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绳电动葫芦的组成部件
钢丝绳电动葫芦组成的部分大致可分为:
1.减速器 2.卷筒装置 3.起升电机 4.电动小车 5.锥形制动器 6.调整螺母 7.导绳器 8.联轴器 9.吊钩装置 10.控制按钮 11.空心轴 12.箱体 13.密封圈 14.09齿轮 15.06齿轮轴 16.05齿轮轴 17.04齿轮轴 18.球轴承 19.滚针轴承 20.箱盖 21.透气塞
其中各部分的作用及功能如下:
减速器:是采用三级定轴斜齿轮传动机构,齿轮和齿轮轴均经过热处理的合金钢制成,箱体,箱盖由优质铸铁制成,装配严密,密封良好。
控制箱:是采用能在紧急情况下切断主电路,并带有一个上下行程保护段火限位器的装置。
钢丝绳:是采用型起重钢丝绳,它保证了经久耐用。锥形电动机:起升电机采用较大的动力矩锥形转子制动异步电动机,无须外加制动器。
按钮开关:采用手操式,轻巧灵便,分有绳操纵和无绳遥控两种方式。
拆卸的注意事项
①从车上拆卸变速箱之前,必须把车辆停放在平坦、安全的地方,变速箱置入低档区空档位置,熄火并关闭电源总开关,楔住前方车轮,确保安全非常重要;
②分解变速箱总成之前,必将变速箱外壳彻底清洗干净;
③变速箱的分解必须在一个清洁的地方进行,避免让灰尘或其它杂物进入变速箱内部,否则会加剧磨损和损坏轴承;
④拆卸轴承应使用专用工具,拆下的轴承要仔细的清洗;
⑤分解各个分总成时,要把所有零件按拆卸时的顺序放在干净的工作台上,避免零件丢失,又便于装配;
⑥拆卸卡簧应使用卡簧钳;
⑦在拆卸零件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施加在轴或壳体等零件上力量的大小,请勿野蛮操作,避免损坏零件,有些零件是禁止拆卸的,绝对禁止向正在运转的从动件施加外力。 2.从整车上拆卸变速箱总成 ①拧下变速箱下部的放油螺塞,放尽变速箱内的润滑油(热车放油); ②拆掉传动轴总成(如果装有取力器,同时也应拆掉取力器连接轴)和中间支撑; ③拆开速度里程表软轴与变速箱的连接; ④拆开变速箱操纵机构; ⑤拆掉离合器助力器,使离合器分离轴承脱开; ⑥拆下联结在变速箱上的电线和管子;⑦用钢丝绳吊住变速箱或在变速箱下面放置一个变速箱千斤顶;
⑧拆下离合器壳与飞轮壳的连接螺栓;
⑨用变速箱千斤顶或钢丝绳即可从车上取下变速箱总成;⑩此变速箱分解必须在立式状态,注意不能损坏离合器壳和输入轴; ①拆副箱时应先将主轴后端固定螺母拆下。
低碳钢塑性好,但强度硬度较低,焊接性与冷冲压工艺性很好,可用来制作各种标准件、轴套、容器等;
高碳钢塑性差,硬度高,疲劳强度差,切削加工性差,做轴类零件韧性不够,易断。这类钢适合制作静承压型、耐磨性零件,如重钢轨、轧辊。适当热处理后也可制作弹簧、钢丝绳等等需高硬度、高耐磨性零件;
汽车传动轴的主要作用是支撑回转体、传递动力。工作条件一般会承受交变转矩及拉压载荷,轴颈与键部位承受较大的摩擦与磨损。失效形式主要是断裂与局部过度磨损,断裂包括疲劳断裂与过载断裂。
故选材时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一定的韧性,良好的耐磨性,高的疲劳强度以及良好的切削加工性。即要求主轴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而中碳钢经过适当的热处理(调质、表面淬火、渗碳等)可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心部韧,表面耐磨的零件。
建议最好选用合金调质钢(属于中碳钢的范畴),一般的调质钢淬透性差,力学性能低,只适合尺寸较小、负载较轻的零件。合金调制钢中的合金元素可提高淬透性,明显增强淬火等热处理的硬化表面效果且不降低心部韧性。合金调质钢经过热处理(调质、淬火)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与良好的塑性韧性的配合,即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回答完毕!
ISO 10129-2006 滑动轴承.轴承金属的试验.静态条件下润滑油的耐腐蚀性
ISO 10285-1992 套筒型循环球直线运动球轴承 米制
ISO 10317-1992 滚动轴承 公制圆锥滚子轴承 代号系统
ISO 104-2002 滚动轴承.止推轴承. 外形尺寸.总体设计图
ISO 10792-1-1995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不锈钢自润滑球面滑动轴承 第1部分:米制系列
ISO 10792-2-1995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不锈钢自润滑球面滑动轴承 第2部分:英制系列
ISO 10792-3-1995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不锈钢自润滑球面滑动轴承 第3部分:技术规范
ISO 113-1999 滚动轴承 轴承座 外形尺寸
ISO 1132-1-2000 滚动轴承 公差 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 三种语言版
ISO 1132-2-2001 滚动轴承 公差 第2部分:测量和规量原则和方法
ISO 11687-1-1995 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座 第1部分:支撑式
ISO 11687-2-1995 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座 第2部分:单边法兰式
ISO 11687-3-1995 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座 第3部分:中心法兰式
ISO 12043-1995 滚动轴承 单列圆柱滚子轴承 平挡圈及套圈无档边端倒角尺寸
ISO 12044-1995 滚动轴承 单列角接触球轴承 外圈非推力端倒角尺寸
ISO 1206-2001 滚动轴承 滚针轴承,尺寸48、49和69系列 限制尺寸和误差
ISO 12128-2001 滑动轴承 润滑油孔、油槽和油穴 尺寸、类型、标记及其应用
ISO 12129-1-1995 滑动轴承 第1部分:配合
ISO 12129-2-1995 滑动轴承 第2部分:轴、法兰和止推环的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ISO 12130-1-2001 滑动轴承 静态条件下液压斜垫止推滑动轴承 第1部分:斜垫止推轴承的计算
ISO 12130-2-2001 滑动轴承 静态条件下液压斜垫止推滑动轴承 第2部分:斜垫止推轴承的功能
ISO 12130-3-2001 滑动轴承 静态条件下液压斜垫止推滑动轴承 第3部分:斜垫止推轴承计算用指导值
ISO 12131-1-2001 滑动轴承 稳态条件下液体动压滑动止推垫轴承 第1部分:止推垫轴承的计算
ISO 12131-2-2001 滑动轴承 稳态条件下液体动压滑动止推垫轴承 第2部分:止推垫轴承的计算功能
ISO 12131-3-2001 滑动轴承 稳态条件下液体动压滑动止推垫轴承 第3部分:止推垫轴承的计算指导值
ISO 12132-1999 滑动轴承 薄壁轴瓦的质量保证 设计中的失效形式和影响分析(FMEA)
ISO 12167-1-2001 滑动轴承 静态条件下带有排泄槽的液压滑动轴颈轴承 第1部分:带有排泄槽的润滑油滑动轴颈轴承的计算
ISO 12167-2-2001 滑动轴承 静态条件下带有排泄槽的液压滑动轴颈轴承 第2部分:带有排泄槽的润滑油滑动轴颈轴承的计算用特
ISO 12168-1-2001 滑动轴承 静态条件下不带排泄槽的液压滑动轴颈轴承 第1部分:不带排泄槽的润滑油滑动轴颈轴承的计算
ISO 12168-2-2001 滑动轴承 静态条件下不带排泄槽的液压滑动轴颈轴承 第1部分:不带排泄槽的润滑油滑动轴颈轴承的计算用特
ISO 1224-1984 滚动轴承 仪器精密轴承
ISO 12240-1-1998 关节轴承 第1部分:径向球面滑动轴承
ISO 12240-2-1998 关节轴承 第2部分:向心角接触球面滑动轴承
ISO 12240-3-1998 关节轴承 第3部分:推力球面滑动轴承
ISO 12240-4 Technical Corrigendum 1-1999 关节轴承 第4部分:杆端球面滑动轴承 技术勘误1
ISO 12240-4-1998 关节轴承 第4部分:杆端球面滑动轴承
ISO 12301 Technical Corrigendum 1-1995 滑动轴承 几何特性和材料质量特性的质量控制技术和检验 技术勘误表1
ISO 12301-1992 滑动轴承 几何特性和材料质量特性的质量控制技术和检验
ISO 12302-1993 滑动轴承 质量特定 统计过程控制
ISO 12303-1995 滑动轴承 质量特性 机器和加工能力的计算
ISO 12306-1994 滑动轴承 薄壁轴瓦和薄壁轴套的壁厚测量
ISO 12307-1-1994 滑动轴承 卷制轴套 第1部分:外径的检验
ISO 12307-2-2000 滑动轴承 卷制轴套检验 第2部分:内径的检验
ISO 12308-1994 滑动轴承 质量保证 抽样形式 定义、应用和检验
ISO 13012 Technical Corrigendum 1-1999 套筒型循环球直线运动球轴承 附件 技术勘误1
ISO 13012-1998 套筒型循环球直线运动球轴承 附件
ISO 13411-1997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滚针、滚柱和滚道式滚子轴承 技术规范
ISO 13414-1997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带档边的单列滚针轴承 英制系列
ISO 13778-1999 滑动轴承 薄壁轴瓦的质量保证 选配法获得小间隙
ISO 13846-2000 塑料管道系统 热塑性加压塑料管道用端部负载轴承和非端部负载轴承的安装和连接 在内水压下长期密封的试验方
ISO 14190-1998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滚动轴承:滚珠和球面滚子轴承 技术规范
ISO 14191-1998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直径系列3和4的单列自位球面滚子轴承 米制系列
ISO 14192-1998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单列自位中等负荷防尘球面滚子轴承 米制系列
ISO 14193-1998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中等负荷扩展内圈单列自位密封球面滚子轴承 英制系列
ISO 14194-1998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重负荷扩展内圈自位双列密封球面滚子轴承 英制系列
ISO 14195-1998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轻负荷扭力管设计的自位双列密封球面滚子轴承 英制系列
ISO 14196-1998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重负荷普通内圈自位双列密封球面滚子轴承 英制系列
ISO 14197-1998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中等负荷自位单列密封球面滚子轴承 英制系列
ISO 14201-1998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直径系列2的自位双列球轴承 米制系列
ISO 14202-1998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直径系列0和2的单列刚性球轴承 米制系列
ISO 14203-1998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直径系列8和9单列刚性球轴承 米制系列
ISO 14204-1998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直径系列0的双列刚性球轴承 米制系列
ISO 14206-1998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轻负荷单列刚性密封球轴承 英制系列
ISO 14207-1998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轻负荷密封精密单列刚性球轴承 英制系列
ISO 14208-1998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中等负荷密封单列刚性球轴承 英制系列
ISO 14209-1998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中等负荷密封精密单列刚性球轴承 英制系列
ISO 14210-1998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扭力管设计的轻负荷密封单列刚性球轴承 英制系列
ISO 14211-1998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轻负荷扭力管设计的单列刚性密封精密球轴承 英制系列
ISO 14212-1998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扭力管设计的超轻负荷密封单列刚性球轴承 英制系列
ISO 14213-1998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扭力管设计的超轻负荷密封精密单列刚性球轴承 英制系列
ISO 14214-1998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重负荷密封双列刚性球轴承 英制系列
ISO 14215-1998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重负荷密封精密双列刚性球轴承 英制系列
ISO 14216-1998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重负荷密封双列自调心球轴承 英制系列
ISO 14217-1998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重负荷密封精密双列自调心球轴承 英制系列
ISO 14218-1998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重负荷密封单列自调心球轴承 英制系列
ISO 14219-1998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重负荷密封精密单列自调心球轴承 英制系列
ISO 14220-1998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轻负荷密封单列自调心球轴承 英制系列
ISO 14221-1998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用轻负荷密封精密单列自调心球轴承 英制系列
ISO 14728-1-2004 滚动轴承.线性运动滚动轴承.第1部分:动态负载额定值和额定寿命
ISO 14728-2-2004 滚动轴承.线性运动滚动轴承.第2部分:静态负载额定值
ISO 14839-1-2002 机械振动.有主动磁性轴承的旋转机械装置.第1部分:词汇
ISO 14839-2-2004 机械振动.装配有主动磁性轴承的旋转机械装置的振动.第2部分:振动评价
ISO 15-1998 滚动轴承 向心轴承 外形尺寸总方案
ISO 15241-2001 滚动轴承 量值符号
ISO 15242-1-2004 滚动轴承.振动测量方法.第1部分:基本原则
ISO 15242-2-2004 滚动轴承.振动测量方法.第2部分:带圆柱芯和外表面的径向滚珠轴承
ISO 15243-2004 滚动轴承.损伤和故障.术语、特性和成因
ISO 15312-2003 滚动轴承.热速率.计算和系数
ISO 16287-2005 滑动轴承.热塑性轴衬.尺寸和公差
ISO 199-2005 滚动轴承.止推轴承.公差
ISO 21107-2004 滚动轴承和球面滑动轴承.电子介质用查寻结构.用属性词汇标识的特性和性能标准
ISO 246-1995 滚动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斜挡圈 外形尺寸
ISO 2795-1991 滑动轴承 烧结轴套 尺寸和公差
ISO 281 AMD 1-2000 滚动轴承 额定动载荷和额定寿命 修改1
ISO 281 AMD 2-2000 滚动轴承 额定动载荷和额定寿命 修改2:寿命修正系数axyz
ISO 281-1990 滚动轴承 额定动载荷和额定寿命
ISO 2982-1-1995 滚动轴承 附件 第1部分:锥形衬套
ISO 2982-2-2001 滚动轴承 附件 第2部分:锁紧母和锁紧装置
ISO 3030-1996 滚动轴承 向心滚针和保持架组件 尺寸和公差
ISO 3031-2000 滚动轴承 推力滚针和保持架组件、推力垫圈 外形尺寸和公差
ISO 3096 Technical Corrigendum 1-1999 滚动轴承 滚针 尺寸和公差 技术勘误1
ISO 3096-1996 滚动轴承 滚针 尺寸和公差
ISO 3228-1993 滚动轴承 外球面轴承铸造和冲压座
ISO 3245-1997 滚动轴承 无内圈、冲压外圈滚针轴承 外形尺寸和公差
ISO 3290-2001 滚动轴承 球 尺寸和公差
ISO 3547-1-1999 滑动轴承 卷制轴套 第1部分:尺寸
ISO 3547-2-1999 滑动轴承 卷制轴套 第2部分:外径和内径试验数据
ISO 3547-3-1999 滑动轴承 卷制轴套 第3部分:润滑油孔、油槽和油穴
ISO 3547-4-1999 滑动轴承 卷制轴套 第4部分:材料
ISO 3548-1999 滑动轴承 带或不带法兰的薄壁轴瓦 公差、设计要素和试验方法
ISO 355 ADD 1-1980 滚动轴承 公制圆锥滚子轴承 外形尺寸和系列代号 补充1
ISO 355 ADD 2-1980 滚动轴承 公制圆锥滚子轴承 外形尺寸和系列代号 补充2
ISO 355-1977 滚动轴承 公制圆锥滚子轴承 外形尺寸和系列代号
ISO 4378-1-1997 滑动轴承 术语、定义和分类 第1部分:设计、轴承材料及其性能 三种语言版
ISO 4378-2-1983 滑动轴承 术语、定义和分类 第2部分:摩擦和磨损 三种语言版
ISO 4378-3-1983 滑动轴承 术语、定义和分类 第3部分:润滑 三种语言版
ISO 4378-4-1997 滑动轴承 术语、定义和分类 第4部分:计算参数及其符号 三种语言版
ISO 4379-1993 滑动轴承.铜合金衬套
ISO 4381-2000 滑动轴承 多层滑动轴承用铅锡铸造合金
ISO 4382-1-1991 滑动轴承 铜合金 第1部分:单层和多层厚壁滑动轴承用铸造合金
ISO 4382-2-1991 滑动轴承 铜合金 第2部分:单层滑动轴承用锻造合金
ISO 4383-2000 滑动轴承 薄壁滑动轴承用金属多层材料
ISO 4384-1-2000 滑动轴承 轴承合金的硬度试验 第1部分:复合材料
ISO 4384-2-1982 滑动轴承 轴承合金的硬度试验 第2部分:单层材料
ISO 4385-1981 滑动轴承 金属轴承材料的抗压试验
ISO 4386-1-1992 滑动轴承 多层金属滑动轴承 第1部分:结合强度超声波无损检验
ISO 4386-2-1982 滑动轴承 多层金属滑动轴承 第2部分:厚度大于或等于2mm的轴承金属层的结合强度破坏性试验
ISO 4386-3-1992 滑动轴承 多层金属滑动轴承 第3部分:无损穿透检测
ISO 464-1995 滚动轴承 带定位止动环的向心轴承 尺寸和公差
ISO 492-2002 滚动轴承.径向轴承.公差
ISO 5593-1997 滚动轴承 词汇 三种语言版
ISO 5753-1991 滚动轴承 径向游隙
ISO 582-1995 滚动轴承 倒角尺寸的最大值
ISO 5949-1983 工具钢和轴承钢 用标准图谱法评定碳化物分布的显微照相法
ISO 6279-2006 滑动轴承.固体轴承用铝合金
ISO 6280-1981 滑动轴承 厚壁多层轴承轴瓦的技术要求
ISO 6282-1983 滑动轴承 金属薄壁轴瓦 0.01极限值的测定
ISO 6524-1992 滑动轴承 薄壁轴瓦 周长检验
ISO 6525-1983 滑动轴承 带材环型止推垫圈 尺寸和公差
ISO 6526-1983 滑动轴承 冲压双金属半圆止推垫圈 要素和公差
ISO 6691-2000 滑动轴承用热塑性聚合物 分类和名称
ISO 6743-2-1981 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和有关产品(L类) 分类 第2部分:F组(锭子轴承、轴承和离合器)
ISO 6811 Technical Corrigendum 1-1999 关节轴承 词汇 技术勘误1 三种语言版
ISO 6811-1998 关节轴承 词汇 三种语言版
ISO 683-17-1999 热处理钢、合金钢和易切钢 第17部分:滚球和滚柱轴承钢
ISO 7063-2003 滚动轴承.滚针轴承滚道滚针.边界尺寸和公差
ISO 7146-1993 滑动轴承 损坏和外观变化的原因、特征和术语
ISO 7148-1-1999 滑动轴承 轴承材料摩擦特性试验 第1部分:轴承材料试验
ISO 7148-2-1999 滑动轴承 轴承材料摩擦特性试验 第2部分:聚合物基体轴承材料试验
ISO 76-2006 滚动轴承.静载荷额定值
ISO 7902-1-1998 稳态条件下液压滑动轴承 圆柱形轴承 第1部分:计算程序
ISO 7902-2-1998 稳态条件下液压滑动轴承 圆柱形轴承 第2部分:计算程序用函数
ISO 7902-3-1998 稳态条件下液压滑动轴承 圆柱形轴承 第3部分:可允许的运行参数值
ISO 7904-1-1995 滑动轴承 符号 第1部分:基本符号
ISO 7904-2-1995 滑动轴承 符号 第2部分:应用符号
ISO 7905-1-1995 滑动轴承 轴瓦疲劳强度 第1部分:在液体动压润滑条件下试验台和使用中的滑动轴承
ISO 7905-2-1995 滑动轴承.轴承疲劳强度.第2部分:金属轴程材料的液体样品的试验
ISO 7905-3-1995 滑动轴承.轴承疲劳强度.第3部分:金属多层轴承材料在滑动带上的试验
ISO 7905-4-1995 滑动轴承.轴承疲劳强度.第3部分:多层金属滑动轴承材料的轴瓦试验
ISO 7938-1986 航空器 操纵钢索系统滑轮用球轴承 尺寸和载荷
ISO 7939-1988 航空器 操纵钢索系统用带有球轴承的非金属滑轮 尺寸和载荷
ISO 8443-1999 滚动轴承 凸缘外圈向心球轴承 凸缘尺寸
ISO 8826-1-1989 技术制图 滚动轴承 第1部分:通用简化画法
ISO 8826-2-1994 技术制图 滚动轴承 第2部分:详细简化画法
ISO 9628-2006 滚动轴承.嵌入轴承和偏心锁紧轴承环.边界尺寸和公差
ISO 9758-2000 航空航天 航空器操纵钢丝绳用滚动轴承用螺纹式钢制叉形端 尺寸及载荷
ISO 9760-2000 航空航天 航空器滚动轴承操纵钢丝绳上的锻制耐腐蚀钢制叉形端 尺寸及载荷
ISO/TR 6281-1990 滑动轴承 液体动压和混合润滑条件下的台架试验 准则
ISO/TS 16799-1999 滚动轴承 额定动载荷和额定寿命 基本额定动载荷计算中的间断点
一、金属材料类
1、支撑钢
2、普通小型碳素元钢 3、普通小型低合金螺纹钢 4、线材 5、低合金类轻轨 6、重轨
7、普通中型、大型碳素工字钢 8、普通小型、中型碳素角钢 9、普通小型碳素元钢 10、普通小型碳素扁钢 11、冷卜板、卜板、中板、花纹中板 12、低合金板
13、冷拔碳素结构元钢、碳结钢 14、普通钢丝绳 15、普通钢丝绳等 16、单开道岔 17、扳道器 19、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 20、钢丝绳 21、钢绞线 22、轻轨 23、矿用支护钢绞线 24、聚乙烯涂层无缝热轧钢管 25、支撑钢 26、矿用工字钢
二、化工建材类
1、运输带 2、胶管 3、轮胎 4、阳离子交换树脂5、无水碳酸钠 6、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 7、矿用聚乙稀管 8、高压胶管 9、矿用顶板粘接材料 10、充填剂 11、输送带
12、PVC 塑料整芯阻燃带 13、钢丝绳芯阻燃运输带
三、油脂材料类
1、L-AN 全损耗系统用油 2、车辆齿轮油 3、工业齿轮油 4、空气压缩机油 5、汽油机油 6、柴油机油 7、液压油 8、L-TSA汽轮机油 9、变压器油 10、液压支架(柱)乳化油 11、钙基脂-钙基润滑脂(俗称黄油) 12、钠基润滑脂(俗称黄干油) 13、钙钠基润滑脂 14、锂基脂-锂基润滑脂 15、通用锂基润滑脂 16、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 17、二硫化钼极压锂基润滑脂 18、A、B 型固化剂
四、机电材料类
1、螺栓类 2、螺母类 3、异形紧固件类 4、矿用接线盒 5、真空接触器
6、低压电器 7、高压计量箱 8、自动化系统 9、智能能断路器保护器本体及元件 10、监控系统 11、低压阀门 12、高压阀门 13、快速接头 14、弯头 15、机床附件 16、手动葫芦 17、液压扳手 18、工具 19、砂轮油石 20、仪表 21、锅炉仪器 22、矿用仪器 23、“0”“3”类轴承 24、1”“6”“8”类轴承 25、“2”类轴承 26、“7”类轴承 27、绝缘材料 28、进口“2”类轴承 29、进口“0”“3”类轴承 30、进口“6”“7”与滚针类轴承 31、其他滚子轴承 32、阀门 33、空气开关及隔离换向开关 34、空气开关及变压器
五、综采配件类 采煤机配件
1、精滤芯 2、粗滤芯 3、轴齿轮 4、辅助泵 5、调高泵 6、内齿轮7、螺旋元锥齿轮 8、轴元锥齿轮 9、喷嘴
一、摩托车的分类
对摩托车的分类,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国际标准(ISO3833-1977)按速度和重量将摩托车分为两类:两用摩托车和摩托车。我国摩托车的分类方法,大致上有两种:一种是按排量和最高设计时速,分为轻便摩托车和摩托车。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工作容积不超过50毫升,最高设计时速不大于50公里。摩托车指发动机工作容积大于50毫升,最高设计时速超过50公里的两轮或三轮摩托车。另一咱是按车轮的数量和位置,分为两轮车、边三轮车和正三轮车三类。
一般习惯上多按用途、结构和发动机型式和工作容积来分类。如仅将它作业城市内、短距离的代步工具,则选用时速不超过50公里,结构紧凑小巧的微型摩托车或轻便摩托车。需要经常往返城乡之间,能二人骑乘,宜选用发动机工作容积125~250毫升的普通摩托车。如行驶的道路条件较差、要求高速行驶或作一般竞赛用,则选用越野摩托车。
二、摩托车的基本组成
摩托车由发动机、传动系统、行走系统、转向、制动系统和电气仪表设备五部分组成。摩托车的总体结构及各部件名称。
发动机实物图(1张)
(一)发动机
1、摩托车发动机的特点
(1)发动机为二冲程或四冲程汽油机。
(2)采用风冷冷却,有自然风冷与强制风冷两种。一般机型采用依靠行驶中空气吹过气缸盖、气缸套上散热片带走热量的自然风冷冷却方式。大功率摩托车发动机为了保证车速较低与未起步行驶前发动机的冷却,采用装风扇和导风罩、利用强制导入的空气吹冷散热片的强制风冷冷却方式。
(3)发动机的转速高,一般在5000转/分以上。升功率(每升发动机排量所发出的有效功率)大,一般在60千瓦/升左右。这说明摩托车发动机的强化程度高,发动机外形尺寸小。
(4)发动机曲轴箱与离合器、变速箱设计一体,结构紧凑。
2、机体
机体由气缸盖、气缸体和曲轴箱三部分组成,缸盖由铝合金铸造有散热片,新型的四冲程摩托车发动机均采用顶置气门、链条传动、顶置凸轮轴结构方式。气缸体材料以双金属(耐磨铸铁缸套外浇铸铝散热片)为多,以得到较好的散热效果。有些摩托车采用耐磨铸铁缸体,如长江750型、嘉陵JH70型,在一些小型轻便摩托车,如玉河牌YH50Q型小排量(50立方厘米)发动机采用铝合金缸体内壁镀0.15毫米硬铬层的结构。曲轴箱由铝合金压铸由左右两箱体组合而成。有些摩托车在散热征之间加有缓冲块,以抑制散热片振动发出的噪声。
3、曲柄连杆
摩托车发动机的曲轴采用组合式,由左半曲轴、右半曲轴和曲柄销压合而成。左右两半轴的主轴颈上装有滚珠轴承,用以将曲轴支承在曲轴箱上。曲轴的两端分别装有飞轮、磁电机及离合器主动齿轮。连杆为整体式结构,大头为圆环状,内装有滚针轴承与曲柄销组合成曲柄连杆组。在二冲程发动机中活塞环在安装时要注意将活塞环的开口处对准活塞环槽里的定位销,防止活塞环在环槽内转动,产生漏气,划伤缸套上的进、排气口。
4、化油器
化油器是摩托车燃料供给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位于空气滤清器与发动机进气口之间。一般摩托车发动机均采用进气气流方向为平吸式,节气阀为柱塞式,浮子室式化油器。化油器结构主要由浮子室和混合室两大部分组成。浮子室位于化油器的下方,有油管经油门开关通油箱,通过浮子上的针阀,保持浮子室内油面一定的高度,使供油压力稳定。混合室的作用是将汽油蒸发雾化与空气混合,使发动机在各种负荷和转速下能得到所需的混合气。它由节艺阀、喷油针、喷油管和气、油道等组成。
通过摩托车油门手柄的转动带动油门钢丝系索操纵节气阀与喷油针的上下移动,改变进气喉管截面与供油量,以适应不同转速、负荷下对混合气的需要。在化油器的一侧装有怠速调节螺钉用来调整怠速。怠速止挡螺钉用来防止节气阀转动和调整节阀的最小开度。节气阀的上方有回位弹簧,在油门手把不转动时使节气阀处于关闭。
在有些二冲程摩托车发动机上,为避免低速时化油器出现反喷现象,在化油器与气缸体之间装有控制进气的单向簧片阀。簧片由薄弹簧钢片制成,阀座为铝合金件,上开有进气口,进气口平面与簧片接触部件粘贴有一层油橡胶,以减轻簧片与阀座的撞击和振动。在吸气时,曲轴箱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在压差的作用下簧片阀打开混合气进入曲轴箱,当活塞下行,换气口尚未开启瞬间,曲轴箱内压力升高,簧片阀关闭,阻止混合气倒流,提高了动发动机低速时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5、润滑系统
四冲程发动机采用飞溅润滑与压力滑润相结合的滑润方式。二冲程发动机一般多采用在汽油内混入一定比例的QB级汽油机机油的混合润滑方式。但这种滑润方式的混合油不论发动机工况如何,均按已定的比例供给滑润油,增加了润滑油的消耗,燃烧不完全,积炭较多,有排气污染。新一代的二冲程发动机都采用分离滑润方式,装置了单独的滑润油箱和机油泵。机油泵一般采用往复柱塞式可变供油量油泵,由曲轴齿轮通过蜗轮、蜗杆驱动。供油量通过油门手把、操纵钢索与化油器节气阀联动,使机油供给量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改变,高速时供油多,低速时供油少,供油合理,与混合滑润方式相比可节省较多的机油。机油经高速混合气吹散成微小的油雾,供给需要滑润的部位,减少进入燃烧室的机油,混合气燃烧完全,减少积炭及排气污染。
6、起动
摩托车的起动以脚蹬起动方式为主。起动机构有以幸福XF250摩托车为代表的扇形齿轮起动机构。脚蹬起动变速杆带动扇形齿轮、起动棘轮、离合器总成链轮、前链条、曲轴链轮驱动曲轴旋转,起动发动机。当发动机起动后,靠起动棘轮的单向作用及回位弹簧的作用使起动机构恢复原始位置。这种起动机构,起动时把起动变速杆拨到空档位置,踩下脚蹬即可起动。
另一种为一些引进机型所采用的起动蹬杆式起动机构。与前者不同,起动时首先要捏紧离合器手把,使离合器分离,变速杆可放在任何档次位置,不必一定要放在空档,起动后松开离合器,加大油门即可起步。当踩下起动蹬杆时,起动蹬杆轴上的棘爪与起动蹬杆传动齿轮的内棘齿啮合,使传动齿轮转动,经空转齿轮、从动齿轮、离合器齿轮、起动小齿轮驱动曲轴旋转起动发动机。起动后,脚离开起动蹬杆,复位弹簧使蹬杆反向转动、棘爪脱离与内棘齿的啮合,恢复原始位置。
在排量较大的摩托车如长江牌750D摩托车、山叶(YAMAHA)二缸摩托车、铃木(SUZUKI)GT750三缸摩托车、本田(HON-DA)CL1000四缸摩托车等都采用起动电机起动。
(二)传动系统
摩托车的传动系统包括初级减速、离合器、变速箱、次级减速等几部分组成。
1、初级减速
初级减速主要由装在曲轴端的主动链轮(主动齿轮)、套筒滚子链条和离合器上的从动链轮(从动齿轮)组成,作为一次减速并将发动机动力传到离合器。
2、离合器
摩托车离合器有以下向种结构型式:
(日本产)离合器(1张)
(1)湿式多片摩擦式离合器 离合器总成浸在机油中工作,分主动、从动和分离三部分。发动机的动力经链轮式齿轮传动主动罩,罩的周边开有沟槽,五征嵌有橡胶软木摩擦材料的摩擦片(主动片),其外沿的凸块放置在主动罩的沟槽中随之一同旋转为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四片钢质从动片通过内齿与从动片固定盆相连接构成从动部分。主、从动片交错安装,固定盆用内花键与变速箱主轴相连,在压盖上的四个离合器弹簧,紧压着摩擦片和从动片,将动力传到变速箱。离合器为常接合型,当紧捏离合器手把通过钢索使螺套在左罩内转动,螺套中调节螺钉右移,推动分离推杆和压盖,弹簧压力消失,摩擦征与从动片分离。
(2)自动离心式离合器 这种结构用在雅马哈CY80、铃木FR50等轻便摩托车上,根据发动机转速的高低来自动控制离合器的分离与接合。离合器由主动、从动和分离接合机构组成。主动部分由离合器外罩、止推片、离合器片等组成。从动部分由摩擦片、中心套等组成。当发动机运转时,随着转速的升高,钢球所产生的离心力也随着增大,其轴向分力克服分离弹簧的张力沿离合器外罩内的沟槽向外移动,压迫止推片紧压离合器片、摩擦征使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将动力输出。当发动机转速降低至怠或熄火时,钢球离心力减小或没有,分离弹簧的张力克服钢球离心力使钢球沿沟槽退回原位,离合器分离。
(3)蹄块式自动离合器 这种结构在一些微型摩托车中使用,主动部分为由曲轴带动的固定座,座上有三个蹄块总成,并用销轴连接在固定座上,弹簧将蹄块拉向曲轴中心,使蹄块总成的蹄片与从动部分的离合器盘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当转速增高时,蹄块产生的离心力大于弹簧的拉力时,就向外甩开,当离心力大到一定值时就与离合器盘接合,产生摩擦力带动从动部分转动,传递动力。
3、次级减速及传动
随着摩托车机型的不同,有皮带传动、链传动和万向节轴传动三种传动方式。在微型摩托车多用皮带传动方式作后传动装置,主、从动皮带轮的大小决定次级减速比。一般摩托车均采用链条传动方式作后传动。链条传动,结构简单,零件少,制造和修理都方便。在变速箱的输出轴上有后传动主动链轮,后轮上有从动链轮,用相应的套筒滚子链条传递动力。在较大功率发动机的摩托车(如长江750摩托车),它的后传动方式采用万向节轴传动,并在后轮配有一付螺旋才伞齿轮的资助级减速。
(三)行走系统
行走系统的作用是支承全车及装载的重量,保证操纵的稳定和乘坐的舒适。行走系统主要包括车架、前叉、前减震器、后减震器、车轮等。
(1)车架 它是整个摩托车的骨架,由钢管、钢板焊接而成。它将发动机、变速箱、前叉、后悬挂等互相连接起来并有较高的强度与刚度。小型摩托车多采用钢板冲压、拼焊而成的脊骨型车架。一般摩托车采用钢管焊接的框架、摇篮式车架或钢板、钢管的组合车架。一些大功率发动机摩托车采用钢管焊接的双托架摇篮式车架。
(2)前叉 前叉是摩托车的导向机构,把车架与前轮有机地连接起来,前叉由前减震器、上下联板、方向柱等组成。方向柱与下联板焊接在一起,方向柱套装在车架的前套管内,为了使方向柱车动灵活,在其上下轴颈部位装有轴向推力球轴承,通过上下联板将左右两个前减震器联成前叉。
(3)前后减震器 前减震器用以衰减由于前轮冲击载荷引起的震动,保持摩托车行驶平稳。
后减震器与车架的后摇臂组成摩托车的后悬挂装置。后悬挂装置是车架与后轮之间的弹性连接装置,承担摩托车的负载、缓减、吸收因路面不平而传给后转的冲击和震动。
摩托车轮毂(1张)
(4)车轮 摩托车的前轮为导向轮,后轮为驱动轮,均为辐条式车轮。车轮由轮胎(内、外胎)、轮辋、辐条、轮毂、刹车制动钢圈、轴承、前后轴组合而成。轮辋(钢圈)由钢板滚轧焊接而成,轮毂由铝合金压铸,并将制动钢圈镶嵌压铸成一体,两端部有凸缘用以安装辐条。辐条外形与自行车车条相似,用以连接轮辋和轮毂。轮毂内装有制动器,前轮还装有速度表的蜗轮、蜗杆,后轮装有驱动机构。
(四)转向、制动系统
(1)转向 前轮与车把配合控制着摩托车的行驶方向。车把安装于上联板上,当车把绕方向柱转动时,上下联板随之转动,并通过前减震器带动前轮左右转动。车把右端装有控制化油器节气阀开度大小的油门把柄和控制前轮制动器的闸把;左端装有控制离合器的握把和手柄。在车把左右两端还装有后视镜和各种电器开关。手把、闸把通过钢索控制前轮制动器、离合器及化油器。钢索有不同的规格,制动及离合器用1×19外径∮2~∮2.5毫米单股钢丝绳,化油器用1×7外径∮1.2~∮1.5毫米单股钢丝绳。
(2)制动 一般前轮制动由手捏闸把来控制,后轮制动由脚踩制动踏板来完成。摩托车的制动装置有机械鼓式制动器和液压盘式制动器两种。鼓式制动器结构与汽车、拖拉机相似,制动蹄块由铝合金压铸成型,上面粘有摩擦制动片,通过制动臂转动制动凸轮并推开制动蹄块起到制动的目的。
制动器由油箱、柱塞阀油泵(均在车把上)、液压油管、制动钳、制动盘等组成。制动错开与前叉导向近固定在一起,是制动装置的固定部分。制动盘与车轮固定在一起,随车轮旋转。制动时,握紧闸把,柱塞阀移动,推动液压油沿液压油管进入制动钳的两个油缸。在压力油的作用下,油缸推动摩擦片从两边紧夹住制动盘,产生很大的摩擦阻力,迫使车轮停止转动。放松闸把时,液压油路中的压力迅速回降,油缸带动摩擦片恢复原位,解除制动。
摩托车主要由发动机、电气设备、传动系统、行驶系统和操纵系统等组成,如图1-2所示。
图1-2 摩托车组成
(1)发动机
发动机是摩托车的动力来源,通过可燃混合气在汽缸内进行燃烧,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从而驱动摩托车行驶。有四冲程和二冲程发动机之分,也有单缸、多缸和V型多缸之分。发动机的性能和工作状况直接影响摩托车整车的性能和工作状况。发动机一般由“三大机构”、“五大系统”组成。
“三大机构”是:曲柄连杆机构、机体机构、配气机构。
“五大系统”是:燃料供给系统、进排气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点火系统。
有的摩托车采用废气涡轮增压,以提高进气量。
(2)传动系统
传动系统包括离合器、变速器和传动装置等。传动系统把发动机的动力经过一定的变化传到后轮,使后轮得到与不同的路面及负荷相适应的各种速度和前进力。
(3)行驶系统
行驶系统的作用是使摩托车构成一个整体,支承全车质量并保证摩托车的行驶,将传动系统传来的扭矩转换成驱动摩托车行驶的牵引力,同时承受和传递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各种反力,使摩托车在不同的路面上平稳地行驶,确保安全。
行驶系统主要包括车架总成、尾架、前叉总成、后悬架总成、前后车轮总成等部件。
(4)操纵制动系统
操纵制动系统的作用是直接控制行驶方向、行驶速度、照明和信号等,以确保行车安全。它包括转向把操纵总成和制动总成。
一般手控换挡变速手柄、离合器握把、灯光及电喇叭的控制开关等装在左手把上,而油门转把、前轮制动手柄装在右手把上。脚控换挡变速杆装在左边的脚踏板上,后轮制动由靠右侧的制动踏板控制。
(5)电气系统
电气部分的作用是启动发动机、点燃混合气、发出声响信号、灯光照明等。电气部分一般包括电源系统、点火系统、照明系统、仪表信号系统4大部分。采用电启动的摩托车,还包括电启动系统。随着科技发展,摩托车电气系统不断采用新技术,如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制动防抱死装置(ABS系统)、发动机排气及其他控制电路、电动支架等。
仪表的作用是指示车速、里程、发动机转速以及充电电流大小等。摩托车的电气与仪表,通过贯穿全车的电缆、相应的操纵开关及各种插接件连接在一起,构成了摩托车整车电气设备系统。
驾驶摩托车时,驾驶员的四肢分工是:左手负责离合器握把,进行点火提前装置的控制、按揿喇叭、变换灯光等工作;右手负责油门转把,进行前制动器握把的操纵;左脚负责换挡变速;右脚负责后制动器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