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扳手 > 正文

轴承锈在轴上怎么取下来

羞涩的紫菜
美满的板栗
2023-03-03 12:19:33

轴承锈在轴上怎么取下来?

最佳答案
现实的蜡烛
乐观的指甲油
2025-10-13 21:26:15

当轴承和轴生锈或烧死了难以拆卸时,以下三种方法:1、敲击法2、气割法3、拉出法。敲击法“敲击”二字看上去脑补的画面就很暴力,但是在没有适用的工具时,只能选择使用大锤配合扳手等其他工具生敲硬砸,硬生生的将轴承敲震出来。此法虽然简单易行, 但容易损伤主轴,应用此法应注意敲击的位置要准确,力道应适中。维修工建议:如果没有专业维修工具的情况下,此方法可以一试。在修理之前一定要把利弊同车主说清楚。气割法当轴承与轴完全烧住了的时候,使用敲打的方法无济于事,一部分人会选择气割的方法,这种方法,对轴承是破坏性的伤害,技术不熟练的话会伤到轴,一般都是小心翼翼的割,花费的时间需要40~50分钟,割下来的轴承都是五马分尸,多年经验的老师傅都知道,伤了轴代价就大了,花费的会更大。维修工建议:使用这种方法就代表更换新轴承,对轴也会造成一定损坏。拉出法拉出的方法:是采用专门的拆卸工具轮毂轴承拔出器,直接固定在轮毂上,只需要5~10分钟就能将轴承拉下来。遇到难搞的情况时,只使用轴承拔出器有时会拔不下来就需要用到拉马配合使用10吨、20吨、40吨,根据难搞的情况选择,不会损坏轴承。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最新回答
现代的秀发
闪闪的路人
2025-10-13 21:26:15

金属的气割过程,就是预热、燃烧、吹渣的连续过程,其实质是金属在纯氧中燃烧的过程,而不是熔化过程。用预热火焰加热开始点(此时高压氧气阀是关闭的),预热时间应视金属温度情况而定,加热到工件表面接近熔化(表面呈橘红色)。这时轻轻打开高压氧气阀门,开始气割。

如果预热的地方切割不掉,说明预热温度太低,应关闭高压氧继续预热,预热火焰的焰芯前端应离工件表面2 ~ 4mm,同时要注意割炬与工件间应有一定的角度,当气割5~30mm厚的工件时,割炬应垂直于工件;当厚度小于5mm时,割炬可向后倾斜5~10°。

若厚度超过30mm,在气割开始时割炬可向前倾斜5~10°,待割透时,割炬可垂直于工件,直到气割完毕。如果预热的地方被切割掉,则继续加大高压氧气量,使切口深度加大,直至全部切透。

气焊操作时,右手持焊矩,将拇指位于乙炔开关处,食指位于氧气开关处,以便于随时调节气体流量。用其它三指握住焊矩柄,右手拿焊丝气焊的基本操作有:点火、调节火焰、施焊和熄火。

扩展资料

割不同厚度的钢时,割嘴的选择和氧气工作压力调整,对气割质量和工作效率都有密切的关系。例如使用太小的割嘴来割厚钢,由于得不到充足的氧气燃烧和喷射能力,切割工作就无法顺利进行,即使勉强一次又一次地割下来,质量既坏,工作效率也低。

反之,如果使用太大的割嘴来割薄钢,不仅要浪费大量的氧气和乙炔,而且气割的质量也不好。因此要选择好割嘴的大小。

切割氧的压力与金属厚度的关系:压力不足,不但切割速度缓慢,而且熔渣不易吹掉,切口不平,甚至有时会切不透;压力过大时,除了氧气消耗量增加外,金属也容易冷却,从而使切割速度降低,切口加宽,表面也粗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气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气焊

着急的发卡
快乐的蜡烛
2025-10-13 21:26:15
1、先把残余气体放空,正放和倒置放都要清空2、用大扳手把进气口的阀门拆卸掉3、加满水然后放掉一半4、垂直正放,( 5、从进气口开始用气切割.)5、电钻.钻孔6、戴好护目镜和手套.从孔开始用气切割.

复杂的大炮
玩命的蜜蜂
2025-10-13 21:26:15

割炬是产生气体火焰,使切口平直,然后喷射氧气流气割的正确使用方法,形成切口,火焰在起割点将材料预热到燃点。

用乙炔气的切割效率最高,使金属材料剧烈氧化燃烧,但成本较高,表面光洁,生成的氧化物熔渣被气流吹除、传递和调节切割热能的工具;可燃气体一般用乙炔气、天然气或煤气。

采用快速割嘴可提高切割速度,质量较好。

1.氧炔气焊气割设备严禁与油脂和灰尘杂质接触。

2.使用过程中如果沾有金属渣屑或其他异物、风线异常,应停止操作,使用专用针对焊嘴或割嘴进行清理异物,同时打开氧气阀吹出异物。

3.焊嘴或割嘴工作时严禁碰击接触工作面,以免堵塞气孔,造成氧气倒流,进入乙炔系统发生事故。

4.乙炔减压器在使用时,必须安装合格的回火防止器,确保安全可靠作业。

5.氧气瓶禁止倒地使用,应放在架上或垫上其他物品、氧气瓶与地平面角度应大于40°为宜。

6.使用合格的氧气减压器和乙炔减压器。

7.氧气瓶与乙炔瓶之间安全距离应大于5米。

8.持证上岗或在有经验持有效特种操作证人员指导帮助下,使用氧炔气焊和气割设备。

明亮的星星
爱笑的鼠标
2025-10-13 21:26:15
一、 概述

(一) 气焊与气割的基本原理和安全特点

气焊是利用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燃烧的火焰,将金属连接处熔化,使之牢固连接的焊接方法。

气焊所用的可燃气体主要有乙炔和液化石油气。

气焊使用的设备包括:氧气瓶、乙炔发生器(或乙炔气瓶)。应用的器具有:焊炬、减压器、橡皮气管等。焊缝的填充材料称为焊丝,根据不同的焊件分别选择低碳钢、铸铁、黄铜、青铜等焊丝。焊接铸铁、不锈钢和有色金属时,还需要加焊粉,其目的是熔解和清除焊件上的氧化膜,并在熔池表面形成熔渣,保护熔池不被氧化,排除熔池中的气体、氧化物及其它杂质,改善熔池中的气体、氧化物及其它杂质,改善熔池中液态的流动性,获得优质接头。例如焊接铝材时,采用氯化物(KCl、NaCl)和氟化物(NaF)等组成的焊粉。

气焊主要应用于薄钢板、铸铁件、刀具和有色金属的爆件、硬质合金等材料的堆焊以及磨损零件的补焊。

气割是利用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燃烧的预热火焰,将被切割金属加热到燃烧点,并在氧气射流中剧烈燃烧而将金属分开的加工方法。可燃气体与氧气的混合以及切割氧的喷射是利用割炬来完成的。气割所用的可燃气体主要是乙炔。

气割所用的设备和器具,除割炬外均与气焊相同。

气割在工业企业中广泛应用于各种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的下料工序。

气焊与气割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安全和有害因素,所使用的乙炔、丙烷、氢气和氧气等都是易燃易爆气体;乙炔瓶、氧气瓶、液化石油气瓶和乙炔发生器等,均属于压力容器。在焊补燃料容器和管道时,还会遇到其它易燃易爆气体及各种压力容器。由于在气焊和气割操作中需要与可燃气体和压力容器接触,同时又使用明火,如果焊接设备或安全装置有缺陷,或者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就有可能造成爆炸和火灾事故。在气焊火焰的作用下,尤其是气割时氧气射流的喷射,使火星、熔珠和铁渣四处飞溅,容易造成灼、烫伤事故。而且熔珠和铁渣能飞溅到距离操作点5m以外,遇有易燃易爆物品,也会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气焊、气割时,其火焰温度高达3000℃以上,被焊接金属会散发出金属蒸气。如焊接黄铜时产生大量锌蒸气;焊接铝时产生铝和氧化铝的蒸气等有害物质。焊粉也会产生氯盐和氟盐的燃烧后产物。在焊接过程中,还会遇到工件等其它方面产生的毒气和毒物。这些有害物质都有损于焊工的安全和健康,尤其是在密闭容器、管道内的焊接作业,更可能造成焊工中毒。

(二) 易燃易爆气体的性质

1. 乙炔 它也叫电石气,是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化学式是C<sub>2<sub>H<sub>2<sub>,在常温下和大气压力下是无色气体。工业用的乙炔有特殊臭味,这是因含有H<sub>2<sub>S和PH<sub>3<sub>等杂质。在标准状态下,乙炔的密度为1.17kg/m<sup>3<sup>,比空气稍轻。

乙炔的自燃点为480℃,在空气中的着火点为428℃。它与空气混合燃烧时火焰温度为2350℃,而与氧气燃烧时火焰温度为3100~3300℃。乙炔的燃烧火焰在空气中传播的最高速度为2.87m/s,在氧气中传播的最高速度为13.5m/s。

2) 压力 增加压力也促使和加速乙炔的聚合和分解。温度和压力对乙炔的聚合作用与爆炸分解的关系可用图2的曲线表示。

从图中看出,在温度等于或低于540℃,压力小于3×10<sup>5<sup>Pa(3个表压)时,乙炔主要是聚合过程。当压力为1.5×10<sup>5<sup>Pa,温度超过580℃时,就开始乙炔的爆炸分解。压力越高,聚合作用能够转化为乙炔爆炸分解所必须的温度就越低。根据这个特点,乙炔发生器工作压力极限不超过15×10<sup>5<sup>Pa(表压),温度达不到580℃,乙炔只是聚合作用,不会引起爆炸分解。

3) 触媒剂 触煤剂能把乙炔分子吸附在自己表面上,使乙炔局部浓缩增高,加速了乙炔分子之间的聚合和爆炸分解。

4) 存放容的器形状和大小 器壁有阻力和冷却作用,容器管径越小,越不易爆炸。

5) 乙炔纯度 乙炔与空气、氧气混合时,增加爆炸的危险性。乙炔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2.2~81%,自然温度为305℃。乙炔与氧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2.8~93%。含7~13%乙炔的乙炔-空气混合气和含有30%乙炔的乙炔-氧气混合气,爆炸波传播速度可达300m/s,爆炸压力可超过35×10<sup>6<sup>Pa。

6) 乙炔与铜等金属及其盐类长期接触,会生成乙炔铜等爆炸性化合物,当受到摩擦或冲击时就会发生爆炸。

乙炔和氯、次氯酸盐等化合,遇光或加热就会燃烧或爆炸。

工业用乙炔往往含有磷化氢、硫化氢,这是因为电石中含有微量磷化钙和硫化钙其与水作用生成的。

磷和硫不仅降低焊缝质量,还易自燃。气态磷化氢在温度为100℃时就会自燃。一般规定乙炔中磷化氢含量低于0.08%,硫化氢含量低于0.15%。当乙炔在空气中含量达到40%时,因含有磷化氢、硫化氢及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长期接触会引起中毒,损伤中枢神经系统。

2. 液化石油气 它的主要成分是丙烷(C<sub>3<sub>H<sub>8<sub>),含量为50~80%,还有丁烷(C<sub>4<sub>H<sub>10<sub>)、丁烯(C<sub>4<sub>H<sub>8<sub>)等。在常温和大气压下是气态,若加上(8~15)×10<sup>5<sup>Pa的压力即成为液态,装入瓶内贮存、运输。液化石油气的密度为1.8~2.5kg/m<sup>3<sup>。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需氧量大,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会使人中毒。液化石油气本身也有一定的毒性,在空气中浓度>10%时有中毒的危险。

液化石油气的几种主要成分均能与空气、氧气构成有爆炸性气体,但爆炸极限范围小。与空气混合,丙烷的爆炸极限为2.1~9.5%,丁烷为1.5~8.5%,丁烯为1.7~9.6%。液化石油气与氧气混合的爆炸极限范围为3.2~64%。

液化石油气燃烧火焰温度低,它比乙炔安全,适用于钢材切割及有色金属焊接。

3. 氢气 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比重为0.07,是最轻的气体。它扩散速度快,导热性高,极易漏泄,点火能量低,是极危险的易燃易爆气体。

焊工一般安全操作规程

1焊接场地必要时配备消防器材。保证足够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风。

2在操作场地10米内,不应储存油类或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包括有易燃易爆气体产生的器皿、管线)。临时工地若有此类物品,而又必须在此操作时,应通知消防部门和安全技术部门到现场检查,采取临时性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操作。

3工作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操作时(包括打渣)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戴好防护眼镜或面罩。仰面焊接应扣紧衣领,扎紧袖口,戴好防火帽。

4在缺氧危险作业场所及有易燃易爆物品及其挥发性气体的环境,设备、容器应经事先置换、通风,并经监测合格。

5对压力容器、密封容器、燃料容器、管道的焊接,必须事先泄压、敞开,置换清除掉有毒有害物质后再施焊。潮湿环境,容器内作业还应采取相应电气隔离或绝缘等措施,并设人监护。

6在焊接、切割密闭空心工件时,必须留有出气孔。在容器内焊接,外面必须设人监护,并有良好通风措施,照明电压应采取12伏。禁止在已做油漆或喷涂过塑料的容器内焊接。

7电焊机接零(地)及电焊工作回线都不准搭在易燃易爆的物品上,也不准接在管道和机床设备上,工作回路线应绝缘良好,机壳接地必须符合安全规定。回路应独立或隔离。

8电焊机的屏护装置必须完善(包括一次侧、二次侧接线),电焊钳把与导线连接处不得裸露。二次线接头应牢固。2米及其以上的高处作业,应遵守高处作业的安全规程。作业时不准将工作回路线缠在身上。高处作业应设人监护。

9遵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有关规定,如不得擅自更改气瓶的钢印和颜色标记,严禁用温度超过4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永久气体气瓶剩余压力应不小于0.05MPa,液化气体气瓶应留有0.5%—1.0%规定冲装量的剩余气体。气瓶立放时应采取防止倾倒措施。

10工作完毕,应检查焊接工作地(包括相关的二次回路部分),确认无异常状态后切断电源,灭绝火种。

焊工“十不准”

1禁火区没有动火证不焊。

2密闭容器不焊。

3进入贮罐无人监护不焊。

4搭铁线路不畅通不焊。

5焊件来路不明不焊。

6带压设备不焊。

7有毒物和易燃物未清除不焊。

8火星飞溅物去向不明不焊。

9防爆车间无可靠措施不焊。

10回火防止器有问题不焊。

手工电弧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应掌握一般电气知识,遵守焊工一般安全规程,还应熟悉灭火技术,触电急救及人工呼吸方法。

2工作前应该检查焊机电源线、引出线及各接线点是否良好;若线路横越车行道时应架空或加保护盖;焊机二次线路及外壳必须有良好接地;电焊钳把绝缘必须良好。焊接回路线接头不宜超过三个。

3下雨天不准露天电焊。在潮湿地带工作时,应站在铺有绝缘物品的地方并穿好绝缘鞋。

4移动式电焊机从电力网上接线或拆线,以及接地 、更换熔丝等工作,均应由电工进行。

5推闸刀开关时身体要偏斜些,要一次推足,然后开启电焊机;停机时,要先关电焊机,才能拉断电源开关。

6移动电焊机位置,须先停机断电;焊接中突然停电,应立即关好电焊机。焊接电缆接头移动后应进行检查,保证牢固可靠。

7在人多的地方焊接时,应安设遮拦挡住弧光。无遮拦时应提醒周围人员不要直视弧光。

8换焊条时应戴好手套,身体不要靠在铁板或其他导电物件上。敲渣时应戴上防护眼镜。

9焊接有色金属器件时,应加强通风排毒,必要时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

10修理压力管道、易燃易爆气(液)体管道或在有易燃易爆物泄漏的地方进行焊接时,要事先通知有关部门及消防、安技部门,得到允许后方可工作。工作前必须关闭气(液)源,加强通风,把积余气(液)排除干净。修理机械设备,应将其保护零(地)线暂时拆开,焊完后再行连接。

11焊机启动后,焊工的手和身体不应随便接触二次回路导体,如焊钳或焊枪的带电部位、工作台、所焊工件等。在容器内作业,潮湿、狭窄部位作业,夏天身上出汗或阴雨天等情况下,应穿干燥衣物,必要时要铺设橡胶绝缘垫。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使操作者自身成为焊接回路的一部分。

手工气焊(割)工安全操作规程

1严格遵守一般焊工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溶解乙炔气瓶、水封安全器、橡胶软管、氧气瓶的安全使用规则和焊(割)炬安全操作规程。

2工作前必须检查所有设备。乙炔发生器、氧气瓶及橡胶软管的接头以及紧固件均应紧固牢靠,不准松动、破损和漏气现象。氧气瓶及其附件、橡胶软管、工具上不能沾染油脂和泥垢。

3检查设备、附件及管路漏气情况时,只准用肥皂水试验。试验时,周围不准有明火,不准抽烟。

4氧气瓶、乙炔气瓶与明火间的距离应在10米以上。如条件限制也不准小于5米,并应采取隔离措施。

6禁止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开启氧气或乙炔阀门。

7气瓶设备管道冻结时,严禁用火烤或用工具敲击冻块。氧气阀或管道要用不高于40℃的温水溶化;回火防止器及管道可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解冻。

8焊接场地应有相应的消防器材。露天作业时应防止阳光直射在气瓶上。

9压力容器及压力表、安全阀,应按规定定期送交校验和试验。检查、调整压力器件及安全附件,应采取措施,消除余气后才能进行。

10工作完毕或离开工作现场时,要拧上气瓶的安全帽,收拾现场,把气瓶和乙炔发生器放在指定地点。

【橡胶软管】

1橡胶软管须经压力试验。氧气软管试验压力为2兆帕;乙炔软管试验压力为0。5兆帕。未经压力试验的代用品及变质、老化、脆裂、漏气的胶管及沾上油脂的胶管不准使用。

2软管长度一般为10~20米。不准使用过短或过长的软管。接头处必须用专用卡子或退火的金属丝卡紧扎牢。

3氧气软管为红色,乙炔软管为黑色,连接时不可错乱。

4乙炔软管使用中发生脱落、破裂、着火时,应先将焊炬或割炬的火熄灭,然后停止供气。氧气软管着火时,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不准用弯折的办法来消除氧气软管着火。乙炔软管着火时可用弯折前一段胶管的办法来将火熄灭。

5禁止把橡胶软管放在高温管道和电线上,或把重的或热的物件压在软管上,也不准将软管与电焊用的导线敷设在一起。使用时应防止割破。若软管经过车行道时,应加护套或盖板。

【氧气瓶】

1每个气瓶必须在定期检验的周期内使用(三年),色标明显,瓶帽齐全。氧气瓶应与其他易燃物品分开保存,也不准同车运输。运送、贮存、使用气瓶需有瓶帽。禁止用行车或吊车吊运氧气瓶。

2氧气瓶附件有缺陷时应停止使用。氧气瓶应直立安放在固定支架上,防止倾倒。

3禁止使用没有减压器的氧气瓶。

4氧气瓶中的氧气不允许全部用完,气瓶剩余压力应不小于0.05兆帕,并将阀门拧紧,写上“空瓶”标记。

5开启氧气瓶时,要用专用工具,动作要缓慢,不要面对减压表,但应观察压力表指针是否灵活正常。

6当氧气瓶在电焊同一工作地点,瓶底应垫绝缘物,防止被串入电焊机二次回路。

7氧气瓶一定要避免受热、暴晒,应尽可能垂直立放。

【乙炔气瓶】

1乙炔气瓶在使用、运输、贮存时必须直立固定,严禁卧放或倾倒;避免剧烈震动、碰撞;运输时应使用专用小车,不得用吊车吊运/环境温度超过40℃时应采取降温措施。

2乙炔气瓶使用时,一把焊割炬配置一个减压器。

3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测后方,轻缓开启。拧开瓶阀不宜超过1.5圈。

4瓶内气体不能用光,必须留有一定余压。当环境温度为0℃以下时,余压为0.05兆帕;0~15℃,余压为0.1兆帕;15~25℃时,余压为0.2兆帕;25~40℃时,余压为0.3兆帕。

5焊接工作地乙炔气瓶存量不得超过5只。超过时,车间内应有专用的贮存间。若超过20只,应置放在乙炔瓶库。

6乙炔气瓶严禁与氧气瓶、明火相互间距至少10米。

【焊割炬】

1通透焊嘴应用铜丝或竹签,禁止用铁丝。

2使用前检查焊炬、割炬的射吸能力。办法是:先接上氧气管,打开乙炔阀和氧气阀(此时乙炔管与焊炬、割炬应脱开),用手指轻轻接触焊炬上乙炔进气口处,如有吸力,说明射吸能力良好。接插乙炔管时,应先检查乙炔气流正常后接上。若没有吸力,甚至氧气从乙炔接头中倒流出来,必须进行修理,否则严禁使用。

3根据工件的厚度,选择适当的焊炬、割炬及焊嘴、割嘴,避免使用焊炬切割较厚的金属,应用小割嘴切割厚金属。

4焊、割炬射吸检查正常后,进行接头连接时必须与氧气胶皮管连接牢固,而乙炔进气接头与乙炔胶皮管不应连接太紧,以不漏气并容易接插为宜。对老化和回火时烧损的皮管不准使用。

5工作地点要有足够清洁的水,供冷却焊嘴用。当焊炬(或割炬)由于强烈加热而发出“噼啪”的炸鸣声时,必须立即关闭乙炔供气阀门,并将焊炬(或割炬)放入水中进行冷却。注意最好不关氧气阀。

6短时间休息时,必须把焊炬(或割炬)的阀门闭紧,不准将焊炬放在地上。较长时间休息或离开工作地点时,必须熄灭焊炬,关闭气瓶球形阀,除去减压器的压力,放出管中余气,并停止供水,然后收拾软管和工具。

7焊炬(或割炬)点燃操作规程:

7.1点火前,急速开启焊炬(或割炬)阀门,用氧气吹风,以检查喷嘴的出口,但不要对准脸部试风。无风时不得使用;

7.2进入容器内焊接时,点火和熄火都应在容器外进行;

7.3对于射吸式焊炬(或割炬),点火时应先微微开启焊炬(或割炬)上的乙炔阀,然后送刀灯心或火柴上点燃,当出现冒黑烟时,立即打开氧气手轮调节火焰。发现焊割炬不正常,点火并开始送氧后一旦发生回火时,必须立即关闭氧气,防止回火爆炸或点火时鸣爆现象;

7.4使用乙炔切割机时,应先放乙炔气,再放氧气引火。

8熄灭火焰时,焊炬应先关乙炔阀,再关氧气阀。割炬应先关切割氧,再关乙炔和预热氧气阀门。当回火发生后,若胶管火回火防止器上出现喷火,应迅速关闭焊炬上的氧气阀和乙炔阀,再关上一级氧气阀和乙炔阀门,然后采取灭火措施。

9操作焊炬和割炬时,不准将橡胶软管背在背上操作。禁止使用焊炬(火割炬)的火焰来照明。

10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气体通路或阀门有漏气现象,应立即停止工作。消除漏气后才能继续使用。

11气源管路通过人行道时,应加罩盖,注意与电气线路保持安全距离。

12气焊(割)场地必须通风良好,容器内焊(割)时应采用机械通风。

贤惠的小白菜
疯狂的玫瑰
2025-10-13 21:26:15
水的冷却能力强,温度过高或导热性差的工件用它淬火易于开裂。

用板簧(多数为60Si2Mn)做錾子,用水蘸还要不开裂,难度稍大。建议你加热温度别太高;出水温度别太低;出水后马上用火枪轻扫一遍(相当于回火),轻扫要快。

祝你好运!

玩命的店员
甜美的柠檬
2025-10-13 21:26:15

注意固定,防止倾倒。

乙炔气瓶安全技术操作规定

1、乙炔气瓶在使用、运输、贮存时,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0℃。

2、乙炔瓶的漆色必须保持完好,不得任意涂改。

3、乙炔气瓶在使用时必须装设专用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工作前必须检查是否好用,否则禁止使用,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门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

4、使用压力不超过0.05Mpa输气流量不应超过1.5-2.0米3/时瓶。

5、使用时要注意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卧入使用,对已卧入的乙炔瓶,不准直接开气使用,使用前必须先立牢静止十五分钟后,再接减压器 使用,否则危险。禁止敲击,碰撞等粗暴行为。

氧气瓶与乙炔瓶之间距离的规定

在生产过程中溶解乙炔气瓶(以下简称乙炔瓶)与氧气瓶广泛地应用于焊接和切割中,又经常同时使用,氧气为助燃气体,乙炔为易燃气体,氧气与乙炔又分别盛装在移动式压力容器中,在使用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乙炔瓶与氧气瓶设置在同一个地点,无安全距离。

氧气瓶与油脂接触,乙炔瓶水平滚动后,未竖直静放便投入使用;乙炔瓶表面温度在40℃以上,夏天露天作业无遮盖;氧气、乙炔瓶未按规定留余压等,这些问题,曾导致了一些伤亡事故的发生。

因为是溶解乙炔,气瓶里有丙酮,如果倾斜角度在30度以下的话,在阀门打开(使用过程)的时候,有可能导致丙酮流出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 2.55%~12.8%(体积)。

糊涂的蜻蜓
奋斗的店员
2025-10-13 21:26:15
气焊、气割安全操作规程 : 一、进行气焊(气割)作业的人员必须持“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操作。二、氧气瓶、乙炔瓶的阀、表均应齐全有效,紧固牢靠,不得松动、破损和漏气。氧气瓶及其附件、胶管和开闭阀门的扳手上均不得沾染油污。三、氧气瓶应与其易燃气瓶、油脂和其他易燃物品分开保存,也不宜同车运输。氧气瓶应有防震胶圈和安全帽,不得在强烈阳光下暴晒。严禁用塔吊或其他吊车直接吊运氧气或乙炔瓶。四、乙炔胶管,氧气胶管不得错装。乙炔胶管为黑色,氧气胶管为红色。五、氧气瓶与乙炔瓶储存和使用时的距离不得少于10米,氧气瓶、乙炔瓶与明火或割炬(焊炬)间距离不得小于10米。六、点燃焊(割)炬时,应先开乙炔阀点火,然后开氧气阀调整火焰,关闭时先关闭乙炔阀,再关闭氧气阀。七、工作中如发现氧气瓶阀门失灵或损坏,不能关闭时,应让瓶内的氧气自动跑尽后再行拆卸修理。八、氧气胶管,外径18毫米,应能承受20千克气压,各项性能应符合GB2550-81《氧气胶管》的规定;乙炔胶管,外径16毫米,应能承受5千克气压,各项性能应符合GB2550—8l《乙炔胶管》的规定。九、使用中,氧气软管着火时不得拆弯胶管断气,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停止供气。乙炔软管着火时,应先关熄炬火,可弯抓前面一段胶管的办法将火熄灭。十、未经压力试验的胶管或代用品及变质老化、脆裂、漏气的胶管及沾上油脂的胶管均不得使用。十一、不得将胶管放在高温管道和电线上,或将重物或热的物件压在胶管上,更不得将胶管与电焊用的导线敷设在一起,胶管经过车道时应加护套或盖板。十二、氧气瓶使用时刻立放也可平放(端部枕高),乙炔瓶必须立放使用。立放得气瓶,要注意固定,防止倾倒。十三、不得将胶管背在背上操作。割(焊)炬内若带有乙炔、氧气时不得放在金属管、槽、缸、箱内。十四、工作完毕后,应关闭氧气瓶、乙炔瓶,拆下氧气表、乙炔表,拧上气瓶安全帽。十五、作业结束后,应将胶管盘起、捆好挂在室内干燥的地方,减压阀和气压表应放在工具箱内。十六、工作结束,应认真检查操作地点及周围,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十七、对有压力或易燃易爆物品气割前必须经技术人员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否则严禁擅自进行气割作业。

开放的黑猫
温柔的保温杯
2025-10-13 21:26:15

在作业时务必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专项工程安全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并熟记作业要点及其特性,掌握好相应的安全防范技能;进入作业场所后。

要进行重新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和不安全因素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要正确使用和佩戴劳动安全用品,在做好自我防范的同时,还要认真贯彻联保互保。同时对以下针对性措施必须经常对照执行:

金属焊接作业人员所用焊钳焊线必须绝缘良好,严禁两台焊机共用一组保险丝。氧气、乙炔钢瓶禁止爆晒、撞击,严禁存放在热源的地方,两瓶间距必须保气瓶持5米的安全距离。气瓶上的截止阀、减压阀、回火装置应完好,使用气焊时必须按“先开乙炔,先关乙炔”的顺序操作。

扩展资料:

电弧焊是应用最广泛的焊接方法,包括手弧焊、埋弧焊、钨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等离子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因电弧焊使用电源,其产生的高温电弧容易引发火灾爆炸,危险I性较大。

电焊是材料连接加工中的一种经济、适用、技术先进的方法。用电焊几乎可实现任何两种金属材料,以及某些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之间的焊接;

可实现以小拼大,制成大型的、经济合理的结构;可以在结构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性能的材料,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特点;电焊件具有气密性好、重量轻的特点;用电焊还可实现超薄、超细材料之间的焊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焊

美满的草丛
欢喜的小蝴蝶
2025-10-13 21:26:15
解除螺丝生锈难以拆卸的问题,可以采取下列手法:

(1)松动剂

松动剂是针对于表面生锈而且锈死的程度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因为严重锈死的螺丝,松动剂很难渗入螺丝的内部,而使发生化学反应。往往被一些锈渍挡在表面,另外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才能够进行工作,往往检修或维修工作需要时间紧迫,不能够长时等待,而且会因为这一颗生锈的螺丝影响下一步的工作进度,所以不是很好的选择方式。

(2)火烧

往往有些拆卸不掉的螺丝动用气割工具进行火烧,但是在螺丝的旁边附近可能会存在一些可燃物质,甚至可能会影响到设备内部的器件,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而且对于用火烧存在着很大的危险。

(3)割锯

割锯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是割锯主要用砂轮机将螺丝去掉,但是有些位置狭窄是不能够选择这种方法,另外有些沉头螺丝在内部更不能够采取这种方法。往往一旦割锯可能会变的更加复杂或麻烦。

(4)螺丝破碎

目前螺丝破碎常用的工具是破碎机,但是破碎机不能够去对于不同的螺丝进行有效拆卸,它是采用以硬功硬的方式去破碎螺丝,往往拆卸一个螺丝既费时又费力。甚至有些螺丝硬度较大会使破碎机头断掉。一天下来拆卸不了几个螺丝,而且一般人拆卸一两个螺丝就会感觉手臂酸痛,造成手臂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