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四绳抓斗,什么是双绳抓斗
四绳抓斗主要与具有两组起升卷筒的桥式或门式起重机配套使用,抓取各类松散的堆积物,进行装车、卸车、转堆加料等作业.根据抓取物料情况和用户需要可设计带齿、平行大梁张开、水下作业等形式.产品描述 四绳抓斗工作原理 在各类起重机上,配有两组电机卷筒(即电动葫芦),每组卷筒引出两根钢丝绳,其中两根成一组分别生根在抓斗平衡架两端作支持用,另一组钢丝绳经过上横梁的滑轮与下横梁的滑轮,组成滑轮组,起开闭斗部作用.工作开始时,支持钢丝绳将抓斗起吊在适当位置上,然后放下开闭钢丝绳,这时靠下横梁的自重迫使斗部以下横梁大轴为中心将斗部打开,当斗部开到两耳板的碰块相撞时,即斗部打开到最大极限.开斗时,上横梁滑轮和下横梁滑轮中心距加大,然后支持钢丝绳落下,将已打开的抓斗,落在要抓取的松散堆积物上面,再收绕开闭钢丝绳,将上横梁滑轮与下横梁滑轮的中心距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这样就完成了抓取物料过程.在闭合的斗部里已装满了物料,最后提升开闭钢丝绳,整个抓斗亦被吊起,经行车移动到所需卸料场地上,开斗卸下所抓取的物料.
双绳抓斗适用于有双起升机构(单根绳)的各类起重机,多使用于港口、码头、建筑路桥等行业.根据物料特性可配用轻型、中型、重型、超重型.适用抓取各类松散堆积物.
在各类起重机上,配有两组电机卷筒(即电动葫芦),每组卷筒引出一根钢丝绳,其中一根钢丝绳在抓斗平衡架两端作支持用,另一根钢丝绳经过上横梁的滑轮与下横梁的滑轮,组成滑轮组,起开闭斗部作用.
工作开始时,支持钢丝绳将抓斗起吊在适当位置上,然后放下开闭钢丝绳,这时靠下横梁的自重迫使斗以下横梁大轴为中心将斗部打开,当斗部开至两耳板的碰块相撞时,即斗部打开到最大极限.开斗时,上横梁滑轮和下横梁滑轮中心距加大,然后支持钢丝绳落下,将已打开的抓斗,落在要抓取的松散堆积物上面,再收绕开闭钢丝绳,将上横梁滑轮与下横梁滑轮的中心距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这样就完成了抓取物料过程.在闭合的斗部里已装满了物料,最后提升开闭钢丝绳,整个抓斗亦被吊起,经行车移动到所需卸料场地上,开斗卸下所抓取的物料.
选用钢丝绳是依据起重量,需要知道工地料斗全重(包括自重与砂石重量),才能选用钢丝绳,料斗2-10吨都有的,仅供参考。吊车常用钢丝绳品种有磷化涂层钢丝绳、镀锌钢丝绳、不锈钢丝绳,大气环境中使用,专利技术生产的锰系磷化涂层钢丝绳使用寿命最长,重腐蚀环境优选热镀锌—磷化双涂层钢丝绳。专利技术生产的磷化涂层钢丝绳,优先采用锰系或锌锰系磷化,与光面钢丝绳生产工艺对比,只是增加了最后的耐磨磷化处理工序,制绳钢丝的耐磨性和耐蚀性大幅度提高,使用磷化钢丝直接捻制钢丝绳。目前疲劳试验数据表明,磷化涂层钢丝绳疲劳寿命是同结构光面钢丝绳的3-4倍左右(试验室可比条件下)随着对耐磨磷化配方的研究,还有大幅度提升的可能性。锰系磷化就是耐磨磷化,可以解决钢丝绳使用过程中的磨损问题,按照现在钢丝绳市场的大致价格,锰系磷化涂层钢丝绳的价格大约是光面钢丝绳的1.4-1.6倍,而使用寿命延长幅度远高于价格的增长幅度,所以,磷化涂层钢丝绳日均使用费用仅为光面钢丝绳的30-45%,使用成本更低,性价比更高,光面钢丝绳正在被淘汰。
(一)行车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行车工
1、行车工须经专门安全技术训练考试,并持有操作证者方能独立操作,未经专门训练和通过考试不得单独操作。
2、开车前应认真检查设备机要、电气部分和防护保险装置是否完好、灵敏可靠。如果控制器、制动器、限位器、电铃、紧急开关等主要附件失灵,严禁吊运。
3、必须听从挂钩起重人员(一人)指挥。正常吊运时不准多人指挥,但时任何人发动的紧急停车信号,都应立急停车。
4、行车工必须在得到指挥信号后方能进行操作,行车起动时应先鸣铃。
5、操作控制器手柄时,应先从“零”位转到第一档,然后逐渐增减速度。换向时,必须先转回“零”位。
6、当接近卷扬限位时,大小车临近终端或邻近行车相遇时,速度要缓慢。不准用倒车代替制动、限位代替停车,紧急开关代替普通开关。
7、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专用站台或扶梯上行走和上下。大车轨道两侧除检修外不准行走。小车轨道上严禁行走。不准从一台行车跨越到另一台行车。
8、工作停歇时,不准将超重物悬在空中停留。运行中,地面有人或落放吊件时应鸣铃警告。严禁吊物在人头上越过。吊运物件离地不得过高。
9、两台行车同时起吊一物件时,要听从指挥,步调一致。
10、运行时行车与行车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严禁撞车。同壁行吊车错车时,行车应开动小车主动避让;同上层行车相遇,下层行车应主动避让。
11、检修行车应停靠在安全地点,切断电源挂上“禁止合闸”的警示牌。地面要设围栏,并挂“禁止通行”的标志。
12、重吨位物件起吊时,应先销离地试吊,确认吊钩平稳,制动良好,然后升高,缓慢运行。不准同时操作三只空中手柄。
13、行车运行时,严禁有人上下。也不准在运行时进行检修和调整机件。
14、运行中发生突然停电,必须将开关手柄放置到零倍。起吊件未放下或索具未脱钩,不准离开驾驶室。
15、浇铸前,应先看好钢(铁)水包高度,然后鸣铃和慢速运行;浇钢时,下降速度要缓稳。
16、运行时由于突然故障而引起漏钢(铁)水或吊件下滑时,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向无人处降落。
17、露天行车遇有暴风、雷击或6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工作,夹轨器应夹紧可靠或用地锚拉紧。切断电源。车轮前后应塞垫块卡牢。
18、准备间作业应有充足的照明。
19、龙门吊安全操作按本规程执行。行驶时注意轨道上有无障碍;吊运高大物件妨碍视线时,两旁应设专人监视和协助总指挥,传递信息。
20、行车工必须认真做到“十不吊”:
超过额定负荷不吊;
指挥信号不明,重量不明,光线暗淡不吊;
吊绳和附件捆缚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
行车吊挂重物直接进行加工的不吊;
歪拉斜挂不吊;
工件上站人或工件上浮放有活动物的不吊;
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具有爆炸性物不吊;
带棱角快口未垫好不吊;
埋在地下的物件不吊;
管理人员违章指挥不吊。
21、工作完毕,行车应停在规定位置,升起吊钩,小开到轨道两端,并将控制手柄放置“零”位,切断电源。
(二)挂钩工安全操作规程
1、必须熟悉起吊器具的基本性能和各种吊具、索具的最大允许负荷、报废标准,(见附录篇内的、常用起重钢丝绳、链条使用标准)熟悉掌握指挥信号,并遵守行车工的“十不吊”。
2、起吊工具要经常检查,确保完好可靠,并要妥善保管。不准随地乱丢,不准超负荷使用。
3、起吊物件的指挥手势要清楚,信号要明确,不准戴手套指挥。起吊大型重吨位时,必须先试吊,离地不得高于0。5米,经检查,确认稳妥后方可起吊运行。
4、起吊件必须捆缚平稳牢固,棱角快口部位应设衬垫,吊位应正确。起吊件翻身时要掌握重心,注意周围人员动向。
5、用两台行车同时起吊一物件时,应按行车额定载重量合理分配,统一指挥,步调一致。
6、不准在起吊件下面停留、行走或站立。
7、捆缚吊物选择绳索夹角要适当,不得大于1200。遇特殊起吊件时应用专用工具。
8、多人吊运重物,应有专人(一人)指挥,其他人只能协助传递信息;不得远距离或不引路指挥吊物运行。
9、吊运物件应按规定地点妥善堆放,不准将重物堆放在动力输送管线上面或安全通道上。
10、行车挂钩工统一手势;
手心向上表示吊钩向上;
手心向下表示吊钩向下;
手心向前表示大车向前;
手心向后表示大车向后;
手心向左表示小车向左;
手心向右表示小车向右;
小指向上表示吊钩小起;
小指向下表示吊钩小落;
双手交叉表示停止;
起吊手势应有哨音信号配合。
防护栏杆的高度不应低于1.5米,且内侧应立挂密目安全网。钢丝绳的锚扣应符合规范要求。料台安装前应先检查予留锚环与结构的连接是否可靠,是否有松动的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安装。
为保险起见,卸料平台应挂上明显的限载牌,限载要求为1.0T。
绳卡英将鞍座放在受力绳一边,U行卡环放在返回的短绳一边,严禁正反排列。
不锈钢刺绳,刀片刺绳,刺网,材质种类丰富,按需定制,牢固稳定,防阻效果好,库存充足,生产设备齐全,发货速度快,设计美观,防锈防腐。
一、箕斗钢丝绳:
提升机滚筒直径:D=3.6m,周长C=ЛD=3.14×3.6=11.304(m),滚筒宽度为1.8m,绳径42mm,则缠绳圈数为42,绞车第一层容绳量为:42×11.304m=484m 滚筒距离天轮水平距离50m,天轮距离地面高度30m,则滚筒距离天轮间的钢丝绳长L12=502+302则算得L1=58.30m,天轮距离井底高度L2=360m。
滚筒留绳6圈计算:
则钢丝绳总长度L=L1+L2+6×C=58.30+360+6×11.304=486.124(m)
建议钢丝绳长度为500m。
滚筒需缠绳:500-30-58.3=411.7m<484m
二、罐笼钢丝绳:
提升机滚筒直径:D=4m,周长C=ЛD=3.14×4=12.56(m),滚筒宽度为2.4m,绳径44mm,则缠绳圈数为54,绞车第一层容绳量为:54×12.56m=678m。
滚筒距离天轮水平距离52m,天轮距离地面高度30m,则滚筒距离天轮间的钢丝绳长L12=522+302则算得L1=60.033m,天轮距离井底高度L2=360m。
滚筒留绳6圈计算:
则钢丝绳总长度L=L1+L2+6×C=60.033+360+6×
1.按钢丝绳的捻法分
(1)右交互捻(记为ZS)钢丝捻成股为左旋,股捻成绳为右旋。
(2)左交互捻(记为SZ)钢丝捻成股为右旋,股捻成绳为左旋。
(3)右同向捻(记为ZZ)钢丝捻成股为右旋,股捻成绳亦为右旋。
(4)左同向捻(记为SS)钢丝捻成股为左旋,股捻成绳亦为左旋。
同向捻的钢丝绳之间接触较好,表面较平滑,挠性好,磨损小,使用寿命长,缺点是会自行松散,故不宜用于自由起重,宜用于有刚性导轨提升的场合。
交互捻的钢丝绳的缺点是刚性大,使用寿命短,优点是不易自行松散,使用方便,在起重机械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