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手的结构和作用
活扳手又称为活络扳头、活络扳手,是一种紧固或松开有角螺钉或螺母的常用工具。
活扳手的结构主要由呆板唇、活扳唇、蜗轮、轴销和手柄组成,转动活扳手的蜗轮,就可调节扳口的大小。
电工常用的活扳手主要分为200mm、250mm、300mm三种,使用时请根据螺母的大小选用。
活扳手的使用注意事项
活扳手不能当撬杠和锤子使用。
1、根据螺母的大小,选用适当规格的活扳手,以免扳手过大损伤螺母,或螺母过大损伤扳手。
2、使用时,用两手指旋动蜗轮以调节扳口的大小,将扳口调得比螺母稍大些,卡住螺母,再用手指旋动蜗轮紧压螺母,即使扳唇正好夹住螺母,否则扳口容易打滑,既会损伤螺母,有可能碰伤手指。
3、在需要用力的场合使用活扳手时,活扳唇应靠近身体使用,有利于保护蜗轮和轴销不受损伤。禁止反向使用,以免损坏活扳唇。
4、使用时,右手握手柄。手越靠后,扳动起来越省力。扳动小螺母时,因需要不断地转动蜗轮,调节扳口的大小,所以手应握在靠近呆扳唇,并用大拇指调制蜗轮,以适应螺母的大小。
5、活络扳手的扳口夹持螺母时,呆扳唇在上,活扳唇在下。活扳手切不可反过来使用。在扳动生锈的螺母时,可在螺母上滴几滴煤油或机油,这样就好拧动了。
6、在拧不动时,切不可采用钢管套在活络扳手的手柄上来增加扭力,因为这样极易损伤活络扳唇。不得把活络扳手当锤子用。
棘轮扳手原理结构图如下:
棘轮扳手属于扳手工具技术领域。所述的棘轮扳手,包括一扳手主体,该扳手主体头部的容置空间内配合设置卡簧、棘爪、弹簧和棘轮,其中,所述的棘轮由棘轮主体和隔套构成,该隔套为一外围设有凹环槽的圆环,该隔套配合套设于棘轮主体的一侧。
棘轮扳手通过将原有一体结构的棘轮部件分解为由棘轮主体和隔套组合构成,避免了原有的棘轮部件上的凹环槽的一边高一边低所造成的加工难度,又由于棘轮主体和隔套部件加工相对容易,使得该棘轮扳手加工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也降低生产成本。
扩展资料
最常用的手动扭力扳手,除此之外还有电动扭力扳手、风动扭力扳手等。
结构扭力扳手又称扭力计、扭力螺钉旋具。它是依据梁的弯曲原理、扭杆的弯曲原理和螺旋弹簧 的压缩原理而设计的,能测量出作用在螺母上的力矩大小 。
扭力扳手又有平板型和刻度盘型两种。 扭力扳手有一根长的弹性杆,其一端装着手 柄,另一端装有方头或六角头,在方头或六角头上套装一个可换的套筒,用钢珠卡住。
在顶端上 还装有一个长指针。刻度板固定在柄座上,每格刻度值为1N(或kg/m)。使用前,先将安装在扳 手上的指示器调整到所需的力矩,然后扳动扳手,当达到该预定力矩时,指示器上的指针就会向 销轴一方转动,最后指针与销轴碰撞,通过音箱信号或传感信号告知操作者。
压缩空气推动叶片,叶片旋转带动敲击块,敲击块不停的敲打中轴做功。这就是敲击扳手。
气动失速型的就是后面还是气动马达,但是前面不是敲击了,是用很多行星齿轮来放大扭矩值。但是这个不是敲击的,所以就有反作用力了,一般在枪的前面会有一个反作用力臂。来抵消手部承受的反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