。
第九步、将铜棒垫到1档主动齿轮后方侧面,用手锤由后向前打击1档主动齿轮,此时将一轴由变速箱前方取出,一轴上的零部件此时可以取出。
第十步、取出后的零部件一起放入预先准备好的汽油或轻柴油中清洗干净。
前面十个步骤主要是为了把损坏的一、二档主动齿拆卸下来,并检查有无其他的连带损坏件,并将箱体内的异物清理干净,维修中的拆卸原则是:拆最少的件把机器修好,能不拆的件,尽量不拆。将以上相应损坏的零部件更换后开始装配。
2.出现故障的汽车通过技术手段排查,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一定措施使其排除故障并恢复达到一定的性能和安全标准。
3.应尽可能使用黏度较小的机油,以使油路畅通。如在高温季节或发动机严重磨损的状况下,选用高黏度的机油则有利于形成油膜,减少发动机磨损。
4.利用电脑本身可以迅速监测控制系统的工作状况和储存的数据这一特点,通过一定的操作程 式,把汽车电脑监测和储存的故障码 提取出来,然后对症下药,进行故障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