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瓶开关扳手规定
您想问的是乙炔瓶开关扳手规定是什么吗?使用专用扳手打开乙炔气瓶。
乙炔瓶开关扳手规定是使用专用扳手打开乙炔气瓶。开启乙炔瓶时,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拧开瓶阀不宜超过1.5转。使用压力不得超过0.15Mpa。
乙炔瓶是一种储存和运输乙炔的容器。外形与氧气瓶相似,但它的构造比氧气瓶复杂。乙炔瓶的主要部分是用优质碳素钢或低合金钢轧制而成的圆柱形无缝瓶体。
气瓶许多种,谈谈氧气瓶吧,1、使用前要检查连接部位是否漏气,可涂上肥皂液进行检查,确认不漏气后才进行实验。2、在确认减压阀处于关闭状态(T调节螺杆松开状态)后,逆时针打开钢瓶总阀,并观察高压表读数,然后逆时针打开减压阀左边的一个小开关,再顺时针慢慢转动减压阀调节螺杆(T字旋杆),使其压缩主弹簧将活门打开。使减压表上的压力处于所需压力,记录减压表上的压力数值。3、使用结束后,先顺时针关闭钢瓶总开关,再逆时针旋松减压阀。 1). 室内必须通风良好,保证空气中氢气最高含量不超过1%(体积比)。室内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少于三次,局部通风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得少于七次。2). 氧气瓶与盛有易燃、易爆物质及氧化性气体的容器和气瓶的间距不应小于8米。3). 与明火或普通电气设备的间距不应小于10米。4. 与空调装置、空气压缩机和通风设备等吸风口的间距不应小于20米。5. 与其他可燃性气体贮存地点的间距不应小于20米。6. 禁止敲击、碰撞;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夏季应防止曝晒。7. 必须使用专用的氧气减压阀,开启气瓶时,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8 .阀门或减压阀泄漏时,不得继续使用;阀门损坏时,严禁在瓶内有压力的情况下更换阀门。9. 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应保留0.5MPa以上的余压。
如果压力过高的气瓶,必须要安装好减压阀后才能使用。一般可燃性气瓶上面阀门的螺纹为反扣的,不燃性或助燃性气瓶为正扣。各种减压阀绝对不可以混着用。
对于废旧的液化气瓶,应先将气瓶送到检测公司的检测站进行检验,如果是过期或腐蚀过度的液化气瓶,检测站将对其进行破坏性处理后再交还给所有者。液化气瓶使用的最长年限是15年,并且每4年须检测一次。
扩展资料:
氢气钢瓶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1、实验室设有专门存放氢气瓶的气瓶房,气瓶用不锈钢支架固定;
2、瓶附近不得设置热源,搬运时应轻拿轻放,禁止敲击、碰撞气瓶;
3、必须使用专用的减压器。安装减压器时操作者位于出口侧后方,左手托住减压器调整好角度,与气瓶出口对接好后,右手旋紧螺母,再用扳手再次旋紧;
4、开启气瓶时,将气瓶顶部总阀沿逆时针方向旋转2~3周,右手旋紧螺母,再用扳手再次旋紧;
5、气瓶开启完毕须用稀肥皂水对接口部位进行检漏,若发现漏气,需继续紧固,直至不漏为止;
一、目前在氧气瓶使用与管理上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隐患:
1.超检验期充装。根据原劳动部《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氧气瓶必须每3年检验一次。其目的是为了及时查清氧气瓶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缺陷和隐患以避免事故的发生。但目前使用中氧气瓶超检验期充装的现象较为严重,给安全使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2.附件损坏、丢失。氧气瓶的附件中有瓶阀、手轮、瓶帽和防震胶圈。瓶帽是为了防止气瓶瓶阀在搬运过程中被撞击而损坏,甚至被撞断使气体高速喷出,推动瓶阀和手轮向前高速飞动造成伤亡事故。防震圈是为了防止气瓶受撞击的一种保护装置,要求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弹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明确规定,运输和装卸气瓶时,必须配带好防护帽。但在实际使用中氧气瓶附件齐全的很少,大多数没有瓶帽、手轮,瓶阀伤痕累累,阀杆被撞弯,甚至严重变形,给安全使用带来严重威胁。
3.太阳曝晒。《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气瓶运输,夏季使用时应防止曝晒。因为氧气瓶的容积是有限的,曝晒会使瓶内介质温度升高,导致瓶内压力骤增,使气瓶处于危险状态。有些用户在运输中没有采取遮阳措施,夏天使用时将氧气瓶置于太阳下暴晒。尤其是夏季公路温度经常达到40多度,倘若气瓶本身存在缺陷,充装过量或者相互撞击,就有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4.安全距离不够。《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氧气瓶使用时必须距明火10米以外,贮存时严禁和乙炔瓶同室存放。许多用户却忽视了这项要求,存在着焊接作业时氧气瓶距焊接点的距离不够10米,氧气瓶、乙炔瓶同室存放的现象。一旦气瓶漏气,遇上明火发生爆炸,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5.野蛮装卸。运输和使用中,野蛮装卸的现象很普遍,如短距离运输时,将氧气瓶用力推倒,然后顺地面滚动;车辆运输时固定不牢,气瓶相互碰撞,从车辆上直接向下推等等。如某市制氧厂用汽车装运氧气瓶到某企业,卸车时将氧气瓶推下撞击到另一只气瓶上,引起两只气瓶同时爆炸。
6.超装。氧气瓶在充装时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操作失误造成超装,使瓶内压力升高,并超过它的许用应力,最后发生过量的塑性变形而爆炸。
二、氧气瓶的安全使用应遵守以下几点:
为保障氧气瓶的使用安全,国家先后颁布了《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等法规和标准,对氧气瓶的设计、制造、检验、充装和使用等都做了科学和明确的规定。
1. 使用的氧气瓶必须是国家定点厂家生产的。新瓶必须有合格证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部门出具的检验证书。
2. 氧气瓶必须按规定定期检验。超期的气瓶严禁充装。
3.氧气瓶禁止与油脂接触。操作者不能穿有油污过多的工作服,不能用手、油手套和油工具接触氧气瓶及其附件。
4.氧气瓶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远离明火与热源,其使用安全距离应在10米以上,与乙炔瓶的距离应不少于3米,并不能同室存放。
5.冬季使用氧气瓶,如遇瓶阀或减压器冻结,可用开水或蒸气解冻,禁止明火烘烤。
6.氧气瓶内的氧气不应用尽,要求保留0.1MPa以上的余压以防止其它气体倒流进入瓶内。
7.与电焊工同在一处作业时,为防止气瓶带电,应在瓶底加绝缘垫。与气瓶接触的管道设备应设接地装置,防止因产生静电而引起火灾和爆炸。在同一场地进行焊接作业时,氧气瓶要保证绝缘,气瓶不可导电。
8.安装减压器前,应先开启瓶阀吹掉瓶嘴处污物,开启瓶阀动作要轻缓,人要站在侧后面。
9.夏季露天作业和运输时,氧气瓶要遮阳防止曝晒,避免气体膨胀造成超压。
10.应随时检查氧气瓶的状态,防震胶圈要完好无损。为保护瓶阀,运输和储存时必须装配瓶帽。
相关强调其他注意事项:
(一)《气焊、气割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除遵守焊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则》,应认真执行本规程。
氧气瓶和乙炔瓶间距不少于5米,保证通风。
使用乙炔气瓶时应做到:
1 气瓶必须立放,并应使用托架,以防歪倒。
2 气瓶不准和氧气瓶放在一起。
3 气瓶与明火距离不得小于10m。
4 气瓶不准在露天日晒雨淋。
使用氧气瓶时要做到:
1 瓶身、瓶嘴严禁接触油脂。
2 不准在露天日晒雨淋。
3 必须距明火10m以上。
4 不准和乙炔气瓶混放在一起。
5 不准用起重机吊运或人扛。
6 瓶内气体不准用净,应存有一定的压力。
7 使用中需要立放时,必须设托架。
8 用完后,必须戴好瓶口安全帽。
9 搬运时要轻放,不准撞击相碰。
安装减压器前,应先打开气阀门,先清扫瓶觜后再装,装时须拧紧,开气阀时应站在侧面,头部闪开。
工作场所10m以内,禁放易燃易爆品。
高处作业时要使用安全带,下面周围10m应设防护标志,禁止作业和通行。
严禁焊接或切割带有压力的容器及完全密封的容器。
两人以上在一起作业时,火焰不准朝向对方,如因条件限制,必须朝向对方,应通知对方人员躲开。焊割工作暂停时,必须关闭焊、割枪和气源。在地沟内作业时,必须先排除可燃或有毒气体。
焊、割具或橡胶软管带发生漏气时,必须及时修理或更换,不得将就使用。
禁止把氧气、乙炔带绕在身上或骑在腿间作业。
严禁用火烘烤氧气瓶或乙炔瓶。清除工件铁尘,严禁用氧气吹除。
严禁用氧气清除乙炔导管或吹除身上尘土,不准开着气门捅焊嘴,不准拔下乙炔带对着脸验气。
(二)使用气瓶充氮操作
1、确认所使用钢瓶为氮气。
2、确认减压阀门有效。
3、使用钢瓶时,应缓缓打开钢瓶上端之阀门,不能猛开阀门。
4、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眼睛,视物料品种佩戴相关的劳保用品(包括防毒面具、连罩、塑料围裙、袖套等)。
5、使用软管对样品充氮时,检查软管连接有效,并把软管对着无人处调整气体流量缓慢轻柔,不得有冲击感,然后慢慢对样品进行充氮,以防样品溅出伤人。
6、对桶装物料进行充氮时注意事项同样品,增加控制氮气流量,以免产生大量静电积累在物料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