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36V理电池组可以串联当72Ⅴ用吗?
从物理学上角度来看的话,可以是两个电池串联的时候,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嗯各个电池电压之和。也就是说两个36V的锂电池串联可以得到72V的电压。但事实上,敲黑板的话,一定要注意,电池都是有内电阻的,单两个电池串联的时候,由于它的内电阻会分一定量的电压,当两个电池串联的时候电路中的电流会增大,相应的由于内电阻也会分担电压,分的电压也会变大,所以对外输出的电压必然要比72V要小的多。同时还有一个原因,由于每个电池它允许通过的电流是有限的,当你两个电池串联的时候,通过电池的电流会增加,这样的话电池用的时间会短,很有可能电流过大的话还会把电池烧坏。这样都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的,所以呢每个电池生产的时候都有一定的使用要求,不能随随意意的自己串联。
如果是十二块六伏的电瓶,就把十二块电瓶按第一块的正极接控制器,负极接第二块的正极,第二块的负极接第三块的正极……以此类推,最后一块电瓶的负极接控制器负极。
如若单块电压是十二伏的电瓶,就六块串联成一组,最后把两组电瓶的正极接正极,负极接负极并联,分别把并联后的正极接控制器正极,负极接控制器的负极。
低速电动汽车锂电池
可以的,串联的时候需使用同一批次同一型号同样新旧的电池,并联也是一样的,并联两组电池需要基本参数要一致,并联的话电池的容量会增加一倍,这样的话电池的续航能力也会增加一倍,也就是说续航里程会是原来的两倍,原来能跑100公里的,你并联后就能跑200公里。
购买锂电池前先看看其使用的电芯是不是A品,电芯的质量决定这电瓶的质量,如容量和能量密度等,其次找个大厂家出品的锂电池,生产工艺成熟,售后有保障,锂电池市场参考价1250元/KW.H。如果你需要跑长途,最好装一台增程器,有了它不怕半途没电,它能助你驰骋无忧。
由于低速电动四轮车的续航里程还是比较有限的,不能完全满足大众的日常出行需求,如果想要增加其续航里程,可以装上一台增程器,以此来增加其续航里程,增加其活动范围,满足大众日常出行需求,实现出行往返自如,不再因半途没电而举步维艰。
增程器可以直接找厂家购买,厂家直接发货,这样会便宜一些。需选择大厂家大品牌出品的增程器才会有质量、性能、工艺、售后等全方位的保障,不然如果是小作坊式的厂家就容易坏也没有各方面的保障了。
增程器使用建议:
增程器在电量是满格的时候不推荐启动,一般建议在电量只有30%-40%的时候启动是最佳的。满电量的时候启动是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效果的,为了环境友好,建议在需要的时候启动增程器,电池污染比废气污染更严重,保护电池就是保护环境。不建议在电池没有一点电的情况下使用,增程器启动的时候是电启动,在电池一点电都没有的时候启动可能会打不着火。
串联接法。就是把一个电瓶的负极(黑色)和下一个电瓶的正极(红色)接起来,再把这个电瓶的负极(黑色)和再下一个电瓶的正极(红色)接起来,以此类推,开始一个电瓶的正极和最后一个的电瓶的负极就是这个电池组的正负极。
电动车电瓶使用注意事项
不宜骑过就充电:电池的寿命是由充放电循环次数决定的,应该对充放电的次数正确把握,充放电次数越多寿命衰减越快,铅酸电池组的循环寿命次数,一般一两年更换一次,所以,不应该只要骑过电动车就充电,应该掌握在电池放电深度的时再充电。
充电时间不宜过长:许多电动车用户认为充电时间越长电池电量越足,这是非常错误的充电时间一般以充电器变灯后延长 以内为最佳长时间的过充容易导致电池变形失水等现象,从而直接危害电池寿命。
比你说的23串1并。那么这个电池就只有23节电池。为了增大电池组的电量,可以增加更多并,比如72V电动车,就是23串多串并联。才能满足电动车使用。
随意再加一块电池会破坏原有组的平衡。新电池的销量和销售额非常好,因为工厂把电池连接成一组,参数相同,整组电池的顺序很好,有利于人去们充放电,也有利于电池更耐用。电池的压力是变化的,很多东西都需要一起更换, 比如电器、充电器等。可以去买个数字电压指示器,不然就没电了。
一般控制器可以加电池, 但有些不能保护电池。另外,控制器的耐用性是有限的,电池的过电压非常接近内部电池的极限,控制器很容易坏掉。一般蓄电池的功率越是高于一定的压力,解决得越快,寿命越短。
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更换蓄电池后,发动机功率会增加70s,转速会提高,速度也会提高。同时,对于电机来说,它可以承受电压的波动,所以在短时间内,电机可以承受压力。
这种安排对电动车是非常不利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电压,增加电池的输出功率,减少放电时间,从而减少电力运输的里程。
2、长时间没有额定的发动机功率,增加热量,影响发动机散热, 降低发动机寿命,甚至烧毁。
3、电动车的电子元件过载,缩短其寿命。
4、上升速度与原车的制动系统不匹配,超过最高速度,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蓄电池电压的升高,不仅会影响电动交通工具的使用寿命,还会降低行驶里程,并引发危险的、几乎可行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