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绳与吊钩的正确挂法
正确挂法:起重机吊钩和钢丝绳固定,用粗钢丝绳把吊钩串进去,在缠绕,用大老钳子捏紧,就可以了。
钢丝绳绕法不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滑轮组和卷筒的配合出的绕法也是不一样的。没有固定的规律。有的卷筒采用双绳,有的采用单绳,所以绕法也不一样,主要参考滑轮组的个数。
吊车开动提升机构,缠绕新钢丝绳,起升吊钩。全部更换工作完成。缠绕新钢丝绳时,小车上要有人观察缠绕情况,观察人员必须特别注意安全。
吊钩使用注意事项
新钩在吊装使用前必须要做负荷试验。吊钩在使用前,应检查吊钩上标注的额定起重量,不得小于实际起重量。如没有标注或起重量标记模糊不清,应重新计算和通过负荷试验来确定其额定起重量。
对吊钩三个危险断面应用火油清洗,用放大镜看有无裂纹。对板式钩应检查村套,销子磨损情况,起重吊装作业使用的吊钩,其表面要光滑,不能有剥裂、刻痕、锐角、接缝合裂纹等缺陷。
1、把新钢丝绳(连同缠绕钢丝绳的绳盘)运到起重机下面,放到能使绳盘转动的支架上。
2、吊车把吊钩落下,将它平稳、牢靠地放在已准备好的支架(或平坦的地面)上,使滑轮垂直向上。
3、把卷筒上的钢丝绳继续放完,并使压板停在便于伸扳手的位置。
4、用扳手松开旧钢丝绳一端的压板,并将此绳端放到地面。
5、吊车用直径1-2Mm铁丝扎好新旧两个钢丝绳的绳头(绑扎长度为钢丝绳直径的2倍);然后把新旧绳头对在一起;在用直径1毫米左右的细铁丝,在对接的两个绳头之间穿越5-8次。
最后用细铁丝把对接处平整地缠紧,以免通过滑轮时受阻。这时新、旧绳已连接成为一根了。
6、开动起升机构,用旧绳带新绳,将旧绳卷到卷筒上。当新旧绳接头处卷到卷筒时停车,松开接头,把新绳暂时绑到小车合适地方。然后开车把旧绳全部放至地面(边放边卷好待运)。
7、用另外的提物绳子,把新钢丝绳另一端提到卷筒处;然后把新钢丝绳两端用压板分别固定在卷筒上。
8、吊车开动提升机构,缠绕新钢丝绳,起升吊钩。全部更换工作完成。缠绕新钢丝绳时,小车上要有人观察缠绕情况,观察人员必须特别注意安全。
扩展资料:汽车吊安全操作规则:
(一)汽车吊司机必须经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证后方可上车独立操作。
(二)司机应熟知汽车吊的机械原理,保养规则,安全操作规程,并要按规定严格执行。严禁酒后或身体有不适应症时进行操作。
(三)使用前应详细检查作业场地是否平整坚实,支腿是否牢固,操作手柄、制动器及其它操件装置是否灵敏可靠,在确认没有异常后方可开始工作。
(四)在吊钩升降时,必须做到工件在车尾方向起吊,起吊时必须先进行试吊,要避免起吊过高,尽量减少物体在空中停留时间,被吊物起落时速度要缓慢均匀。
(五)作业时,要勤观察钢丝绳的磨损情况,当起重臂仰角很大时,应先将吊物下放到停放位置,在保持吊索张紧状态下,将起重臂放低、松绳、摘钩。
(六)起重臂抬落回转时必须做到:起吊重物时,不得落臂。在落臂时油门要小,抬臂时油门要大,回转动作要平稳,不得突然反转,负重在接近额定重量时,不得在离地面0.5m以上空中回转。
(七)严禁吊重行驶,在行驶时必须将起重臂放在托架上,吊钩在保险杠的挂钩上,并将钢丝绳拉紧。
(八)工作完毕后,起腿、回转臂杆不得同时进行。在公路上行驶,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转弯要慢,下坡时要严格控制车速,不得空档滑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汽车吊
1)将锡条(或锡铅)放于坩锅内加热熔融成液体状。
2)把钢丝绳头部,蘸入除锈液5-8厘米深,来回摆动,数十秒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
3)手持钢丝绳,直接将绳头蘸入锡液5厘米深,来回摆动,几秒后取出。再待几秒后第二次蘸入,取出。
4)除锈液配方:盐酸内加足量的锌块,令锌块溶解到不再溶解的时候为止,该盐酸就是除锈液。
5)从除锈到蘸锡,中间不要停留太久。
6)经剪切的钢丝绳端部,有时会蓬松不拢,可以用铅丝(软铁丝)绑扎。绑扎后的铅丝也要除锈。
7)为了不使绳头直径变大,要用一个专门的夹紧工具,将绳头夹紧后再蘸锡。该夹紧工具就像一把长把的钳子,夹口是圆形,直径略小于绳径。还要有一个钢丝绳的固定夹具。开始先让固定夹具夹牢绳头10厘米处,再用手动夹具夹紧绳头近端部位,边夹便拧紧钢丝绳,使绳子头拧紧后立即蘸锡,随即取出,不要放松夹头,继续边拧边向绳头滑行,直到滑脱,在这滑行期间也是焊锡变凉的时间,操作熟练,可以制作出略微带尖的绳头,便于以后绳头穿过较小的孔隙。
30米的烟囱轴式吊耳怎么挂绳子
1.绳子的尺寸要根据轴式吊耳的负荷量来选择,一般选用8mm以上的钢丝绳;
2.将绳子从上往下穿过轴式吊耳,绳子应有足够的长度,以便将其绑在轴式吊耳的另一侧;
3.将绳子绑在轴式吊耳的另一侧,绑法可以用双头结或者双头结加绳结等;
4.将绳子绑好后,用加拿大结将绳子的两端绑在轴式吊耳的两端;
5.将绳子的两端绑好后,用钢丝绳挂钩将绳子的两端连接在一起;
6.将挂钩挂好后,用吊耳绳将挂钩连接在轴式吊耳上;
7.最后,用吊耳绳将挂钩挂在轴式吊耳的最上方,将绳子的两端绑在轴式吊耳的两端,完成绳子的挂设。
无标志的吊钩末经确认,不得与钢丝绳索具一起使用。无标识的钢丝绳索具,也不得与吊钩使用。吊索具是生产建设辅助应用材料,吊索具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2008年11月份之前,由于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因此,我国吊索具发展非常迅速,无论是出口还是内销都达到了历史的顶峰。但是,2008年9月份的世界金融危机,从2008年11月份已开始影响实体经济,在出口方面体现在国外需求,特别是化纤类吊装带,运输用栓紧器,急剧减少。另外,由于人民币对欧元等国外币种急剧升值,大大降低了我国索具出口的竞争力,一些先前预订的国外订单,由于人民币对一些外币的大幅度升值,开始大幅度亏损。
中国主要吊索具企业出口占很大的比例,由于出口受阻,一些企业关闭了个别车间,缩小了化纤吊带及捆绑带产能,有的企业将化纤车间的员工转移到钢铁索具车间工作,有的企业开始裁员。浙江地区主要都是出口型企业,受冲击最大。中国出口为主的吊索具企业在2009年的经营目标只是保本经营。在中国市场,由于使用吊索具的主要行业严重萎缩,各公司都在核算成本,其需求量减少很多,支付能力也不断下降。虽然国家对这些行业提出了振兴规划,但由于国际大气候难以回暖,因此,这些行业的需求还不能迅速提高。应该看到,由于中国对拉动内需不断投资新项目,如核电建设、风电建设、铁路及桥梁建设等,使吊索具的需求在这些建设项目上有一定的提高。
挂钩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
正确的操作规程,是用血的教训来编制的。每一条规程条例,都有着深刻的告诫。我为大家提供关于挂钩工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范围
本规程规定各类型吊车、起重挂钩和指挥人员技术操作要求。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大连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公司起重挂钩和指挥人员。
2.技术操作要求
2.1 起重挂钩工必须经国家认可部门培训或复训考试合格后,持特种作业证和安全生产确认卡,方可上岗作业。
2.2 挂钩工必须熟练掌握所使用的起吊设备、性能特点和各种卡具的安全使用。
2.3 作业前
2.3.1 按规定穿戴使用好劳动防护用品。
2.3.2 对照安全生产确认卡,认真检查将要使用的起重吊具和其它工具,掌握好将吊运物的形状、重量、重心、角度,按负荷选择、配备好吊具。
2.3.3 整理整顿作业现场,保持整洁和清除影响作业的障碍物,保持通道畅通。
2.4 作业中
2.4.1 起吊物件,必须捆绑平稳牢固,梭角、锐边部位及表面精密部件必须采取衬垫措施。吊位重心要正确,夹角要适当,特殊物件应用专用工具。
2.4.2 起吊物件应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手势要清楚,信号要明确。
2.4.3 凡有吊装工艺的物件,必须严格按吊装工艺执行。
2.4.4 起吊过大物件时,必须先试吊,起吊离地不高于200mm,停止5~10分钟,经检查确认稳妥,方可指挥吊运。
2.4.5 捆绑物件时,不可使用端头已散的钢丝绳,钢丝绳不得有死扣和活结。严禁用手直接校正被吊物件涨紧的绳子。没起吊前移动捆绑绳索时,不可将手伸进活件的下面。
2.4.6 吊钢板及船体分段翻身,分段吊起前,应检查各点受力情况,电焊工的眼板必须经检查验收合格,挂钩工收到眼板交活票后,确认质量可靠,方可指挥起吊翻身。
2.4.7 吊运分段或分段翻身前,必须认真检查分段内、外所有背板是否封牢,杂物是否清理干净,确认无问题再起吊翻身或吊运。
2.4.8 指挥两台吊车同时起吊一个物件时,一定要准确掌握起重量,捆绑吊具时应注意重量的合理分配,每台吊车承受的.重量不得超过额定起重量的80%。指挥起吊必须保证动作一致,稳吊稳行。
2.4.9 挂钩人员必须认真监护和引导行人、车辆等,以确保安全。
2.4.10 多人作业要统一指挥,密切配合,步调一致,起吊前指挥者应通知所有操作者将手、脚离开绳索等结合处及容易致伤部位后,方可指挥起吊。
2.4.11 吊运、装卸物件时,挂钩工应为自己留有充分的安全余地,不准站到死角处。攀登高处挂钩作业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
2.4.12 堆放物件要稳妥,不能过高堆放圆管等类物件要垫妥,防止倾斜、滚动、倒塌。船上堆放物件应留有通道,不得靠近船舷边、舱口、梯口等开口边缘处,防止坠落伤人。不准将重物堆放在动力输送管线上面或安全通道上。
2.4.13 遇有突然停电或其它故障,吊运物件挂在钩头上悬在空中时,挂钩人员不得离开,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和监护措施。
2.4.14 挂钩工吊物件用的钢丝绳的长度必须适当,分绳间的夹角一般应不大于90°为好。
2.4.15 对吊挂重物件的钢丝绳,每次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确保吊运安全。
2.4.16 挂钩工还必须配合吊车司机严格执行“十不吊”的原则。即:
a 超过额定负荷不吊
b 无专人指挥或指挥信号不明、重量不明、光线阴暗、吊车司机看不清时不吊
c 钢丝绳损坏达到报废标准不吊
b 物件捆绑不牢不吊
d 吊重物直接进行加工或歪拉斜挂不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