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钢丝绳的型号规格,有哪些 啊?
钢丝绳的规格参数
一般起重作业可采用GB/T8918-1996《钢丝绳》中6×19和6×37钢丝绳,其规格参数见下表:
表一:
表二:
钢丝绳是把很多根直径为0.3~3mm的高强度碳素钢钢丝先拧成股,再把若干股围绕着绳芯拧成绳的。钢丝绳种类很多,按绕捻方法不同可分为左同向捻、右同向捻、左交互捻、右交互捻四种,起重作业中常用右交互捻钢丝绳。
按钢丝绳芯材料不同可分为麻芯、石棉芯和金属绳芯三种,起重作业中常采用麻芯钢丝绳,麻芯中浸有润滑油,起减小绳股及钢丝之间的摩擦和防腐蚀的作用。
按钢丝绳绳股及丝数不同可分为6×19、6×37和6×61三种,起重作业中最常用的是6×19和6×37钢丝绳。
按钢丝表面处理不同又可分为光面和镀钵两种,起重作业中常用光面钢丝绳。
按钢丝绳股结构分类,又可分为点接触绳、线接触绳和面接触绳。
点接触绳的各层钢丝直径相同,但各层螺距不等,所以钢丝互相交叉形成点接触,在工作中接触应力很高,钢丝易磨损折断,但其制造工艺简单。
线接触绳的股内钢丝粗细不同,将细钢丝置于粗钢丝的沟槽内,粗细钢丝间成线接触状态。由于线接触钢丝绳接触应力较小,钢???绳寿命长,同时挠性增加。由 于线接触钢丝绳较为密实,所以相同直径的钢丝绳,线接触绳破断拉力大些。绳股内钢丝直径相同的同向捻钢丝绳也属线接触绳。
面接触绳的股内钢丝形状特殊,采用异形断面钢丝,钢丝间呈面状接触。其优点是外表光滑,抗腐蚀和耐磨性好,能承受较大的横向力但价格昂贵,故只能在特殊场合下使用。
把U形螺栓拧紧,直到钢丝绳被压扁1/3左右为止。
卡子的大小要适合钢丝绳的粗细,U形环的内侧净距,要比钢丝绳直径大1-3mm,净距太大不易卡紧绳子。使用时,要把U形螺栓拧紧,直到钢丝绳被压扁1/3左右为止。由于钢丝绳在受力后产生变形,绳卡在钢丝绳受力后要进行第二次拧紧,以保证接头的牢靠。
绳卡之间的排列间距为钢丝绳直径的6-8倍左右,绳卡要一顺排列,应将U 形环部分卡在绳头的一面,压板放在主绳的一面。新绳到货后,应由检验单位进行验收检验。合格后应妥善保管备用,防止损坏或锈蚀。
扩展资料:
钢丝绳使用要求规定:
1、钢丝绳每使用4个月涂油一次,涂油时最好用热油(50℃左右)浸透绳芯,再擦去多余的油脂。
2、钢丝绳盘好后应放在清洁干燥的地方,不得重叠堆置,防止扭伤;钢丝绳端部用钢丝扎紧或用熔点低的合金焊牢,也可用铁箍箍紧,以免绳头松散。
3、使用中,钢丝绳表面如有油滴挤出,表示钢丝绳已承受相当大的力量,这时应停止增加负荷,并进行检查,必要时更换新钢丝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丝绳扣
1、托绳轮和压绳轮中心不在钢丝绳的运行轨迹上,即架空乘人装置中心不对
2、所有托绳轮的轴安装不水平,造成轮衬倾斜
3、压轮不够
4、钢丝绳空转不够48小时,自旋没有消除
5、驱动轮衬块磨损严重,造成飞车或打滑而掉绳
6、主机启动或运行不平稳
7、乘人不按规定乘坐
8、驱动轮和迂回轮未水平安装
9、钢丝绳张紧不够而绕度大
处理方法有:
1、重新校核安装中心线,调检托轮位置
2、调整托轮轴水平
3、适当增加压轮
4、空转48小时
5、更换轮衬
6、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稳定
7、检查电机或减速机是否正常
8、加强乘人管理
9、调整驱动轮和尾轮的水平安装度
10、更换钢丝绳
轿车拖车绳如果选用钢丝绳的话,选择粗度为7-8mm的就可以了。
普通规格的麻芯钢丝绳8mm的一般是6X37+FC-8.7的型号,或是du6X19+FC-7.7的型号,根据公式计算,8.7型号的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是37.3KN,也就是3806公斤可以拉断,7.7型号钢丝绳的最小破断拉力是30.4KN,也就是3102公斤可以拉断。
建议配备5吨的拖车绳,这种绳索粗细比较适合,就算不拖车绑扎行李什么的也好使;吨位太大的绳索直径太粗,手工打结的时候比较痛苦;长度的话建议单条不低于15米,至少配备2条,一条作为日常使用,另一条作为备用。
长度的话建议单条不低于15米,至少配备2条,一条作为日常使用,另一条作为备用。这个长度距离以便被牵引的后车驾驶员反应,而且绳索长了可以想法弄短,短了要延长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户外的东西,宁可备而不用,也不可用而不备。
至于拖车带还是拖车绳这个问题的话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衡量:如果只打算用来拖车,那么拖车带会好一点,受力比较均匀,但是考虑到户外的复杂性和通用性,绳索会比较好。
1、钢带是里面有8-12根镀锌钢丝绳,外边包裹一层聚氨酯,曳引钢带的优点就是耐磨,曳引轮与钢丝绳不会发生直接摩擦,疲劳寿命比较长。
2、钢丝绳外部没有聚氨酯,容易断丝,有很大的潜在安全风险,容易托槽。
原因一:放绳方法不对,使钢丝绳在放绳过程中发生了弯曲扭转。
处理方法:重新更换新钢丝绳按正确的方法放绳。
原因二:插接钢丝绳的方法不对,使其发生弯曲扭转。
处理方法:重新更换新钢丝绳按正确的方法放绳。
原因三:进出头尾轮的钢丝绳形成的水平面与头尾托轮槽中心形成的水平面不重合,使钢丝绳不在驱动轮绳槽中心,出现上下移动的现象,导致钢丝绳自旋。
处理方法:调整头尾轮处的托、压轮。
原因四:变坡点的托绳轮组不成圆弧状,使钢丝绳受力不均出现自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