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筒有没有左旋跟右旋之分?
站在卷筒前方,将大拇指指向卷筒上固定绳端的一侧法兰,食指指向钢丝绳离开卷筒的一侧。
如果使用的是右手,推荐使用右旋钢丝绳。在这类情况下,卷筒的绳槽是左旋的。
如果使用的是左手,推荐使用左旋钢丝绳。在这类情况下,卷筒的绳槽是右旋的。
第一为平衡力矩,在有的使用场合,防止吊起的重物旋转,钢丝绳是成对使用的,左旋和右旋的钢丝绳可以互相抵消力矩,使物体保持相对静止。
第二有的卷筒分左旋和右旋卷筒,所配的钢丝绳也分左旋和右旋。
一、卷筒组左旋、右旋的定义
卷筒组的一侧为左旋、一侧为右旋,靠近减速机侧的旋向定义为卷筒的旋向。如下图:减速机旋向为右旋。
二、判别卷筒组旋向的因素
判别卷筒旋向的三点因素:减速机装配方式、压绳板位置、下绳方向
1、减速机装配方式(3CA或4CA)
2、压绳板位置(安装在卷筒两端或安装在卷筒中间)
(4)压绳板在卷筒两端
(5)压绳板在卷筒中间
3、下绳方向(从卷筒外侧下或从卷筒与电机之间下)
三、确定基准图
以最常用的装配方式3CA、压绳板放在卷筒组两端、从卷筒外侧下绳为基准,说明每变换上述三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卷筒的旋向就会改变一次。
a、若改变第一种因素即:改变减速机的装配方式(由3CA改为4CA),则卷筒旋向改变一次,变为左旋。
b、若改变第二种因素即:改变压绳板位置(由卷筒两端改为卷筒中间),则卷筒旋向改变一次,变为左旋,如下:
c、若改变第三种因素即:改变下绳方向(由卷筒组外侧改为卷筒与电机中间),则卷筒方向改变一次,变为左旋。
同理,其他多种排列组合情况亦如此。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以下规律:
当改变一个因素时,卷筒组旋向改变一次,即:右旋→左旋
当改变两个因素时,卷筒旋向改变两次,即:右旋→左旋→右旋
当改变三个因素时,卷筒旋向改变三次,即:右旋→左旋→右旋→左旋
四、基准图的旋向可以用右旋螺栓为例,解释说明绕反的结果
1、示例所需实物:右旋螺栓一个、直径和螺纹槽距基本一致的白色棉绳一根。
2、把白色棉绳固定在图示③处。
a、当从①处下绳且螺栓沿着视线方向看,逆时针旋转时,白色棉绳很顺利地顺着螺纹的旋向缠绕,此种旋向正确。
b、当从②处下绳且螺栓沿着视线方向看,顺时针旋转时,白色棉绳逆着螺纹的旋向缠绕,这时发现绳从螺纹牙顶缠过,每缠绕一圈就跳过两个相邻的牙,待缠绕结束时在螺栓上发现两条螺旋状凸起现象。
3、以b方式缠绕时白色棉绳与螺栓的摩擦要比以a方式缠绕时的摩擦剧烈的多。以b方式缠绕缩短了白色棉绳的寿命。若在卷筒中出现类似b方式缠绕情况,不仅缩短了钢丝绳寿命,还会造成安全隐患。
钢丝绳主要品种有锰系磷化涂层钢丝绳、不锈钢丝绳、镀锌钢丝绳和涂塑钢丝绳,起重设备常用磷化涂层钢丝绳和镀锌钢丝绳,锰系磷化涂层可以提高钢丝表面的耐磨性和耐蚀性,从而超大幅度提高钢丝绳使用寿命,是专利技术,已有数个厂家获得授权许可进行生产。
滚筒的旋向分为左旋和右旋两种(沿固定绳头方向看),钢丝绳捻向有左捻、右捻、同向捻、交互捻四种。对于煤矿来说,常用交互捻钢丝绳,这种钢丝绳不用考虑铜丝绳捻向与滚筒旋向的对应关系,但经过比较后,同向捻钢丝绳比交互捻钢丝绳,在相同条件下的使用寿命长。
左交互捻、右交互捻两种型号的铜丝绳可用于左旋卷筒,也可用于右旋卷筒。左捻、右捻两种绳与滚筒旋向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选对了钢丝绳捻向,才能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区别:钢丝绳在卷筒上编绕方向,必须是使钢丝绳紧挖而不是松捻的方向缠绕。捻向与旋向可用左右手定则判断,伸出右手,拇指指向绳头固定端,手背朝上表示上出绳,手背朝下表示下出绳,面向提升方向,若为左手,则为左捻绳,若为右手则为右捻绳。
着筒上的绳槽走向应同钢丝绳捻向相适应。如起升卷筒绳槽的走向由左向右,则右捻钢丝绳应从卷筒上方引人卷绕,左捻钢丝绳应从卷筒下方引入卷绕;如卷筒绳槽的走向由右向左,则右捻钢丝绳应从卷筒下方引入卷绕,左捻钢丝绳应从卷筒上方引入卷绕。
扩展资料:
钢丝绳的选择:钢丝绳在工作时受到多种应力作用,如:静、动、弯曲、接触应力、挤压应力和捻制应力等,这些应力反复作用,将导致钢丝绳疲劳损坏,加上磨损、锈蚀,从而缩短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是选择钢丝绳首要和基本的问题,而安全系数只是按钢丝绳的最大静荷载计算的参考值之一。选绳时,还应考虑钢丝绳与卷筒之间的关系,即选择正确的捻向。滚筒的旋向分为左旋和右旋两种(沿固定绳头方向看),钢丝绳捻向有左捻、右捻、同向捻、交互捻四种。
由于钢丝绳独特性能,迄今为止国内外还未找到一种更理想的产品来全面或在一个领域内替代钢丝绳,因而,钢丝绳在冶金、矿山、石油天然气钻采、机械、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成为必不可少的部件或材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丝绳
a 右交互捻ZS:绳右捻,股左捻 股捻的方向与股内钢丝捻的方向相反称交互捻
b 左交互捻SZ:绳左捻,股右捻
c 右同向捻ZZ:绳右捻,股右捻
d 左同向捻:绳左捻,股左捻
e 右混合捻:绳右捻,部分股左捻,部分股右捻
f 左混合捻:绳左捻,部分股右捻,部分股左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