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链条5速 6速 7速 8速 9速有什么区别怎么选择
常见的有单片结构、5片或者6片结构(早期的变速车)、7片结构、8片结构、9片结构、10片结构、11片结构和12片结构(公路车)。
8、9、10速是代表后轮飞轮的齿片有几片,速别越高,链条越窄。因为山地车脚踏部分的牙盘都是3片的,如果你的后飞轮是8片的,那就是牙盘数3×后飞轮数8,等于24,就是24速的。如果后飞轮是10片,那同理,你的车就是3×10=30,就是30速的。
山地车的飞轮有8飞24速的,有9飞27速的,还有10飞30速的。其实车手是不会把所有档用遍的,80%的时间只用一个档,这个档一定是最适应车手蹬踏力度和频率的。
由此可见,档数越多的变速系统,车手选择适合自己的档位就越精确。27速的比24速的多3个档,让车手有更多的选择。而且档越多,换挡越顺畅。
扩展资料:
山地车的保养:
1、导线:检查导管是否完整,导线是否有扭曲磨损现象及是否能轻松运作。
2、刹车块螺栓:拴至紧实(F)。检查刹车块是否紧贴于轮圈上,调整车轮前束至正确位置。
3、飞轮:当飞轮运作时,应该可以听到顺畅,均衡且快速的咔嚓声。链盘的链齿不可有缺角或弯曲现象。用力转动每一段速一段时间,检查是否有跳齿现象。
4、前变速器:检查高速及低速档。固定螺栓拴至适中或紧实(D/F)。
5、后变速器:操作变速器,检查高速及低速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地自行车
7、8、9、10速,是代表后轮飞轮的齿片有几片,因为山地车脚踏部分的牙盘都是3片,所以,如果后飞轮是8片,那就是牙盘数3×后飞轮数8,等于24,就是24速。同理如果后飞轮是10片,那车就是3×10=30,就是30速。
一般情况来说前片山地车有3片,公路车有2片(低档或少数高档车也有3片式),后面塔轮公路有6-10片,山地有6-9片。一般来说看到多少速的车子先除以3如果除开了就知道后面的片数了,如果除不开就除以2。
扩展资料:
自行车后轮直径的计量一般习惯用英制表示,而行程计算一般习惯用公制,因此在计算中需要把英制换算为公制。一英吋=2.54CM,用K来代表,即:K=2.54CM。代入公式,即:
M=C÷F×B×π×k
例如,ATX830的牙盘为44齿(3号),飞轮为11齿(9号),后轮直径为26吋,求它行程距离,代入公式:
M=C÷F×B×π×k =44÷11×26×3.14×2.54 = 829.4624 CM
以上数据是牙盘每踏蹬一周,车子向前行进行829.4624 cm, 约8.29m。
有多个齿的肯定是变速车了,如果踩的速度一样,使用 42齿的速度是 21齿速度的一倍。
但具体转速或速度,还需要知道后轮的齿数和后轮直径。
一般方法是:
脚踏齿数:后轮齿数=脚踏转速:后轮转速
后轮转速*π*后轮直径 = 速度
自行车转速指的是牙盘的角速度。
自行车的传动比牙盘与飞轮通过链条传动,所以转动时二者线速度相同。这时二者角速度(转速)就与直径(大小)成反比。链条传动时依靠标准齿定位,所以通常用牙盘/飞轮上有多少个齿(T)来表示二者的直径。
传动比即指牙盘与飞轮的齿数比。常见自行车传动比的切换方式自行车在牙盘和飞轮上提供齿数不同的挡位,通过拨动链条,使其在二者的挡位上切换,实现不同的传动比。其中,因结构限制,牙盘提供的挡位较少,多为1-3档。飞轮提供的挡位较多,多为10-12档。拨动链条的装置称为拨链器。
自行车速别选择
1、速别是指前后档位搭配出来的不同速比的个数,27和24速是比21速更大或更小的传动比21速。
2、调速自行车,包含档位设置,可以根据道路类型,坡度情况,选择轻便的档位向上。
3、快速变化的自行车距离越远,并不意味着骑行速度越快。
4、选定高转速。举一个30速山地车的例子,选择齿盘3—飞轮10档位,可达到最高车速。
5、单车速度变化越大,骑手可选择较适合骑到踏频的速度比。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变速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