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结构主要包括那三个部分
一般情况下,公文的三大组成部分是:
1、版头部分(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红色分隔线);
2、主体部分(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名称及印章、成文日期、附注、附1、件);
3、版记部分(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
文件起草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1、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和上级机关的有关规定。
2、简明扼要。请示应当一文一事。
3、谦虚谨慎,勤勉及时。
4、贵在得“体”。合乎体式,合乎身份。
5、人名、地名、数字、引文要正确。时间一般要写具体的年月日。使用数字时,除公文编号、统计表、计划表、序号、专用术语和其他必须用阿拉伯数字者外,一般用汉字书写。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公文
公文结构主要包括的三个部分是版头部分、主体部分和版记部分。
一、公文主要结构:
版头部分: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红色分隔线;
主体部分: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名称及印章、成文日期、附注、附件;
版记部分: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
二、公文:公务文书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又称公务文件。无论从事专业工作,还是从事行政事务,都要学会通过公文来传达政令政策、处理公务,以保证协调各种关系,决定事务使工作正确地、高效地进行。
公文处理包括哪三个环节
公文拟制是公文处理工作的第一个环节,主要包括公文的起草、审核、签发等程序,要求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果严谨、格式规范等。
公文办理是公文处理工作的第二个环节,指的是公文在机关内部从形成到运转处理必须经过的一系列环节,主要包括收文办理、发文办理、整理归档。
公文管理指的是公文从形成、办理、传递、存贮、转换为档案或销毁的过程,需要以特定的方法对公文进行创制加工,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
公文管理是公文处理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说,公文处理包括三大环节:即公文的形成公文的处理公文的管理。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在公文形成-公文处理-公文管理的整个流程中,公文管理是公文处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行政机关日常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提高公文处理工作水平,我们始终坚持将公文处理作为办公室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条例》,《细则》为标准,以确保公文质量为重点,严格公文制发程序,规范文件体式,积极探索,扎实工作,使公文处理实现了规范化、经常化、科学化。
公文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五要素”):
1、主题——公文主旨的写作与表述要领;
2、材料——公文的材料及特点,围绕公文主旨选材和使用材料的方法;
3、结构——公文的结构特征, 公文结构的基本模式及写作要求;
4、语言——公文语言的使用原则及要求;
5、表达方式——公文的主要表达方法。
公文种类
公文种类主要有:命令、决定、决议、指示、公告、布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内容上“三查三改”查立意:看是否明确、完整、突出,改观点错误、浮泛空洞、文不切题、含混冗杂、不合逻辑之处。
查措施政策:看措施、规定、办法、意见是否符合政策,切实可行;改矛盾抵触之处及不求实效的官话、套话、大话、空话和不力之处。
查材料:看是否具体、真实、典型,改一般化、概念化和不实之处。
公文的起草、公文的审核,以及公文的签发。
公文必须注明发文日期,以表明公文从何时开始生效。发文日期位于公文的末尾、发文机关的下面并稍向右错开。发文日期必须写明发文日期的全称,以免日后考察时间发生困难。
发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一般以领导人最后签发的日期为准,经会议讨论通过的决议、决定等以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
公文用纸:
采用国际标准A4型纸,其成品幅面尺寸为:公文用纸上白边(天头)宽为20mm±0.5mm,下白(地脚)宽7mm±0.5mm,左白边(订口)宽20mm±0.5mm,右白边(翻口)宽15mm±0.5mm。
首页不要页码.为了防止出现“此页无正文”字样,在调整行距、字距时,每页既可减少1行,每行可减少1―2个字,也可每页增加1―2行,每行增加1―2个字。
公文要双面印刷。 公文页码用4号半角白体阿拉伯数字标注,置于版心下边缘之下一行,数字左右各放一条4号一字线,一字线距版心下边缘7mm,单页码居右空1字,双页码居左空1字。 公文装订与公文排印一致,左侧装订,不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