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在出厂的时候拧的螺丝几乎没有痕迹,它们是如何做到的?
序言:在生产汽车的过程中,肯定需要使用到扳手去拧螺丝,但是汽车在出厂的时候是看不到螺丝被扭过的痕迹,其实不只是汽车很多,其他的工业产品也都不会出现螺丝扭动的痕迹,比如人们经常用到的手机,全新的状态下是完全看不到痕迹的,但是如果拆卸一次过后就能够看到明显的痕迹。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因为螺丝和螺母的状态,以及工具的水平和操作人员的手法。最主要的就在于使用的工具,因为工业领域使用的工具价格非常的昂贵,精准度非常的高,所以才不会出现痕迹。
一、螺丝的划痕有一部分的生产厂家会使用一些专业的工具来拧螺丝,而且这些工具的价格在十几万左右是普通修车厂无法承受的价格,所以在拧螺丝的过程中才不会留下痕迹。之所以大部分的人在拧螺丝的过程中会留下痕迹,这也是因为操作技巧不够成熟,而且使用的工具也是比较普通的。
二、工具螺丝和螺母的状态,如果是全新的话,用专业的工具是不太容易留下划痕的,但是如果用扳手或者是螺丝刀的话,就会很容易让表面产生划痕。汽车在生产的过程中,螺丝和螺母以及其他的任何材料都是全新的状态,所以在装配的过程中,是不会出现任何异常情况的,而且在生产车子的过程中处于静态,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吃劲的情况,在拆解的过程中就会更困难一些。
三、生产过程因为全新的汽车在质量上一定要做到极致,才能够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所以才会使用昂贵的工具来生产汽车,而普通的修车厂和普通的工具是无法进行相比的,因为在生产汽车的时候,装配的标准非常的高,所以才能够有效的避免螺丝出现划痕。
两个方面(厂家与售后 标准流程)来说:
主机厂(即原厂)
⑴标准
汽车 主机厂螺栓紧固力矩,紧固角度,紧固力矩的速度(5-2-3速度)都是经过测试,计算出来的。
(2)工具
有了标准,拧紧工具采购时,大部分都是根据扭矩范围,来按数据采购的…特别是消耗量最大的枪头,套筒,扳手…说10号套筒不会用11号,还有3/4转接头不会用用3/8转的… 拧紧时枪的初始到1/3紧固进度转速200转,到2/3时120转,最后快扭紧到位时可能是160转…这都是有标准的。……这些设计拧紧标准要求,工具配套合适,磨损到一定程度的更换保养,几个程序下来才能达到规定的扭矩大小和外观要求。
售后标准(4S或者外边维修公司或路边店)
就拿4S店来说吧理论上4S店返修保养都会经过品牌NDSD部门的培训,按厂家提供的标准流程来…实际上呢…4S店大部分技师都是根据经验,在不影响安全及零部件损坏的情况下,哪个省力,哪个省时来拆装…早干完早休息,工时还是按厂家定的标准来算钱。这就涉及到第一个标准。
其次,4S里的大部分是手动工具,人来操作,稳定性不可能达到机器的一致性要求,工具配套:拧紧枪,套筒,枪头,扳手磨损厉害估计还在用,4S压缩成本很厉害的。外边维修基本靠经验,达到标准,能跑了,没啥大问题就行,对外观件(客户直观看的螺丝,要求不高)
特别说下扭矩扳手:
扭矩扳手,一般只是最终校核使用,操作者使用时的角度,起拉速度,套筒或者枪头的磨损度对螺栓感官影响最大……而返修时扭矩在40扭以上,紧固位置空间不够时,偏角度使用,甚至扭矩扳手 棘轮扳手组合使用。
当然,螺栓的强度,制作工艺也多少对螺栓感官有些许影响。
……PS:我用过最好的扭矩扳手应该是日本东日的,主机厂基本都是定扭扳手,一个工位一把,同一力矩标定一把。福特每个班次开班前都会校核扭力值。[抠鼻]4S不会买这样贵的,一般都是所谓世达可调…重不说,手感(人体工程学,接触面摩擦力相对东日差太多) 基本上用一百次左右扳手接套筒头部就松垮垮的…关键可能用坏了才会去标定扭矩或直接报废,这样还不如棘轮扳手相对顺手稳定。
……最主要的是,大部分东西都是当初的好…破镜重圆还是会有不同。
二手车买卖中人们经常通过观察车身螺丝有没有拧动痕迹来辅助判断车辆是否进行过维修。因为很多零部件维修时都需要先拆卸螺丝,而在拆卸过程中很容易在螺丝上留下痕迹。 但是新车的螺丝也是一个个拧上去的,为什么几乎看不到拧过的痕迹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主要有这几点原因:
1、拧螺丝扭矩控制拧螺丝如果用力过大就很容易在螺丝上产生痕迹,而 汽车 在组装过程中很难出现这样的情况。
因为每个螺丝都有其设计的拧紧力矩,装配线上使用的电动扭力扳手精度很高,还带数据联网功能,可以主动监测拧紧力矩是否合格,如果数据异常的话是无法通过的。所以即使是装配工人想用力过猛给螺丝拧坏都无法实现。
2、工具适配性汽车 是生产线式组装,每个工位负责安装的零部件是固定的,所以配备的扳手尺寸也是和螺丝完全匹配的。这样在拧螺丝的过程中螺丝头部受力均匀,不容易出现痕迹。
而我们自己拆卸时工具选择就相对随意了,开口扳手、梅花扳手、套筒,基本上是手边有哪个就用哪个。有时候螺丝与扳手之间配合松旷,用力时就容易打滑产生痕迹。
3、安装便利性生产线上 汽车 零部件是一个个给装上去的,各种零件的安装顺序是有讲究的,不可能出现装好一个零件后挡住下一个零件的安装。所以在整个装配过程中都可以用很舒服的姿势去拧螺丝,这样扳手就能很好地贴合螺丝,使螺丝受力均匀。
而修车时情况就不一样了,有时候损坏的零件螺丝会被遮挡,导致工具无法完全贴合,或者发力角度不舒服,这都很容易导致拧螺丝时发生滑脱从而留下比较明显的痕迹。
4、安装与拆卸的差异汽车 组装时所有零件都是第一次使用,螺纹光洁无杂质,安装配合面贴合严密,施工条件更好。而修车时 汽车 已经使用过一段时间了,螺纹上可能会有泥土或者锈迹会增加阻力,使用中各个部件受力变形可能会导致螺栓力矩发生变化,再加上螺栓自身的老化等因素,拆卸难度只会比安装时更大。
5、 汽车 上有些螺丝是先安装后喷漆汽车 喷漆时有些零部件已经安装到车身上了,这些紧固螺丝会跟着车身一起被喷漆,所以就算有拧动的痕迹也会被漆膜给覆盖掉。
综合以上原因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新车的螺丝很难发现拧动的痕迹了。
我不是一个崇洋媚外的人,对于造车技术这个事可以说日本确实领先了我们很多年。您问的这个 汽车 出厂后拧过的螺丝没有痕迹这事,我在几年前特意找专业人士了解过。我家附近在2003年有一家本田 汽车 的附件制造厂,我在厂里工作过。里面有几个技术总监是日本人。有次技术总监来我们车间检查,午饭期间,我坐到总监边聊天,就聊了日本 汽车 发动机的密封效果等等这些话题。总监说:日本在八几年的时候就采用了紧固螺栓热处理工艺。意思是发动机这些重要的 汽车 组件在进行组装时,紧固螺栓或者螺母都要进行加热处理,再进行安装。在这种情况下安装对配件的材质要求非常高!而且经过热处理的螺栓或者螺母在安装时不需要使用太大的力度,只需将组装机器人设置好螺栓或者螺母的旋转圈数即可。当组装件组装完冷却后,密封效果非常好。当时日本以丰田 汽车 对此技术最有研究。所以当时丰田 汽车 出厂后敢保证丰田车15年不用打开发动机维修。丰田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有路就有丰田车”。而且我国当时也进口丰田车。可是很多维修厂对丰田车进行维修后,一些密封件的密封效果就大不如从前了。此后丰田将此技术在国内各品牌车行业内传授。后来为了拉动经济,到了2013年时爆出日本国内钢材造假丑闻。虽然我国这几年在技术方面有突飞猛进的进步,但是材质的加工工艺还有很大差距。至于螺丝看不到拧过的痕迹这种小事,掩盖或材料跟不上是最大原因。
你好,我是维真验车秋秋,这边将由我来回答你为什么 汽车 出厂的时候螺丝没有拧动的痕迹。
我们应该都知道, 汽车 厂在生产过程中大多螺丝并不是靠人手工拧紧的。大多是机器人完成的。需要人工完成的部件他们使用的是带力矩的套筒,达到规定力量就可以。所以不会出现大家常见的痕迹。
其实不是说所有的车都是机器人完成的,当然也有部分高端车,或者是特殊的车,会去选择人工上螺丝,但是怎么上,都是会按照要求完成的,这种车的话基本以跑车居多。有兴趣的可以在网上搜了看看。
正常我们二手车检测的时候,我们对于部分零件判断,都是根据螺丝什么拆卸等来判断,比如说发动机舱盖,是否有拧动的痕迹,螺丝上的原厂的漆势必会被破坏,你们可以拿自己的车看下!
希望我的解释能够解答你的疑问,望采纳!
汽车 厂使用的工具配套性比较好 而且力矩有标定!初次安装留下的痕迹很小而且一至所以和后面拆装的痕迹会不同!再个螺丝安装后经过涂装车间有些螺丝等于被漆雾固封了再拆就会有明显痕迹!
我在 汽车 厂生产线边相关岗位工作多年,那时也没刻意留心观察,认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流程。直到后来接触到二手车,很注重螺丝拧动的蛛丝马迹,来判断哪些地方进行了维修。分析原因我认为原因如下:
汽车 生产线使用的工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动扭力扳手,另一种是重要安全部件使用的伺服电机扭力扳手。前者是在扳手上有机械式扭力控制,后者通过电脑控制扳手的转速及扭力,并将力扭反馈给电脑记录保存。两种全部使用套筒拧螺丝。专门的质检员会定期对工具的转速、扭矩进行检测校正。装配工从螺丝套入扳手,到螺丝面受力直至拧紧,只接触受力面一次完成,基本不产生多次摩擦,从而螺丝面没有什么痕迹。
而4S店和外面修理厂,大部分的螺丝,特别是小螺丝都是使用的梅花扳手(呆扳手)或棘轮扳手,在拧紧的过程中,使用者会反复一次次的用力,从而使扳手与螺丝在拧紧的过程中,出现紧-松-紧-松……,使扳手与螺丝受力出现多次滑动摩擦,从而出现了痕迹。
为什么 汽车 在出厂的时候拧的螺丝没有痕迹?
咱们在购买二手车的时候,要判断一台 汽车 有没有修发动机,就看发动机上面的螺丝。
如果有痕迹,说明进行过维修。
那么,为什么 汽车 只要动过螺丝,就会在上面留下痕迹呢。
维修工具汽车 制造厂,每个需要拧螺丝的工位,要么有一台专业的机器人,要么有一个员工。专门来拧这个螺丝,使用的都是专门的工具。为了保护 汽车 不留下痕迹,有的工具上面甚至套了胶条。而外面的汽修厂,用的工具就简单多了。只要是大小一样的螺丝,就用一样的工具。本身这些工具,质量就差,容易磨损,磨损多了,在拧螺丝的时候,就会打滑,就会留下痕迹。修理厂不可能因为这个磨损,就换一把新的,而是用到不能用为止,修理厂可不会管是否留下痕迹。
操作意识你到修理厂,你就会发现他们在拧螺丝的时候,拧紧的时候有多大力,就使多大力。实际上,每个螺丝都有扭力要求的,并不是越紧越好。扭力大了,就会滑丝。
理论上讲,修车的时候,要看 汽车 的维修手册的,上面都有扭力数据,哪个螺丝,用多少扭力。实际上,没有人管这个,现在的汽修厂,都是非常粗放的,很多 汽车 ,都是修坏的,不是开坏的。留下痕迹是必然的,如果工具得当,扭力合适,螺丝上面不会留痕迹。
这个问题问的好,我来回答你。
螺丝是分强度的,有4.8级、10.9级、12.9级等等,他在安装前都是有一层防腐层的有镀烙、镀锌等等。 那么螺丝安装用什么呢?有棘轮扳手、电动扳手都是有各个型号的套筒将螺栓帽(六角形)套住,拧紧。有的还需要走力矩值要求。 (白话就是指每颗螺栓拧紧的劲要求一样大单位多是:牛.米)。 比如:固定车轮的螺丝就有力矩要求。
说了这么多在拧紧后螺丝表面的防腐层肯定会受损,即使是机械手拧螺丝也一样。所以螺栓拧紧后需要进行防腐层修复,有些有力矩值要求的螺丝还要画上防松标记。这样你就看不出来拧过的痕迹了。
说到这,也正好说一下如果买二手车,看螺丝就能知道那个地方修过,因为修理厂的工艺水平还没有达到高标准严要求的地步。
以上就是个人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一部分螺丝实在喷漆之前拧上的,这种螺丝是看不见痕迹的,有一部分螺丝是总装线上拧上去的,无论喷漆钱和喷漆后都是看不见痕迹的,因为所用的工具都是经过标定校准的。不会出现扭矩过大过小,甚至撸扣的情况,操作工也都是经过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操作的,这也保证螺丝的装配质量。再有,每条线都有检查工位,对每一处螺丝都会检查,进而防止了有问题的螺栓流出总装车间。
所以,经过多到工序的保证和排查,就看不见螺丝拧过的痕迹。
工厂里用的是扭矩扳手、自动风枪,不是我们平时见到的那种手工工具如螺丝刀或活动扳手,而是专业工具,当拧的力气达到设定的牛顿时,工具内部开始打滑(而不是工具和被拧的螺丝之间打滑),而工具头和工件继续保持原来相对位置不变,所以没有拧伤工件的痕迹。
大部分是手动工具,人来操作,稳定性不可能达到机器的一致性要求,工具配套:拧紧枪,套筒,枪头,扳手磨损厉害估计还在用,4S压缩成本很厉害的。外边维修基本靠因为每个螺丝都有其设计的拧紧力矩,装配线上使用的电动扭力扳手精度很高,还带数据联网功能,可以主动监测拧紧力矩是否合格,如果数据异常的话是无法通过的。所以即使是装配工太大的力度,只需将组装机器人设置好螺栓或者螺母的旋转圈数即可。当组装件组装完冷却后,密封效果非常好。当时日本以丰田汽车对此技术最有研究。
汽车厂使用的工具配套性比较好 而且力矩有标定!初次安装留下的痕迹很小而且一至所以和后面拆装的痕迹会不同!再个螺丝安装后经过涂装车间有些螺丝等于被漆雾固封了再拆就会有正常我们二手车检测的时候,我们对于部分零件判断,都是根据螺丝什么拆卸等来判断,比如说发动机舱盖,是否有拧动的痕迹,螺丝上的原厂的漆势必会被破坏,你们可以拿自己的车看将力扭反馈给电脑记录保存。两种全部使用套筒拧螺丝。专门的质检员会定期对工具的转速、扭矩进行检测校正。装配工从螺丝套入扳手,到螺丝面受力直至拧紧。
有一台专业的机器人,要么有一个员工。专门来拧这个螺丝,使用的都是专门的工具。为了保护汽车不留下痕迹,有的工具上面甚至套了胶条。去的,无论喷漆钱和喷漆后都是看不见痕迹的,因为所用的工具都是经过标定校准的。不会出现扭矩过大过小,甚至撸扣的情况,操作工也都是经过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操作的。
扭力扳手的使用方法:
1、选用合适量程的扭力扳手
在使用扭力扳手前,首先要根据紧固件的规格或者工艺要求,选择扭力扳手的扭矩范围。扭力扳手的扭矩最佳设定范围为该扭矩扳手最大扭矩值的20%—70%,尽量不要超过90%。
2、根据工件所需扭矩值要求,确定预设扭矩值
预设扭矩值时,将扳手手柄上的扭矩调节带下拉,同时转动手柄,调节标尺主刻度线和微分刻度线数值至所需扭矩值。调节好后,固定扭矩调节带,手柄自动锁定。
3、扭力扳手加力方法
在施力过程中,按照国家标准仪器操作规范,其垂直度偏差左右不应超过10度。水平方向上下偏差不应超过3度,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应保证其上下左右施力范围均不超过15度,这样使用值更精准。扳动扳手接近预设扭矩时,更要平稳加力,不可施加冲击力,以免超出预设的扭矩值。
4、扳手保养
扳手是测量工具,应轻拿轻放,不能代替榔头敲打,使用完毕后,需将设定的扭矩值调整至预置范围的下限点后进行存放,并存放在干燥处,有利于保证扭矩的精度。每使用5000次扭矩扳手,或者每存放6个月,建议对扭力扳手进行一次校验。
扭矩扳手的用途结构预设扭矩扳手1。选择合适范围的扭矩扳手。
使用力扳手时,首先根据测量工件的要求,选择范围适中的扭矩扳手。测量的扭矩值不应小于正在使用的扭矩装置范围的20%。小扭矩部位的加固不宜使用过大的范围,小范围的扭矩装置不宜超范围使用。
2.根据工件所需的扭矩值,确定预设的扭矩值。
当扭矩值预设后,拉下扳手手柄上的锁环,同时转动手柄,将主刻度和差动刻度的值调整到所需的扭矩值。调整后,松开锁环,手柄会自动锁定。
3.确认扭力扳手与固定件连接可靠并已锁定
使用扭矩扳手时,首先将扳手榫与辅助附件(如套筒和各种喷嘴)连接,确保连接正常。在加强扭矩前,先设定需要加强的力值,锁紧锁紧装置,将变向按钮调整到施力方向,然后在使用时快速连续操作5-6次,这样扳手内部部件上的专用润滑剂就可以得到充分的润滑,扭矩扳手就可以更加精准持久的使用。4.扭矩扳手施力方法
将相应规格的套筒安装在扳手的方榫上,盖上紧固件,然后慢慢对手柄施力。外力必须按指示箭头的方向施加。
要掌握手柄的有效范围,沿垂直于扭矩扳手外壳的方向慢慢施力,直到听到扭矩扳手发出“塔”的声音,拧紧时停止施力,发出“咔嗒”的信号。一个作业完成了。
此时扭矩扳手已达到预设扭矩值,工件已受力,这时应及时释放施加的力,以免损坏其他零件。
施力过程中,根据国家标准仪器操作规范,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10度。水平偏差上下不应超过3度,操作者应保证使用时上下左右施力范围不超过15度;5.使用大尺寸扭矩扳手时,可增加加长杆,操作省力。6.为了使测量结果受到水平和垂直方向偏差的影响,在测量时,应在施力的握持端施加一个垂直向下的稳定力值,然后手动增加一些力,使使用值更加准确。
8.扳手是一种测量工具,应该小心使用。它不能代替锤击。不使用时,请注意将扭矩设置为最小值,并存放在干燥的地方。扭矩范围广,加强扭矩相对简单,只需设定所需扭矩值即可操作。9.如果长时间不使用,将刻度分数调整到最小扭矩值。有利于保证扭矩的准确性。
扭矩扳手读数方法扳手读数:
如果是带表的扭矩仪,直接读取指针指示的数据作为测量数据值;如果是套筒加子刻度指示器,应先读取主刻度上的刻度值,子刻度或差动缸上的刻度值之和即为测量数据值。扭矩大小=扭矩主刻度指示线的读数大小+差动刻度的读数大小。
如上图:扭矩= 180+7= 187
调整后,必须将手柄下端的锁环压回锁定扭矩值。
扭矩扳手的扭转方向可以控制;在右边,扳手杆的刻度和手柄上的一圈数字代表了这个扳手的扭矩范围,单位是Nm。可以看出,这款扳手的最大扭矩值为210,其次是200,190等。,每个刻度之间的间隔为10纳米。中间的10头牛和米要用手柄上的圆圈控制。你可以看到上面刻着0、8、6、4等数字。例如,使用它时,扭矩现在是187牛米。首先将手柄边缘拧到与刻度180平齐的位置,然后将手柄上数字圈的“7”刻度对准扳手杆上的刻度中心线,就可以拿到了。
使用预设扭矩扳手的注意事项:扭矩扳手是精确控制螺栓螺母锁紧扭矩的专用工具,应按照以下要求正确使用:
(1)不要使用预设扭矩扳手拆卸螺栓或螺母。
(2)严禁在扭矩扳手末端增加套筒延长臂,以防损坏扭矩扳手。
(3)根据需要调整所需扭矩,确认调整机构处于锁定状态后方可使用。
(4)使用扭矩扳手时,要平衡缓慢加载,切勿猛拉猛压,以免造成过载和输出扭矩不对中。达到预设扭矩后,应停止加载力。
(5)使用预设的扭矩扳手后,应将其调整到最小扭矩,使施力弹簧充分放松,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6)避免水侵入预设扭矩扳手,防止零件生锈。所选扭矩扳手的开口尺寸必须与螺栓或螺母的尺寸一致。如果扳手的开口太大,很容易滑落,损坏螺钉的六角。根据各种扳手的选择原则,一般首选套筒扳手,其次是环形扳手,再次是开口扳手,最后是活动扳手。为防止扳手损坏和滑脱,应将拉力施加在开口较厚的一侧,特别注意受力较大的活动扳手,防止开口呈“八”字形,损坏螺母和扳手。
扭矩扳手是根据人手的力量设计的。遇到螺纹紧的零件,不能锤击扳手。除套筒扳手外,其他扳手不能安装施力杆,以防扳手或螺纹连接损坏。
使用扭矩扳手时,听到“啪”的声音最合适。
备注:
1.用途:扭矩扳手是旋转螺栓或螺母的工具。
2.使用方法:转动扭矩扳手时,应使用拉力。推动扳手非常危险。
3.可用扭矩扳手拧紧螺栓,拧紧前应清洁并润滑螺栓。
4.使用扭矩扳手拧紧螺栓时,用力要均匀,不得使用冲击力。
扭矩扳手的日常维护及注意事项
1.不使用时,请将扳手调整到最小扭矩值,并放入指定的盒子中。2.除棘轮机构外,不要润滑扳手的其他部件。必要时,向棘轮机构滴少许油。
3.请勿使用丙酮或其他溶剂清洁扳手。用蘸有少量酒精的干净布清洁。
4.未经允许,不要拆卸扳手。不正确的拆卸会导致内部结构的损坏和仪器的严重损坏。
5.使用的扭矩必须符合附表1的规定。6.这种扭矩扳手是高档精密工具,必须指定专人使用和保管。
@2019
力矩扳手就是紧固螺栓的,高强螺栓可分为扭剪型和大六角型两种。国标扭剪型高强螺栓为M16、M20、M22、M24四种,现在也有非国标的M27、M30两种;国标大六角高强螺栓为M16、M20、M22、M24、M27、M30等几种。一般的对于高强螺栓的紧固都要先初紧再终紧,而且每步都需要有严格的扭矩要求,大六角高强螺栓的初紧和终紧都必须使用定扭矩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