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链条长度怎么判断
2x(z1、z2的中心距)+(链条与链轮啮合了几个齿)x节距
例如节距是100、中心距是1000,z1、z2同为10个齿。那就是链轮理论有效啮合10个齿(z1+z2)/2,算出链条的长度为2x1000+100x10=3000,也就是30节链条。
一般链条由于自重的关系会下垂,啮合的齿数会小于理论的。但设计的时候是不考虑的,因为你设计的轴承座是可以调节的。
按公式(Z2-Z1)^2/(2π)^2,K应为1.241,以258做为初定中心距,可得链条节数为32节,链条直线长度为1016左右。当然,如果两个链轮间还有涨紧轮,那就得另外再算了。这是指两个链轮间没有涨紧轮时情况。至于具体的算法,是比较繁琐的,要看设计手册才知道如何计算。《机械设计手册》第三册上有带、链传动的计算。
方法2.直接拿链条大飞大盘绕一圈再多两节.
方法3.链条节数:每节链条的长度是12.7mm,正好等于1/2",所以在用卷尺测量链条长度后,直接将其长度的英寸数乘以2就是链条节数.
链条节数的设定根据车子所搭配的齿盘、飞轮、后变速器的情况及RC长度的长短,有以下的长短,有以下的计算公式:
链条节数=(RC长度*2)/12.7+(前齿盘最大片齿数+飞轮最大片齿数)/2+后变速器导轮的附加链数
其中后导轮有短脚(SS),长脚(GS)、加长脚(SGS),短脚为2节,长脚为4节,加长脚为6节.
根据链条长度的计算公式得出的长度并非完全合适的长度,有以下情况可以考虑加、减节数.
A.只有后变速而无前变速时,链条相当于一直挂在齿盘最大片,可以考虑加长2节或4节.
B.当后飞轮最小片为11齿时,链条极可能偏长,可以考虑缄短2节.
链条长度最长限制公式:为了确定链条长度是否超长,根据链条长度达到一定节数时,出现不适的是链条同时处于飞轮最小片和齿盘最小片,可以制定链条长度最长限制公式,即链条长度最长不的超过的数值,公式内容:
(RC+C)/6.35+(CS+FS+A+B)/2
RC---车架RC长度的毫米数
C---后变速器两个导轮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的毫米数
CS---齿盘最小片齿数
FS---飞轮最小片齿数
A---后变速器导轮近侧导轮齿数
B---后变速器导轮远程导轮齿数
照上方公式计算出的数值
比如,自行车链条单节长(中心距)是12.7mm,如果是120节,就是:
12.7*120=152.4(mm)
a0为初定的中心距,p为节距,z1和z2为链轮齿数,f3=((z2-z1)/2π)^2
代入已知数据得X0=37.17 X0必须圆整为整数,且宜取偶数,以避免过渡链节。有过渡链节的链条(X0为奇数时),其极限拉伸载荷会降低到约80%。
你可以根据你的载荷情况选取实际链长节数X=31或32
链条长度L=XP=31(或32)x12.7=393.7mm(或406.4mm)
根据牙盘的不同,自行车链条的方式分为三种(单速车不在范围内)单片牙盘、双片牙盘、三片牙盘,所以链条长度的判断方式就各有不同。首先,我们来确定链条的长度。单片牙盘链条安装:常见于旅行车和折叠车牙盘。
如上图所示,链条不穿过后拨,过最大牙盘和最大飞轮,形成一个完整的圈之后,留出4节链条。
双片牙盘链条安装:常见公路车牙盘,折叠车也有用公路牙盘的,山地车从2010年开始有双盘设计。
如上图所示,链条穿过后拨,过最大牙盘和最小飞轮,形成一个完整的圈之后,张力轮和导向轮所形成的直线于地面交叉所形成的角度小于等于90度即可。这样的链条长度为最佳链条长度。
三片牙盘链条安装:常见山地车牙盘,公路牙盘也有三片盘的设计。
如上图所示,链条不穿过后拨,过最大牙盘和最大飞轮,形成一个完整的圈之后,留出2节链条。
长度判断完了以后要安装链条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链条是有正反的如shimano5700,6700,7900,山地的HG94(新款10s链条)的链条,一般来说字面朝外都是正确的安装方式。安装方式如图所示。
至于为什么有正反,是因为反面和正面链条的倒角不一样。严重警告不要把正反面装错了。否则,会导致短时间内链条出现断裂现象。
最后的准备链条安装时候的一个小细节,这一点往往是被忽略的。就是安装的时候内导板和外导板的方向,应该是在左边还是在右边。正确的安装方向会让你的链条强度更高,在大力踩踏时,A会比B更不容易断裂。所以我们推荐下图A的链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