侉子摩托车怎么传动
摩托车一共有三种传动方式:链条传动、轴传动和皮带传动。
1、链条传动:
优点:重量轻、启动迅猛、动力直接,所以跑车、赛车上只有链条传动。并且链条的传递效率是最高的,高于轴传动,能量损失很小。价格便宜、保养维修方便,普通车友自己换一根链条也没有什么难度。
缺点:保养周期相对于轴传动更短。另外保养周期根据使用环境有很大的变化,比如遇到泥沙雨雪基本上就要精细保养一次,因为杂质会侵入链条节,加速磨损,而如果长期在干燥环境使用,则不需要太频繁的保养。
链条传动被用于代步车、轻型摩托车和大部分主流车型;由于重量轻,链条传动方式也被应用于竞技型,例如SBK(超级摩托车)和越野车型等。
2、轴传动:
优点:强度高,轴传动多见单摇臂结构设计,因为传动轴的外壳足以满足后摇臂的强度需求。能适应更大的扭矩,链条的缺点就是大扭矩会严重拉伸链条,这是不可逆的,不能修复只能更换,而轴传动就避免了这种损耗。
缺点:整体结构重,无法轻量化。虽然结构可靠,可一旦维修就十分的麻烦,并且配件价格高昂。
轴传动方式较适用于大扭力的重型巡航车型,例如雅马哈的巡航车、V-MAX街车,宝马的1200RT、1200LT巡航系列等大排量车型上会采用轴传动。
3、皮带传动:
皮带传动大体上分为跨骑车皮带和踏板车皮带(CVT)。本文只讲跨骑车皮带。
优点:软性结构,几乎没有运转噪音。无需润滑油,避免了油腻的保养过程。弹性大,换档时遇到转速差可以很好的用皮带的形变化解,也就是升降档平顺。
缺点:很显然最柔软的皮带传动一定是传动效率最低的。寿命也不长,因为橡胶材质的皮带对于飞沙走石没有什么抵抗力。另外和链条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链条即使“寿终正寝”也可以勉强带你走到维修店,而皮带说断就断,说一不二,不会给你任何缓冲的机会。
摩托车链条松紧标准是:用螺丝刀在链条下部最低处垂直向上用力挑动链条,用力后,链条的同比位移量应为15至25毫米。
链条作为摩托车比较常见的一种传动形式,它具有前期成本低,后期维护容易的特点,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异响,需要频繁调整上下自由行程,如若不然就会有掉链和折断的可能,所以链条的合理保养很重要。
1、按照链条传动过程它必须要有一个上下的浮动,不然整车的传动过程就会有明显的震感产生,而这个幅度通常情况下应该保持在25mm左右,这个幅度的标准应该以链条落差最大点为标准,尽量要靠近链条中间位置,不能以链轮略前位置为标准。
2、测试链条幅度时尽量要保持在中间位置,这种状态下链条的松紧度就会最为适合,既不会存在过松现象,也不会有过紧的可能。
3、链条的传动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间隙,这个预留间隙的最大好处,可以缓解车辆传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不至于影响车辆的骑行质感。
根据链传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它必须有一个上下浮动,否则整车传动过程会有明显的震动,这个幅度正常情况下应该保持在25mm左右。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幅度的标准应该基于链条的最大下降点,尽可能靠近链条的中间位置,而不是链轮稍前的位置。
如上图所示,测试链条振幅时,尽量保持在中间位置。在这种状态下,链条的松紧度将是最合适的,既不会太松也不会太紧。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链传动过程中一定有差距。这种预留间隙最大的优点是可以缓解车辆传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不影响车辆的乘坐质感。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情况下,链条调整越勤快,松动的可能性就越大,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与调整方法直接相关。通常我们在调整链条时,会在末端拧紧后轮轴螺母,但实际上这种操作方法是错误的,很容易迫使链条减少上下自由行程而变得过紧,从而导致链条“跑调、松动、跑调”的不良现象。
避免这种现象最有效的方法是改变调整方法。首先确定链条的自由行程和左右位置后,锁紧后轮轴螺母,然后依次检查并拧紧链条张紧器。只有这样,链条的松紧度才能保持在调整好的状态,不会因为后续的操作而改变,所以操作方法会直接影响链条的调整效果。
但它也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缺点,需要频繁的进行润滑和松紧度的调整,如果对其不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它就会很容易出现异响,脱链,过度磨损等不良现象。
2.皮带传动,这类传动形式在前几年并不多见,只有一些高端车型才会采用皮带传动的形式。究其原因主要就在于它的成本相对会比较高,这在无形中就会增加整车的制造成本。
但当巡航车融入皮带传动后,因为这种传动系统的运转过程会更加平顺和轻柔,就会避免异响的出现,并且皮带传动也不需要像链条那样频繁的进行保养,更不需要润滑。不过它也是需要进行调整的,但这个调整频率相对链条而言,就会小得多。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皮带传动和链条传动从组成结构上来看都是一样的,因为它们都有一个主动轮和从动轮,唯一的不同无非就是两个轮子的形状和皮带与链条之间的区别。
有了这种组成结构上的差异,就出现了它们传动效果上的不一样。但这里的传动效果更多是一个平顺性的问题,它和动力表现没有太大关系,所以当前车辆不管采用链条传动还是皮带传动,实际的动力表现是没有区别的,唯一的不同就是我们骑行过程中的感觉会有差异。
虽然这种描述听起来有点绕口,但事实上它就是这么个表现。再简单直接一点的话,同一款摩托车如果装配不一样的传动形式,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骑行品质会有明显的区别。
也就是说皮带传动因为整个过程中的缓冲性能比较好,所以在整个换挡过程中它就可以规避一定的顿挫感,并且还会完全没有噪音,这是链条传动所无法达到的。
但前面已经说了,皮带传动相对于链条传动成本会比较高,这就意味着如果这类传动系统老化后进行更换,用户所承担的维修成本相对也会比较高,并且个人维修起来也会比较麻烦。
而链条传动就没有这种“富贵病”只要你有稍微的动手能力都可以亲自操刀,并且还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随意改变链轮速比提升车辆性能。所以从这两类传动形式的特点和不足来说,它们各有优势,也有不足,因此就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与坏。
不过对于巡航太子车而言,皮带传动已经成为了主流配置,而链条传动显然就有点跟不上车型需求。在这里它们之间的差异已不再是简单的特点或者弊端的问题,而是皮带传动会更有档次感,也会更容易符合现阶段摩友们对于,巡航太子车配置的要求。所以从这种表现来看,巡航太子车装配皮带传动还是会好于链条传动,因为它更符合主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