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的生猪产量什么时候能恢复到常年的正常水准?
产能恢复往常水平的时间
农业农村部负责人称生猪产量恢复到常年正常的水平,将会在2021年中旬实现这一目标。因为生猪的周期是有6个月时间,而在2020年底已经恢复到了90%的产能,所以在未来较短的一段时间内,就可以迅速的回归到正常水平。
供需关系猪肉价格相互作用生猪的产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之后,猪肉价格势必会伴随着持续性的下降,但是是否会回归到2018年左右的水平并不好说。猪肉是一种商品,它会在供需关系之中保持着一种平衡的状态。
当生猪价格较高的时候,人们对猪肉的需求量也就会减少,因为大家觉得同等的购买力与其买猪肉不如买鸡鸭鹅肉。但是猪肉价格下跌一点之后,大家购买猪肉的欲望就会被激发出来。就比如当初猪肉价格增长到40元一斤的时候,大家买猪肉的几率就比较少了,但是下降到20元一斤之后,大家购买猪肉也就跟之前一样稀疏平常了。
所以未来猪肉价格是否会下降,还是在于人们对于猪肉价格的接受度是怎样的。如果猪肉在20元一斤能够卖得很好了,生产出来的猪肉都能够卖完,那么它再降价也就没有必要了。价格再低一点,对于养殖户而言,他们能够获得的收益就会减少,所以猪肉的价格会一直稳定在这个范围。
猪肉价格和成本有关另外猪肉价格和饲料以及农户的投资还有承担的风险有着巨大的关系。当饲料价格较高的时候,猪肉价格势必降不下来,因为成本已经如此之高了,猪肉价格在下降,那农户就根本不赚钱,反而在亏钱了。
并且农户因为经历过一次大规模的猪瘟之后受损严重,所需要的投入会更多,很多农户都不愿意扩大规模再生产了,猪肉价格也就会稳定在一个较高点的状态。
农业农村部在11月22日上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专门说的就是我们的生猪产能问题,下面咱们就和大家说说具体农业农村部都说了啥?
农业农村部回答了我们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我们的生猪产能到底什么时候可以恢复,答案是2020年底可恢复全部产能的80%,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吃很长一段时间的高价猪肉了呢?其实并不是的,农业农村部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首先是进口肉制品的增加,前三个季度我们增加了进口肉制品比往年同期多40%,达到了132.07万吨。而鸡肉生产增加了15.5%,鸡蛋增加了6.1%,牛奶增加了5.6%,牛羊肉增加了3.2%和23%分别是330万吨和230万吨。预计我们全年可增产禽肉300万吨,牛奶160万吨,牛羊肉30万吨。
我们以前有数据说我们的猪肉缺口在1000万吨左右,现在我们的这些可替代肉类食品的供应增加将近700万吨,虽然还是有很大的缺口,但是我认为这样小的供需缺口,不会造成肉类价格的大幅度上扬。大家不用再为天价猪肉的事情担心了,猪肉价格的持续非理性走高已经失去了基础。
这些只是在增加肉类供给上下工夫,我们国家还会彻底的清查我们的冷藏库,看看到底我们还有多少的冷藏肉在仓库中存放着。我认为国家的这个举动既可以摸清咱们的肉类存量情况,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打击企业或是个人囤积猪肉的问题,有利于稳定我们的猪肉市场价格。
最后农业农村部还没忘记提醒大家,猪肉的供给出现了问题,我们不要总是盯着猪肉不放,我们可以多吃一些鸡肉鱼肉等其他的可替代肉类。这样我们的不但可以很好的缓解猪肉供应紧张的局面,我们还可以坚减少我们的粮食供给压力,因为出畜禽类的饲料转化比率是2:1而猪的饲料转化比率是3.5:1我们少吃猪肉真的可以减少粮食供给的压力。
预计到今年下半年吧!按照目前的猪肉价格的趋势来看,预计2020年下半年生猪生产有可能回升,这样猪肉市场供应也就逐步改善,然而,明年有望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所以说,要想吃到便宜的猪肉,这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猪肉背后涨价的原因:
1、受到非瘟的影响
从去年8月份第一起非瘟发生后,全国各地非瘟疫情不断发生,非瘟病毒传播速度快,发病速度快,传染程度大,但凡非瘟发生的地方,无猪幸免,死亡率高达百分之百,并且非瘟发生后疫区段时间内不能养猪。再加上受到非瘟发生的影响,猪肉价格也是一落千丈,导致养殖户纷纷抛售出栏猪,这是造成生猪存栏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2、受到生猪禁养的影响
从2016年开始,我国多个地区纷纷出台生猪禁养政策,在农村划定的多个区域内不能养猪,就算是在能养猪的区域养殖场的面积不能超过15亩地,随着养猪门槛的提高,引起很多农村养殖户失去了养猪的资格,这是当前生猪存栏量下降的次要原因。
3、散养户减少
一直以来散养户是猪肉供给的重要来源,从环保一刀切禁止散养户养殖后,14亿人口肉食来源过分依赖于进口和大集团的垄断供给,形成了牵一发动全身单一的供应链,当内部需求出现大量的缺口而进口断链时,造成了需大于求的局面,必然推动市场肉价拼命上涨。这才是猪肉上涨的主要原因。
扩展资料
由于猪肉市场供给量确实非常丰富,各类冷冻猪肉充满市场,供大于求,生猪需求量大大缩减。目前,市场是根本不缺猪肉,有四大猪肉来源,即进口猪肉、各地储备猪肉、屠企囤积余肉、各地生猪上市产生的新鲜猪肉,货源十分充足,根本能够满足市场上的日常需求。
猪肉价格高,消费者普遍购买率低,表面上看猪肉市场供大于求。目前,猪肉价格居高不下,高价位运行,使低收入的消费者群体,根本买不起、吃不起猪肉,对猪肉远而避之中低收入的消费者群体,在昂贵的猪肉价格面前,仍然显得着襟见肘,苍白无力,购买动力低下;高收入消费者群体,虽然有购买的能力,但消费者群体微小,购买量小,购买率低。
猪肉市场表面上看,市场上猪肉非常丰富,实质上猪肉购买率下降,是猪肉产生滞销,使市场上生猪需求量下降,生猪需求压力减轻了,是导致生猪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
猪肉价格上涨后,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了加快生猪产能恢复、增加进口猪肉数量、冷冻储备猪肉投放市场等多项调控措施。 这些措施出台后,猪肉价格开始快速下跌,虽然没有再次回到十元一斤的水平,但往往比四五十元一斤的价格下降了很多。 从2021年开始,我国北方地区猪流感出现一定程度的加重,导致许多养殖业者集中开店。
市场供应量增加,加之春节期间市场需求量小、供应增加、需求淡季,全年下降,从肉类价格和市场消费来看,两者之间也出现了明显的反比。 2021年肉消费量为30公斤至40公斤,如果2022年猪肉价格处于一定合理区间,2022年的市场需求量也将维持在40公斤左右。 因此,2022年的市场需求主要由猪肉价格决定。 猪肉是中国人消费最多的肉类之一,其价格突然上涨一倍当然是受到限制的。
因此,为了确保猪肉供应,稳定猪肉价格,我国从去年到今年通过多种途径增加猪肉市场供应。 2月至9月上半年整体市场行情处于回落状态,市场供给侧压力进一步加大,非洲猪瘟也引发集中恐慌情绪,仔猪和母猪也出现了一定减少。 进入10月份以来,由于超低的价格,很多南方地区都加快了灌肠和腌肉的速度。 结果,随着肥猪需求量增加,价格“反弹”,舍不得市场卖完,再次舍不得卖完,产能有了一定的恢复。
猪肉价格今年一直备受关注,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受非洲猪瘟和猪周期双重影响,我国猪肉价格暴涨,从平时的十几元涨到三十几元。 长时间不吃猪肉,毕竟不是办法。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消费猪肉5500万吨左右,平均每月消费猪肉450万吨,远远大于牛羊肉的消费量。 可见我国居民对猪肉的需求量非常巨大,日常饮食中猪肉也必不可少。
尽管说最近猪肉价格有一定的下降,可是都还没恢复到2019年上半年度猪肉价格情况,还记得2020年上半年度买生猪肉的情况下只必须15元一斤上下,对比现阶段的涨价了不仅一倍。那麼,猪肉价格何时恢复一切正常价?
前一段时间,猪肉价格持续10周下降,让许多 顾客逐渐希望过春节大口吃肉的场景。实际上早在9月份逐渐,全国各地猪肉价格就呈不断下降趋势,部分猪源充足的地域,乃至跌到十几元一斤,而现阶段的猪肉价格也早已小于同期相比水准。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动态称,11月份第2周,全国各地农贸市场猪肉价格下降至1公斤46.47元,这也是9月份至今,猪肉价格已持续2个半月下降。
猪肉价格持续下降的缘故在哪?1、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较快提高
据检测,10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3950万只,持续13月提高,比同期相比提高32%;生猪存栏3.87亿头,持续9个月提高,比同期相比提高27%。现阶段活猪生产能力早已恢复到2017年年底的88%上下。由此可见市场需求慢慢比较宽松,造成 猪肉价格大幅度下降。
2、进口猪肉和中间储备肉的推广
进口猪肉和中间储备肉的推广亦提升了销售市场生猪肉补充,调控了猪肉价格。数据信息表明,2020年一月至9月在我国共进口猪肉328.六万吨,同比增加132.2%。就华储网过去公示统计分析,截止9月底,年之内已推广35次中间贮备冷冻猪肉,总计投入量达60万吨级。
3、要求皮软
现阶段离元旦春节消费热季的来临也有一段时间,因而时下销售市场针对生猪肉消费的要求并不高。另外政府部门为平稳猪价,一部分地域会出现一定的补助管控,导致猪价下降。
猪肉价格何时恢复一切正常价?据统计,猪肉价格要直到2021年才可以恢复一切正常。
近日,农业农村部下发《加速活猪生产制造恢复发展趋势三年行动方案》。在其中明确提出活猪生产制造恢复总体目标,即2020年要尽早抵制生猪存栏下降趋势,保证 年末前止跌回升,保证 2020年元旦春节和全国各地“全国两会”期内生猪肉市场需求基本上平稳;保证 2020年年末前生产能力基本上恢复到贴近长期的水准,2021年恢复一切正常。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兽医研究室副研究员朱增勇预估,全国各地生猪价格将再次波动下挫到12月份。进到制作咸肉时节以后,生猪肉消费市场将分阶段提升,推动猪价周期性反跳,但反跳室内空间比较有限。2021年猪价将展现前高后低行情,高些可能发生在春节前,第三季度可能慢慢贴近长期总需求。
总体来说,最近猪肉价格的下降关键和供货恢复、消费皮软等要素相关,实际上依据销售市场看来,这也是能够 意料获得的。而事后元旦春节消费热季的来临,猪价或会迈入一些较小幅度上涨幅度,但室内空间比较有限,对于要恢复至以往总需求,预估得直到2021年第三季度。
现阶段什么地域猪肉降价了?据不彻底统计分析,下列地域猪肉价格有一定的下降。
1、昆明市从11月逐渐,昆明市生猪价格有一定的下降,17日早已降至1公斤27元。
2、深圳市 依据广东省深圳深圳福田区较大 的农副产品批发销售市场发觉,深圳生猪肉零售价拥有显著的下降,一斤要便宜五六块钱。
3、广州市 11月21日前后左右,在广东省广州市好几个综合性销售市场见到,猪肉价格对比起前不久均值一斤降了3-5元。
4、北京市 11月22日前后左右,北京市10月末生猪肉均值厂家批发在25.13元一斤,近日一斤减价到19.75元一斤。
猪肉价格的增涨,造成 许多普通百姓都买不起生猪肉,期待猪肉价格尽快能恢复以前的一切正常价钱。
农业农村部发出消息,说十一长假之后,全国瘦肉型生猪的出栏价格跌破32元,并且生猪产能恢复到正常年份的八成。按照这个数据来说,猪肉价格在短时间内,还有一定的下跌空间。现在农业农村部还说,在年底有望把生猪规模养殖、生猪和能繁殖母猪存栏恢复到正常水平。
1、下跌还有空间生猪产能恢复到常年的八成,直接让生猪出栏价格下跌。出栏价格下跌,市场上的猪肉价格势必会下跌。根据网络数据的检测,十一长假之后,全国瘦肉型生猪出栏平均价格,已经跌破32元。全国生猪出栏价格最低的黑龙江,甚至已经跌破到了29元。虽说中间商会赚差价,但随着出栏价格的降低,市场上的猪肉价格肯定不会再保持原来的价格。猪肉价格持续性下跌,是肯定的。至于能下跌多少,还是要以当地的实际价格为准。
2、猪肉价格猪肉价格并不完全受疫情影响,从2019年开始,它就涨了不少。主要原因是在2019年非洲猪瘟来袭,导致大多数地区生猪存栏量减少。严重地区减少50%,影响较小的地区也减少30%左右。生猪存栏量减少,直接导致了猪肉价格上升。本来以为在2020年,猪肉能回到正常价格。结果疫情突然来袭,让2020年的猪肉价格,赶超了2019年。好在猪瘟和疫情,全都得到了控制,猪肉价格有可能回到往年的正常价。
3、年底价格根据农业农村部的声明,在年底很有可能把生猪存栏量、出栏价格,恢复到往年正常水平。也就是说猪肉价格,也有可能回调到正常水平。现在主要还是看年底价格,年底如果能与现在保持一定的差距,就说明猪肉价格有可能回到正常水平。如果没有降到一定地步,恐怕还要再等上几个月。
自从非洲猪瘟以来,中国的猪肉价格一直在上涨,很多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都在上涨,让人打电话去吃猪肉,而最近猪肉价格又回来了,当你在买猪肉的时候应该有一种清晰的感觉,这让消费者失业了,据了解猪肉价格每公斤跌到了15元以下。自今年1月底以来,猪肉价格跌入通道,春节过后,肉类价格出现了“下滑”,近日部分猪肉价格跌至每斤15元以下,创近19个月来的新低,但目前小猪价格跌至低于猪肉价格跌幅,仔猪养殖和销售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猪肉价格,整体而言,生猪价格下跌8.13元/公斤。市场大幅下跌,中国主流地区生猪价格涨幅明显不足,国内大部分生猪价格下跌,生猪价格难以触底反弹。
专家认为,近期猪肉价格继续下跌,主要是在季节性消费淡季,考虑猪的供应,今年的猪肉价格总体下降的趋势将是一个冲击。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猪肉价格的下降,实际上是供需的双重影响的结果,从需求的角度来看,由于过去的春节,实际上每个人对猪肉的需求都处于一个持续的衰减状态,因为猪肉的消费是一个周期性的特征,每年春节或特殊节假日,猪肉消费量会增加,非节假日期间猪肉消费量会减少是一个客观规律。
根据猪肉价格的长期走势,随着猪肉消费的增加,端午节前后可能会有一波价格上涨的浪潮。但从前期新生仔猪数量计算,预计第二季度全国规模养猪场育肥猪年增长率将达到50%。市场供给普遍充裕,前期价格不太可能超过高点。根据目前产量的回升,预计今年6、7月生猪库存将恢复到往年的正常水平。再过4个月左右的时间,每个月的出栏量会逐渐恢复到常年水平。
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将继续关注猪生产的恢复和非洲猪瘟的防控。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将继续关注全面恢复生猪生产的目标和任务,逐级落实职责,协调政策落实工作。继续增加生猪养殖,确保恢复势头不受影响,生猪库存继续增加。加强对疫情整个链条的调查、监测、检疫和监督。开展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异地防控试点。我们将继续建设无疫区和无疫区,坚决防止疫情死灰复燃。着眼长远,探索建立生猪生产能力储备体系,加强监管预警,完善调控政策,稳定基本生产能力,及早研究判断,及早干预。努力防止生猪生产和价格的剧烈波动。
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消息来看八月份我国的生猪存栏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8.7%,从绝对数据上来讲,生猪存栏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亿多头,可以说这个数量是非常庞大的。这也充分地说明了我国的生猪存栏量是非常少的,特别是可繁育母猪的存栏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7.4%, 而且还在持续的下降。猪肉价格的大涨与可繁育母猪的存栏量下降有直接的关系,这是专家所给出的猪周期的理论。
根据猪周期的理论来推算,目前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如此之小,能繁育母猪不足2500万头,如果恢复到去年的能繁育母猪的存栏量的话,至少需要40%的增长量。尽管我国已经采取了国5条的措施来鼓励农民扩大生猪养殖,取消了一些地方性的禁养限养的区域,并对农民建设养猪场,不用开具任何手续,可以在自家的耕地上建设养猪场的措施实施以来,好多农民开始加入了生猪养殖的行业。根据目前能繁育母猪在进行繁育仔猪,仔猪长大繁育猪仔的时间至少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也就是说我国的猪肉价格达到正常的猪肉价格,至少需要在明年年底的行情。
总之,尽管我国目前开始投放储备猪肉,但是我国储备猪肉仅仅50万吨,加上进口猪肉今年的总量也只有不超过200万吨,这些对于我国庞大的消费大市场上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毕竟我国因为非洲猪瘟病毒的影响以及环境污染治理的原因,造成的今年猪肉缺口量在1400万吨左右,所以我国生猪养殖规模要想恢复到正常的规模的话,时间还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也就是猪肉价格恢复到正常的价格,也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毕竟生猪养殖规模得到恢复以后,猪肉价格才会回归正常的行情。
你认为猪价2021年能降到什么程度?中秋国庆两节过后,随着猪肉消费进入淡季,生猪产能持续恢复,猪价开始持续全线下跌。同时猪价开启周期性下跌态势基本确定。生猪价格进入下行通道。
那么,你认为猪价2021年能到什么程度呢?猪肉回归正常水平,主要原因如下:
一.生猪恢复性发展即将到位。
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信息看,现在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均恢复到正常年份80%以上,生猪规模养殖比重提高到53%。目前在建或将建规模化养猪项目还在疯狂建设中,到2021年年中生猪基本发展到位。
猪肉价格将回归正常年份或偏高水平。百姓可以吃上正常肉价指日可待。
二.开启周期性循环。
生猪价格不会永远居高不下,随着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和释放,生猪价格必然下行。由此而产生猪下行周期是必然的。
10月份生猪价格开始全线下跌,虽然四季度南方做腊肉,东北杀年猪及元旦佳节,生猪价格有拉动上升的空间,但涨幅空间有限,不会影响生猪下跌态势。因此,今年春节前后猪价正式进入下行周期。
三.2021年生猪价格走向。
据统计,到2020年底,全国生猪出栏可达到5.3亿头,而全国年消耗生猪在6.5头左右,缺口在1.2头左右,那么目前已建成投产的大型猪场和复养户产能陆续释放的话,生猪产能进入饱和过剩阶段,养猪进入风险期。
因此,2021年年中或年底前生猪将恢复正常水平可以说一点问题没有。到那时人们可以吃上正常肉价了。
总之,今年春节前后生猪价格正式进入下行周期,到明年年中或年底前,生猪存栏量将进入饱和过利阶段,生猪价格大幅下跌,猪肉价格进入正常水平,百姓真正可以大口吃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