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葫芦向东不能向西走是什么原因?
有三个原因:
电动葫芦上的排钢丝绳的排线器有磨损。
2. 电机和铰缆辊之间的齿轮或连接套有磨损(这个必须拆下来看)。
3. 行程开关有问题。
电动葫芦在使用之前,简单的安全检查是很有必要的,避免一些零部件的异常问题,提前做好危险预防工作。
1.操作手柄的按钮控制方向和制动器、限位器均灵敏准确。
2.钢丝绳没有缺陷,润滑良好,排列整齐。
3.电动机和减速器转动没有异常声响。
4.电动葫芦轨道和人员行走区域没有障碍物。
5.吊钩和滑轮能灵活转动。
5T及5T以下电动葫芦一般每台用一个导绳器不分左右旋(正反丝),10T及以上电动葫芦每台用2个导绳器是分左右旋的,一个正丝一个反丝,钢丝绳的卷取方式是从两边至中间卷取!如图
大型龙门吊需要岗位证书,简单介绍一下门吊操作。
操作龙门吊需要经过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取得上岗证,并经项目经理或主管领导同意,签署相关协议后才能进行操作。安全法对此有严格规定。
因为龙门吊,特别是工程现场露天条件下,危险性比较大,操作、保管和维护需要全面的专业技能,最好不要盲目操作,对自己和对第三者都须持负责态度。
龙门吊一般都有三套控制体系,一是驾驶楼控制面板,二是线控,三是遥控,都能实现全功能控制。主要动作包括门机纵向前进、后退,控制面板上标识:“东”、“西”;电动葫芦左右移动,控制面板上标识:“南”、“北”;吊钩上下移动,控制面板上标识:“上”、“下”。看似比较简单,在操作过程中要控制好停止的提前量,做到匀速运行、定位准确,控制好起吊物平衡移动,控制其摆动幅度。
龙门吊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收起吊勾,电动葫芦移至停机位,锁紧门机制动阀,必要时拉紧防风拉索,方能离开。
这只是基本的操作,作业时需要注意的细节还很多,经验和熟练程度都很重要。
说一说我自已的经验:
控制摆动幅度:比方你要向前开,当你要停住的时侯,他有惯性会向前摆动,此时你再轻点一下向前的按纽,它的惯性就会消除.
东南西北方位怎么分:他上面有箭头,这个记起来比较简单,如果实在记不住,先轻点一个,看看方法.
2、其次打开该换相后的接触器,检查主触点,查出接不通主线路的那一相动、静触点后。
3、最后及时更换新的接触器动、静触点即可修没倒转葫芦。
若满意,望采纳!!!
2,修完就是4根,是因为修理工弄不清电机的转向,才没有把绕组的头②和头③并接,就留出了四个线头。
3,接线之前先分清四根线中,哪两根是启动绕组?
哪两根是运行绕组?然后直接按下图所示接线就行。
4,接线时,将绕组①与④端,分别接在留在手柄里的电容两端,并从这两端引出两个线至点动正转端和反转端。
6,然后,再将电源的火线接入正、反点动公共端;零线则接入绕组的头②和头③公共端。
注意:
1,电源必须经过漏电保护开关后,才能与电葫芦相连接。
2,所用漏电保护开关必须按电机的额定功率选择;其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
3,为保证电葫芦能正常安全工作,必须配用与电葫芦电机配套的断火器。
1、启动后,电机不转,不能提起重物
⑴过度超载,不允许超载使用
⑵电压比额定电压低10%以上,等电压恢复正常
⑶电器有故障,导线断开或接触不良,检修电器与线路
⑷制动轮与后端盖锈蚀咬死,制动轮脱不开,卸下制动轮,清洗锈蚀表面
⑸电机扫膛,按故障序号9处理
⑹导线过细,更换导线
2、制动不可靠,下滑距离超过规定要求
⑴因制动环磨损大或其它原因,使弹簧压力减少,弹簧压力调整
⑵制动环与后端盖锥面接触不良,拆下修磨
⑶制动面有油污,拆下清洗
⑷制动环松动,更换制动环
⑸压力弹簧疲劳,更换弹簧
⑹联轴器窜动不灵或卡死,检查其联接部分
⑺锥形转子窜动量过大,按规定调整
3、电动机升温过高
⑴超载使用,减载使用
⑵作业过于频繁,减少作业次数
⑶制动器间隙太小,运转时制动环未完全脱开,相当于附加载荷。重新调整
4、减速器响声过大
⑴润滑不良,拆卸检修
5、启动时电机发出嗡嗡声
⑴电源及电机少相,检修或更换接触器
6、重物升至半空中,停车后不能再启动
⑴电压过低波动大,等电压恢复后再启动
⑵超载起吊,减载使用
7、启动后不能停车,或者到极限位置时,仍不停车
⑴交流接触器触头熔焊,迅速切断总电源拆卸检修或更
⑵限位器失灵,换交流接触器
⑶限位器内线头接错,检修限位器线路
8、减速器漏油
⑴箱体与箱盖之间,密封圈装配不良或失效损坏,拆下检修或更换密封圈
⑵联接螺钉未拧紧,拧紧螺钉
⑶加油超量,按规定加油
9、电机锥形转子或定子之间间隙太小发生碰擦(叫扫膛)
出厂产品是不允许“扫膛的”,发生“扫膛”的主要原因是:电机轴上支承圈磨损,转子铁芯轴向移位,或者是定制铁芯位移。拆下更换支承圈,使定子转子锥面之间有均匀的间隙,每边为0.35~0.55mm(小电机间隙小)或送回制造厂里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