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传动系统包括哪些传动链
机床传动链可分为:外联系传动链和内联系传动链。为了在机床上得到所需要的运动,必须通过一系列的传动件把运动源和执行件,或把执行件与执行件联系起来,以构成传动联系。构成一个传动联系的一系列传动件,称之传动链。根据传动链的性质,传动链可分为两类。(1)外联系传动链 联系运动源与执行件的传动链,称为外联系传动链。它的作用是使执行件得到予定速度的运动,并传递一定的动力。此外,还起执行件变速、换向等作用。外联系传动链传动比的变化,只影响生产率或表面粗糙度,不影响加工表面的形状。因此,外联系传动链不要求两末端件之间有严格的传动关系。如卧式车床中,从主电动机到主轴之间的传动链,就是典型的外联系传动链。(2)内联系传动链 联系两个执行件,以形成复合成形运动的传动链,称为内联系传动链。它的作用是保证两个末端件之间的相对速度或相对位移保持严格的比例关系,以保证被加工表面的性质。如在卧式车床上车螺纹时,连接主轴和刀具之间的传动链,就属于内联系传动链。此时,必须保证主轴(工件)每转一转,车刀移动工件螺纹一个导程,才能得到要求的螺纹导程。又如,滚齿机的范成运动传动链也属于内联系传动链。
主要组成部件有:
1、变速箱:变速箱用来改变主轴的转速。主要由传动轴和变速齿轮组成。
2、主轴箱:主轴箱用来支承主轴,并使其作各种速度旋转运动。
3、挂轮箱:挂轮箱用来搭配不同齿数的齿轮,以获得不同的进给量。
4、进给箱:进给箱用来改变进给量。
5、溜板箱:溜板箱用来使光杠和丝杠的转动改变为刀架的自动进给运动。
6、刀架:刀架用来夹持车刀并使其作纵向、横向或斜向进给运动。
扩展资料车床特点主要有:
1、车机床纵向设有四工位自动进给机械碰停装置,可通过调节碰停杆上的凸轮纵向位置,设定工件加工所需长度,实现零件的纵向定尺寸加工。
2、尾座设有变速装置,可满足钻孔、铰孔的需要。
3、车床润滑系统设计合理可靠,车头箱、进给箱、溜板箱均采用体内飞溅润滑,并增设线泵、柱塞泵对特殊部位进行自动强制润滑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卧式车床
在说明和分析机床的传动系统时,常用传动路线表达式表示机床的传动路线。CA6140 型卧式车床主运动传动路线表达式为 2. 主轴转速级数和转速值 由传动系统图和传动路线表达式可以看出,主轴正转时,利用各滑动齿轮轴向位置的各种不同组合,共可得2×3×(1+2× 2)=30种传动主轴的路线。从III轴到V轴的4条传动路线的传动比为: 其中u2和u3基本相同,所以实际上只有3种不同的传动比。运动经低速传动路线时,主轴实际上只能得到2×3×(2×2 - l)=18 级转速。加上由高速路线传动获得的6级转速,主轴总共可获得2×3×〔1+(2×2-l)〕=24级转速。 同理,主轴反转时有3×〔1+(2×2-1)〕=12级转速。 主轴各级转速的数值,可根据主运动传动所经过的传动件的运动参数(如带轮直径、齿轮齿数等)列出运动平衡式来求出。对于图4-7中所示的齿轮啮合位置,主轴的转速 同理,可计算出主轴 、反转时的其它转速。主轴反转主要用于车削螺纹时沿螺旋线退刀而不断开主轴和刀架间的传动链,以免下次切削时“乱扣”,为节省时间,主轴反转转速比正转转速略高。 3. 主传动系统的转速图 转速图可以清楚地表示:传动轴的数目;主轴及各传动轴的转速级数、转速值及其传动路线;各变速组的传动副数目及传动比数值等。图 4-8 是CA6140型车床主传动系统的转速图。转速图由“三线一点”组成 : ( 1 )传动轴格线——间距相等的一组竖直线表示各传动轴。 ( 2 )转速格线——间距相等的一组水平线表示转速的对数坐标。由于分级变速机构的转速一般是等比数列,故转速采用对数坐标,相邻两水平线之间的间隔为 ( 其中 为相邻两级转速中高转速与低转速之比,称为公比)。为了简单起见, 转速图中省略了对数符号。 ( 3 ) 转速点——传动轴格线上的圆圈( 或圆点 ) 表示该轴所具有的转速。 ( 4 )传动线——传动轴格线间的转速点连线表示相应传动副的传动比,称传动比连线,简称传动线。传动线的倾斜方向和倾斜程度表示传动比的大小。若传动线是水平的,表示等速传动,传动比 u =1 ;若传动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降速传动,传动比 u<l ;若传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升速传动,传动比u >1。对于一定的公比,传动线的倾斜方向和所跨格数,表示相应的传动比数值。 例如:CA6140型车床的公比=1.26,在II轴与III轴之间的传动比 0/50≈1/ ,传动线基本下降两格;22/58≈1/ ,传动线基本下降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