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钢丝绳 > 正文

钢丝绳插编教程

体贴的发箍
幸福的戒指
2023-03-05 22:07:10

钢丝绳插编教程

最佳答案
称心的小伙
知性的雪碧
2025-09-20 05:59:18

钢丝绳的插编方法

(1)插接绳套:插接绳套就是将钢丝绳绳头各股分开来,编插到一根钢丝绳的股缝中去,制作成绳套。插接绳套又叫插绳扣。

插绳扣用的钢丝绳,一般采用6×37交互捻柔性较好的钢丝绳。这种钢丝绳的丝数较多,柔性好,编插起来比较省力,而且在吊重物时可以减少应力集中。

钢丝绳的插编接长一般规定要大于或等于钢丝绳直径的20~25倍,但不得小于300mm。

在插编前先要量好破头长度,一般破头长度为钢丝绳插编长度的1.5~2倍。要注意在不破处必须要用细铅丝缠紧系牢,防止破头后散开,同时在破头拆开绳头后,要用电工胶布将各股端部包好,以防股端钢丝松散。

(2)插编方法一般来说有五种:即一进一、一进二、一进三、一进四和一进五。最常用的一进三插编法,而一进五插法多用于钢丝绳小接。一进一插法钢丝插接起来费劲、繁琐,但美观、牢固。一进二插法次之。一进三插法省劲、简易比较牢固,所以多采用此法。

最新回答
直率的红酒
炙热的夕阳
2025-09-20 05:59:18

在高楼中,面对火灾,逃生绳的作用就非常明显了,掌握其戴法及相关火灾装备,对自身肯定有好处。下面就由我为你整理推荐高楼火灾逃生绳的戴法及相关装备,希望你满意。

高楼火灾逃生绳的戴法

(1)“猪蹄扣” 家住楼层不高,这种情况可以用“卷结”。“卷结”在民间又叫“猪蹄扣”。第一步长的为主绳,短的为副绳。第二步,副绳绕过被捆绑的物体,由内向外绕一圈。第三步,第二圈的时候,副绳压过主绳,绕到外面,然后从副绳和主绳之间的圈掏出来,用力拽一下,这个绳结就打成了。第四步,“卷结”打完以后,还要打一个半结固定,“半结就是最常见绳结,副绳从主绳绕一圈然后从圈里掏出来,系鞋带时都会先在鞋上系一个半结,然后再系蝴蝶结。

(2)“双套腰结” 年纪大了,双手没劲,抓不住绳子,可以用“双套腰结”。第一步,取一根长绳,绳头量出一臂半左右的长度,然后根据这个长度进行一次对折。第二步,这个绳结也分主绳和副绳,对折后闭合的一侧为副绳,主绳一端成一个圈,打圈的位置要在对折的那部分,然后副绳在圈里从下面掏出来。第三步,掏出来的副绳是闭合的圈,将这个圈打开,然后将主绳那个圈下面的副绳部分,从撑开的这个圈掏出来,这个就是一个网兜。第四步,网兜下面有两股绳子,分别撑开套在膝盖和腋下,人呈弯腰蹲状,绳结就成了网兜一样的。绳子的长端可以系在暖气片上,与“卷结”配合使用,“卷结”固定后,往下面输送人员。

高楼火灾逃生相关装备

1、逃生缓降器

逃生缓降器主要针对普通家庭和个人使用,其构造由调速器、安全带、安全钩、钢丝绳等组成,

2、救生气垫

救生气垫是一种利用充气产生缓冲效果的高空救生设备。一般采用高强度纤维材料,经缝纫、粘合制成,其气源一般采用高压气瓶。

3、楼顶缓降装置

一种安装于大楼楼顶的缓降装置其顶端包括一个圆球、一个支架和滑动平台,圆球内垂下一根带着挂钩的钢索,作为危险时刻逃生者的“救命稻草”。

4、柔性救生滑道

柔性救生滑道是一种能使多人顺序地从高处在其内部缓慢滑降的逃生用具,采用摩擦限速原理,达到缓降的目的。

5、组合式升降装置

一种组合式升降装置,主要由导轨和升降装置两部分组成,其中导轨事先安装于高层建筑疏散通道窗口的外墙一侧,升降装置由消防部门日常配备和维护,可以在所有安装导轨的高层建筑上公用。

高楼火灾逃生注意事项

1高层住宅家内发生火灾,用灭火器第一时间扑灭或者缓解火势。

2如果是邻居家或者其他楼层起火,要快速疏散逃生这是唯一要做的事。大家要记住,如果是邻居家或其他楼层着火,我们应该做的事,就是从楼梯向下逃生。打电话给119说明火情和地点。

3其他人员,如老人、孩子等要快速离家下楼逃生,同时要拨打119,清楚告诉消防队自家的具体位置。还应大声呼喊周围邻居一起疏散逃生。

4从楼梯下楼逃生,千万不要再乘坐电梯,采取先往下层疏散逃生,实在不行时再考虑往上层逃生。

5如果灭火人员灭火行动仍然没法控制住火势,应该立即下楼逃生。消防员到达后会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并且走时要把房门关上,防止烟气进入楼道。

猜你还感兴趣的:

1. 火灾安全知识黑板报

2. 高层建筑着火7大逃生原则

3. 安全逃生知识整理有哪些逃生的方法

4. 家庭防火逃生常识你必须要知道的

5. 消防安全逃生知识有哪些

糊涂的背包
酷酷的舞蹈
2025-09-20 05:59:18
以六股钢丝绳为例,把端头分成两部分,相邻三股为一部分,打开约一米多或更长一点,把绳芯编在任意一边,根据需要环的大小使两个三股绳在一点(A)按钢丝绳原结构编在一起,最好使两边等长,压一下钢丝绳,使中间出现一个环,把A点后边的三股钢丝绳与另外三股绳按钢丝绳原来结构编织在一起,一直到钢丝绳端头,最好把麻芯也编到里边,再把端头多余的部分去掉,一个吊环就编成了。

负责的钢铁侠
大意的墨镜
2025-09-20 05:59:18

手工编扣 

用交互捻纤维绳芯或金属绳芯的六股钢丝绳手工插编制作装有套环的吊索索扣的方法,也适用于没有套环的索扣。

方法 

1  经五次穿插制成插接头,五次穿插可由三次整根股穿插和二次减少的股穿插组成。所有插接头都应与钢丝绳的捻向相反;除第一组穿插外,其他组穿插所有股绳的尾端都应与钢丝绳的捻向相反。

2  穿插应采取一股上、一股下的方式进行。 

3  如果钢丝绳有纤维主芯,绳芯应随第一组穿插的第一个尾端完全穿过去,然后将外露的绳芯剪掉。如果绳股有纤维芯,则股芯应留在原来的股绳内。 

4  如果钢丝绳有独立的金属丝绳芯,应将该芯分成三部分,即: 

—两个股; 

—两个股; 

—两个股加其芯。 

应用三根交错的尾端插编这三部分,并仅从三个完整的插接处穿过去。 

5  如果钢丝绳具有独立的金属丝股芯,此芯应在第一组穿插时向里折,再向上完全插进五次完整穿插的插编头中心。 

6  所有的穿插应牢牢拉紧到与被插钢丝绳的中心线相一致为止。为了使插编的部位平滑和圆整,应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整形,使它们进入合适的位置。

准备 

1  应在虎钳上夹紧套环,并让钢丝绳穿过套环,以便使得钢丝绳的主体部分在右边和自由端在左边。 

2  应在环顶和套环两侧部位将钢丝绳捆扎在套环上,或者用套环卡夹固定它们。 

3  解开钢丝绳的各股。未预变形的钢丝绳的股端应牢固地绑扎。 

4  钢丝绳和套环的布置应如图A1所示。 

插编初期 

插编初期的方法见图A2所示的图解说明和表A1中的详细解释。

第四和第五组穿插 

A5.1  在第三组穿插后,可从每根绳股切除部分钢丝来减小尾端。应把剩余的钢丝    股的中心反向捻入减少了钢丝的股绳 

的结构里。 

A5.2  应使用减少的尾端按A2.2或A2.3规定的方法进行第四、第五组穿插。    了使插编的部位平滑和圆整,应使用适 

当的工具进行整形,使它们进入合适的位置。

含蓄的早晨
彪壮的保温杯
2025-09-20 05:59:18

钢丝绳怎么对接

摘要小接法是将两个蝇头单股拆开,按一定的方法将两个绳头的股编结在一起。用这种方法接出的绳子,在接头的范围内,是两根绳子的绳股合在一起,因此绳头变粗。这样对接的绳子一般不用在通过滑轮处,只作增加绳子的长度使用。它的接头长度较短,一般规定为(40 ~ 50)·d。如用在重要部位的绳索,接头长度可加长到(80 ~ 100)·d,所以对接法也叫短插。钢丝绳大接法多用于无极绳绞车运输、卷扬机钢丝绳,接头的连接,如该矿无极绳运输系统中用到的钢丝绳,绳长要求4 000 m,但国产的钢丝绳长度一般都是1 000 m/根,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由使用单位,向制造厂要求订制4 000 m的钢丝绳。如厂家供货到不了现场,就需要用接长的办法,将两根钢丝绳接头连接在一起。这种接头质量要求高,要保证钢丝绳接头处的粗细与原有钢丝绳断面相近似(实际要略细一点),以便使钢丝绳在运行中能平稳地通过轮槽且整齐地排列在卷筒上。

称心的红酒
谦让的蜜粉
2025-09-20 05:59:18

消防逃生绳是火灾逃生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在高层建筑中使用较多。逃生绳的使用方法有哪些的呢?本文是我整理逃生绳的使用方法的资料,希望有所帮助。

   逃生绳的使用方法

消防逃生绳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首先要找到坚固的固定物,将绳子打好结绑在固定物上(例如柱子、栏杆、窗户的边框等),要确定固定物是否牢固,这一步至关重要。

第二步:系好安全带和8字环、挂扣相链接。将绳索从大孔伸出来,再把绳索绕过小环,打开主锁的钩门,将8字环的小环挂进主锁。

第三步:检查并确认各个环节安全无误后,将逃生绳扔至窗户外,然后沿着墙面下降。

如果您住在三楼以下的位置,在没有消防逃生绳的时候,可以考虑用身边的物品打结成消防绳用来逃生,但是,尽量选用被单而不要选用衣物。时间允许的话,最好将被单打湿。

消防逃生绳使用饶性钢丝绳制作而成,不仅让其本身强度高,而且不易骤然整根折断。外层使用大化纤材编织而成,使外层紧密不脱落、不抽丝,让整条绳子更加牢固。消防逃生绳表面均增加了阻燃剂,使其在高温燃烧下不容易烧断,具有耐火、耐高温性。

火场自救的十种方法

一场大火降临,在众多被火围困的人员中,有的人生灵涂炭,命赴黄泉有的人跳楼丧生或造成终生残疾也有人化险为夷,死里逃生。这固然与起火时间、地点、火势大小、建筑物内消防设施等因素有关,还要看被火围困的人员,在灾难临头时有没有逃生的本领。

那么,在火场中如何逃生自救呢?这里向你介绍十种方法。

一、熟悉环境法。

就是要了解和熟悉我们经常或临时所处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环境。对我们通常工作或居住的建筑物,事先可制定较为详细的逃生计划,以及进行必要的逃生训练和演练。对确定的逃生出口、路线和方法,要让所有成员都熟悉掌握。必要时可把确定的逃生出口和路线绘制成图,张贴在明显的位置,以便平时大家熟悉,一旦发生火灾,则按逃生计划顺利逃出火场。当人们外出,走进商场、宾馆、酒楼、歌舞厅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看一看大平门、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便遇到火灾时能及时疏散和灭火。只有警钟长鸣,养成习惯,才能处险不惊,临危不乱。如1985年4月18日深夜,哈尔滨市天鹅宾馆发生特大火灾,起火的楼层住着一位日本客人。他在18日住进11层时,进房前先在门口看了看周围环境,知道了疏散出口。当夜里意识到失火后,便穿过烟雾弥漫的走廊直往疏散通道摸去,得以死里逃生。

二、迅速撤离法。

逃生行动是争分夺秒的行动。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烟火包围,千万不要迟疑,要立即跑出房间,设法脱险,切不可延误逃生良机。1989年,吉林省东辽县就曾发生过一位青年妇女已经逃离险境又返回火场穿衣服、抢拿财物,导致丧命火场的悲剧。一般说,火灾初期烟少火小,只要迅速撤离,是能够安全逃生的。

三、毛巾保护法。

火灾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过1.28%时,即可导致人在1~3分钟内窒息死亡。同时,燃烧中产生的热空气被人吸入,会严重灼伤呼吸系统的软组织,严重的也可致人员窒息死亡。逃生的人员多数要经过充满浓烟的路线才能离开危险的区域。逃生时,可把毛巾浸湿,叠起来捂住口鼻,无水时,干毛巾也可。身边如没有毛巾,餐巾布、口罩、衣服也可以代替。要多叠几层,使滤烟面积增大,将口鼻捂严。穿越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困难,也不能将毛巾从品鼻上拿开。

四、通道疏散法。

楼房着火时,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用最便捷、最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窒外疏散楼梯等。从浓烟弥漫的建筑物通道向外逃生,可向头部、身上浇些凉水,用湿衣服、湿床单、湿毛毯等将身体裹好,要低势行进或匍匐爬行,穿过险区。如无其它救生器材时,可考虑利用建筑的窗户、阳台、屋顶、避雷线、落水管等脱险。如1993年2月14日,唐山市林西南路百货大楼特大火灾,死80人,伤53人。而有位叫刘丽英的女士却死里逃生,着火时她正在三楼购物,混乱中她趴在地板上,顺着楼梯爬到二楼,从窗户跳出,得以幸存。

五、绳索滑行法。

当各通道全部被浓烟烈火封锁时,可利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沾湿,然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沿墙缓慢滑到地面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而脱离险境。

六、低层跳离法。

如果被火困在二层楼内,若无条件采取其它自救方法并得不到救助,在烟火威胁、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以跳楼逃生。但在跳楼之前,应先向地面扔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物品,以便“软着陆”。然后用手扒住窗台,身体下垂,头上脚下,自然下滑,以缩小跳落高度,并使双脚首先落在柔软物上。如果被烟火围困在三层以上的高层内,千万不要急于跳楼,因为距地面太高,往下跳时容易造成重伤和死亡。只要有一线生机,就不要冒险跳楼。

七、借助器材法。

人们处在火灾中,生命危在旦夕,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会放弃生命,一定要竭尽所能设法逃生。逃生和救人的器材设施种类较多,通常使用的有缓降器、救生袋、救生网、救生气垫、救生软梯、救生滑杆、救生滑台、导向绳、救生舷梯等等,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器材和设施,就可以火“口”脱险。

八、暂时避难法。

在无路可逃生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暂时的避难处所,以保护自己,择机而逃。如果在综合性多功能大型建筑物内,可利用设在电梯、走廊末端以及卫生间附近的避难间,躲避烟火的危害。如果处在没有避难间的建筑里,被困人员应创造避难场所与烈火搏斗,求得生存。首先,应关紧房间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但不要打碎玻璃,窗外有烟进来时,要赶紧把窗子关上。如门窗缝或其它孔洞有烟进来时,要用毛巾、床单等物品堵住,或挂上湿棉被、湿毛毯、湿床袋等难燃物品,关不断向迎火的门窗及遮挡物上洒水,最后淋湿房间内一切可燃物,一直坚持到火灾熄灭。另外,在被困时,要主动与外界联系,以便极早获救。如房间有电话、对讲机、大哥大,要及时报警。如没有这些通讯设备,白天可用各色的旗子或衣物摇晃,向外投掷物品,夜间可摇晃点着的打火机、划火柴、打开电灯、手电向外报警求援,直到消防队来救助脱险或在能疏散的情况下择机逃生。在逃生过程中如果有可能应及时关闭防火门、防火卷帘门等防火分隔物,启动通风和排烟系统,以便赢得逃生的救援时机。

九、标志引导法。

在公共场所的墙面上、顶棚上、门顶处、转弯处,要设置“太平门”、“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电话”以及逃生方向箭头、事故照明灯等消防标志和事故照明标志。被困人员看到这些标志时,马上就可以确定自己的行为,按照标志指示的方向有秩序地撤离逃生,以解“燃眉之急”

十、利人利已法。

在众多被困人员逃生过程中,极易出现拥挤、聚堆、甚至倾轧践踏的现象,造成通道堵塞和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相互拥挤、践踏,既不利于自己逃生,也不利于他人逃生。如1994年11月27日13时28分,辽宁省阜新市发生了震惊全国的特大火灾。在一幢单层的艺苑歌舞厅,有233人丧生,就是与被困人员拥挤、踩压有关。歌舞厅仅有一个0.83米宽的小门,且有5个台阶,发现火时,所有舞池中的人立即拥向小门逃生。一人跌倒还未及爬起,后面接踵而到的人便被绊倒,呼啦一下子,逃生者就人叠人地堵住了小门。灾后发现,死者呈扇形拥在门口处,尸体叠了9层,约有1.5米高,其景惨不忍睹。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如看见前面的人倒下去了,应立即扶起,对拥挤的人应给予疏导或选择其他疏散方法予以分流,减轻单一疏散通道的压力,竭尽全力保持疏散通道畅通,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