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桩吊起时钢丝绳距离桩头多长
管桩吊起时钢丝绳距离桩头长 11m。
计算压桩的工程量时,理解为桩长能够达到设计标高,即桩锤能直接锤击到桩头,从而把桩打至设计标高。例如桩长 11m,要求打入设计标高-10m,桩长比设计深度长了1m ,就可以直接打桩至设计深度。
在打桩过程中,有时要求将桩顶面打到低于桩架操作平台以下,或打入自然地坪以下,由于打桩机的安装和操作的要求,桩锤不能直接锤击到桩头,必须采用送桩接到桩的上端将桩送打至设计标高。
管桩
按抗弯性能或有效预压应力值分为A型、AB型、B型和C型等,其有效预压应力值分别为4Mpa、6Mpa、8Mpa、10Mpa,其计算值应在各自规定值的范围内,管桩的抗弯性能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主要考虑承受纵向压力,其抗弯性能应满足管桩吊运和堆放要求。
2~2.4mm。轮槽底部与钢丝绳之间的距离是2~2.4mm,是7/8in~1/8in钢丝绳。底面与轮槽底部留有一定间隙,以保证带两侧面与轮槽良好接触,增加带传动的工作能力。轮槽底部直径减少量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50%,槽底应无沟槽现象15 卷筒不得有裂纹。
单股钢丝绳的外层钢丝、多股钢丝绳的外层股或缆式钢丝绳的单元钢丝绳围绕钢丝绳轴线旋转一周(或螺旋)且平行于钢丝绳轴线的对应两点间的距离H。
捻距的两个计算公式:T=πD*ctgα 和T=π(D-d)*ctgα
其中:D-钢丝绳的捻制圆直径,α-捻角,d-钢丝绳的股径或丝径。
没有一捻距的说法,一般是捻股,捻股的类型、结构和用途钢丝绳的类型、结构、原料和生产工艺取决于用途。一般钢丝绳用直径0.1~6.0mm圆断面的碳素钢丝。捻制密封和半密封钢丝绳时,采用Z形和其他异型钢丝。
扩展资料:
一根钢丝绳,使用不同设备生产的股,也会造成各股之间捻距不相等。不同型号的设备,由于其设计参数和制造精度不同,即使生产同一规格,其捻距也不可能完全相等,因此不同设备生产的股,不能在同一根钢丝绳中使用。
虽为同一型号的捻股机,由于其制造精度,或在使用后的磨损程度不同(如牵引轮磨损),其捻距也可能会有差别,因此在2台型号相同的捻股机上生产的股,需要在同一根钢丝绳上使用时,应仔细测量其捻距,符合标准方可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捻距
绳卡之间的排列间距一般为钢丝绳直径的6~7倍左右,绳卡必须得要一顺排列,需将U形环的部分卡在绳头的那一面,压板放在主绳那一面。
绳卡数目一般情况下,不应小于3—5个,绳卡的间距应大于等于钢丝绳经的6倍,最后的卡子距绳头间距大于等于140mm卡子的数量根据钢丝绳直径而定的。
1、≤19mm,设3个,
2、19-32mm,设4个,
3、32-38mm,设5个,
4、38-44mm,设6个,
5、44-60mm,设7个。
扩展资料:
钢丝绳绳卡应配套使用,绳直径在19mm以下时,绳卡应不小于3个,19-32mm时应不小于4个。
钢丝绳卡头安装后受载一、二次应做检查是否松动。一般情况下,螺母需要进一步拧紧。
使用时请注意以下的两点:
1、卡子的大小要适合钢丝绳的粗细,U型环的内侧净距,要比钢丝绳直径大1-3mm,净距离太大不宜卡紧绳子,容易发生事故。
2、上卡头时一定要将螺栓拧紧,直到绳被压扁1/3—1/4直径时为止,并在绳受力后,再将卡头螺栓拧紧一次,以保证接头牢固可靠。
3、卡头要一顺排列,U型部分与绳头接触,不能与主绳接触。如果U型部分与主绳接触,则主绳被压扁后,受力是容易断丝。
4、为便于检查接头是否可靠和发现钢丝绳是否滑动,可在最后一个卡头后面大约500mm处再按一个卡头,并将绳头放出一个“安全弯”。
这样当接头的钢丝绳发生滑动的时候。“安全弯”首先被拉直,这时就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安全绳卡安装在距最后一个绳卡约500mm左右的,将绳头放出一段安全弯后再与主绳夹紧,这样如卡子有滑动现象,安全弯就会被拉直,便于随时发现和及时加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钢丝绳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