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的后方携带的圆形原木是做什么用的
一是比较短的原木,可以用于构建坦克掩体。
二是与坦克车身宽度相同的原木,一般放在坦克后面,用于坦克陷到泥沼中铺在下面帮助坦克脱困的。
坦克在行驶过程中发生轻陷,如果本车的发动机牵引力可以利用,而且大于淤陷阻力时,利用自救的方法一般就可以脱险。坦克自救还有一个大用处,如果在行军或作战时坦克的行动部分发生局部损坏时,也可以采用自救的方法将坦克驶往修理地点或隐蔽地点。
采用圆木自救时,对圆木和钢丝绳的规格也有具体的要求。圆木应直、粗细均匀、木质坚硬,不应有裂纹,对于不同车辆的自救所需的圆木在长度和粗细的要求上也有所不同。其规格大致如表1所示
首先要将圆木连接到坦克上,要求将圆木两端分别连接在坦克驶出方向前下方的两条履带上,并使圆木两端伸出履带两侧的长度相等。圆木的连接也是很有讲究的。
将圆木连接在履带上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用带铁楔的自救钢丝绳圈连接如图1所示,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我国车辆上一般都带有带铁楔的自救钢丝绳,使用时,只要将铁楔插入履带板的齿槽内,然后用销子将套着圆木的钢丝绳圈固定在铁楔上即可。坦克主动轮转动时,带动履带向后运动,钢丝绳圈张紧,并跟随履带向后运动,拉动圆木进入车底与履带接触,从而增大坦克的地面附着力,驱动坦克前进。
用带自动脱落器的自救钢丝绳圈连接如图2所示,先将自动脱落器安装在履带板的主动轮轮齿啮合孔(方形孔)内,再用销子将套着圆木的钢丝绳圈连接在脱落器上即可。
这种连接的好处是,当自动脱落器随着履带转到与主动轮轮齿接触并继而被挤压时,自动脱落器即连同圆木一起脱落到地面。但值得注意的是,若在坦克倒车自救时采用这种连接的话,不能自动解脱,仍需人工拆卸。
用钢丝绳圈和履带销或连接环连接如图3所示,钢丝绳圈可用直径14mm~19mm,长约3.5m的钢丝绳通过绳卡连接成。将钢丝绳穿过履带板的主动轮轮齿啮合孔将圆木与履带连接在一起。
采用这种方法连接时,当连接处到达主动轮齿圈下方时,必须及时停车,并将连接环从履带上解脱下来,否则就会造成机件损坏。由于在淤泥地自救时,连接处将被泥水所遮掩,不便观察,因此,一般情况下,这种连接方法只适合于倒车自救时使用。
用牵引钢丝绳和随车连接环连接如图4所示,用随车携带的牵引钢丝绳将圆木缠绕,再将钢丝绳的两端通过连接环连接到履带上。与采用前面一种连接方法一样,当连接处到达主动轮齿圈下方时,必须及时停车,将连接环解脱。
在沼泽地和深雪地自救时,若圆木与履带一起打滑,如图5所示,可再用几根圆木(或束柴、草捆等)连接成木排,并与第一根圆木连接起来。为减小运动阻力和避免圆木损伤,设置圆木的地面应铲平,当泥泞地下面坚硬时,应按圆木的大小挖沟,使圆木与履带着地面齐平。
将圆木连接好之后,就可小心驾驶,慢慢驶出淤陷区,具体操作是,起动发动机,将两根操纵杆拉到最后位置,根据自救的驶出方向挂上1档或倒档。将一边的操纵杆平稳地向前推至使履带转动,使圆木的一端紧靠履带后,迅速将操纵杆拉回到最后位置。用同样的方法使圆木的另一端紧靠履带。将两边操纵杆同时平稳地推至最前位置,平稳地加油。当圆木接近主动轮(或诱导轮)时,立即停车,摘档熄火,卸下圆木连接。然后重新起动发动机,驶离淤陷区。
善后处理:
在自救过程中,圆木往往被履带压入较深的淤泥中,待坦克脱陷后,人工方法取出较困难,既费力又费时。因此,在开始自救前,可以用一根长约10m,直径约10mm~15mm的钢丝绳,一端系在圆木的中间,另一端系在淤陷坦克的牵引钩上。这样,当坦克脱陷后,圆木就可被坦克拉出来,以备以后使用。
圆木粗应为25-30厘米,长应超过车宽30厘米左右,且木质坚硬。自救时用连接工具将圆木固定在履带上。固定圆木的方法有:
1.用随车制式自救钢丝绳圈固定圆木。先将两边履带板凸齿孔的泥土挖干净,把绳圈与铁锲的连接销拆下,将铁锲插入履带板凸齿孔内,将绳圈套入圆木,然后将绳圈与铁锲用连接销连接好。安装连接销时应由里向外插,以便取下,再将连接销转动一个角度,防止滑出。见图1。
2.用牵引钢丝绳和连接环固定圆木。见图2。
3.用钢丝绳和履带销固定圆木。此法连接拆卸方便,但承受牵引力较小,只能用于淤陷较轻,阻力不大的情况。见图3。4.用钢丝绳将圆木连成木排。在深沼泽地和深雪地上自救时,圆木可能与履带一起打滑。此时,可将一根圆木连在履带上,再用钢丝绳将此圆木和其它圆木(或束柴捆)连成木排。自救时,木排被第一根圆木拖到或压到履带下面,附着力随之增大。钢丝绳的直径为20-30毫米。见图4。
1、将吊钩下降到地面的水平高度,让钢丝绳保持松弛的状态。
2、卸下卷筒护罩。
3、将钢丝绳从固定端处卸下。
4、按照导绳器篇章拆下导绳器。
5、按照钢丝绳压块篇章取下钢丝绳。
6、将新的钢丝绳从包装箱中取出。
7、检查确保新钢丝绳和起重机原钢丝绳是一致的。查看钢丝绳的证书以确保钢丝绳的直径和承载力符合要求。
8、用钢丝绳压块将钢丝绳末端固定。
9、通过起升电机将钢丝绳缠绕到卷筒上。
10、将钢丝绳正确的穿过滑轮和吊钩组。
11、安装好楔形套和导绳器。
12、更换好钢丝绳后,调整和检查起升限位开关。测试钢丝绳的作业情况。如果钢丝绳打结、并导致吊钩旋转,则必须卸下楔形套组件、并顺好钢丝绳,防止再次打结。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条文说明第6.10.2-6.10.5中:悬挑钢梁前端应采用吊拉卸荷,吊拉卸荷的吊拉构件有刚性的,也有柔性的,如果使用钢丝绳,其直径不应小于14mm,使用预埋吊环直径不宜小于20mm(或计算确定),预埋吊环应使用HPB235级钢筋制作。钢丝绳卡不得少于3个。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中4.0.10脚手架所用钢丝绳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用途钢丝绳GB/T20118》、《重要用途钢丝绳》GB/T8918-2006、《钢丝绳用普通套环》GB/T5974.1和《钢丝绳夹》GB/T5976的规定。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悬挑钢梁型号及锚固件应按设计确定,钢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60mm。悬挑梁尾端应在两处及以上固定于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上。锚固型钢悬挑梁的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直径不宜小于16㎜。
U型钢筋拉环、锚固螺栓与型钢间隙应用钢楔或硬木楔楔紧。每个型钢悬挑梁外端宜设置钢丝绳或钢拉杆与上一层建筑结构斜拉结。钢丝绳、钢拉杆不参与悬挑钢梁受力计算。
钢丝绳与建筑结构拉结的吊环应使用HPB235级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20㎜,吊环预埋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悬挑脚手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