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正时链条是否需要更换了
判断正时链条是否需要更换的方法如下:
1、测量弹簧
测量弹簧的伸长量,如果超过了使用长度就应该更换,可以用弹簧秤多找几个地方测量。
2、测量凸轮轴和曲轴链轮
检测一下车辆的凸轮轴和曲轴链轮的磨损程度有没有超过使用极限,可以借助游标卡尺测量,如果超过了就应该马上更换。
3、测量拉链器和链条减震器
检测拉链器和链条减震器的厚度有没有超过使用极限,也可以借助游标卡尺来测量。
4、查看正时链条
根据正时链条的伸长、磨损、折断情况判断,如果正时链条损坏了,也需要立即更换。
5、听行驶时的声音
在汽车行驶中,如果发动机经常发出咯咯的摩擦声,并且与平常的声音不同,说明正时链条可能出现故障,需要更换。
6、油耗增加
汽车行驶一定的里程后,发动机油耗会增加,可能就是正时链条需要更换了。
7、汽车动力下降
当汽车动力出现下降的状态,可能是因为正时链条故障,制约气缸运动,影响了汽车的自吸气和排气功能。
正时链条故障前兆:
1、发动机会出现显著的异响;
2、车辆的耗油量增加;
3、汽车机油消耗增加;
4、车辆无法启动或是动力不足,正时链要是失效,便会限制气缸运动;
5、汽车尾气污染严重等,正时链条在15万公里以内使用是正常的。
1、清洁
有的包包上的金属掉色是金属上的污渍过多造成的,清洁金属上的污渍就可以将将金属还原原来的色彩。建议大家购买专用的金属清洁剂来对包包五金件的表面进行清洁,这样就可以让五金件恢复原来的光泽。
2、抛光
抛光的方法很多,大家可以不用机器抛光,也不用购买砂纸抛光。大家可以尝试用牙膏来抛光,牙膏中含有磨砂晶体,把牙膏涂抹在五金件表面,然后用细棉布摩擦,这样就可以将五金件恢复色彩。
3、电镀
电镀的方法比较专业,针对那些包包五金件磨损严重,有电镀层的五金件,大家可以尝试用电镀的方法来恢复包包五金的原有光泽。
扩展资料
防止和解决链条掉色的方法:
用透明指甲油涂一遍,或选用薄薄的护甲油也可,并且最好是买回来就涂上,防掉色效果更加。因为将指甲油涂在金属链子的表面,等于给金属链子加了一层保护膜,不但能阻止衣物对链子的直接摩擦,还能防止空气中的硫化物等对镀光层的侵蚀。
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补涂指甲油,尤其是经常接触、摩擦的地方。要给链条喷上清漆,以防氧化。如果是金色的链子,可以用金色的油漆笔重新上色。掉色过于严重的话,可以换一根链子。
检测静电除尘器的压力,以便及时了解烟气的工况温度和压力,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进,出口的烟道处安装热电偶和压力表。
阴极线,阳极板,分布板因种种原因造成积灰过厚,超过5~10MM时,应连续振打,如连续振打无效时,应切断高压电进行振打,如断电振打仍不奏效时因进行人工清灰。
如排灰系统卸料器和锁风阀出故障,应及时切断高压电排除故障后再进行生产。
对于拉链机应经常检查链条及各传动部位,一旦发现有残缺损伤的机件(链板变形,严重磨损,链条脱落)应及时修复换,如果运一段时间后,发现链条松脱,应去掉几节链条,或用星轮张紧装置调整,以链条下垂度适宜为准,保证拉链机运行平稳,且定期加油润滑。
各发兰密封联结部位,尤其是检修门,防爆阀及观察门处不得有漏风现象。
铁锈是氧化物,所以酸性物质容易将其溶解。所以我们可以用白醋来去除铁锈印。
1、首先要准备一瓶白醋,一副塑胶手套。(因为白醋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塑胶手套可以对手部皮肤起到保护作用。)
2、将白醋完全喷湿在铁锈印机的位置。
3、在该部位轻轻揉搓,可以看到铁锈印被溶解。
4、如果铁锈印迹比较顽固,需要再加一些白醋在印迹部位。
5、再次揉搓,清洗,知道铁锈印迹完全消失后,清水清洗整件衣服即可。
铁锈印迹还可以通过:柠檬酸溶液、草酸溶液、柠檬等酸性物质进行清洗。
FU系列链式输送机,由于取料具有内摩擦力和侧压力等特性,输送链的运动使机槽内的物料之内部压力和颗粒间的内摩擦力增加,当料层之间的内摩擦力大于物料与槽壁间的外摩擦力时,物料就随着输送链一起,像水一样的向前流动,料层高度与机槽宽度的比值满足一条件时,可形成稳定物料流。
巡检要点:
1、对减速机及电机进行检查时,检查是否有异音、明显的振动、地脚螺栓是否松动、减速机油位是否正常
2、检查链条是否磨损、链卡是否有松动、开裂和串销的现象,对链条淋油要及时。
3、检查头、尾轮轴承座螺栓是否松动,轴承是否有异音,定期对各轴承进行补加脂。
4、停机时检查拉链机的头尾轮、输送链、上下导轨是否损坏。
5、观察输送链是否松动,对输送链松动的及时调整尾部的张紧丝杆。检查拉链机的各项保护是否正常工作,停机时检查下料
6、口是否有异物和筛网是否磨损。
1、熟料结粒性不好,熟料大块多。由于窑系统工况稳定性差,热工制度波动多,大块窑皮脱落频繁,使得进入篦冷机的大块料多,熟料块不能快速冷却或冷却不透,经熟料破碎机破碎后产生红料,出篦冷机熟料红块过多,造成熟料温度升高。
2、篦冷机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篦冷机篦床上的料层过薄或过后都会导致熟料冷却效果不好,出篦冷机的熟料温度偏高。当料层过薄时会造成冷却风短路,当料层过厚时,因风吹不透料层,冷却风量会急剧下降。
3、窑系统用风影响。生产中由于预热器系统结皮、窑内结圈及三次风闸板损坏等原因,造成窑内通风不好。窑内正压,此时被迫减少篦冷机风机风量,造成出篦冷机熟料温度偏高。
4、熟料产量过高。篦冷机设计冷却能力为2500t/d,按10%的富余量计算,达到2750 t/d是能够满足要求的,但过高的熟料产量使得篦冷机的冷却能力显得不足,冷却能力下降,造成出篦冷机的熟料温度偏高。
5、保证余热发电AQC炉进口温度的影响。为保证余热发电AQC炉进口温度,提高系统的发电量,在操作上使得篦冷机后段料层偏厚,用风量偏低,使熟料在中、低温阶段冷却效果差,造成出篦冷机的熟料温度高。
熟料温度高的危害:
1、对熟料破碎机、辊压机的影响。正常情况下,熟料破碎机、辊压机轴承正常温度应在50℃,但因为熟料温度过高,热通过轴的传导直至轴承,造成轴承温度高达70℃以上,不得已增加冷却风机或循环水进行冷却降温,严重时会因轴承温度急剧上升,造成设备跳停,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熟料温度过高还会造成,破碎机边衬板变形,影响转子安全运转,严重时造成设备停机。
2、对熟料拉链机的影响。因普通钢材的强度与温度的关系造成反比,及温度越高,强度越低。过高的温度会使输送机的热疲劳损耗加剧,使用寿命缩短。熟料输送机由于输送的熟料温度高,造成裙板及中间的站板大多发生变形脆化,使其使用寿命受到明显影响。
3、对胶带输送机的影响。熟料从熟料库底出库到水泥磨入料提升机均采用皮带输送,皮带的耐热温度一般在150℃左右,如长时间使用温度高的熟料,将会大大降低皮带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连续运转率。
4、对水泥质量及磨机台时的影响。粉磨系统温度高,一方面会导致部分石膏脱水影响到水泥质量及加大设备的疲劳损耗,另一方面对磨机台时产量也有较大的影响。由于随着磨内温度升高,细粉静电吸附效应增加,加重了磨内糊球、糊衬板、糊篦板现象,使过粉磨严重,水泥磨台时随之降低。
---------------------
处理熟料结粒差的几项措施5000t/d生产线工艺配置:回转窑Φ4.8×72m; 在线TTF预分解系统;TCFC 5500行进式稳流冷却机;EPIC-F3170燃烧器; 两台CLF18120辊压机终粉磨系统,MFB3873+35风扫煤磨;配置一座9MW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存在问题:投产后,熟料结料差、飞砂严重,熟料立升重在1120g/L左右;烟室结皮多,窑电流高,严重影响了窑的操作调整及产质量的发挥。同时因熟料结粒差、飞砂料严重,篦冷机冷却效果差,两侧经常出现“红河”现象,吨熟料发电量只有30KWh/t左右。细粉料加剧了窑头收尘管道、收尘设备磨损。粉料容易熟料输送料斗缝隙溢出,造成料斗输送链条磨损大和现场环境卫生差。
针对此情况,笔者公司专们成立飞砂料治理小组,组织各部门讨论分析,对料、煤及操作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熟料结粒达到了较好状态,窑系统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提高。现就谈谈我公司的经验,供同行参考。
1 原燃材料情况
(1)笔者公司采用四组分配料,其原材料情况见表1。
(2)入窑生料成份见表2。
(3)熟料成分及熟料矿物组成见表3。
(4)煤质情况:采用多家烟煤搭配使用,煤工业分析见表4。
2 原因分析
(1)笔者公司石灰石品质高,石灰石中杂质少,CaO含量平均达到53.94%。氧化镁含量低,平均在0.25%,硫、Cl碱含量低。石灰石分解温度要求较高,反应活性较差。一般情况,当石灰石中伴生有其它矿物和杂质,一般具有降低分解温度的作用,这是因为石灰石中SiO2、Al2O3、Fe2O3等增强了方解石的分解活性所至。
(2)原料中硫氯碱等有害成分少,生料中碱含量低,MgO含量低,相对而言,煅烧中低共熔温度较高,液相粘度较大。
(3)煤供应点多,最多时达到六家供应商,搭配品种和比例变化大,煤质较差,煤质不稳定,受燃烧特性不同影响,煤粉存在明显的分级燃烧,造成烧成带火力强度不集中,煅烧温度难提高,副窑皮长、厚,烟室温度高,结皮增加,且因窑热工制度不稳定易长易掉,引起熟料结粒差。
(4)工艺管理和操作:煤质变化快,调料很难到位,工艺调整频繁、很难找到平衡点。新建生产线,操作员对系统的熟悉、把控度不高,操作水平、操作思想存在差异,操作中窑产量、系统用风、窑速控制、篦冷机操作不统一,造成人为操作不稳引起窑系统热工制度不稳。
(5)与质管部沟通不足,配合不好。当物料好烧窑况好后,配料管理人员有意控高KH、SM值,造成煅烧难度增加,窑况又变差,入窑物料成分控制的不稳定使得窑热工制度难以保持稳定。
(6)采购与进厂原煤管理不协调。煤供应点过多,不同煤之间燃烧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单批煤一次供应量少,预均化堆料过程中,很验证保证搭配品种、比例的稳定。
3 调整方案及解决措施
(1)定期召开操作员交流会,统一操作思想,减少系统操作的不稳定性。根据阶段性窑况选定合适的窑喂料量,以稳产求高产,以限制生料最高喂料量来稳定用风、用煤量。操作上,保持高窑速,稳定篦冷机操作,适当减少窑内通风,提高二三次风温,同时,煤粉细度控制由原来的≤8.0%改为≤4.0%,减轻分级燃烧现象,提高煅烧温度。
(2)改善物料易烧性。
①我公司采用辊压机终粉磨系统,前期出磨生料细度控制指标为0.08mm筛余≥22.0%,0.2mm筛余≥4.0%,实际出磨细度在0.08mm筛余20.0%左,0.2mm筛余实际2.0%~3.0%,生料粗颗粒多,增加了煅烧难度,经过分析决定改控制指标为0.08mm≥18.0%,0.2mm≥1.5%~2.0%。
②原燃料中含有镁、碱、硫等成分分多时,会增加液相量和降低液相表面张力,而煅烧过程中的液相量又与熟料化学成分和煅烧温度有关,配料方案选择与煅烧温度的匹配就显得十分必要。从表三和表四看,熟料KH值和SM值不高,熟料液相量正常,但MgO和SO3含量低,液相表面张力较高。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总结得出:在熟料KH值保持0.900~0.910范围, SM值和IM值下调控制过程中,只要窑况稳,熟料中游离氧化钙稳定在1.0%左右,熟料强度不降反升,且熟料结粒良好,熟料立升重有明显增加。根据这一现象,最终定在KH=0.900~0.910,SM=2.10左右,IM=1.35~1.45,熟料液相量在27%~28%,物料易烧,熟料结粒良好,升重由之前的平均1120g/L,增加到1200 g/L,熟料强度3d保持在30 MPa~33 MPa,28d强度保持在60~64MPa,改进后熟料成分入矿物组成见表5。
(3)重抓原煤采购与原煤均化管理。因生料中碱含量低,对进厂原煤的硫含量进行控制,确保合理的硫碱比控制(总结出原煤中全硫在1.2%以下时,烟室结皮少;减少煤供应商和增加每批煤的供应量,按堆场空间与消耗量做好煤进厂计划,利于增加煤的搭配比例稳定和延长同一比例煤的使用周期,利于配料稳定及煅烧操作调整,稳定窑系统热工制度。
(4)加强现场管理,加强结皮清理和系统漏风治理。
(5)与质管部及时沟通,跟踪好煤料变化,减少生料成分的波动。
4 取得的效果
经过上述措施改进后,窑系统运行良好,熟料结粒致密,熟料立升重在1200至1300范围,窑电流由平均850A降至750A左右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见表6。
5 结束语
配料方案选择必须根据原燃材料情况作调整,同时配料方案又要与煅烧制度相适应。窑系统热工制度的稳定离不开“五个稳定”。要想保持熟料结粒良好,一是要保持配料合理稳定,确保一定液相量、液相粘度和液相表面张力;二是窑操作要稳定,三班操作必须统一,以稳产求高产,找到窑系统的平衡点,寻求煅烧成本最低化;三是管理,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各环节的工作围绕一个目标开展,即为窑系统稳定运行提供条件为前提,各管理环节形成有效合力,窑产质量才能发挥最佳效应。
车票夹
拉链头:金色,椭圆形,要刻字,字的样式如图,字要凹进去。拉链头尺寸10x25mm
拉链装饰锁扣链条样式:如图,颜色:金色,长度:200MM。链条顶端带两个环,一个圆环:内径约10mm。另一个是蟹扣。链条的另一端靠近拉链部分也带一个环(样式如图,尺寸同圆环,)这个环是要直接固定在拉链鼻上的。
拉链位置:如图,拉链样式:如图,起鼓拉链,3号圈式拉链,拉链金属扣鼻为金色。
拉链装饰锁扣链条要采用能过捡针机的金属材料。
锁扣链条由圆环-链条-圆环 组成。
蟹扣
整个车票夹不能用PVC材料加工。票夹主面料用2-A 794 #39
内衬面料:PU,金色尼龙塔丝绒。
票夹正面:用一块面料缝制,无拼接,但有一道明线(也叫收口压线)(表示包面对称) 正面尺寸如图。
票夹背面:样式如图,有一个口袋+一个月票贴。口袋设计尺寸为54Hx86WMM。正好能放进票卡,而又不紧巴。所有打板都是这个尺寸。透明月票贴材料选用 PP 尺寸 69x43mm 圆角。
原产国内标(made in china) 要夹缝在票夹的内侧。
方框内备注
票夹主面料为:2-A 794 # 39
内衬面料:PU 金色尼龙塔丝绒。
票夹正面贴衬:材料为聚氨酸脂 厚度:3mm
透明月票贴:材料:PP 要透明度好的。
拉链:3号圈式拉链,与票夹面料顺色。
拉链扣鼻:金色
拉链装饰锁扣链条样式:圆环--链条-圆环
蟹扣
原产国内标:材料为纤维。
包装:先用OPP袋(一个个)封好,然后再装纸箱。
因为本人以前在国内也是干这一行的,我知道接个订单不容易,尤其是日本订单,要求特细。所以,这个忙我肯定要帮!
希望能对楼主有所帮助!有不明之处,还可追问。
1、对颜色较浅的机器油渍,可用汽油刷洗,然后在衣物油污处的上下各垫一张吸墨纸或布用熨斗熨烫,使油进一步蒸发,被纸或布吸收, 这样反复换纸或布多次熨烫,直到油污全都被吸尽为止。最后用洗涤剂洗涤,再用清水漂洗干净。 对颜色较深的机器油渍,必须用优质汽油漂洗,然后再用吸墨纸或布熨烫吸收,最后再用温水冲洗干净。
2、粉笔去除机油污迹法:衣服沾染上机油时,应立即涂上粉笔粉末,过一会儿用刷子刷去,再按1∶10的比例将洗衣粉调入水中,浸洗搓揉,就能完全去除机油污迹。绢布应改用痱子粉。
3、木屑去除油迹法:衣服沾上了机械油,可用木屑拌洗衣粉,反复揉搓,然后用清水漂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