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理论的40个发明/创新原则是什么?
一、分割原则
1、将物体分成独立的部分。
2、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
3、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二、拆出原则
1、从物体中拆出"干扰'部分("干扰"特性)或者相反。
2、分出唯一需要的部分或需要的特性。
三、局部性质原则
1、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
2、物体的不同部分应当具有不同的功能。
3、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四、不对称原则
1、物体的对称形式转为不对称形式。
2、如果物体不是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
五、组合原则
1、把相同的物体或完成类似操作的物体组合合起来。
2、把时间上相同或类似的操作联合起来。
六、多功能原则
1、一个物体执行多种不同功能,因而不需要其他物体。
七、‘玛特廖什卡'原则
1、一个物体位于另一物体之内,而后者又位于第三个物体之内,等等。
2、一个物体通过另一个物体的空腔。
八、重量补偿原则
1、将物体与具有上升力的另一物体结合以抵消其重量。
2、将物体与介质(最好是气动力和液动力)相互作用以抵消其重量。
九、预先反作用原则
1、如果按课题条件必须完成某种作用,则应提前完成反作用。
十、预先作用原则
1、预先完成要求的作用(整个的或部分的)。
2、预先将物体安放妥当,使它们能在现场和最方便地点立即完成所需要的作用。
十一、"予先放枕头"原则
1、以事先准备好的应急手段补偿物体的底可靠性。
十二、等势原则
1、改变工作条件,使物体上升或下降。
十三、"相反"原则
1、不实现课题条件规定的作用而实现相反的作用。
2、使物体或外部介质的活动部分成为不动的,而使不动的成为可动的。
3、将物体颠倒。
十四、球形原则
1、从直线部分过渡到曲线部分,从平面过渡到球面,从正六面体或平行六面体过渡到球形结构。
2、利用棍子、球体、螺旋。
3、从直线运动过渡到旋转运动,利用离心力。
十五、动态原则
1、物体(或外部介质)的特性的变化应当在每一工作阶段都是最佳的。
2、将物体分成彼此相对移动的几个部分。
3、使不动的物体成为动的。
十六、局部作用或过量作用原则
1、如果难于取得百分之百所要求的功效,则应当取得略小或略大的功效。此时可能把课题大大简化。
十七、向另一维度过渡的原则
1、如果物体作线性运动(或分布)有困难,则使物体在二维度(即平面)上移动。相应地,在一个平面上的运动(或分布)可以过渡到三维空间。
2、利用多层结构替代单层结构。
3、将物体倾斜或侧置。
4、利用指定面的反面。
5、利用投向相邻面或反面的光流。
十八、机械振动原则
1、使物体振动。
2、如果巳在振动,则提高它的振动频率(达到超声波频率)。
3、利用共振频率。
4、用压电振动器替代机械振动器。
5、利用超声波振动同电磁场配合。
十九、周期作用原则
1、从连续作用过渡到周期作用(脉冲)。
2、如果作用已经是周期的,则改变周期性。
3、利用脉冲的间歇完成其他作用。
二十、连续有益作用原则
1、连续工作(物体的所有部分均应一直满负荷工作)。
2、消除空转和间歇运转。
二十一、跃过原则
1、高速跃过某过程或其个别阶段(如有害的或危险的)。
二十二、变害为利原则
1、利用有害因素(特别是介质的有害作用)获得有益的效果。
2、通过有害因素与另外几个有害因素的组合来消除有害因素。
3、将有害因素加强到不再是有害的程度。
二十三、反向联系原则
1、进行反向联系。
2、如果已有反向联系,则改变它。
二十四、"中介"原则
1、利用可以迁移或有传送作用的中间物体。
2、把另一个(易分开的)物体暂时附加给某一物体。
二十五、自我服务原则
1、物体应当为自我服务,完成辅助和修理工作。
2、利用废料(能的和物质的)。
二十六、复制原则
1、用简单而便宜的复制品代替难以得到的、复杂的、昂贵的、不方便的或易损坏的物体。
2、用光学拷贝(图像)代替物体或物体系统。此时要改变比例(放大或缩小复制品)。
3、如果利用可见光的复制品,则转为红外线的或紫外线的复制。
二十七、用廉价的不持久性代替昂贵的持久性原则
1、用一组廉价物体代替一个昂贵物体,放弃某些品质(如持久性)。
二十八、代替力学原理原则
1、用光学,声学、 ‘味学"等设计原理代替力学设计原理。
2、用电场.磁场和电磁场同物体相互作用。
3、由恒定场转向不定场,由时间固定的场转向时间变化的场,由无结构的场转向有一定结构的场。
4、利用铁磁颗粒组成的场。
二十九、利用气动和液:压结构的原则
1、用气体结构和液体结构代替物体的固体的部分,如充气和充液的结构,气枕,静液的和液体反冲的结构。
三十、利用软壳和薄膜原则
1、利用软壳和薄膜代替一般的结构。
2、用软壳和薄膜使物体同外部介质隔离。
三十一、利用多孔材料原则
1、把物体作成多孔的或利用附加多孔元件(镶嵌,覆盖,等等)。
2、如果物体是多孔的,事先用某种物质填充空孔。
三十二、改变颜色原则
1、改变物体或外部介质的颜色。
2、改变物体或外部介质的透明度。
3、为了观察难以看到的物体或过程,利用染色添加剂。
4、如果已采用了这种添加剂,则采用荧光粉。
三十三、一致原则
1、同指定物体相互作用的物体应当用同一(或性质相近的)材料制成。
三十四、部分剔除和再生原则
1、已完成自己的使命或已无用的物体部分应当剔除(溶解.蒸发等)或在工作过程中直接变化。
2、消除的部分应当在工作过程中直接再生。
三十五、改变物体聚合态原则
1、这里包括的不仅是简单的过渡,例如从固态过渡到液态,还有向"假态"(假液态)和中间状态的过渡,例如采用弹性固体。
三十六、相变原则
1、利用相变时发生的现象,例如体积改变,放热或吸热。
三十七、利用热膨胀原则
1、利用材料的热膨胀(或热收缩)。
2、利用一些热膨胀系数不同的材料。
三十八、利用强氧化剂原则
1、用富氧空气代替普通空气。
2、用氧气替换富氧空气。
3、用电离辐射作用于空气或氧气。
4、用臭氧化了的氧气。
5、用臭氧替换臭氧化的(或电离的)氧气。
三十九、采用惰性介质原则
1、用惰性介质代替普通介质。
2、在真空中进行某过程。
四十、利用混合材料原则
1、由同种材料转为混合材料。
扩展资料:现代TRIZ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创新思维方法与问题分析方法
TRIZ理论中提供了如何系统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如多屏幕法等;而对于复杂问题的分析,则包含了科学的问题分析建模方法——物-场分析法,它可以帮助快速确认核心问题,发现根本矛盾所在。
2、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针对技术系统进化演变规律,在大量专利分析的基础上TRIZ理论总结提炼出八个基本进化法则。利用这些进化法则,可以分析确认当前产品的技术状态,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开发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3、技术矛盾解决原理
不同的发明创造往往遵循共同的规律。TRIZ理论将这些共同的规律归纳成40个创新原理,针对具体的技术矛盾,可以基于这些创新原理、结合工程实际寻求具体的解决方案。
4、创新问题标准解法
针对具体问题的物-场模型的不同特征,分别对应有标准的模型处理方法,包括模型的修整、转换、物质与场的添加等等。
5、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
主要针对问题情境复杂,矛盾及其相关部件不明确的技术系统。它是一个对初始问题进行一系列变形及再定义等非计算性的逻辑过程,实现对问题的逐步深入分析,问题转化,直至问题的解决。
6、基于物理、化学、几何学等工程学原理而构建的知识库
基于物理、化学、几何学等领域的数百万项发明专利的分析结果而构建的知识库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丰富的方案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TRIZ理论
40个发明原理-6:
通用性(University、Multifunctionality),也叫“多用性“,它指的是,使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能执行多种功能,以代替其他部分的功能。
操作过程:
仔细研究当前技术系统或其组件,发掘它除当前系统功能之外的其他功能,然后用其取代剩余部分的功能。
子原理:
让物体执行多个功能,从而不需要其他物体;如,可调扳手。
1、分割原理。
2、抽取原理。
3、局部质量原理。
4、非对称原理。
5、合并原理。
6、普遍性原理。
7、嵌套原理。
8、配重原理。
9、预先反作用原理。
10、预处理原理。
11、预先应急措施原理。
12、等势原理。
13、反过来做原理。
14、曲面化原理。
15、动态性原理。
16、部分或超额行动原理。
17、转变到新维度原理。
18、机械振动原理。
19、周期性动作原理。
20、有效动作的连续性原理。
21、快速通过原理。
22、变害为利原理。
23、反馈原理。
24、中介物原理。
25、自服务原理。
26、复制原理。
27、一次性用品原理。
28、替代机械系统原理。
29、气动或液压结构原理。
30、柔性膜或薄膜原理。
31、多孔材料原理。
32、改变颜色原理。
33、同质性原理。
34、抛弃和再生部件原理。
35、改变特性原理。
36、状态转变原理。
37、热膨胀原理。
38、加速氧化原理。
39、惰性环境原理。
40、复合材料原理。
扳手利用的是杠杆原理,那么杠杆是谁发明的呢?无从考究,因为通过深入观察即使是森林里的大猩猩也会利用类似杠杆的原理压碎坚果。不过杠杆原理确实阿基米德总结的,不仅如此,阿基米德还发明了螺旋,也就是现在的螺纹,应用在螺丝钉,螺母等等之上,而扳手也大都是用来拧带有螺纹的紧固件的。所以要说扳手的发明,我认为可以说与阿吉米德。
死扳手是应用了杠杆原理的简单机械工具。
活扳手是应用了杠杆原理和斜面(螺旋)的简单机械工具。
扳手是什么简单机械?
扳手是杠杆,省力杠杆,钻头是斜面,像螺丝钉一样
扳手简单机械的原理是什么
死扳手是应用了杠杆原理的简单机械工具。
活扳手是应用了杠杆原理和斜面(螺旋)的简单机械工具。
扳手是什么简单机械?为什么是轮轴?钻头为什么是斜面?
扳手在工作时是在绕着钳口做圆周运动,故是轮轴,而动力工好作用在轮上,所以是一个省力的轮轴。
钻头的螺纹就好似盘山公路,而盘山公路就是理想的斜面
扳手 钻头 是什么简单机械
扳手是杠杆类简单机械,钻头是斜面类简单机械。
简单机械
凡能够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装置,统称“机械”。利用机械既可减轻体力劳动,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机械的种类繁多,而且比较复杂。根据伽利略的提示,人们曾尝试将一切机械都分解为几种简单机械,实际上这是很困难的,通常是把以下几种机械作为基础来研究。例如,杠杆、滑轮、轮轴、齿轮、斜面、螺旋、劈等。前四种简单机械是杠杆的变形,所以称为“杠杆类简单机械”。后三种是斜面的变形,故称为“斜面类简单机械”。不论使用哪一类简单梗械都必须遵循机械的一般规律——功的原理。
哪些东西属于简单机械??
内部构造简单,使用轻便的机械
如剪刀,小刀,锤子,扳手等等
门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等是什么类简单机械
典型的杆杠原理
麻烦给个最佳答案
指出图中所列工具分别属于哪种简单机械,剪刀____________;扳手___________;钻头___________。
杠杆; 轮轴(答“连续转动的杠杆”也可); 斜面
扳手与螺母是什么简单机械?
杠杆
一天下午,我骑车由西向东行,来到一个十字路口,由于附近没有楼房遮挡,强烈的太阳光直射在交通信号灯上,我根本无法辨认此时是红灯还是绿灯在亮。这显然是交通安全的一个隐患。于是我产生了改进交通信号灯的想法。
现在用的交通信号灯虽然也有遮光罩,但是在早晨或黄昏前阳光入射角很低时就不起作用了,这时太阳光直接照到灯面上产生强烈反光,干扰驾驶员和行人观察信号。受到百叶窗的启示,我试验在灯面前装一个栅状多层遮光罩,其隔板的上表面涂上黑色吸光材料,下表面涂高反射率材料。这样一来,来自斜上方的阳光被隔板上表面吸收,信号灯不亮时呈黑色;灯一亮,光线除了直接照出去,还有一部分被隔板的下表面反射,驾驶员和行人很容易看清。
我制作了一个防阳光干扰的交通信号灯模型,甩废CD光盘作隔板,上表面贴上黑色即时贴,再用聚光灯模拟太阳光进行试验。当太阳地平角为40°时,普通的信号灯就有部分灯面被照亮,而我的作品在聚光灯以接近0°角直照时,从行人的观察角度看去,仍能清楚地分辨信号灯是否亮着。
小发明:新型扳手
有一次,我的自行车要换外胎,让爸爸帮我换,爸爸拿来一个工具包,从许多扳手中找出M8、M6、M5、M4的扳手。因为自行车结构复杂,所以用扳手松紧螺丝很麻烦,摆来摆去,弄了半天,还是有几颗螺丝上得不紧。爸爸只好又费力地加工了一番,终于完成了,可他已是满头大汗了。我见后,思考着:有没有一种改变扳手的使用原理,使它更方便,而又能配有多样的扳头呢?
在暑假的创造发明课上,我们学习到一些发明的知识。一次,老师在课上介绍双头螺丝刀,我突发奇想,想做出一种多用扳手,在活动手柄和扶手上旋转多种规格的扳头可以选择,可以旋转和垂直使用,多好呢!我结合在发明创造课上学到的一些知识和一些资料上看到的方法理论,经过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动手实验,做出了一种多用途扳手。此扳手可选择所需的4种规格的扳头,用铁环固定在活动手柄和扶手上。四种扳头可自由旋转。手柄可垂直放置,旋转速度既快且省时。又可水平放置,使用时扭力大。
该作品有以下三个优点:
l)垂直放置,当放进螺丝钉或松开螺丝钉旋出时,此时用力不大,可转动活动手柄垂直放置,一手夹住扶手,一手可快速旋转手柄,此时用力最小,可在顷刻之间快速旋下螺丝。
2)水平放置:用力不变的情况,力距改变——加长,可使扭力增大,用于夹紧或夹紧后用力松开螺丝的一刻。
3)有四种规格可以选择,无需更换,只需旋转至所需的规格即可。四种规格连在一个整体上,不宜丢失。
小发明:日光灯清洁器
在教室里打扫卫生时,最难对付的是日光灯的灯管,它高高地装在天花板上,只有架起梯子,或者把课桌椅高高叠起,爬上去才能够得着,但是擦洗还是很不方便的,而且有危险。
有一次,一个发明火花闪过我的脑海:应该设计制作一个不用爬高就能清洁日光灯的小工具。我找来一个大号饮料瓶,截取带着瓶口的一段,高度约为15厘米,在截口两边用剪刀各剪一个U形凹口,宽度稍稍比日光灯管直径大一些:接下来在瓶内塞人海绵并粘牢。最后找一根直径与瓶口相同的棍子,插进瓶口,并用销钉销牢。一把目光灯洁洁器就做好了。
用法很简单:举起清洁器,将U形凹口对准日光灯管,来回移动几次,灯管上的灰尘就擦干净了。清洗器的海绵也能用水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