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桥梁中安装了防落梁,不过我发现防落梁是悬空的,那么它的作用究竟是什么? 没有分值 不好意思 求解
一般为防止梁部结构在地震力等特殊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能,在梁与墩之间设置防落梁设施,一般是为了防止梁部在地震力等荷载下发生横向或者纵向的位移,安装时和防落梁挡块预埋件连接在一起,通常安装在支座旁边,靠近线路中心线一侧。悬空安装时因为它只是为了防止梁部的横向或者纵向位移,并不是承重结构。
(一)施工准备
1、组织准备
由项目经理统一组织安排,领导指挥,成立专门的施工指挥小组。为确保行车、人身、设备和施工安全,要求所有人员严格按照《施工安全规则》周密组织、负责到人、落实到人、规范操作外,在支座调整施工前还要建立完善施工方案,责任落实到人,明确各岗位责任和联络方法,全部施工人员划分为四个组,统一由项目经理指挥。
2、技术准备
①施工前熟悉施工图纸和操作规程;
②在箱梁顶面布设四个控制点,均设在桥墩支座位置处,并对控制点高程及平面坐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测量记录,以便支座更换后检查梁体高程及平面位置变化情况。
③准确测量墩柱与梁底的有效操作空间距离,以确定使用专用液压顶的规格和布顶方法。
3、施工现场准备
①现场所需机具设备、材料等全部到位;
②尽量多的凿除支座砂浆,以便在梁体顶升后支座与支座砂浆易于脱离;
③在箱梁顶升前,将防落梁挡板拆除,以便布设千斤顶及增加操作空间;
④搭建工作平台,做好施工场地工作平台的搭设,要求在桥墩四周搭设,便于施工操作人员及监控人员使用,工作平台要牢固可靠,保证人员安全。
(二)施工工艺流程
1、千斤顶布置
根据梁体荷载与箱梁的受力特点、箱梁自重,为了千斤顶能够更好的得到合理的布置,在同一桥墩四个支座旁安装防落梁挡块位置布设千斤顶并且同步顶升,避免桥梁受力不均,造成轨道板、砂浆层破损。为保证梁体顶升高度的变化一致,每个液压千斤顶安排一人测量顶升行程。
2、顶升系统安装
为便于顶升操作,所有千斤顶均按向上方向安装,油缸顶在梁底底部。千斤顶安装时应保证千斤顶的轴线垂直,以免千斤顶安装倾斜在顶升过程中产生水平分力,保证油顶安装稳固后再连通油路。
3、整体顶升实施
①顶升前拆松支座螺栓
在正式实施顶升前,将支座螺栓拆松5mm以便给顶升梁体预留足够空间。
②顶升系统可靠性检验
为了观察和考核整个顶升施工系统的工作状态,在正式顶升前,将液压系统压力50Mpa保持五分钟以便检验液压系统密封性,确保顶升安全。
③正式顶升
⑴正式顶升必须按下列程序进行,并做好记录:
A、操作:按预设荷载进行加载和顶升;
B、观察:各个观察点应及时反映测量情况;
C、测量:各个测量点应认真做好测量工作,及时反映测量数据;
D、校核:数据汇交现场领导组,比较实测数据与理论数据的差异;
E、分析:若有数据偏差,有关各方面应认真分析并及时进行调整;
F、决策:当顶升高度达到3mm即当支座顶面与梁体底面有3mm间隙后停止顶升,加装防泄压装置10分钟,无异常情况后进行拆除、调整支座工序。
⑵ 顶升时注意事项
A、顶升关系到主体结构的安全,各方面密切配合;
B、整体顶升过程中,认真做好记录工作
C、顶升过程中,应架桥巡视工作,应指定专人观察整个系统的工作情况;若有异常,直接通知指挥控制中心。
D、在施工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结构的变形情况;
E、顶升过程中。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施工现场;
4、支座的调整
①凿除支座下座板砂浆
当液压千斤顶受压后,从四周往支座底部凿除支座砂浆。
②拆卸原支座
当凿除支座下座板砂浆后,将球型支座上板与支座下板用临时连接板固定,将球型支座上座板箱梁预埋板连接螺栓松开、支座下板与地脚螺栓拆除,移除。
③调整支座
当支座拆下后利用支座临时连接板螺丝调节支座四角相对高差,并用钢直尺测量支座上下板之间的距离,经反复调节及测量,控制支座四角高差在2mm以内。
④安装支座
支座调整完毕后利用链条葫芦将其放置原来的位置,逐步带上支座上板与箱梁预埋板螺栓。
5、落梁、调整标高
支座与箱梁连接后,操作液压千斤顶同步下降箱梁,测量箱梁桥面高程、轨道高程与顶升前高程一致,安装支座下底板锚杆螺栓,准备灌浆。
6、支座灌浆
按照砂浆配合比搅拌砂浆并灌注,等砂浆强度达到20Mpa后拆除顶升系统。
7、检测
在以下工序点进行检测,(1)支座灌浆后对支座安装的情况进行检测;(2)拆除顶升系统后对支座安装的情况进行检测;(3)拆除顶升系统后对轨道标高进行检测。通过以上检查以确认支座调整后符合验标要求及轨道恢复调整前的状态。
(三)安全保障措施
①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规、条例、规范、标准和其他有关的安全制度,保证员工在施工生产的过程当中的安全与健康。
②梁体顶升开始前到拆除顶升系统后这段时间内,工程线封锁,以确保顶升安全。
③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按照作业要求发放劳保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严禁违章指挥冒险违章作业。
④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保持良好、安全、文明的施工条件。
⑤严格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开工前技术负责人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等情况向项目负责人、工长详细交底,项目负责人或工长向班长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各级书面交底有交接人签字,并存档备查。
湖北楚天联发路桥养护有限公司是专业的路桥养护公司,主要负责桥梁支座的调整、纠偏、更换以及顶升等路桥养护业务,并出售路桥养护、裂缝修补和桥梁支座调整的各种施工设备及配件设备(包括千斤顶、伸缩缝和桥梁支座)
不一样。
防落梁,是一种用于公路抗震的结构。
防震挡块一般在顶盖梁上边梁外侧设置的土工构造物。桥梁工程中,防震挡块是设置于桥墩和桥台上且置于梁端两侧的防震构造,防震挡块与梁体之间须设置垫木。
抗震挡块的工作原理:
在我国,中小跨径连续梁桥大多采用板式橡胶支座,对于这类桥梁,在地震作用下支座会发生较大位移,为了防止横向落梁的发生,通常在墩台和盖梁两端设置抗震挡块。
挡块虽然能减小落梁发生的概率,但如果设置不当,其与主梁之间的碰撞不但会造成主梁自身损伤,还会大大增加下部结构的内力。
体现在桥梁方面,尤其是桥梁在地震中发生落梁、移位、连续桥面损坏的后果非常严重。然而,不同的桥型,不同的桥址综合桥梁自身服役年限等诸多非线性的因素考虑,在同一次地震中不同桥梁受到的影响都不一样。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挡块出现了病害,导致抗震能力降低。
扩展资料桥梁结构里面用来抗震,防止梁体坠落或脱开的连接措施构造做法:包括设置在相邻梁体之间 和/或桥台与梁体之间的连杆装置,在桥梁全长方向上形成至少一联柔性连接体系,连杆装置由连杆、阻尼器构成。
主要措施:一是限制支承链接部位的支承面的最小宽度;二是相邻梁之间、梁与墩台、梁与桥墩之间的刚体位移约束措施。
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仅在第4.4.4条和第4.4.5条中极为简单地提到了应考虑防落梁的措施,对其设计没有量化的规定。
在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为规范桥梁防落梁产品的生产及应用,相继颁布实施了相关规程和技术标准,如美国的AASTO规范、日本的《道路桥示方书·同解说·耐震设计篇》等,其均对防落梁产品的设计思想、技术指标、种类和型式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防震挡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防落梁
文档序号:29451792发布日期:2022-03-30 12:01阅读:76来源:国知局
导航: X技术>最新专利>道路,铁路或桥梁建设机械的制造及建造技术
1.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结构抗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减隔震支座。
背景技术:
2.减隔震支座在桥梁工程中广泛使用,摩擦摆式减隔震支座是应用于桥梁结构减隔震体系的新型减隔震装置,其结构简单,性能优异,具有自回复的优点,因此得到快速发展。
3.摩擦摆式减隔震支座利用钟摆原理通过球面摆动延长梁体运动周期,实现隔震功能,通过滑动界面的摩擦消耗地震能量实现减震功能。
4.现有的摩擦摆式减隔震支座在正常运行时,通过摩擦副实现日常温度位移引起的水平滑移,设置于支座四周的限位挡块能够承担来自桥梁上部结构的水平力。当地震发生时,水平方向的作用力超过限位挡块的水平极限承载力,设置于限位挡块内部的剪力销钉剪断,限位挡块的限位约束作用解除,支座进行钟摆式滑动从而达到减隔震的目的,保护桥梁结构的安全。
5.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当地震力超出设计时,支座四周的限位挡块解除限制后,现有摩擦摆式支座摩擦副处于自由滑动状态,支座的上下结构可能会发生错位,滑出原有位置,最终导致梁体坠落的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具有减隔震和防落梁功能的减隔震支座。
7.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减隔震支座,包括分别与梁体和桥墩固定连接的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所述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之间设置支座本体,所述上支座板底部设有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顶面与上支座板底面接触,限位挡块侧面与支座主体接触,还包括u型的防落梁装置,所述防落梁装置设置于所述支座本体的两侧。
8.进一步地,所述防落梁装置的顶部与上支座板底部连接,防落梁装置的底部与下支座板顶部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防落梁装置的顶部与梁体底部连接,防落梁装置的底部与桥墩顶部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防落梁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弧形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弧形板和第二连接板依次连接形成一侧开口的u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均设有长圆孔。
11.进一步地,所述支座本体包括球冠和中支座板,所述球冠的上凸面和下凸面分别与上支座板的下凹面和中支座板的上凹面为球面配合,所述上支座板与球冠之间、球冠与中支座板之间均设置球面摩擦副,所述中支座板安装于下支座板上,所述限位挡块侧面与中支座板之间设有平面摩擦副。
12.进一步地,所述球面摩擦副包括球面不锈钢板和球面滑板,所述上支座板的下凹
面、中支座板的上凹面、球冠的上凸面和球冠的下凸面上均设有凹槽,所述球面不锈钢板镶嵌于上支座板和中支座板的凹槽内,所述球面滑板镶嵌于球冠的凹槽内。
13.进一步地,所述平面摩擦副包括不锈钢滑板和滑块滑板,所述不锈钢滑板包覆于限位挡块侧面上,所述滑块滑板镶嵌于中支座板的侧面上。
14.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挡块与上支座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挡块与上支座板之间焊接连接。
16.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挡块与上支座板之间通过销钉连接,所述销钉为上端直径大下端直径小的变直径式结构。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支座设置限位挡块与防落梁装置配合,在设计地震力范围内时,支座通过单摆运动和钢阻尼共同作用,减小地震力对梁体的影响;超出设计地震力范围时,支座具有防落梁的功能,保护梁体不脱离墩顶;防落梁装置设计为u型结构,重量大幅降低,简化了安装方案,缩短了安装时间。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落梁装置与上下支座板连接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落梁装置的剖面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落梁装置的俯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落梁装置与梁体、桥墩连接的示意图。
23.图中:1-上支座板;2-球面摩擦副;3-球冠;4-中支座板;5-下支座板;6-限位挡块;6.1-销钉;7-平面摩擦副;8-防落梁装置;8.1-第一连接板;8.2-弧形板;8.3-第二连接板;8.4-长圆孔;8.5-调节螺栓;9-梁体;9.1-锚固组件;10-桥墩。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
25.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减隔震支座,包括分别与梁体9和桥墩10固定连接的上支座板1和下支座板5,所述上支座板1与下支座板5之间设置支座本体,所述上支座板底部设有限位挡块6,所述限位挡块6顶面与上支座板1底面接触,限位挡块6侧面与支座主体接触,还包括u型的防落梁装置8,所述防落梁装置8设置于所述支座本体的两侧。
26.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挡块6约束支座的活动方向,在运营荷载范围内,支座沿着活动方向进行活动,调节梁体的收缩,当发生地震时,固定限位挡块6的螺栓及销钉被梁体施加的水平承载力剪断,所述限位挡块随之脱落,减隔震支座开始进行单摆运动,与此同时,u型的防落梁装置8开始发生塑性变形,对梁体运动的反方向施加阻尼力,在两种减震机制的共同作用下,能大幅减小梁体的晃动强度。当地震强度超出设计值时,销钉及限位挡块均被破坏,所述限位挡块自由脱落,所述u型防落梁装置充当钢阻尼结构,阻止梁体脱离墩顶。
27.上述方案中,防落梁装置8包括第一连接板8.1、弧形板8.2和第二连接板8.3,所述第一连接板8.1、弧形板8.2和第二连接板8.3依次连接形成一侧开口的u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8.1和第二连接板8.3上均设有长圆孔8.4,长圆孔8.4内设有调节螺栓8.5,用于分别固定第一连接板8.1和第二连接板8.3,防落梁装置在温度位移的情况下,通过长圆孔8.4调节位置,不发生塑性变形。
28.上述方案中,防落梁装置8可以与上下支座板连接作为整体结构实现梁体防坠落功能,如图1、图2所示,此时防落梁装置8的顶部(即第一连接板8.1)通过调节螺栓8.5与上支座板1底部连接,防落梁装置8的底部(即第二连接板8.3)通过调节螺栓8.5与下支座板5顶部连接。上支座板1和下支座板5之间可以设置多个防落梁装置8。防落梁装置8布置时,其方向可以任意布置,优选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梁体防脱落,防落梁装置8的u型的开口方向朝向支座本体,同时开口方向沿横桥向布置,即垂直于梁体,从而起到限制桥梁的横向摆动功能。
29.上述方案中,防落梁装置8也可以与上下支座板构成的支座形成分离体结构,共同作用于桥梁,如图5所示,此时防落梁装置8的顶部(即第一连接板8.1)通过调节螺栓8.5与梁体9底部连接,防落梁装置8的底部(即第二连接板8.3)通过调节螺栓8.5与桥墩10顶部连接。梁体9和桥墩10之间可以设置多个防落梁装置8。与梁体9和桥墩10连接时,在结构内部预埋锚固组件9.1,锚固组件9.1设置有抗拉拔环,增强预埋件与混凝土的作用面积,增强装置整体的抗拉拔能力。
30.本实用新型的支座本体并不局限于某一类特定的支座,它可以是橡胶支座,也可以是球型支座或盆式支座,以下以球型支座进行具体说明:
31.支座本体包括球冠3和中支座板4,球冠3的上下端面均为球面,所述球冠3的上凸面和下凸面分别与上支座板1的下凹面和中支座板4的上凹面为球面配合,所述上支座板1与球冠3之间、球冠3与中支座板4之间均设置球面摩擦副2。所述球面摩擦副包括球面不锈钢板和球面滑板(滑板可以是聚四氟乙烯板),所述上支座板1的下凹面、中支座板4的上凹面、球冠3的上凸面和球冠3的下凸面上均设有凹槽,所述球面不锈钢板通过螺钉紧镶嵌于上支座板和中支座板的凹槽内,所述球面滑板镶嵌于球冠的凹槽内。
32.上述球面不锈钢板与所述上支座板和所述下支座板也可以通过自攻钉或者其他类型螺钉固定在所述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的凹槽内。
33.上述球面滑板镶嵌于所述球冠凹槽开口内,所述球冠凹槽内可使用粘结剂,增强所述球面滑板的附着力。
34.上述球面滑板与所述球冠凹槽配合可不使用粘结剂,所述球冠的凹槽内开内螺纹孔,通过六角头螺栓将所述球面滑板与所述球冠凹槽面相互配合牢固。
35.上述球面滑板外表面设有储硅脂槽,增强曲面摩擦副的滑移能力。
36.上述中支座板4安装于下支座板5上,所述限位挡块6侧面与中支座板4之间设有平面摩擦副7。其中,中支座板4可以与下支座板5一体化连接形成整体结构,也可以通过螺栓或环形挡块将其固定在下支座板5上。所述平面摩擦副7包括不锈钢滑板和滑块滑板,所述不锈钢滑板包覆于限位挡块侧面上,所述下支座板侧面设置凹槽结构,凹槽结构内镶嵌滑块滑板,滑块滑板与不锈钢滑板组成滑动摩擦副。
37.上述方案中,限位挡块6与上支座板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或焊接方式固定连
接,图中未显示固定连接方式。
38.限位挡块6与上支座板1之间还通过销钉6.1连接,所述销钉6.1为上端直径大下端直径小的变直径式结构,有效的防止剪力销钉在日常运动过程中的脱落,避免地震发生时,影响挡块实际水平承载力的大小。根据不同的变直径形式,销钉6.1的结构可以有不同选择:如销钉包括同轴布置的两段,上段和下段均为圆柱体结构,上段直径大于下段直径;或者上段为圆柱体结构,下段为圆台结构,上段直径大于下段的顶端直径;或者上段为圆台结构,下段为圆柱体结构,上段的底端直径大于下段直径。销钉也可以为整体直径均匀渐变的圆台结构。所述上支座板1上开销钉孔,用于固定限位挡块6,所述销钉孔为渐变式结构,上大下小,插入上支座板中。所述限位挡块6上设置有连接螺栓,在地震力的作用下,连接螺栓与销钉能够被剪断,限位装置约束解除时,支座的两曲面摩擦副之间进行复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