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耕机轴承怎么换
旋耕机轴承调整。其调整有两种方法:一是增减垫片。凡内圈位置固定、外圈可调的轴承,可用增减轴承盖处垫片的方法来调整轴向间隙。采用这种方法调整轴承间隙主要有:1米旋耕机第一轴、1.25-1.75米侧边传动旋耕机第一轴和第二轴上的圆锥轴承,中间传动旋耕机圆柱齿轮轮轴及刀轴花键轴处的圆锥轴承。检查调整后的轴承间隙,若没有测量仪器和专用工具,可凭经验用手转动轴,应无明显的轴向窜动并转动灵活,如过紧,转动困难,则应增垫片,如过松则应抽去垫片。二是调节螺母。凡是外圈固定,内圈可调的轴承,可采用此法来调整轴向间隙。采用此法调整主要有:1米旋耕机中间齿轮箱第二轴,1.25-1.75米侧边传动旋耕机中间齿轮箱第三轴上圆锥轴承,中间齿轮传动旋耕机齿轮箱的锥齿轮轴(第一轴)圆锥齿轮。调节方法为(以1米旋耕机为例):先拧紧大锥齿轮端部圆螺母,锁好止推垫片,然后拧紧另一端圆螺母,用手使轴承转动,直到它不能凭惯性力再转动,而后用木榔头敲击轴,使轴承内外圈紧靠,再复查轴承预紧情况,调好后用锁片锁紧圆螺母。
轴承座上有一个长方形的口,把外球面轴承拿起了,侧面朝向这个口,这时候看到的是轴承侧面,轴承侧视图书馆十字形的,将外球面部分放到这个长方形的口中,然后旋转轴承,(是按照十字的方向,不是按照圆周的方向)这时候轴承就镶嵌进轴承座里面了。如果很紧可以涂一些润滑油,甚至将轴承座加热一下,使轴承座内径膨胀变大,装配就容易了。
变速箱与行走箱各为一体,变速箱内有主轴、副轴、倒挡轴,三种轴通过拨动主轴、倒挡轴上的双联直齿轮位置,可实现快档、慢档和倒档,再通过两组直锥齿轮换向、减速后将动力输出。
2、然后把整根链条全部拆开,根据磨损情况对各零件进行分类。
3、将旋耕刀挂在螺丝对应下面的位置,然后紧固好两颗螺栓锁紧螺帽即可。
操作前准备
1、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2、准备工具、用具:900mm、450mm管钳各1把、375mm、300mm活动板手各1把、专用套筒板手1只、拔轮器1套、0.75kg锤子1把,专用小拔轮器1套,细砂纸2张、高速黄油1000g、软金属棒1根、1000mm撬杠2根、同规格的电机轴承2套,绝缘手套1只,试电笔1支,记录笔,班报表。
操作步骤
1、用试电笔检测电控柜外壳确认安全,打开打控柜门,按停止按钮,根据油井实际生产的情况,将抽油机驴头停在合适位置,刹紧刹车,侧身拉闸断电,关好电控柜门,断开铁壳开关,记录停抽时间,检查刹车,以刹车锁块在其行程范围的1/2~2/3之间,各部件连接好为宜。
2、电机轴有锥度或带套子可先将电机皮带轮固定螺母卸下或将盖板卸下。
3、卸下电机前顶丝,卸松电机的四条固定螺丝,用撬杠将电机向前移动,将传动皮带卸下。
4、更换电机皮带轮一端轴承:将拔轮器装好,用管钳咬住拔轮器顶丝后端,用力均匀转动顶丝杠,将电机皮带轮卸下。
5、用板手卸下电机轴承盖固定螺丝,卸下轴承盖,卸下电机端盖。
6、将专用小拔轮器装好,用管钳咬住拔轮器顶丝后端,用力均匀转动顶丝杠,将电机原轴承卸下。
7、清理干净电机定子轴,套上新轴承,垫上软金属棒,用榔头均匀敲进安装到位。
8、对新换轴承涂黄油保养润滑,装好电机端盖和电机轴承盖,上好电机皮带轮和传动皮带。
9、更换电机风扇一端轴承:卸下电机风扇罩盖,用卡钳取下风扇卡簧,卸下电机风扇,卸掉电机风扇端的电机端盖。
10、按1.32.2.6~1.32.2.7的操作步骤更换轴承。
11、对新换轴承涂黄油保养润滑,装好电机端盖和电机风扇,上好电机风扇罩盖。
12、检查抽油机周围无障碍物,缓慢松刹车,合上铁壳开关。用试电笔检测电控柜外壳,确认安全,打开电控柜门,侧身合闸送电。按启动按钮,利用曲柄惯性启动抽油机,关好电控柜门,记录开抽时间。
13、收拾擦拭工具、用具,并摆放整齐。
14、将有关数据填入班报表。
注意事项
1、砸电动机皮带轮时,握锤把的手不准戴手套,防止大锤飞出伤人;大锤打紧皮带轮时必须垫上铜棒,敲击时边砸边移动铜棒位置,使皮带轮均匀受力,严禁用大锤直接敲击皮带轮。
2、使两皮带轮端面达到“四点一线”,且传动皮带松紧度合适,不可过紧或过松。
3、加注黄油要适量,过多会使电机温度升高,过少起不到润滑效果。
4、用砂布清理轴和孔时要适当,防止造成配合间隙过大,轮子晃动,配合间隙不超过±0.02mm范围
5、用拔轮器拔轮时,在轴与轮没分离前紧顶丝杠,要注意防止轮与轴突然分离,与拔轮器一块掉下伤人。
6、在现场操作必须有监护人,在抽油机上进行的任何操作都必须在停机刹车的状态下进行。
7、掺水井控制掺水量,使用加热装置的井应在操作前后适当调整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