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车链条8速、9速、10速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如何看出自己的山地车链条是几速的?
8、9、10速是代表后轮飞轮的齿片有几片,速别越高,链条越窄。因为山地车脚踏部分的牙盘都是3片的,如果你的后飞轮是8片的,那就是牙盘数3×后飞轮数8,等于24,就是24速的。如果后飞轮是10片,那同理,你的车就是3×10=30,就是30速的。
山地车的飞轮有8飞24速的,有9飞27速的,还有10飞30速的。其实车手是不会把所有档用遍的,80%的时间只用一个档,这个档一定是最适应车手蹬踏力度和频率的。
由此可见,档数越多的变速系统,车手选择适合自己的档位就越精确。27速的比24速的多3个档,让车手有更多的选择。而且档越多,换挡越顺畅。
扩展资料:
山地车的保养:
1、导线:检查导管是否完整,导线是否有扭曲磨损现象及是否能轻松运作。
2、刹车块螺栓:拴至紧实(F)。检查刹车块是否紧贴于轮圈上,调整车轮前束至正确位置。
3、飞轮:当飞轮运作时,应该可以听到顺畅,均衡且快速的咔嚓声。链盘的链齿不可有缺角或弯曲现象。用力转动每一段速一段时间,检查是否有跳齿现象。
4、前变速器:检查高速及低速档。固定螺栓拴至适中或紧实(D/F)。
5、后变速器:操作变速器,检查高速及低速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地自行车
在好多年前,定位变速器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之前都是使用的非定位变速器。定位变速器具有一档一档那种比较精确的定位功能,而非定位变速器就是靠自己的手感去把链条挂在不同飞轮上面。
除了在使用上一个是档位一个是感觉的区别外,另一个是变速器本身的区别,其实正式本身的区别造成了使用上的区别。
从外观上看,定位变速器通常有像扳击类似的释放装置,另外还有双控、转把等原理相同或近似但外观不同的装置……非定位变速器,就参照代步车的那些变速旋钮吧,当然有些转把变速器也是非定位变速器……
直观上来说定位变速器有档而非定位没有档。
能想到的暂时就这些…
区别有以下几点:
1,公路车的牙盘多数为双盘式,很少三盘式,而山地车基本都为三片式。
2,公路车牙盘最大片一般为五十二齿,小片为四十二齿,而山地车一般为四十二、三十二、二十二或四十二、三十四、二十四等齿数配置,比公路车要小。
扩展资料:山地车
我们常见的轮胎通常是在1.9“以上(一般用英寸作为单位,特殊赛道下可能会选用1.5“),比较宽一点。
山地车的前后飞盘的可调型会比较大,前飞盘为3片,后飞盘一般为6片,也有的是7片,这样是由于山地车的特殊用而设计的。
现在与山地自行车的刹车大都使用了平行刹车和碟刹(防抱死),大致一样。
山地车的车胎比较宽,支架有避震设备,在空气气动性上会不如公路自行车好,这也是使用用途上的差异。
山地自行车,起先就是为了能跑山路而设计的,基本上都带有前轮叉避震设备,也有些除了带前避震以为在座椅下也带有减震设备,其抗震效果会比较好。
山地自行车的是直杆型的车头,两头有个弯角,可以防止撞击,搭配避震设备打到减震效果。
公路车
公路自行车的轮径为700C,轮胎宽度小于35mm,主流宽度为18C~23C,比较窄一点,适合高速。
公路自行车的后飞盘数会比较少,因此变化会比较小,前大盘通常是有两片,也有些是三片的,这样的设计会有利于爬坡路段的骑行。
公路自行车主要用于公路竞速,其在设计上会比较讲究空气流线性。轮胎设计比较扁窄这样有利于减低风阻。
公路自行车的车骨架都是固定的,也有其轻便性的讲究,所以抗震效果会比较差,主要是因为公路自行车大都是骑行在路口比较好的公路之上,因此在抗震效果上会有减低。
公路自行车采用的是羊角型的车头,利于调节变速器的同时,弯曲的车头手把可以让人弯下身以减低风阻。
自从国家推行绿色出行之后,有很多人都选择骑自行车出门。这就导致了自行车行业慢慢发展了起来,出现了很多品种的自行车,其中最有名的自行车便是山地自行车和变速自行车。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讲,他们都分不清山地自行车和变速自行车两者之间的区别。山地自行车和变速自行车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它们外形不同,而且它们组成的零件也有所不同。
一、外形区别山地行车与变速自行车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一种外形上看,它们都有着各自的特征,其中山地自行车最主要的特征是宽胎并且是直把的。而且对于一些经常骑山地自行车的人来说,他们会发现山地自行车要比其他类型自行车骑起来要更舒适一些。山地自行车的轮胎一般都是比较宽而且齿轮多。而变速自行车更像是一种赛车,它的车轮看起来细又窄,这样的设计主要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变速自行车本身的质量更有利于人们骑行。
二、零件组成不同另外,山地自行车和变速自行车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这两种自行车类型的零件组成是完全不同的。山地自行车的组成有着自己的特色。山地自行车的组成零件主要有制动系统,变速系统,传动系统,硬尾车架,软尾车架,前叉以及车轮。变速自行车组成的零件要比山地自行车组成的零件要少一些。它仅仅是由链条、脚蹬部件、外胎,前叉部分以及飞轮构成。
三、使用不同山地自行车使用与变速自行车的使用有所不同。山地自行车是一种作为竞赛的自行车,本身的车身不能超过2米,最高不能超过75公分,它的设计有着严格的要求。变速车的档位最好是二档和四档。
山地车和变速车的区别如下:
1、两者的外形不同
山地车的主要特征是:宽胎,直把,有前后的减震,骑行较舒适。宽而多齿的轮胎提供抓地力,有减震器吸收冲击。
变速自行车是一种赛车,车轮细窄,目的是最大限度减轻车身重量,使骑行轻便、高速。
2、两者的零件组成不同
山地车组成:车架、硬尾车架、软尾车架、前叉、制动系统、传动系统、变速系统及车轮。
变速车组成:链条、外胎、脚蹬部件、前叉部件、飞轮。
3、两者的使用不同
山地车作为竞赛的自行车,自行车长不能超过2米,高不得超过75公分,中轴与地面距离为24——30公分,中轴到前轴距离为58——75公分,中轴与后轴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55公分,车座前端垂线在中轴后不能超过12公分。车把宽度不少于75公分。
变速车起步最好是2-4档,2-4档起步最省力,提速相对也快。骑行中,如果你觉得蹬车子很轻,并且腿转的很快,你的踏频超过90的话,就换成2-5档,同理,继续把踏频踩到90,如果还感觉很轻,踏频还是很轻松超过90的话,再换成2-6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地自行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变速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