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钢丝绳插接长度是多少
插套是钢丝绳直径的15-20倍长度。
小对接一般是钢丝绳直径的40~50倍。如用在重要部位的绳索,接头长度可加长到80~100倍,所以对接法也叫短插。
大对接(大接法)单股插接长度一般为钢丝绳直径的180倍,也就是说,一根钢丝绳头,按三股算,破头长度应保证大于3X180d两端头总长为2X3X180d。比如φ24.5钢丝绳,大插一次,就须插接2X3X180x24.5=26460mm。因此,大插接法也叫长插法。
钢丝绳的插接方法一般可分为5种:即一进一插接法、一进二插接法、一进三插接法、一进四和一进五插接法。最常用的是一进三插接法,一进五插接法多用于钢丝绳的小结。
扩展资料:
钢丝绳吊索的报废标准
钢丝绳吊索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停止使用、修复或报废:
1、钢丝绳断1股,或表面钢丝磨蚀达钢丝直径的40%以上,或钢丝绳直径减少7%以上。
2、钢丝绳发生扭结变形。
3、钢丝绳在一个捻距内断丝超标(附表9):(1)当断丝现象集中发生于局部,在长度为6倍直径的一段内断丝发生在一股上时,达到规定断丝数的一半即应报废。(2)钢丝绳有锈蚀或磨损时,报废断丝数应乘以折减系数(附表9)。
4、钢丝绳局部可见断丝损坏(有三根以上的断丝聚集在一起)。
5、索眼表面出现断丝,或断丝集中在金属套管、插接处附近、插接连接绳股中。
6、钢丝绳由于带电燃弧引起的钢丝绳烧熔、熔融金属液浸烫,或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中引起的强度下降。
7、插接处严重受挤压、磨损;金属套管损坏(如裂纹、严重变形、腐蚀)或直径缩小到原直径的95%。
8、绳端固定连接的金属套管或插接连接部分滑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钢丝绳吊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钢——钢丝绳插接
倍率即省力的倍数。不仅要考虑是动滑轮的数量和分支,还需考虑绕入卷筒的分支数,比方说一个动滑轮,绕入端为2个(双联卷筒),则倍率为1(不省力),若此时绕入端为1个(单联卷筒),则倍率为2(省一半的力)。因此,倍率为:承载绳根数(1个动滑轮对应两根承载绳)/2(双联)或1(单联)=倍率。
(2)绳套长度13~24倍钢丝绳直径;
(3)插接长度20~24倍钢丝绳直径;
(4)各股穿插次数不得小于4次,在使用前必须经125%的超负荷试验。
钢丝绳套是一种一般应用于吊装、牵引、拉紧和承载的钢丝绳索,可随需要自由调控长度和直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工作平稳等特点。使用钢丝绳制造绳套,包括磷化涂层钢丝绳、镀锌钢丝绳、不锈钢丝绳、光面钢丝绳等等,其中的不锈钢丝绳与镀锌钢丝绳防腐蚀能力良好,磷化涂层钢丝绳表面的磷化膜是一种耐磨涂层。
这里还有一个概念,就是安全工作载荷(SWL),一般来说其与工作载荷(WLL)相等,安全工作载荷的不同之处是由现场工作人员根据工况确定的,举一个例子说明:
某厂新进一批钢丝绳用于吊装作业,出厂铭牌标明其工作载荷为5T,破断载荷为25T,那么其安全系数为5,由于工况要求安全性略高,所以操作人员将其安全工作载荷定为2.5T,相当于提高了安全系数,为10。此时,该钢丝绳的工作能力被限定在2.5T。
单股钢丝绳的外层钢丝、多股钢丝绳的外层股或缆式钢丝绳的单元钢丝绳围绕钢丝绳轴线旋转一周(或螺旋)且平行于钢丝绳轴线的对应两点间的距离H。
捻距的两个计算公式:T=πD*ctgα 和T=π(D-d)*ctgα
其中:D-钢丝绳的捻制圆直径,α-捻角,d-钢丝绳的股径或丝径。
没有一捻距的说法,一般是捻股,捻股的类型、结构和用途钢丝绳的类型、结构、原料和生产工艺取决于用途。一般钢丝绳用直径0.1~6.0mm圆断面的碳素钢丝。捻制密封和半密封钢丝绳时,采用Z形和其他异型钢丝。
扩展资料:
一根钢丝绳,使用不同设备生产的股,也会造成各股之间捻距不相等。不同型号的设备,由于其设计参数和制造精度不同,即使生产同一规格,其捻距也不可能完全相等,因此不同设备生产的股,不能在同一根钢丝绳中使用。
虽为同一型号的捻股机,由于其制造精度,或在使用后的磨损程度不同(如牵引轮磨损),其捻距也可能会有差别,因此在2台型号相同的捻股机上生产的股,需要在同一根钢丝绳上使用时,应仔细测量其捻距,符合标准方可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捻距
表A1 第一、第二和第三组穿插程序(交互捻钢丝绳) A5 第四和第五组穿插A5.1 在第三组穿插后,可从每根绳股切除部分钢丝来减小尾端。应把剩余的钢丝沿股的中心反向捻入减少了钢丝的股绳的结构里。A5.2 应使用减少的尾端按A2.2或A2.3规定的方法进行第四、第五组穿插。为了使插编的部位平滑和圆整,应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整形,使它们进入合适的位置。
附 录 B(提示的附录)机械插编方法 B1 一般规则本附录规定了用交互捻纤维绳芯或金属绳芯的六股钢丝绳机械穿插制作装有套环的吊索索扣的方法,也适用于没有套环的索扣。 B2 方法B2.1 插接头是由三股四次和另外三股五次整股穿插而制成的(共27次)。B2.2 插编初期的方法见图B1所示的图解说明和表B1中的详细说明。B2.3 插编完第四组绳股后,采取插一股,剪掉相邻一股的方法穿插,最后把余股全部剪掉。B2.4 按照附录A中第A2.3~A2.5条规定的方法处理绳芯。B2.5 为了使插编的索扣严紧美观,应用整形机整形,使它们进入合适的位置。 图B1 机械插编初期的方法
表B1 机械插编程序(交互捻钢丝绳)
本标准 在主要技术内容上修改采用ISO/DIS 2408:2002《一般用途钢丝绳最低要求》,并参照了ISO 223211990《一般用途非合金钢丝绳和粗直径钢丝绳用拉拔钢丝规范》相关内容。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条款和国际标准条款的对照一览表。
由 于 我 国法律要求和工业的特殊要求,本标准在采用国际标准时进行了修改。这些技术性差异用垂直单线标识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在附录B中给出了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
本 标 准 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 “本 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b) 用 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c) 删 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本 标 准 代替GB/T 8918-1996(钢丝绳》的相应部分。
本 标 准 与GB/T 8918-1996相比,技术内容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16个结构。
17X7类分为18X7和18X 19类
— 股结构的表示顺序改为从中心丝到外层丝。
— 钢丝绳长度允许偏差大于1 000 m为。-+2%a
— 增加了抗拉强度级别(光面、B类1 960 MPa,2 160 MPa,AB类1 870 MPa,1 960 MPa,A类1 87 0 M Pa).
— 钢丝绳直径范围改为0. 6 mm-60 mm,钢丝绳公称直径用"D',表示。
— 钢丝的直径范围为0. 15 mm-4.4 mm,钢丝公称直径用“d',表示。
— 加大钢丝绳的捻距倍数,点接触8倍,线接触7.25倍。
— 增加单股钢丝绳外层股的捻距倍数,不大于10.5倍。
— 增加四股圆股钢丝绳的捻距倍数,不大于9倍
— 取消钢丝绳或其股绳在全长上有不大于实测平均捻距士3%的偏差规定。
— 调整了6X19⑹类纤维芯和钢芯、6X37⑹类钢芯的重量系数,分开了18X7类、18 X 19类、34 X 7类 别中的纤维芯和钢芯的重量系数和破断拉力系数
— 拆股钢丝弯曲和扭转次数保留了原标准的规定并作适当调整。
— 增加了直径0.1 5^0.2 m m B类钢丝的最小锌层质量。
— 钢丝绳部分拆股试验允许的低值钢丝根数作调整(除单股绳):抗拉强度、弯曲、扭转按试验数的 20 %
— 去掉了对钢丝绳用途级别的判定。
— 品种表中的有效数字位数保留重新计算,与ISO/DIS 2408:2002一致(保留三位)。
— 第四章改为订货内容,原来各章依此类推。
— 增加本标准与ISO/DIS 2408:2002条款的对照一览表。
— 增加本标准与ISO/DIS 2408:2002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 取消钢丝绳用途推荐表。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钢丝绳术语
GB 8706-88
本标准适用于钢丝绳产品及使用标准常用的术语。在制(修)订钢丝绳产品标准和实际应用中,应采用本标准规定的术语。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2532—74《钢丝绳——词汇》。
在钢丝绳中,钢丝和各层的股是以最小扭矩或最小旋转程度的方式排列,例如在多层、相同结构的股构成多股钢丝绳以及围绕着一个独立的钢丝绳芯捻制的单层股钢丝绳中,钢丝和各层的股的捻制方向相反时,这种钢丝绳具有较低的扭转应力,从而呈现不旋转性或微旋转性。
1.磷化涂层钢丝绳(中国专利),制绳钢丝磷化膜膜重3-60克/平米,磷化后捻制前钢丝不进行冷拉加工,直接捻制股绳、钢芯及钢丝绳
2.镀锌钢丝绳,包括热镀锌和电镀锌两种方法,镀锌层越厚防腐蚀能力越强
3.涂塑钢丝绳,在钢丝绳外表面或股绳外表面涂覆一定厚度的塑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酯等
4.光面钢丝绳,经过热处理和表面准备的原料冷拉后得到的制绳钢丝(注:预处理过程中形成的磷化膜在冷拉过程中与拉丝模具激烈摩擦逐渐脱落),钢丝不再经过任何表面处理直接捻制股绳、钢芯和钢丝绳,国外1834年开始生产,国内1939年天津第一钢丝绳厂开始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