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链条机和顶杆机都用同样的时速,链条机是不是要快些
即然是同样的时速,那就是说速度是一样的了,怎么还能链条机更快些呢。相对来说,链条机的摩托车提速更快些,高速性能也更好些,但也要看车的实际质量、车况等而定。如果是同等质量、同排量发动机的摩托车,链条机在速度方面一般是略有优势的,但也不会很明显,要快出很多也是不可能的。
对于摩托车而言,身材娇小动力又足够强劲,能将性能发挥到最大化。有些时候,比起汽车在某些方面也是只强不弱,比如爬坡能力。
因为山区的地形会比较复杂,道路狭窄不说有的路途非常陡峭,汽车的大小尺寸不说,底盘也是一大弱势,即使是高底盘的越野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摩托车就不一样了,离地间隙大,通过性很强。而今天我们要说到的这款摩托车堪称爬坡王者,战胜56度高坡,150cc单缸风冷引擎,极速120km/h,它就是三雅锐士王SY150-9。
说它是爬坡王者并不是捕风捉影那么简单,是因为在一次测试中,锐士王确实挑战过吉尼斯世界纪录获得了成功,56度的高坡几乎意味着骑手身体都要靠抓住车把来保持平衡。那么这款车的具体表现如何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锐士王SY150-9的造型就像一位机甲战士一般显得英俊潇洒,车灯采用了盾牌一样的造型给人一种阳刚之气。在照明效果上体现的非常不错,照明范围也很广,能使得起售在夜间驾驶也颇为轻松。锐士王SY150-9的仪表非常强大,除了正常的读书以外,档显、时间、燃油量、单程等数据都可以一眼看到,而且可以通过表头右下方的按键进行调节。同时它的电门开关带有磁力防盗系统,表头的设计新颖时尚。
锐士王SY150-9的油箱容积为14.5L,线条设计的非常流畅,使得整个车身修长美观。车身长为1930mm,宽度为735mm,高度为1067mm,机车的轴距为1280mm,最小离地间隙为150mm,保证了较高的通过性。车身属于轻量化,空车的质量为116kg,整备的质量为125kg。
在制动系统方面锐士王SY150-9一点都不马虎,前制动采用了对向双活塞通风单碟,可以保证驾驶者的安全性,后部采用了五段式可调的双弹簧后避震,可以保证在较大负载下的避震效果。后货架兼具有扶手的功能,以后货架的粗壮程度来看,即使猪少年宫一个最大号尾箱也不用担心承重问题。
在动力系统方面,锐士王SY150-9搭载的是实际排量为149ml单缸四冲程发动机,风冷电启动或者是脚启动,最大功率为9.4kw,极速可以达到90km/h。虽说数据表现的一点都不惊艳,但是在实际表现中让人出人意料,也许这就是它的不凡之处。至于售价方面目前在9600元左右。
回答如下:
提速比以前快。但是速度没以前跑的快了。
摩托车介绍如下:
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摩托车分为街车,公路赛摩托车,越野摩托车,巡航车,旅行车等。
中文名
摩托车
驱动方式
由汽油机驱动。
特点
轻便灵活,行驶迅速。
作用
巡逻、客货运输、体育运动器械
拼音
mó tuō chē
注音
ㄇㄛˊ ㄊㄨㄛ ㄔㄜ
全球时速最快摩托车!快到飞起来哦~
基本概念
基本解释:
[motorcycle] 两轮或三轮排列的内燃机车,有一个或两个乘用的鞍形座。
一种灵便快速的交通工具,也用于军事和体育竞赛。装有内燃发动机。有两轮和三轮摩托车。[1]
发展历史
产生
1885年,德国人戈特利伯·戴姆勒将一台发动机安装到了一台框架的机器中,世界上第一台摩托车诞生了。与摩托车相关的摩托车运动则是一种军事体育项目,是以摩托车为器具的一种竞技运动,分两轮和三轮两种车型,每种车型按发动机汽缸工作容积分若干等级。按竞赛形式可分为越野赛、多日赛、公路赛、场地赛和旅行赛等项目。以行驶速度或驾驶技巧评定名次。
发展
1、源于Motor(内燃机)与Cycle发动机
1884年,英国人埃德华·布特勒在自行车上加装一个动力装置,制成了一辆三轮车,采用煤油发动力驱动。1885年,德国的“汽车之父”特利布·戴姆勒制成用单缸风式汽油机驱动的三轮摩托车。同年8月29日他获得了这一发明专利。因此,戴姆勒被世界公认为是摩托车的发明者。戴姆勒的第一辆摩托车是用四冲程内燃机作动力,气缸工作窖为264立方厘米,在每分钟700转时,功率可达0.5马力,时速可达12千米。车为木质结构,后轮为皮带传动,两侧有辅助支撑轮。鉴于戴姆勒的这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德国工程师协会尤登堡分会在他去世后,于堪的休塔特广场建立了他的纪念碑,因为他就是在这个广场驾驶他的第一辆摩托车的。
2、摩托车发展简史
自1885年德国戴姆勒发明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发动机为动力的摩托车以来,摩托车的发展已经历了100多年的沧桑巨变。
原始摩托车,现存于德国慕尼黑科学技术博物馆的真实造型,是德国人戴姆勒于1885年8月29日获得专利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
限于100多年前,当时的汽油发动机尚处于低级幼稚的状况,当时的车辆制造尚为马车技术阶段,原始摩托车与现代摩托车在外形、结构和性能上有很大差别。原始摩托车的车架是木质的。从木纹上看,是木匠加工而成的,车轮也是木制的,车轮外层包有一层铁皮,车架中下方是数个方形木框,其上放置发动机,木框两侧各有一个小支承轮,其作用是静止时防止倾倒。因此,这辆车实际上是四轮着地。单缸风扇冷却的发动机,输出动力通过皮带和齿轮两级减速传动,驱动后轮前进。车座做成马鞍形,外面包一层皮革。其发动机汽缸工作容积为264mL,最大功率0.37kW(700r/min),仅为现代简易摩托车的1/5。时速12km,比步行快不了多少。由于当时没有弹簧等缓冲装置,此车被称为“震骨车”。可以想象,在19世纪的石条街道上行驶,简直比行刑还难受。尽管原始摩托车是那么简陋,但是从此以后摩托车不断变革,不断改进,才有了100多年的数亿辆现代摩托车子孙。
与德国摩托车相映生辉的是美国摩托车,其中以哈利·戴维森公司著称于世。1903年美国哈利公司生产的第1号市场销售的车型(美国最早的商品化摩托车),该车发动机汽缸工作容积409mL,功率2.94kW,采用自行车车架。摩托车是时代的产物,是体现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典范,即不同阶段的摩托车上集合着不同时代科技发展的烙印。原始摩托车之所以不能使用,是因为当时的科学技术不能满足它正常行驶所需的最基本的零部件,从而只能摆在实验室里。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早期的摩托车由于采取了当时的新发明和新技术,诸如充气橡胶轮胎、滚珠轴承、离合器和变速器、前悬挂避震系统、弹簧车座等,才使得摩托车开始有了实用价值,在工厂批量生产,成为商品,这就是第二代摩托车,即称为商品代的摩托车。如1912年,美国哈雷公司生产的X -8A型单缸摩托车。当时还没有解决变速器及传动系统,而是用皮带传动附在后轮上的大皮带轮,制动是通过手柄拉动后闸皮来制动的。当时也没有解决后避震问题,前避震器有附在前叉上的环套式简易避震装置。
20世纪30年代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摩托车生产又采用了后悬挂避震系统、机械式点火系统、鼓式机械制动装置、链条传动等,使摩托车又攀上了新台阶,摩托车逐步走向成熟,广泛应用于交通、竞赛以及军事方面。这是摩托车的第三阶段--成熟阶段。1936年,美国哈利公司已能制造出水平较高的摩托车。该车采用1000mL、OHV、27.93kW的V型双缸发动机,最高时速达150km/h。
摩托车的发展像一层层台阶,越向上发展越高级。1885年的原始摩托车摆在第一层的地面上,第二层是世界上首批生产的摩托车,这是1894年德国的双缸四冲程发动机的摩托自行车,共生产了1000辆。第三层是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竞赛摩托车,此时的摩托车已经具备实用的功能了。第四层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现代豪华摩托车。该图不仅表明了摩托车发展的四个阶段,还配置了四个阶段的车辆驾驶者不同的装束。
20世纪70年代之后,摩托车生产又采用了电子点火技术、电启动、盘式制动器、流线型车体护板等,以及90年代的尾气净化技术、ABS防抱死制动装置等,使摩托车成为造型美观、性能优越、使用方便、灵活快速的先进的机动车辆,成为当代地球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尤其是大排量豪华型摩托车已经把当今汽车先进技术移植到摩托车上,使摩托车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摩托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第四阶段——鼎盛阶段。
本人嘉陵和宗申都骑过、感觉宗申摩托力量大一些、提速还可以、震动不是太大
嘉陵摩托我现在骑得的就是、没力气高速这震动大、提速你别提了
重申一下、本人骑的是宗申125弯梁摩托、嘉陵的是125跨骑太子式
如果你家在大城市就买链条机吧,提速快 声音小,小链条也不容易被拉长可能使用很多年。
上图是新大州本田CBX150 为涡然发动机。价格在8千以上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