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杠杆
1、省力杠杆:羊角锤、瓶盖起、道钉撬、老虎钳、起子、手推车、剪铁皮和修枝剪刀等2、费力杠杆:筷子、镊子、钓鱼竿、脚踏板、扫帚、船桨、裁衣剪刀、理发剪刀等3、臂杠杆:天平、定滑轮。原理,以自行车为例:1、车把手在转动时是一个省力杠杆,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可以省力2、刹车闸在使用时是一个杠杆,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可以省力3、脚踏板与大飞轮,小飞轮与后轮组成轮轴装置,当动力作用在轮上可以省力,作用在轴就费力。 1. 以自行车为例: 自行车是一种人们常用的代步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要用到许多自然科学知识,请举出例子:解析:自行车从结构上来说是简单机械的组合,驱动时应用力学平衡原理,所以能行走。自然科学知识的应用:(1.车把手在转动时是一个省力杠杆,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可以省力。(2.刹车闸在使用时是一个杠杆,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可以省力。(3.脚踏板与大飞轮,小飞轮与后轮组成轮轴装置,当动力作用在轮上可以省力,作用在轴就费力。 2.胶把钢丝钳。它的设计和使用中应用了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请你指出所依据的物理知识。解析 钢丝钳是利用省力的杠杆原理制成的:1剪口,用力相同时,剪口面积小,可以增大压强剪断铁丝。2整把钳是省力杠杆,可以省力。3胶把,表面凹凸花纹,可以增大有益摩擦。4胶把是绝缘塑胶,可以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生活中应用杠杆的实例太多,列举如下:
跷跷板、剪刀(总称)、钳子(总称)、指甲刀、杆秤;酒起子、老虎钳、撬棒、羊角锤、铡刀、压水机、管钳、手推车、树枝剪刀、动滑轮、轮轴;钓鱼竿、筷子、火钳、镊子、铁锨、赛艇的船桨、缝纫机的脚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天平、定滑轮;等等。
杠杆原理基本有3种类型,第一类的杠杆例子是天平、剪刀、钳子等,第二类杠杆的例子是开瓶器、胡桃夹,第三类杠杆如锤子、镊子等。
杠杆分为3种杠杆。第一种是省力的杠杆,如:开瓶器等。第二种是费力的杠杆,如:镊子等。第三种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如:天平、钓鱼竿等。
还有工程上的吊车,滑轮等。
扩展资料:
阿基米德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一书中最早提出了杠杆原理。他首先把杠杆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经验知识当作"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从这些公理出发,运用几何学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出了杠杆原理。
如钳子、杆秤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欲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
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杠杆可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杠杆应用
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可知要使地球这边上升1cm,人压的这一端下降的距离
:表达式为:(L-1)/1=X/0.01,求出X为下降的距离,除上下压的速度,可以求出运动的时间。
费力杠杆。
鱼竿是杠杆原理的典型例子,其阻力臂远远大于动力臂,所以鱼竿是费力杠杆,而且这个费力杠杆是有调性的,即反弹力或泄力性的,所谓溜鱼就是这个费力杠杆平衡状态。
杠杆上有三个点,支点、重点、力点。在杠杆上,起支撑作用的叫支点。人或人通过其他装置对杠杆用力的点叫做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做重点。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即不省力也不费力。
生活中的省力杠杆:撬棍,扳手,钳子,拔钉器,开瓶器,剪铁皮的剪刀。
生活中的费力杠杆:胳膊,镊子,鱼竿,筷子,火钳。
扩展资料
鱼竿的作用分为以下四点:
1、利用费力杠杆消耗鱼的体力,并确保鱼唇不破,鱼不脱钩。
2、利用弹性控制钓到的鱼的爆发力,衰减鱼的力量,一方面用以保护手,另一方面可以起到保护鱼竿,避免断竿断线。
3 、与钓线的长度结合,改变钓点到岸边的距离。
4、把鱼从钓点拉到水边,以获得钓获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费力杠杆
省力:撬棍,扳手,钳子,拔钉器,开瓶器
费力:胳膊,镊子,鱼竿,筷子,火钳
等臂:天平,跷跷板
剪刀也是杠杆,但是省力费力的都有,最好不要用来举例
几乎每一台机器中都少不了杠杆,就是在人体中也有许许多多的杠杆在起作用。拿起一件东西,弯一下腰,甚至翘一下脚尖都是人体的杠杆在起作用,了解了人体的杠杆不仅可以增长物理知识,还能学会许多生理知识。
其中,大部分为费力杠杆,也有小部分是等臂和省力杠杆。
点一下头或抬一下头是靠杠杆的作用(见图),杠杆的支点在脊柱之顶,支点前后各有肌肉,头颅的重量是阻力。支点前后的肌肉配合起来,有的收缩有的拉长配合起来形成低头仰头,从图里可以看出来低头比仰头要省力。
当曲肘把重物举起来的时候,手臂也是一个杠杆(如图)。肘关节是支点,支点左右都有肌肉。这是一种费力杠杆,举起一份的重量,肌肉要化费6倍以上的力气,虽然费力,但是可以省一定距离。
当你把脚尖翘起来的时候,是脚跟后面的肌肉在起作用,脚尖是支点,体重落在两者之间。这是一个省力杠杆(如图),肌肉的拉力比体重要小。而且脚越长越省力。
如果你弯一下腰,肌肉就要付出接近1200牛顿的拉力。这是 由于在腰部肌肉和脊骨之间形成的杠杆也是一个费力杠杆(如图)。 所以在弯腰提起立物时,正确的姿式是尽量使重物离身体近一 些。以避免肌肉被拉伤
阿基米德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一书中最早提出了杠杆原理。他首先把杠杆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经验知识当作"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从这些公理出发,运用几何学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出了杠杆原理。这些公理是:(1)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相等的重量,它们将平衡;(2)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将下倾;(3)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不相等距离处挂上相等重量,距离远的一端将下倾;(4)一个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的作用来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变。相反,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个悬挂在它们的重心处的重物来代替;似图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又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
阿基米德对杠杆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而且据此原理还进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据说,他曾经借助杠杆和滑轮组,使停放在沙滩上的桅船顺利下水。在保卫叙拉古免受罗马海军袭击的战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杆原理制造了远、近距离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种飞弹和巨石攻击敌人,曾把罗马人阻于叙拉古城外达3年之久。
这里还要顺便提及的是,在我国历史上也早有关于杠杆的记载。战国时代的墨家曾经总结过这方面的规律,在《墨经》中就有两条专门记载杠杆原理的。这两条对杠杆的平衡说得很全面。里面有等臂的,有不等臂的;有改变两端重量使它偏动的,也有改变两臂长度使它偏动的。这样的记载,在世界物理学史上也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且墨子的发现比阿基米德早了约二百年。
阿基米德将自己锁在一间小屋里, 正夜以继日地埋头写作《浮体论》.这天突然闯进一个人来, 一进门就连忙喊道: ‘哎呀! 你老先生原来躲在这里.国王正调动大批人马, 在全城四处找你呢.’阿基米德认出他是朝廷大臣, 心想, 外面一定出了大事.他立即收拾起羊皮书稿, 伸手抓过一顶圆壳小帽, 随大臣一同出去, 直奔王宫.
当他们来到宫殿前阶下时, 就看见各种马车停了一片, 卫兵们银枪铁盔, 站立两行, 殿内文武满座, 鸦雀无声.国王正焦急地在地毯上来回踱步.由于殿内阴暗, 天还没黑就燃起了高高的烛台.灯下长条案上摆着海防图、陆防图.阿基米德看着这一切, 就知道他最担心的战争终于爆发了.
原来地中海沿岸在古希腊衰落之后, 先是马其顿王朝的兴起, 马其顿王朝衰落后, 接着是罗马王朝兴起.罗马人统一了意大利本土后向西扩张, 遇到另一强国迦太基.公元前264 年到公元前221 年两国打了23 年仗, 这是历史上有名的‘第一次布匿战争’, 罗马人取得胜利.公元前218 年开始又打了4 年, 这是‘第二次布匿战争’, 这次迦太基起用一个奴隶出身的军事家汉尼拔, 一举擒获罗马人5 万余众.地中海沿岸的两个强国就这样连年争战, 双方均有胜负.叙拉古, 则是个夹在迦、罗两个强国中的城邦小国, 在这种长期的战争风云中, 常常随着两个强国的胜负而弃弱附强, 飘忽不定.阿基米德对这种外交策略很不放心, 曾多次告诫国王, 不要惹祸上身.可是现在的国王已不是那个阿基米德的好友亥尼洛.他年少无知, 却又刚愎自用.当‘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后, 公元前216 年, 眼看迦太基人将要打败罗马人, 国王很快就和罗马人决裂了, 与迦太基人结成了同盟, 罗马人对此举很恼火.现在罗马人又打了胜仗, 于是采取了报复的行动, 从海陆两路向这个城邦小国攻过来, 国王吓得没了主意.当他看到阿基米德从外面进来, 连忙迎上前去, 恨不得立即向他下跪, 说道: ‘啊, 亲爱的阿基米德, 你是一个最聪明的人, 先王在世时说过你都能推动地球.’
关于阿基米德推动地球的说法, 却还是他在亚历山大里亚留学时候的事.当时他从埃及农民提水用的吊杆和奴隶们撬石头用的撬棍受到启发, 发现可以借助一种杠杆来达到省力的目的, 而且发现, 手握的地方到支点的这一段距离越长, 就越省力气.由此他提出了这样一个定理: 力臂和力 (重量) 的关系成反比例.这就是杠杆原理.用我们现在的表达方式表述就是: 重量×重臂=力×力臂.为此, 他曾给当时的国王亥尼洛写信说: ‘我不费吹灰之力, 就可以随便移动任何重量的东西;只要给我一个支点, 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 我连地球都可以推动.’可现在这个小国王并不懂得什么叫科学, 他只知道在大难临头的时候, 借助阿基米德的神力来救他的驾.
可是罗马军队实在太厉害了.他们作战时列成方队, 前面和两侧的士兵将盾牌护着身子, 中间的士兵将盾牌举在头上, 战鼓一响这一个个方队就如同现代的坦克一样, 向敌方阵营步步推进, 任你乱箭射来也丝毫无损.罗马军队还有特别严明的军纪, 发现临阵脱逃的立即处死, 士兵立功晋级, 统帅获胜返回罗马时要举行隆重的凯旋仪式.这支军队称霸地中海, 所向无敌, 一个小小的叙拉古哪里放在眼里.况且旧恨新仇, 早想进行一次彻底清算.这时由罗马执政官马赛拉斯统帅的四个陆军军团已经挺进到了叙拉古城的西北.现在城外已是鼓声齐鸣, 杀声震天了.在这危急的关头, 阿基米德虽然对因国王目光短浅造成的这场祸灾非常不满, 但木已成舟, 国家为重, 他扫了一眼沉闷的大殿, 捻着银白的胡须说: ‘如果单靠军事实力, 我们决不是罗马人的对手.现在若能造出一种新式武器来, 或许还可守住城池, 以待援兵.’ 关于阿基米德推动地球的说法, 却还是他在亚历山大里亚留学时候的事.当时他从埃及农民提水用的吊杆和奴隶们撬石头用的撬棍受到启发, 发现可以借助一种杠杆来达到省力的目的, 而且发现, 手握的地方到支点的这一段距离越长, 就越省力气.由此他提出了这样一个定理: 力臂和力 (重量) 的关系成反比例.这就是杠杆原理.用我们现在的表达方式表述就是: 重量×重臂=力×力臂.为此, 他曾给当时的国王亥尼洛写信说: ‘我不费吹灰之力, 就可以随便移动任何重量的东西;只要给我一个支点, 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 我连地球都可以推动.’可现在这个小国王并不懂得什么叫科学, 他只知道在大难临头的时候, 借助阿基米德的神力来救他的驾.
可是罗马军队实在太厉害了.他们作战时列成方队, 前面和两侧的士兵将盾牌护着身子, 中间的士兵将盾牌举在头上, 战鼓一响这一个个方队就如同现代的坦克一样, 向敌方阵营步步推进, 任你乱箭射来也丝毫无损.罗马军队还有特别严明的军纪, 发现临阵脱逃的立即处死, 士兵立功晋级, 统帅获胜返回罗马时要举行隆重的凯旋仪式.这支军队称霸地中海, 所向无敌, 一个小小的叙拉古哪里放在眼里.况且旧恨新仇, 早想进行一次彻底清算.这时由罗马执政官马赛拉斯统帅的四个陆军军团已经挺进到了叙拉古城的西北.现在城外已是鼓声齐鸣, 杀声震天了.在这危急的关头, 阿基米德虽然对因国王目光短浅造成的这场祸灾非常不满, 但木已成舟, 国家为重, 他扫了一眼沉闷的大殿, 捻着银白的胡须说: ‘如果单靠军事实力, 我们决不是罗马人的对手.现在若能造出一种新式武器来, 或许还可守住城池, 以待援兵.
杠杆原理基本有3种类型,第一类的杠杆例子是天平、剪刀、钳子等,第二类杠杆的例子是开瓶器、胡桃夹,第三类杠杆如锤子、镊子等。
杠杆分为3种杠杆。第一种是省力的杠杆,如:开瓶器等。第二种是费力的杠杆,如:镊子等。第三种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如:天平、钓鱼竿等。
关于——
阿基米德能举起地球吗?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举起地球”,相传这是古代发现杠杆原理的阿基米德说的话。
阿基米德知道,如果利用杠杆,就能用一个最小的力,把无论怎样重的东西举起来,只要把这个力放在杠杆的长臂上,而让短臂对重物起作用。因此,他的手就可以举起质量等于地球的重物。
然而如果这个古代伟大科学家知道地球的质量是多么大,他也许就不会这样夸口了。让我们设想阿基米德真的找到了另一个地球做支点;再设想他也做成了一根够长的杠杆。你知道他得用多少时间才能把质量等于地球的一个重物举起,哪怕只举起1cm呢?至少要30万亿年!
原来地球的质量天文学家是知道的。质量这样大的物体,如果把它拿到地球上称的话,它的重量大约是:6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t。
如果一个人只能直接举起60kg的重物,那么他要“举起地球”,就得把自己的手放在一根这样长的杠杆上,他的长臂应当等于它的短臂的1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倍!
简单地计算一下就可以知道,在短臂的那一头举高1cm,就得把长臂那一头在宇宙空间里画一个大弧形,弧的长度大约是:1 000 000 000 000 000 000km。
这就是说,阿基米德如果要把地球举起1cm,他那扶着杠杆的手就得移动大到这样不可想象的一个距离!那么他要用多少时间才能做完这件事呢?如果我们认为阿基米德能在一秒种里把60kg的重物举高一米(这种工作能力已经几乎等于一马力!),那么,他要把地球举起1cm,就得用去1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S,或三十万亿年!可见阿基米德无法完成这个任务。
够了吗?希望有帮助!
2,费力杠杆:镊子,钓鱼杆,理发用的剪刀,筷子,火钳,划桨
3,等臂:天平,跷跷板
拓展资料
1,杠杆,是将借到的货币追加到用于投资的现有资金上;杠杆率,是资产与银行资本的比率;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主要表现为:由于特定费用(如固定成本或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财务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合理运用杠杆原理,有助于企业合理规避风险,提高资金营运效率。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有三种形式,即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复合杠杆。
2,杠杆系数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规律。根据成本形态,在一定产销量范围内,产销量的增加一般不会影响固定成本总额,但会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降低,从而提高单位产品利润,并使利润增长率大于产销量增长率;反之,产销量减少,会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升高,从而降低单位产品利润,并使利润下降率大于产销量的下降率。所以,产品只有在没有固定成本的条件下,才能使贡献毛益等于经营利润,使利润变动率与产销量变动率同步增减。但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这样,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规律,在管理会计和企业财务管理中就常根据计划期产销量变动率来预测计划期的经营利润。为了对经营杠杆进行量化,企业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中把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或销售收入)变动率的倍数称之为“经营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率”,并用下列公式加以表示:
3,经营杠杆系数也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在求得经营杠杆系数以后,假定固定成本不变,即可用下列公式预测计划期的经营利润:计划期经营利润=基期经营利润×(1+产销量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销售量变动对利润产生的作用,被称为经营杠杆。由于经营杠杆对经营风险的影响最为综合,因此常常被用来衡量经营风险的大小。经营杠杆的大小一般用经营杠杆系数表示,即EBIT变动率与销售量变动率之间的比率。
杠杆效应分析图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常常使用经营杠杆来衡量,经营杠杆的大小一般用经营杠杆系数表示,它是企业计算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盈余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之间的比率。
第一,它体现了利润变动和销量变动之间的变化关系;
第二,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杠杆作用和经营风险越大;
第三,固定成本不变,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越小,反之,则相反;
第四,当销售额达到盈亏临界点时,经营杠杆系数趋近于无穷大。
企业一般可通过增加销售额,降低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措施来降低经营杠杆和经营风险。
4,控制经营杠杆的途径企业一般可以通过增加销售金额、降低产品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固定成本比重等措施使经营杠杆率下降,降低经营风险。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经营杠杆一方面是从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来,单价和销售量增加,边际贡献就会增加,经营杠杆系数=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因为分母还要减去一个固定成本,分母总是小于分子的,因此同时增加一个数值时,相对于金额较大的分子来说,它增加的幅度相对较小,而相对于金额较小的分母来说,它增加的幅度相对要大,所以分母增加比例越大,则整个式子越小,即经营杠杆系数越小,举例:如边际贡献=100,固定成本=20,则经营杠杆系数=100/(100-20)=1.25,当由于单价上升而使边际贡献增加20时,即边际贡献=120,固定成本不变,则120/(120-20)=1.2 回答于 2021-11-11
一、选择题(把选项填在括号内的横线上)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传播一定需要物质
B.人们是根据音色来区别男高音和男低音
C.声音传播的速度是340m/秒
D.在同一物质中,音调越高的声音速度越大
2.电梯载着一只木箱一起匀速上升时,关于木箱受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支持力大于重力 B.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支持力小于重力 D.压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3.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先后离开车站向东行驶,甲车速度最大,乙、丙两车速度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
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皆向西行驶
C.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
D.以丙车参照物,甲车静止,乙车向东行驶
4.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如果使玻璃管倾斜,那么所发生的情况是…………()
A.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增大 B.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减小
C.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增大 D.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减小
5.如图,杠杆在F1和F2作用下平衡,已知AO>OB,若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将它们作用点同时向支点移动相等的距离L,那么下列对杠杆状态所作的结论正确的是 ()
A、A端向下倾斜 B、B端向下倾斜
C、杠杆仍保持平衡 D、无法判断
6.一只氧气钢瓶,刚启用时,瓶内气体密度为ρ,用去一半氧气后,瓶内生产剩下的气体密度为ρ′,则()
A.ρ′=ρ B.ρ′=1/2ρ C.ρ′=2ρ D.无法判断
7.有甲、乙两柱形容器,甲中装的是煤油,乙中装的是水,它们的质量相等,若它们对甲、乙两容器底产生的压强相等,则两容器底面积大小()
A.甲的大 B.乙的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8.木块下面用细绳悬挂一实心铁块,木球仍浮在水面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ρ木=0.6×103kg/m3,ρ铁=7.9×103kg/m3)()
A.木块的重力小于木块自身受到的浮力
B.木块的体积一定大于铁块的体积
C.木块和铁块的总重等于木块和铁块受到的总浮力
D.如果将绳子剪断,容器中水面高度将不变
9.一根粗细均匀的杠杆AB,在端点A、B处分别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1、F2,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若使F1、F2同时各减小5N,则杠杆失去平衡且A端下降,由此可以判断杠杆AB的支点位置()
A.不在杠杆的中点,靠近A端 B.在杠杆的中点处
C.不在杠杆的中点,靠近B端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0.在下列情况中,机械能发生了变化的是()
A.物体从光滑斜面自由滑下 B.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运动
C.跳伞运动员匀速降落 D.物体在真空中自由下落
11.三个均匀铜制实心圆柱体A、B、C高度相同,质量mA>mB>mC,将它们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A.A最大 B.B最大 C.C最大 D.三者一样大
12.两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去,排开液体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和F2,则()
A.若V1=V2,则F1=F2 B.若V1<V2,则F1≤F2
C.若V1>V2,则F1≥F2 D.若V1>V2,则F1=≤F2
13.有一根木棒从空中直落入水池中,先是往下钻入水中一定深度,后来上浮,直到漂浮于水面,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棒在下沉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B.木棒越往下沉,受到的浮力越小,当上浮时,受到的浮力又渐渐变大
C.只要木棒全部在水中,无论是上浮还是下沉,受到的浮力都一样大
D.木棒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最大
14.质量为50g的空心小铁球,轻轻放入盛有盐水的大烧杯中,溢出48g盐水,此球静止时的位置()
A.浮在液面上 B.沉入杯底 C.悬浮于盐水中 D.无法判断
15.某人用100N的水平恒力去拉小车匀速前进,则此人对小车做功的功率决定于()
A.小车运动的距离 B.小车的速度
C.小车运动的时间 D.小车的质量
16.下列方法中可以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A.有用功一定,增大额外功 B.额外功一定,增大有用功
C.有用功一定,增大总功 D.总功一定,增大额外功
17.一人用水平力推着物体,在较粗糙的水平面上匀速前进一段距离,做功为W1,然后仍以水平力推着同一物体在更粗糙的水平面上匀速前进相同的距离,做功为W2,则()
A.W1>W2 B.W1=W2 C.W1<W2 D.无法确定W1、W2的大小
二、填空题
18、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有关,而且还跟有关,就是综合这两个因素来反映压力作用的效果的。
19.用一把毫米刻度尺对物体进行测量,如以cm为单位,小数点后面有位;若以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的主单位为单位,小数点后面应有位。
20.马拉车,车从静止变为运动,这说明力可以,重物挂在一根橡皮筋下面,橡皮筋被拉长,这说明力可以。
21.物体的质量为4kg,它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这时物体所受的支持力为,如果用6N的水平力向东北方向推它作匀速直线运动,这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为,停止后摩擦力为。若撤去6N的力同时,物体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则该物体将。
22.体积都是V的甲、乙两个实心球,已知密度关系为ρ甲>ρ水>ρ乙,当两球放入水中静止后,甲球受到的浮力为,乙球受到的浮力为。
23.氢气球总重4N,在空气中受到向上的托力是5N,人用N的力可以保持它静止,要想让它匀速下降,需用N的拉力,如果放开手,它最多可带N的重物匀速上升。
24.木块密度为0.6×103kg/m3,石蜡的密度为0.87×103kg/m3,若它们的重量相等,且都漂浮在水面上,则木块受到的浮力石蜡所受浮力,木块露出水中的体积石蜡露出水中体积。(填“大小”、“小于”或“等于”)
25.密度计是人们用来测定的仪器,把同密度计放在不同的待测液体中,浮在液面上,受到的浮力,密度计在液体中露出的部分越多,说明该液体的密度越,因而密度计上的刻度值越往下越。
26.一列火车全长200m,以36km/h的速度通过一座直桥所用的时间是2min,那么此桥的长度为。若它返回时匀速通过此桥用了1min20s,此时火车的速度是,火车分别以题中已知的和求出的速度往返通过该桥一次的平均速度是。
27、在:(1)电工使用的钳子;(2)修理用的扳手;(3)钓鱼竿;(4)缝纫机踏板;(5)理发剪刀;(6)天平等简单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属于费力杠杆的有(写序号)
28、一根质量粗细都均匀的圆木,重300N,现在其一端用竖直向上的力,将其稍稍提离地面,则所用力F为N。
29、已知作用在某杠杆上的动力是2N,阻力是5N,阻力臂长5cm,为使杠杆平衡,动力臂长应为cm,若将阻力增大2.5N仍使杠杆平衡,不改变力臂长短,动力应增大N。
30.一物块挂在弹簧秤下,在空气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9.6N,当把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9.8N,则此时物块所受的浮力为,物块的密度为。
31.质量为5.4kg的空心铝球悬浮在水中,铝球的空心部分体积为dm3(ρ铝=2.7×103kg/m3)
32.如图,用滑轮组提起重为960N的物体时.(1)若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拉力F=;(2)若不计摩擦时,机械效率为80%,则拉力F=;动滑轮重G′=;若总功为900J,则重物被提起m。
三、作图题
33.如图所示,重为12N的铁块沿质量不计的木槽AB下滑,绳子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N,当铁块滑到木槽的中点时,绳子刚好被拉断,试作出绳子刚被拉断时,铁块对木槽的压力的图示。
34.作出杠杆所受力的力臂
四、实验题
35.在研究滑动摩擦的实验中,(1)用弹簧秤拉着小木块在水平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木块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力有力和力,这两个力的关系是;(2)小木块上加砝码后弹簧秤拉木块匀速运动时示数比不加砝码时,这表明。
36.给你一个长方体的石蜡块,一大杯水,一把刻度尺,请用上述器材测出石蜡的密度(已知石蜡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1)实验的原理是。
(2)需测量的数据是。
(3)计算石蜡密度的式子是。
五、计算题
37.如图所示,杠杆AOB中,OA=1m,OB=0.8m,在A点挂20N的重物,求:(1)要使杠杆平衡,在B点应挂一个多重的物体;(2)若在A端再加挂一个12N的物体,在B端应加挂一个多重的物体,才能使杠恢复平衡。
38.如图,用一根绳把图中的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一个最省力的滑轮组,每个滑轮组重为100N,绳的最大承受拉力为200N,
(1) 画出滑轮组的装配图。
(2) 求用此滑轮组最多能提起多重的物体(不计摩擦)?若半min内将此重物竖直提起3m,求拉力的功率是多大?求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3)若实际拉力为180N,且在物体上升1m时,克服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做了100J的功,求此时提升的物体重为多少?
39.如图所示,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用一根细线,一端系于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容大底面的中央,测得两结点间细线的长度为30cm。(1)缓慢地向容器内加煤油(ρ煤=0.8×103kg/m3),当木块在图示位置静止时,测得煤油的深度是25cm,木块露出油面与浸入油中的体积之比为2:3,求木块的密度。(2)继续缓慢地向容器内加煤油,直至木块的上表面与油面相平,求细线对木块的拉力。(3)在木块上表面与油面相平时,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求煤油对容器底部的压力。(g=9.8N/kg)
其它各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B 4、C 5、A
6、B 7、C 8、D 9、A 10、C
11、D 12、D 13、C 14、B 15、B
16、B 17、A
二、填空题
18、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 压强
19、2,4
20、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使物体发生形变;
21、39.2N,6N,西南,6N,0,做匀速直线运动
22、ρ水gV ,ρ乙gV
23、1,1,1;
24、等于,大于
25、液体密度,相等,大,大
26、1000m,15m/s,12m/s
27、(1)(2),(3)(4)(5)
28、150
29、12.5,1
30、9.8N,2×103kg/m3
31、3.4
32、320N,400N,240N,0.75
三、作图题
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