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链条响是什么原因
自行车链条发生异响必然是由摩擦所致,具体原因主要有两类:缺乏润滑和链条与其他部件发生刮擦。
对于缺乏润滑,主要说的是自行车链条和转盘的啮合部,对于此种情况,多由于自行车放在外部导致淋雨,使得链条生锈造成,只需要在链条上滴上润滑油后转动几次就好了。
对于带链条保护盒的情况(此种多为不带变速器的自行车),对于非封闭式的,需要拆卸保护盒的螺丝,将保护盒与固定处的结合部根据情况时有手钳子矫正一下后上上螺丝即可。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每次清洁、擦拭或用溶剂清洗链条后,务必加上润滑油。(不建议使用有机溶剂清洗链条) ,上润滑油前,确保链条是干燥的。
2、将润滑油渗透链条的链接部位,然后待之变黏稠或干燥。这样可以确实润滑链条容易磨耗的部位。
3、确认是否使用合适的润滑油,您可以倒一些在手上测试。好的润滑油刚开始感觉起来像水(渗透),但过些时间则会变黏稠或干燥(持久润滑) 。
4、为避免过量的润滑油囤积阻塞,只须在链条关键部位上油。上油后将可减少链条运转时的磨耗与异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链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行车
应该不是这个润滑的问题。
1.
最大的可能是链条,驳接点压得
太紧。导致链条的节
不能跟随后飞轮的圆周弯曲,造成跳齿。这样就咔吧咔吧的响。
2.
解决办法:去车店,你自己没有下链条节的工具。看有几节这样的驳接,下掉去。如果链条这时候断了,可以接上几节。
3.
这是最省材料的办法。但是估计车店师傅会骂我。所以,推荐最简单办法:直接换掉一条链条。也不贵。
1、链条超过使用寿命(已经被拉长很多)。
解决方法:更换新链条。
2、牙盘和飞轮超过使用寿命(磨损严重)。
解决方法:更换新的牙盘和飞轮。(最好是牙盘、飞轮、链条同时更换)
3、长时间骑行不对链条做保养,链条、牙盘、飞轮间没有油膜保护。
解决方法:定期清洗牙盘、链条和飞轮,清洗后在链条上涂抹渗透性好的润滑油。
4、前拨链器位置不正确造成链条与前拨链器摩擦。
解决方法:调整前拨链器微调螺丝,使拨链器回到正确的位置上。
5、后拨链器位置不正确造成链条与飞轮摩擦。
解决方法:调整后拨链器微调螺丝,使后拨链器回到正确的位置上。
前1后5不响,其他咔咔的响是因为前后牙盘链条不在一条直线上,出现跳链现象。
前后挡组合是有固定配比:
前1- 后1 2 3
前2- 后3 4 5 6
前3- 后5 6 7 8
起步的时候一般是2-4起步
用前3-后5正常速度巡航
爬坡就是前1-后23根据坡度选择
注意:
有两个是禁用的,一个是最大牙盘带最大飞轮,这样链条的张力太大,容易损伤链条;第二个是最小牙盘带最小飞轮,这样容易磨前拨。这两种搭配的齿轮比用中盘带第3和第6飞轮可以实现。牙盘平时用中盘就可以,一般人的脚力前2-后6的搭配是比较合适的,遇到上坡就用前2-后5或者前2-后4。如果想要提高速度,就提高踩踏的频率,这样你会发现你能骑得更久而不感到非常疲劳。 为了保护变速系统,尽量使用一下的牙盘飞轮配比来骑行,3-5678,2-3456,1-1234,因为牙盘和飞轮并不是都在一个平面,链条会有一定的倾斜度,用1-7或者3-3这样的配比,会让链条的倾斜度过大,时间长了容易损坏。 注意指拨(就是带数字档位的部件)要骑行中才能拨动,如果档位非常不适合当时的路面,就抬起后轮,空转牙盘来变速,尽量不要再静止时拨动指拨,以免损坏指拨。
1、链条缺油,摩擦系数增大造成异响。解决办法50-100公里为链条做一次润滑。300-500公里左右清洗一次链条和飞轮。
2、链条已超过了使用寿命,已经被拉长了很多与牙盘和飞轮无法很好的配合,造成异响。解决办法更换合格的新链条。
3、牙盘或者飞轮已超过了使用寿命,与链条配合不良造成异响。解决办法更换合格的新牙盘或者新飞轮。 (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后牙盘、链条、飞轮一起更换)
变速自行车变速时链条有点响声也是正常的。
如果响声是变挡不到位造成的,那就应该调节变档拉线,是不是有点松了拉不到位?
再就是给链条适当的加点润滑油。
1、每节链条和齿轮的运动轨迹不在一条直线上。
2、链条太松,没有张紧,导致链条和链盒或其他东西摩擦。
3、轴中间珠子有咬碎的现象(主要特征:车子骑不动、现象罕见)。
4、后轴弯曲。
5、前踏板的轴内珠子咬碎(现象极为罕见)。
相关说明
因为山地自行车驾驭起来比较费力,所以山地自行车的车架要相应的比普通自行车的车架小。这种构造考虑到了自行车越野运动的特点,在不同的地面上,自行车操作起来都比较方便。
车架的材料、构造以及设计样式对于制造一辆高效能、安全可靠的自行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自行车车架需要承受由各种原因造成的冲击。
标准的车把是平把,握手处加长。立把又称翘把,能保证车手在骑车过程中保持一种比较舒适的姿势。把的立管长度或高度都可以调整,拉长能够加大车把与鞍座的距离。车手通常把立管放得比较低。加长车把握手处也有利于能量的传送,同时使车手握车把的姿势有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