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扳手 > 正文

和患者扳手腕是什么试验

闪闪的衬衫
痴情的芝麻
2023-03-07 01:50:28

什么是艾伦试验

最佳答案
繁荣的小天鹅
英勇的蜜蜂
2025-08-29 07:36:06

艾伦试验(Allen试验),检查手部的血液供应,桡动脉与尺动脉之间的吻合情况。

方法步骤:

术者用双手同时按压桡动脉和尺动脉;

嘱患者反复用力握拳和张开手指5~7次至手掌变白;

松开对尺动脉的压迫,继续保持压迫桡动脉,观察手掌颜色变化。

若手掌颜色10秒之内迅速变红或恢复正常,表明尺动脉和桡动脉存在良好的侧支循环,即Allen试验阳性,可以经桡动脉进行穿刺,若桡动脉发生闭塞也不会出现缺血;相反,若10秒手掌颜色仍为苍白,Allen试验阴性,这表明手掌侧支循环不良,不应选择桡动脉进行穿刺。

扩展资料:

改良艾伦试验方法

20世纪50年代初Wright在传统Allen试验基础上提出了改良Allen试验方法,以更方便评价手掌双侧血供。改良Allen试验做法:同时压迫受检者一侧尺动脉和桡动脉,举手过心脏水平后(以防止手臂静脉瓣功能不全造成Allen试验假阳性结果)。

患者做伸握拳动作至大鱼际肌红色消退,放开尺动脉压迫,观察手掌部颜色由白变红时间,恢复时间10秒以内,表明尺动脉畅通和掌弓循环良好,Allen试验阳性;反之尺动脉可能堵塞或掌弓循环欠佳,Allen试验阴性。

此种方法大大简化了传统操作,但是它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手掌松开时手掌过伸,可能会引起掌弓循环血供减少,造成Allen试验“假阴性”;另外压迫尺动脉可能会在动脉减压后引起短暂的反射性扩张所造成Allen试验“假阳性”。

针对动脉反射性扩张问题,有学者采用另外一种改良Allen试验操作方法:术者只压迫患者桡动脉,患者举手过心脏水平,并连做握拳动作数次,然后紧紧握拳,测试者继续压迫桡动脉让患者将手下垂,并自然伸开手。观察手掌部颜色由白转红的时间。

若尺动脉畅通和掌弓循环良好,转红的时间多在3秒左右,在6秒钟以内转红为Allen试验阳性,若在7~15秒钟转红,说明尺动脉血供延迟,称为Allen试验可疑。

如果15秒以上仍不转红说明尺动脉血供有障碍,即Allen试验阴性,桡动脉不宜采用。目前临床所指Allen试验就是改良Allen试验,所应用操作方法为前一种——同时压迫桡、尺动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Allen试验

参考资料来源:维普网-改良Allen试验

最新回答
孤独的柚子
甜蜜的泥猴桃
2025-08-29 07:36:06

Allen试验主要用于检查手部的血液供应,桡动脉与尺动脉之间的吻合情况。具体步骤如下:

1.术者用双手同时按压患者一侧桡动脉和尺动脉;

2.嘱患者反复用力握拳和张开手指5~7次至手掌变白;

3.松开对尺动脉的压迫,继续保持压迫桡动脉,观察手掌颜色变化。

若手掌颜色<10s迅速变红或恢复正常,即Allen试验阳性,可以经桡动脉进行介入治疗,一旦桡动脉发生闭塞也不会出现缺血;;相反,若10s手掌颜色仍为苍白,即Allen试验阴性,这表明手掌侧支循环不良,不应选择桡动脉行介入治疗  。

《中国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指南》是2012年人民卫生出版的图书,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专家组编。

《教育部临床能力认证系列丛书:中国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指南》强调扎实掌握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是培养医学人才的核心目标,力求确立临床技能培养在高等医学人才教育和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建立临床实践教学的示范工程,构建临床技能培养标准化体系,深化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推进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模式的发展。

参考资料

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专家组 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

炙热的鞋子
单身的唇膏
2025-08-29 07:36:06

扳手腕从侧面角度来看,确实能证明自己的力量比较大,起码是相对比对方的力量大,因为扳手腕完全就是凭借自己的力量把对方的手腕给压倒下去,能把对方的手腕要倒下去,就证明自己的手臂力量,比对方的手臂力量要大。

这次的事情是在上海有一个女生,她在团建的时候与自己的同事进行扳手腕游戏,本来开开心心的一场游戏,最终在搬的过程之中。却不小心把手腕的上臂给扭成粉碎性骨折了,而目前该女子也在接受治疗。医院所采取的治疗方式是通过钢板去固定。其实这次事件也是一个相当让人意外的事件,因为正常情况下掰手腕是不会导致手臂被扭伤而且还骨折的。

人的身体本身就有一定的韧性,在遇到这种情况之后,韧性就会发生作用,更多的是手臂被对方压下来,但是患者又表示他自己本身也经常锻炼,而且身上还有明显的马甲线自己会被掰断骨头,也让自己非常的意外,所以说做人不要太过高估自己的实力,游戏尽量少玩毕竟力量对抗力量的话还是有一定的风险。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有网友们在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事情因为这本身也是一件非常罕见的。网友们就分析,很有可能是钙流失了,因为骨头是非常需要钙的,如果骨头里面缺少钙的话,那么就会造成骨质疏松或者会有非常脆弱这种情况下就会容易导致骨折,再加上该女子经常锻炼,可能他在锻炼的过程之中并没有重视,要补钙这一点。就是我认为不管是玩什么游戏或者什么活动,自身安全一定是需要重视的,毕竟有时候一个不小心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这次骨折可能也是给大女子一个提醒,让她去检查一下自己身体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感动的鸵鸟
机智的画笔
2025-08-29 07:36:06
掰手腕是杠杆原理。小臂就是一个杠杆。支点是肘与桌面接触点。对手给你的力是阻力,力臂等于小臂的长度。自己手臂上的肌肉提供的是动力,力臂要小些。另外,整个掰手腕的过程,实际上是人体内部多个杠杆共同作用的一个过程。

害羞的大象
负责的小丸子
2025-08-29 07:36:06

掰手腕一种比臂力和腕力的运动,为什么说掰手腕也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法?以下内容将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哦。

田地、车间或课间休息时,人们有时会一对一对地坐下来掰手腕,看谁的力气大,有时还会来个车轮战,挨个儿的扳下来。其实,掰手腕不光是看看谁的手劲大,它还是一种锻炼身体的好方法呢!

掰过手腕的人都知道,扳过几次以后,会感到手臂酸胀,心跳加快,呼吸加深。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在掰手腕时,手臂的肌肉处于最大用力状态,肌肉的能量代谢过程加强,其后,恢复过程也加强,心跳加快,呼吸加深,促进了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机能加强。在.碰到势均力敌的情况时,两个对手还要相持一段时间,这时手臂的肌肉处于最大“静止用力”状态,由于人体内主要是肌肉强直收缩,而内脏活动变化不大。一旦掰手腕停止,肌肉内的代谢产物如乳酸堆积骤增,内脏器官如心血管、呼吸等活动急剧加强,使人体整个恢复过程加速,从而达到了锻炼身体、增进手臂力量的效果。因此可以说掰手腕也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法。

掰手腕是否只是对臂力有锻炼作用呢?其实,在掰手腕时,不只是手臂在用力,整个身体肌肉也处于紧张之中,如为了扳过对方,有时会坐不住,全力以赴。因此,掰手腕不仅对手臂肌肉有锻炼作用,而且全身肌肉也得到锻炼。所以,掰手腕也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法。

但是,掰手腕也是有注意事项的,我们在掰手腕时必须注意,不要用力过度,憋气时间不能太长,否则,非但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甚至会伤害身体。

明理的八宝粥
老实的啤酒
2025-08-29 07:36:06
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和特征性的物理检查结果,确诊需要电诊断检查。 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患者存在典型的临床症状,即正中神经分布区的麻木不适,夜间加重。除了主观性的症状,客观检查也非常重要。明确出现手指感觉减退或散失以及大鱼际肌肉萎缩是病情严重的表现,而在出现这些表现之前就应该进行治疗干预。基于诱发诊断试验的客观性检查也有利于帮助诊断,包括Tinel征,Phalen试验和正中神经压迫试验。

沿正中神经走行从前臂向远端叩击,如果在腕管区域叩击时出现正中神经支配区域的麻木不适感,为Tinel征阳性。但由于该检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不高,不能单独作为诊断的依据。

Phalen试验是让患者手腕保持于最大屈曲位,如果60秒内出现桡侧三个手指的麻木不适感,则为阳性。66%-88%的腕管综合征患者可出现Phalen试验阳性,但10-20%的正常人也会出现Phalen试验阳性。

专用于诊断腕管综合征的正中神经压迫试验。检查者用拇指压迫腕管部位,如果30秒内出现正中神经支配区域皮肤的麻木不适为阳性,87%的腕管综合征患者正中神经压迫试验阳性。因此,该检查是诊断腕管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物理检查 。

神经传导检查和肌电图结果可以帮助确定诊断,排除其他神经性疾患,还可反应压迫的严重程度,对于拟定恰当的治疗策略有重要参考价值。但由于电诊断检查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不能单一依靠电诊断检查来确定诊断。

当怀疑腕管周围骨性异常导致正中神经卡压时,腕管切线位X线片有助于确定是否存在腕管容积的改变。

多数腕管综合征患者具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但仍有一些不典型的患者,需要与其他一些神经系统疾患进行鉴别。主要鉴别诊断包括:颅内肿瘤,多发性硬化,神经根性颈椎病,颈髓空洞症,胸腔出口综合征,外周神经肿瘤,特发性臂丛神经炎,臂丛下干或其他正中神经病变 。

爱听歌的戒指
要减肥的早晨
2025-08-29 07:36:06
掰手腕是一种游戏,即双方各用一只手抓住对方的手腕,然后轮流用力将对方的手腕掰开,最后把手腕掰开的一方视为胜利者。男生和女生掰手腕,意思就是男生和女生进行掰手腕游戏,最后把手腕掰开的一方获胜。

喜悦的水池
积极的麦片
2025-08-29 07:36:06
一.有关味觉 ,视觉

用什么方法可以麻痹味觉

试吃世界最辣的三种辣椒

二.有关胃

测试一:以倒立姿势吃东西

测试二:吃得很撑还可以再吃甜点的原因:大脑阻止/纵容胃再创造出一定空间(先喝水还能喝酒是一样的道理;先喝酒就不能再喝水了)

三.如何增强力量(掰手腕)

方法1:象鼻子转10圈(用右手掰,则左手绕过伸直了的右手捏住鼻子,向左边转)

原理1:向一个方向做旋转运动时,掌管平衡的半环淋巴液就会倾向那里,这时旋转力就会汇聚起来,肌肉和重心也会倾向一边,使瞬间的力量增加。

方法2:绕圈圈(用右手掰,则周围的人往左转(强的一方不能看))

原理2:影响平衡感的另一个重要部位 眼睛;看着转圈的人们时,眼球会不断地运动,使旋转感觉产生错觉!这样身体的重心也会倒向物体旋转的方向,这就是为什么只看着绕圈圈也能获胜的原理!!

方法3:使用肌肉增强仪器(可使肌肉线条更明显;使肌肉自动运动起来(甚至可以360度旋转);增强力量(如芝声转类似“兰花指”握力从39到55,增加16公斤)) PS看上去很瘦的医生不借助仪器握力为60公斤!!

四.1)如何增强力量第2波(举重(抓举100公斤,挺举60公斤(最后一步:“鱼跃”)))

2)跳得更远的方法(有助跑)

1)嘉宾:SBS举重解说员:李韩正

“国内最好的举重选手”:崔惠真

摘录:“最多本身体重的4倍”

关键1:用100%纯度的氨水产生“觉性”效果

关键2:拍打!抓挠!!揉揉!!(有点过分!!主要是大腿,包括脖颈部双侧肌肉)

关键3:“气”和“声”(越大声越好~)

原理3:提高自信感,让肌肉萎缩(?)瞬间爆发力气

关键4:腰带和tights服装

原理4:保护身体和肌肉萎缩(?),帮助提高筋力

2)摘录:崔始源原先记录:4.40M(握高尔夫球跳后为5.10M)

方法1:双手紧握高尔夫球跳

原理1:双手紧握高尔夫球,奔跑时可以保持身体平衡;同时,通过刺激手上末梢神经使大脑活跃,让肌肉便于运动、良好的收缩带动身体跳出更远。

方法2:用胶布捆住除脚大拇指外其他4个脚指头,然后再跳(3人均提高70CM左右)

原理2:用胶布捆住其他4个脚趾,骨头和韧带聚在一起!(减少了骨头之间的缝隙,也已经将韧带也绑到了一起),这一瞬间,脚不受力不被分散,所以跳得更高,更远。

PS[末尾小实验]:把4人的手依次交叉于被“手指”抬(类似“坐轿子”)者的头顶,聚集气后,反向(从上到下)依次移开,则原先抬不动的人,用此秘法后可轻易抬动。(原理未知,“催眠”?)

五.笑和笑气(N2O与O2的混合体,实际应用于牙科100%稳定的镇静剂)

摘录:是用喝的?也有例外,芝声只是犯困……起范连晕的感觉都没有“无反应”(后来突然又笑起来。。)“笑容比运动更能制造强有力的腹肌”

忍住笑容的方法:

方法1:较大球状盐块(纯度99.9%)塞住嘴

方法2:拉住下巴和脖子之间的肉

方法3:咬住里面两腮肉

方法4:刺激阴谷(左膝盖内侧)、小晦(胳膊肘内侧顶端)穴位

六.平衡感(晕眩消失的方法!!(测验:转30圈后沿直线走上圆台单脚站超过3秒则成功))

嘉宾:沈慧珍(巴蕾14年,PS名字跟前面发音很像,挑战300圈轻而易举;象鼻子转10圈失败)

PS.希澈,神童,始源,TELL ME舞蹈 ,超级精彩

测试一:半脚掌大的小瓶罐,双脚站立其上,闭上眼睛,慢慢转脖子(标准:转5圈以上,平衡感年龄20岁;4圈,30岁;依次类推……1圈不到,超过60岁(且内耳中3个半规管存在严重问题!!)。)(崔始源不行,韩庚(原跳巴蕾)可以一直转)

测试二:平衡球(崔始源成功)

方法1:嚼着鱿鱼转圈

原理1:旋转之后,内耳中负责平衡感的半规管与前庭器官压力升高,此时下巴咀嚼坚硬的鱿鱼同时,会吸入空气以降低压力。

方法2:双手握住铝箔纸转圈

原理2:双手紧握住铝箔纸时,会刺激手掌的末梢神经,同时觉醒大脑神经(跟前面的“跳远”原理一样),激活平衡感,在短时间内恢复清醒。

方法3:巴蕾基本动作“spotting”(向右转,先把肩膀送出去,把视线留到最后,再看一眼正面(注意:腰和脖子必须笔直,保持重心)

七.柔韧性

嘉宾:张韩花 YOGA教练(“蚂蚱姿势”)

测验一:劈腿

方法1:橡皮筋(圈住脚大拇指与脚食指(注意与前“胶布”用法区别))(强仁150-200CM!!)

原理1:圈在脚趾的橡皮筋可以保护连至腰部的韧带……

方法2:双腿轮着各踢10次毽子

原理2:可有效拉伸大腿内外侧肌肉……

方法3:骑马姿势(保持骑马姿势,用力敲击大腿内侧(注意不是内外侧)肌肉后劈腿)

原理3:可将肌肉细胞间隔扩大(?有点好笑。。)

测验二:立位体前屈(标准:手掌着地 20代;手指 30代;碰不到 40代;差10CM以上,50代)

方法1:跳章鱼舞(必须完全放松的跳)

方法2:用手指卡在肋骨间按摩

原理2:刺激横隔膜,在深呼吸同时放松腰部肌肉

八.眼泪

摘录:“真正的泪腺在眉毛末端位置,也就是眼皮”

小插曲:测试高速摄影机的“打喷嚏”

不可错过:李特80,90年代发型大转变(绝对爆笑)

刺激眼泪收集:

第一阶段(吃3种辣的食物):1、加入普通芥末量10倍的寿司 2、世界第3辣椒搅拌的咖喱 3、世界第2辣椒 HABANERO搅拌成的火鸡肉

第二阶段:1、用风刺激 2、还是吃芥末寿司 3、吃洋葱

结论:刺激性眼泪更咸

九.SJ与东方神起特辑上:反射神经

摘录:棒球运动员平均成绩1.0~1.3秒

东方神起 允浩 合气道(1.83秒)

在中 羽毛球

细亚俊秀 足球部一年 棒球部一年 跆拳道 黑带(1.83秒)

SJ 强仁 棒球(1.96秒)

恩赫 传统民俗游戏(0.90秒)

艺声 昆虫采集

奎贤 数学部 国际奥林匹克数学大赛中荣获大奖!!

测验一:向指示灯的方向跑(精确到0.01秒)(最高记录1.75秒 秘奇有天; 崔始源 1.93秒)

测验二:“1对1”避球

十.SJ与东方神起特辑下:弹跳力

不可错过艺声的示范

十一.验证史剧场面的可能性(奔跑的马上射箭,抓住射来的箭) 【实战】(崔始源中途缺席,韩庚缺席)

射箭:奎贤成功 抓箭:东海成功

十二.验证水中人工呼吸的可行性 【实战】

恩赫,晟敏人工呼吸成功

十三.狗的嗅觉【实战】

冷酷的黑猫
开朗的小兔子
2025-08-29 07:36:06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就知识的应用价值上来看:概率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模型。概率已经成为一个常用词汇,为人们做决策提供依据。

就内容的人文价值上来看:研究概率涉及了必然与偶然的辨证关系,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思维能力的良好载体。

2.重点:①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

② 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

难点: ①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②正确理解概率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心理特点

虽然高中学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概率的定义过于抽象,

学生较难理解。

2.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

(1)初中已经学习过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的概念

(2)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概率可能有一些模糊的认识。

(3)学生思维比较灵活,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较好的实验基础。

3.动机和兴趣

概率与生活息息相关,这部分知识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由日常生活中的事件,理解必然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等概念。

(2)通过抛掷硬币实验,正确理解频率、概率概念,及其两者关系。

(3)利用概率知识,正确理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课堂上经历试验、统计等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试验,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和总结的能力,以及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与数学理论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强化辨证思维,通过数学史渗透,培育学生刻苦严谨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策略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计划进行如下操作:

1.教学手段

(1)精心设计教学结构,使学生经历质疑——解惑——应用的体验探究过程。

(2)努力创设情境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3)合理设计数学实验,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做”数学的精神,享受“做”数学带来的成功喜悦。

(4)充分利用软件辅助教学,便于课堂操作和知识条理化,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保证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

2.教学方法

本节课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采取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着重于学生实验、探索研究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分组讨论、归纳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用具 :计算机、硬币、学生生日调查表

六、教学程序及设计的七个环节

1.情境引入:引出本章的课题,让学生体验学习概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用“班级有无同生日的问题”引入课题

设计这个引入有两个理由:(1)学生非常重视生日,对这个问题充满兴趣(2)学生普遍有一个错误的认识:“班里有同生日的人”是个小概率事件

当认知到“50个人中有两人生日相同的概率可以高达96.5%,基本上的班级都会有生日相同的人”,与原有的认识存大很大的差距,充分感受到概率的神奇

事先合理设计表格,现场调查班级生日情况,发现确实有同生日的人,充分调动班级气氛,从而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概率的兴趣。(万一没有生日相同的学生,解说即使发生的可能性高达96.5%,也还是存在不发生的可能),再让学生举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例子,再结合章头图,学生会感知到概率无处不在,概率是有用的,数学也是有用的,认识到学习概率的重要性。

2.明确课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研究重点是随机事件的概率

通过区分四个事件的差异,引出事件的分类,并总结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明确本节课研究的重点是随机事件的概率。

例1的设计意图:加深对事件的分类和概念的理解,通过对“事件B”条件的改变,强调结果是相对条件而言的

练习1的设计意图:引入典故“守株待兔” ,让学生用数学概率的知识来辨析这个典故,渗透数学的教育意义,也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学生会感知到:知道随机事件的`概率的大小有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3.概念建构:寻求获得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方法,并得出概率的概念,并对频率和概率作了对比和辨析

第一个步骤:引导学生用试验得到的频率去估计事件的概率

现场创设情景:学生现场 “掰手腕“比试,引导学生感知到解决问题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试验。

第二个步骤:通过掷硬币试验,引出概率的定义,突破难点

(1)组织学生动手掷硬币。根据以往的实践为了追求比较好的试验效果,先对抛掷的方式作了一定的引导,保证试验的随机性,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个教学理念。对于概念的理解,也会产生积极的意义。具体操作的环节如下:

严格按照书本的要求,让每位学生做10次抛掷硬币的实验,并将实验结果填入书本表格中。四个学生一组,将本组同学的实验结果统计好,填入表格中。充分利用excel软件辅助教学的强大功能,计算出各组频率并绘制出折线图。学生亲身体验到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试验次数比较小时,频率是不稳定的,在汇总数据环节让学生观察表格,直观感知频率是不稳定的。

(2)通过计算机模拟试验,重复做大量的掷硬币试验,动态的让学生感知:每次试验频率是不确定的,但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

(3)结合历史上数学家所做的大量独立重复试验,对比两张频率的折线图,得出结论,形成概率的统计定义。

这一段是本节内容的难点,需要把对数据、图表的直观印象转化为抽象的概率定义。而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图表、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很好的突破了这一难点,并实现了通过抛掷硬币实验,正确理解频率、概率概念,及其两者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和总结的能力,以及同学之间的团队精神这一教学目标。

4.概念深化:进一步明确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

我安排了两个练习

例2即时训练,设计意图是落实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用频率估计概率这一方法,强调频率的稳定性和概率的确定性

练习2的设计意图是是为了说明每次试验的结果具有随机性,进一步提升本堂课的主题

通过表格和图像两种语言,生动直观的让学生感觉到:

不同点:频率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概率是确定的值,是客观存在的,与试验无关

联系: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会稳定在一个常数附近,得到概率的估计值。

5.练习反馈

(1)练习3的设计意图:这个练习综合了本节课的重点,能很好的反馈落实情况,而且通过训练巩固了所学知识点

6.归纳小结

小结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回味与深化,使知识成为系统。让学生尝试小结知识内容及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反思、总结的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我会补充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掌握新知识。特别地,在小结过程中会提出本节课的数学思想:实验、观察、归纳和总结。

2.课后探究

书本练习1

这个探究题的设计意图:一方面巩固本节课的内容,也为下节课的学习搭好桥梁.

七:板书

设计意图:合理、整洁的板书能够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结构更好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