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拆后轴的螺丝需要多大的扳手
可选用17号或者15号扳手。
自行车后轴主要有两种型号,但是轴棍直径都是10毫米。老式后轴是17的,所以可选用17号的套管扳手或梅花扳手,新式后轴基本都是15的,用15号套管或梅花扳手。
扩展资料:自行车的保养方法:
1,车架,车架的保养即漆面的维护,防止骑行产生的泥沙对漆面造成划伤,一般官方不会给出标准的保养时刻表,我在这里给的建议是脏了或者每次越野后。
2,三轴,即中轴,前后花鼓,骑行过程中这些地方强度都是很大的,尤其是雨天骑行,对三轴的影响很是明显。如果三轴进泥沙了要及时清洗,如果视其不顾,估计一二百公里后只能换零件了。日常骑行的话,三轴建议一年进行一次保养,经常越野的朋友建议每3个月保养一次。
3,轮组,轮组出厂时都会有固定的张力,在骑行过程中轮组张力会慢慢释放,明显的感觉就是车子骑起来没有原来那么"轻"了。这时就应该对轮组张力重新进行调教。一般这个周期为一年左右,当然轮组在外力撞击下产生的偏摆最好马上解决。
4,前叉,前叉是保养过程中比较容易忽视的一点。前叉在工作时内外管的摩擦会带入大量的灰尘。长时间不维护的话对尘封或者内管都会有损伤。官方给出的保养周期是500公里越野,但是一般来讲一年进行一次维护即可。
5,刹车,山地刹车一般都是油碟,保养无非是更换刹车油,而且目前技术都很成熟,所以这个部位手感或者制动力有变化了再进行维护。
6,公路夹器,在公路车上,除了传动部位外大概夹器是最脏的了,而且在雨天骑行时水带上来的泥沙大多都甩在了夹器的位置,夹器一年保养一次即可,如果日常骑行的路况特别糟糕,也可以视手感保养。
7,传动变速,传动变速即我们说的变速套件。长时间骑行会导致导轮内部缺油,泥沙也会积累,直接导致变速手感变差,传动异响。建议一年保养一次。
你好请问是问山地自行车扳手尺寸是多少吗?山地自行车扳手尺寸是15毫米或者或6/8毫米。山地车安装是需要15毫米的开口扳手或6/8毫米内六角扳手。脚蹬部件装配在中轴部件的左右曲柄上,是一个将平动力转化为转动力的装置,自行车骑行时,脚踏力首先传递给脚蹬部件,然后由脚蹬轴转动曲柄,牙盘,中轴,链条飞轮,使后轮转动,从而使自行车前进。
**后轴**常见的有
公制 M10*1-6H/6g 大径10mm, 螺母对边宽常为 17mm 多用于国内普通自行车
美制(英制?) 3/8 * 26牙 (0.379-26-6H/6g6e) 大径约9.5mm, 螺母对边宽常为约15mm 多用于变速车
两个螺距基本都为1mm,公制大径有大一点, 所以公制的螺母可以拧进英制的后轴里,不过好像不是很牢靠,所以注意别弄错了
其他的我就不清楚了,欢迎补充.
扳手可以考虑准备个15-17的
另外**前轴**除了上面两种常见的还有M8*1或0.317-26(5/16-26)的
12寸活口扳手即可。
1、自行车维修常用梅花扳手及开口扳手。
2、螺丝常用:8号、10号、12号、13号、14号、15号、17号扳手。
3、前叉螺母,中轴碗等螺丝,用12寸活口扳手即可。
4、使用时,右手握手柄。手越靠后,扳动起来越省力,扳动小螺母时,因需要不断地转动蜗轮,调节扳口的大小,所以手应握在靠近呆扳唇,并用大拇指调制蜗轮,以适应螺母的大小。活络扳手的扳口夹持螺母时,呆扳唇在上,活扳唇在下。活扳手切不可反过来使用。
扩展资料:
活扳手:开口宽度可在一定尺寸范围内进行调节,能拧转不同规格的螺栓或螺母。该扳手的结构特点是固定钳口制成带有细齿的平钳凹;活动钳口一端制成平钳口;另一端制成带有细齿的凹钳口;向下按动蜗杆,活动钳口可迅速取下,调换钳口位置。
一个开口扳手可适用于2—6种规格的螺丝,而一个双头呆扳手只适用2种螺丝。一个开口扳手相当于2-3个呆扳手,相当于一个活动扳手但不需调节开口就可快速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