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项目高空软梯介绍
拓展项目高空软梯介绍
一说到高空软梯,很多人马上就会联想到动作片里从直升飞机里扔出的那幅软梯,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凭借一己之力,登上飞机,安全逃生。当然,高空软梯作为生活中的一项户外拓展项目,并不真的是派一架直升机飞在半空,然后让你攀爬。而是将软梯装在12米高的`架上,队员借助云梯,从地面攀爬到高空。这个项目一般是消防官兵们用到比较多,用于高空作业。
项目构造:
云梯的梯脚是由两根3-5米的粗绳构成,横杆则是根50-60厘米的粗绳。每一个梯级之间大概间隔4.-60厘米,一般来说,软梯都是安装在横梁或者高架上。
操作方法:队员从地面借助软梯,攀爬到12米的高空。
项目种类:
按材质不同,软梯可分为:钢丝绳软梯,钢丝绳尼龙包芯软梯,绝缘软梯。胶制绳木管软梯,织制绳塑脂管软梯。
项目目的:
1、培养队员的勇气,挑战身休极限,超越自己。
2、锻炼队员身体的协调能力,软梯随着外力的影响,会来回摆动,队员这时候就得依靠自己的协调能力来稳住软梯,否则的话很难完成项目。
3、培养队员毅力及坚持的精神,高空项目非常耗费人的体力,而且越往上难度就越大,所以,没有绝对的毅力很难会坚持完成。
注意事项:
1、在项目开展之前,一定要有专人在场指导,注意好安全防护措施。
2、在攀爬过程中,身体要紧贴着软梯,不要跨格攀爬。
3、活动开始前,先检查软梯是否有破损、松动等情况。
4、中途休息时,可以坐在横杆上,但是注意手脚要勾住软梯。
近年来,我国高层火灾越来越频繁,学习掌握逃生工具成为了重要内容,下面分别介绍一下高层逃生设备:缓降器、灭火毯、毛巾、救生气垫、应急救援吊篮。
1、缓降器
主要针对个人使用,其构造由调速器、安全带、安全钩、钢丝绳等组成,其无需动力,能够使被困人员安全地缓降至地面,如图所示。每次可以承载100公斤以内的单人个体,其下滑速度约为每秒1.5米。
2、灭火毯
灭火毯是由玻璃纤维等材料经过特殊处理编织而成的织物,能起到隔离热源及火焰的作用,对于须远离热源体的人、物是一个最理想和有效的外保护层。而且,灭火毯表面柔软,可以很容易包扎表面凹凸不平的物体,特别适用于厨房、宾馆、娱乐场所、加油站等一些容易着火的场所,防止火势蔓延。
3、毛巾
若楼房失火,人被围困在房间内,浓烟弥漫时,毛巾可以暂时作为防毒面具使用。湿毛巾在硝烟和消除烟中的刺激性物质的效果方面比干毛巾好,但其通气阻力比干毛巾大。对于质地不密实的毛巾要尽量增多折叠层数。同时,要捂住口鼻,使保护面积大一些,更有利于自救。
4、救生气垫
救生气垫是一种利用充气产生缓冲效果的高空救生设备。一般采用高强度纤维材料,经缝纫、粘合制成,其气源一般采用高压气瓶。
救生气垫仅限于高度为3-4层的楼房使用,随着高度的增加,其缓冲效果、作用面积也将大打折扣,因此应用范围非常有限。
5、应急救援吊篮
高楼火灾应急救援吊篮由悬挂机构和升降设备两部分组成,悬挂机构预先安装在各个高楼的楼顶,升降设备在消防部门装备,包括钢索和悬吊平台。
发生高楼火灾时消防人员携带升降设备到达火灾现场,操作悬挂机构可以牵引钢索上升并且悬挂在楼顶,挂好的钢索容许载荷。再操作悬吊平台沿钢索升降,可以运送消防人员及器材至火灾楼层实施灭火,也可以将楼内被困人员有序地疏散到地面。
② 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③消防逃生软梯
④ 缓降器
重点来了:独立式感烟报警器、简易喷淋装置在内的简易消防设施是防范应对各类居住等场所“小火亡人”灾害的有效技术手段。
01
独立式感烟报警器
独立式烟感探测器一般通过9V叠层电池或者AC220V直接供电,安装使用方便,可以实现独立探测、独立报警,不需和火灾报警控制器连接。
独立式烟感探测器能够探测火灾时产生的大量烟雾,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烟雾是上升运动的,到达天花底下。烟感报警器通过烟发现火灾。在住户没有看到火苗或闻到烟味的时候,烟感器已经知道了。它不停工作,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从不间断。在报警时,它发出尖啸刺耳的声音,直到烟雾散去。在真实的火灾中它一直工作到被烧毁。
随着烟感报警器的使用者不断增加,住宅失火造成的死亡人数也不断下降。美国国家消防协会报告表明,安装了推荐数目的烟感报警器的住宅一旦发生火灾,住宅内人员的逃生机会将比未安装的住宅多出50%。
02
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有效扑灭初起火火灾和控制火势发展,为人员疏散创造有利条件。根据北京小天井火灾实体模拟试验,一个标准居室在起火后3至7分钟,烟气温度便可达到600-700℃,简易喷头的动作温度是68℃,起火后2分钟可以启动灭火。
设计要求:
1、湿式系统;
2、保护区域内房间和公共部位设置喷头;
3、喷水时间小于30分钟;
4、供水压力不小于0.2兆帕。
适用范围:
1、建筑面积小于500平方米的人员密集场所;
2、建筑面积小于1000平方米的商业设施;
3、建筑面积小于500平方米的生产作坊;
4、层数不大于三层的旅馆、招待所;
5、饮食建筑的主、副食加热空间;
6、居住建筑。
03
消防逃生软梯
消防逃生软梯是一种用于营救和撤离火场被困人员的移动式梯子,可收藏在包装袋内,在楼房建筑物发生火灾或意外事故时,楼梯通道被封闭的危急情况下,是进行救生用的有效工具。
一般的救生软梯主梯用绳为直径14mm,如用2.6mm航空级钢丝包芯,可以起到防火的作用。软梯一般长15米,重量小于15千克,荷载1000千克,每节梯登荷载150干克,最多可载8人。
使用救生软梯时,根据楼层高度和实际需要选择主梯或加挂副梯。将窗户打开后,把挂钩安放在窗台上,同时要把两只安全钩挂在附近牢固的物体上,然后将软梯向窗外垂放,即可使用。
04
缓降器
缓降器由挂钩(或吊环)、吊带、绳索及速度控制等组成,是一种可使人沿(随)绳(带)缓慢下降的安全营救装置。它可用专用安装器具安装在建筑物窗口、阳台或楼房平顶等处,也可安装在举高消防车上,营救处于高层建筑物火场上的受难人员。缓降器适用于高层逃生。工作时,通过缓降绳索带动主机内的行星轮减速机构运转与磨擦轮毂内的磨擦块产生磨擦作用,保证使用者安全缓降至地面。
缓降绳索一般采用航高级钢丝绳内芯,外表编织护层组成,两端各装配一套安全带,比较结实。
普通缓降器安装使用简单方便,通过配置的安全钩或辅助绳索固定于建筑物内的应急窗口或临时悬挂在窗口、阳台或楼平顶的固定物上缓降逃生。
除已按规定要求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火灾自动报警设施的建筑外,老旧居民住宅,宿舍、出租屋、小旅馆等亡人火灾多发的场所宜推广安装独立感烟报警器及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鼓励在其他居民住宅内安装使用独立感烟报警器及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消防逃生绳是火灾逃生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在高层建筑中使用较多。逃生绳的使用方法有哪些的呢?本文是我整理逃生绳的使用方法的资料,希望有所帮助。
逃生绳的使用方法
消防逃生绳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首先要找到坚固的固定物,将绳子打好结绑在固定物上(例如柱子、栏杆、窗户的边框等),要确定固定物是否牢固,这一步至关重要。
第二步:系好安全带和8字环、挂扣相链接。将绳索从大孔伸出来,再把绳索绕过小环,打开主锁的钩门,将8字环的小环挂进主锁。
第三步:检查并确认各个环节安全无误后,将逃生绳扔至窗户外,然后沿着墙面下降。
如果您住在三楼以下的位置,在没有消防逃生绳的时候,可以考虑用身边的物品打结成消防绳用来逃生,但是,尽量选用被单而不要选用衣物。时间允许的话,最好将被单打湿。
消防逃生绳使用饶性钢丝绳制作而成,不仅让其本身强度高,而且不易骤然整根折断。外层使用大化纤材编织而成,使外层紧密不脱落、不抽丝,让整条绳子更加牢固。消防逃生绳表面均增加了阻燃剂,使其在高温燃烧下不容易烧断,具有耐火、耐高温性。
火场自救的十种方法
一场大火降临,在众多被火围困的人员中,有的人生灵涂炭,命赴黄泉有的人跳楼丧生或造成终生残疾也有人化险为夷,死里逃生。这固然与起火时间、地点、火势大小、建筑物内消防设施等因素有关,还要看被火围困的人员,在灾难临头时有没有逃生的本领。
那么,在火场中如何逃生自救呢?这里向你介绍十种方法。
一、熟悉环境法。
就是要了解和熟悉我们经常或临时所处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环境。对我们通常工作或居住的建筑物,事先可制定较为详细的逃生计划,以及进行必要的逃生训练和演练。对确定的逃生出口、路线和方法,要让所有成员都熟悉掌握。必要时可把确定的逃生出口和路线绘制成图,张贴在明显的位置,以便平时大家熟悉,一旦发生火灾,则按逃生计划顺利逃出火场。当人们外出,走进商场、宾馆、酒楼、歌舞厅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看一看大平门、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便遇到火灾时能及时疏散和灭火。只有警钟长鸣,养成习惯,才能处险不惊,临危不乱。如1985年4月18日深夜,哈尔滨市天鹅宾馆发生特大火灾,起火的楼层住着一位日本客人。他在18日住进11层时,进房前先在门口看了看周围环境,知道了疏散出口。当夜里意识到失火后,便穿过烟雾弥漫的走廊直往疏散通道摸去,得以死里逃生。
二、迅速撤离法。
逃生行动是争分夺秒的行动。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烟火包围,千万不要迟疑,要立即跑出房间,设法脱险,切不可延误逃生良机。1989年,吉林省东辽县就曾发生过一位青年妇女已经逃离险境又返回火场穿衣服、抢拿财物,导致丧命火场的悲剧。一般说,火灾初期烟少火小,只要迅速撤离,是能够安全逃生的。
三、毛巾保护法。
火灾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过1.28%时,即可导致人在1~3分钟内窒息死亡。同时,燃烧中产生的热空气被人吸入,会严重灼伤呼吸系统的软组织,严重的也可致人员窒息死亡。逃生的人员多数要经过充满浓烟的路线才能离开危险的区域。逃生时,可把毛巾浸湿,叠起来捂住口鼻,无水时,干毛巾也可。身边如没有毛巾,餐巾布、口罩、衣服也可以代替。要多叠几层,使滤烟面积增大,将口鼻捂严。穿越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困难,也不能将毛巾从品鼻上拿开。
四、通道疏散法。
楼房着火时,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用最便捷、最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窒外疏散楼梯等。从浓烟弥漫的建筑物通道向外逃生,可向头部、身上浇些凉水,用湿衣服、湿床单、湿毛毯等将身体裹好,要低势行进或匍匐爬行,穿过险区。如无其它救生器材时,可考虑利用建筑的窗户、阳台、屋顶、避雷线、落水管等脱险。如1993年2月14日,唐山市林西南路百货大楼特大火灾,死80人,伤53人。而有位叫刘丽英的女士却死里逃生,着火时她正在三楼购物,混乱中她趴在地板上,顺着楼梯爬到二楼,从窗户跳出,得以幸存。
五、绳索滑行法。
当各通道全部被浓烟烈火封锁时,可利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沾湿,然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沿墙缓慢滑到地面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而脱离险境。
六、低层跳离法。
如果被火困在二层楼内,若无条件采取其它自救方法并得不到救助,在烟火威胁、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以跳楼逃生。但在跳楼之前,应先向地面扔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物品,以便“软着陆”。然后用手扒住窗台,身体下垂,头上脚下,自然下滑,以缩小跳落高度,并使双脚首先落在柔软物上。如果被烟火围困在三层以上的高层内,千万不要急于跳楼,因为距地面太高,往下跳时容易造成重伤和死亡。只要有一线生机,就不要冒险跳楼。
七、借助器材法。
人们处在火灾中,生命危在旦夕,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会放弃生命,一定要竭尽所能设法逃生。逃生和救人的器材设施种类较多,通常使用的有缓降器、救生袋、救生网、救生气垫、救生软梯、救生滑杆、救生滑台、导向绳、救生舷梯等等,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器材和设施,就可以火“口”脱险。
八、暂时避难法。
在无路可逃生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暂时的避难处所,以保护自己,择机而逃。如果在综合性多功能大型建筑物内,可利用设在电梯、走廊末端以及卫生间附近的避难间,躲避烟火的危害。如果处在没有避难间的建筑里,被困人员应创造避难场所与烈火搏斗,求得生存。首先,应关紧房间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但不要打碎玻璃,窗外有烟进来时,要赶紧把窗子关上。如门窗缝或其它孔洞有烟进来时,要用毛巾、床单等物品堵住,或挂上湿棉被、湿毛毯、湿床袋等难燃物品,关不断向迎火的门窗及遮挡物上洒水,最后淋湿房间内一切可燃物,一直坚持到火灾熄灭。另外,在被困时,要主动与外界联系,以便极早获救。如房间有电话、对讲机、大哥大,要及时报警。如没有这些通讯设备,白天可用各色的旗子或衣物摇晃,向外投掷物品,夜间可摇晃点着的打火机、划火柴、打开电灯、手电向外报警求援,直到消防队来救助脱险或在能疏散的情况下择机逃生。在逃生过程中如果有可能应及时关闭防火门、防火卷帘门等防火分隔物,启动通风和排烟系统,以便赢得逃生的救援时机。
九、标志引导法。
在公共场所的墙面上、顶棚上、门顶处、转弯处,要设置“太平门”、“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电话”以及逃生方向箭头、事故照明灯等消防标志和事故照明标志。被困人员看到这些标志时,马上就可以确定自己的行为,按照标志指示的方向有秩序地撤离逃生,以解“燃眉之急”
十、利人利已法。
在众多被困人员逃生过程中,极易出现拥挤、聚堆、甚至倾轧践踏的现象,造成通道堵塞和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相互拥挤、践踏,既不利于自己逃生,也不利于他人逃生。如1994年11月27日13时28分,辽宁省阜新市发生了震惊全国的特大火灾。在一幢单层的艺苑歌舞厅,有233人丧生,就是与被困人员拥挤、踩压有关。歌舞厅仅有一个0.83米宽的小门,且有5个台阶,发现火时,所有舞池中的人立即拥向小门逃生。一人跌倒还未及爬起,后面接踵而到的人便被绊倒,呼啦一下子,逃生者就人叠人地堵住了小门。灾后发现,死者呈扇形拥在门口处,尸体叠了9层,约有1.5米高,其景惨不忍睹。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如看见前面的人倒下去了,应立即扶起,对拥挤的人应给予疏导或选择其他疏散方法予以分流,减轻单一疏散通道的压力,竭尽全力保持疏散通道畅通,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答案C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下楼梯逃离。
浓烟比火更可怕。80%的人都是在逃生过程中吸入大量有毒气体,导致丧失行动能力,窒息或中毒身亡。家中最好备有过滤式消防面具。
发生火灾时,第一时间佩戴消防面罩,迅速找到消防通道往楼下跑。如果没有逃生面罩,也可用湿毛巾、手帕捂住嘴鼻,沿着消防通道往楼下跑。
便携式多人逃生软梯
高层建筑楼道狭窄、楼层高,发生火灾不容易逃生,救援困难,通过电梯逃生也十分危险。逃生人员可利用逃生绳梯实现自救。
软梯具有不受长度限制、柔软、运输方便、使用轻巧等特点,是比较方便的高楼逃生设备。一旦高楼发生火灾,住户可以迅速将连接软梯链条的搭扣扣在墙上固定装置里,将梯子靠墙扔下楼,铺好梯子就可以沿着梯子缓慢爬下楼。
(2)平时应存放在千澡通风处,以防霉变。
(3)使用后翻洗。沮水后应及时放在通风干坦处阴干或晒干,切忌长时间目晒。
(4)勤检查。如发现绳素磨损较大或有1/2股以上磨断时,应立即停止使用。
(5)使用者应定期作负重检查,如无断股或玻损。方可继续使用。
(6)在保管时,应该避免安全绳索与尖利物品接触.如沾有酸、碱物质时,应立即冲洗千净并晾干。
一、安全绳的正确使用方法
1 将逃生绳带或逃生软梯一端固定在牢固的物体上,另一端挂扣在安全带上或缠绕在腰部,系好安全钩,并将救生绳顺着窗口抛向楼下。
2 戴上防护手套双手握住救生绳带,左脚面勾住窗台,左脚蹬外墙面,待人平稳后,左脚移出窗外。
3 两腿微弯,两脚用力蹬墙面的同时,双臂伸直,双手微松,两眼注视下方,沿救生绳带下滑。
4 当快接近地面时,右臂向前弯曲,勒紧绳带两腿委曲,两脚尖先着地。
二、安全绳采用的结构有哪些?
安全绳要求直径大于16mm,沿全长无直径不匀、捻不匀、强度不匀,扭结等,且加工整理容易,具有经济性。常采用的结构有:
1 三股搓绳(三股九花绳)
由与绳反方向加捻的三股捻线构成,这是不改变捻度而捻合绳的一种方法。
2 四股搓绳(单绳四股绳)
用四根股线,其中夹有一根芯绳,在不变形情况下捻合成绳。这种绳的外周,比三股搓绳近似于圆形,制细绳时不夹入芯绳。
3 多花绳
将三股搓绳作为股线,然后捻合成绳,但现已很少应用。
4 六股搓绳
六根股线中夹入与其相同直径的芯线而并捻,做成与钢丝绳同样的结构。但是全部用纤维时,使用中会变形,因此很少使用这种制法。
尽量不要将自己的绳子借给他人用,除非你要和他一起爬。也不要借他人的绳子用,因为你不了解这条绳子和原主人的故事。 每条绳子都该有它的使用记录。买一本小册子,从你买下它开始,在每次使用后做简单扼要的记录。
1.将逃生绳带或逃生软梯一端固定在牢固的物体上,另一端挂扣在安全带上或缠绕在腰部,系好安全钩,并将救生绳顺着窗口抛向楼下。
2.戴上防护手套双手握住救生绳带,左脚面勾住窗台,左脚蹬外墙面,待人平稳后,左脚移出窗外。
3.两腿微弯,两脚用力蹬墙面的同时,双臂伸直,双手微松,两眼注视下方,沿救生绳带下滑。
当快接近地面时,右臂向前弯曲,勒紧绳带两腿委曲,两脚尖先着地。
二、安全绳采用的结构有哪些?
安全绳要求直径大于16mm,沿全长无直径不匀、捻不匀、强度不匀,扭结等,且加工整理容易,具有经济性。常采用的结构有:
1.三股搓绳(三股九花绳):由与绳反方向加捻的三股捻线构成,这是不改变捻度而捻合绳的一种方法。
2.四股搓绳(单绳四股绳):用四根股线,其中夹有一根芯绳,在不变形情况下捻合成绳。这种绳的外周,比三股搓绳近似于圆形,制细绳时不夹入芯绳。
3.多花绳:将三股搓绳作为股线,然后捻合成绳,但现已很少应用。
4.六股搓绳:六根股线中夹入与其相同直径的芯线而并捻,做成与钢丝绳同样的结构。但是全部用纤维时,使用中会变形,因此很少使用这种制法。
5.编织绳:用相同根数的S捻与Z捻股线,与绳的长方向成斜向交叉编制而成。与捻合绳相比,具有无扭结、绳末端不易开松的特点。
必须挂安全带。
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5.1.2条规定: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应挂牢安全带,安全带的选用与佩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安全带》(GB6095)的有关规定。
《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 2016)2.1.1条规定:高处作业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或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
扩展资料:
依据安全管理的客观要求,运用安全与事故的运动规律和预防、控制事故的规律,为了改变人的异常行为、物的异常状态,以及人与物的异常结合,从本质上超前有效预防、控制高处坠落事故,分为具体预防、控制和综合预防、控制。
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预防、控制,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预防、控制,是依据不同类型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每类高处坠落事故进行具体预防、控制要点。
洞口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预防留口、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上料平台口等都必须设有牢固、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盖板、围栏、安全网)。
洞口防护设施如有损坏必须及时修缮;洞口防护设施严禁擅自移位、拆除;在洞口旁操作要小心,不应背朝洞口作业;不要在洞口旁休息、打闹或跨越洞口及从洞口盖板上行走;同时洞口还必须挂设醒目的警示标志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