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链条如何制作的?每个零件的制作工艺怎样?
简单的是讲:就是先通过设计适合你所用的摩托车的类型的图纸,期间要进行强度刚度实验,然后校核修改数据,按照图样进行机械设备加工(包括车床,冲床等设备),加工好之后进行热处理,钳工装配(或者专用设备进行组装)
链板:40Mn 45Mn
销轴:30CrMnTi 20CrMnMo
滚子:10#钢 20#钢
套筒:10#钢 20Mn
后面材质的材料比前面要好点;做的好点都是这些材料了!
但是有些专门做便宜货的厂可能用的还要差如A3钢
在进行硬度测试时,链板淬火后表面硬度偏低(小于40HRC),若磨去一定厚度表层,则其硬度可达50HRC以上,这将严重影响链条的最小拉伸载荷。
(2)国外厂商一般选用S35C、SAEl035,采用较先进的连续式网带渗碳炉,热处理在加热过程中用保护气氛进行复碳处理,加上严格的现场过程控制,因而很少发生链板淬火回火后出现脆性断裂或表面硬度偏低的现象。
金相观察表明,链板淬火后表面存在大量的细针状马氏体组织(约15—30um),而心部为条块状马氏体组织。在同等链板厚度的条件下,经回火后其最小拉伸载荷较国内产品大。国外一般用1.5mm厚板材,要求拉力>18 kN,而国内链条一般选用1.6—1.7mm厚板材,要求拉力>17.8 kN。
(3)由于对摩托车链条零件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内外厂商不断对销轴、套筒及滚子所用的钢材进行改进。链条的最小拉伸载荷,尤其是耐磨性都与钢材有关。国内外厂商近期选用20CrMnTiH钢替代20CrMnMo作销轴材料后,其链条拉伸载荷提高13%一18%,而国外厂商用SAE8620钢作销轴与套筒的材料也与此有关。经实践表明,只有改善销轴与套筒之间的配合间隙,改进热处理工艺及润滑等途径,才可大幅提高链条的耐磨性及拉伸载荷。
(4)摩托车链条零件中内链板与套筒、外链板和销轴都是过盈配合固定在一起,而销轴和套筒为间隙配合。链条零件之间的配合对链条的耐磨性、最小拉伸载荷有很大影响。根据链条使用场合和破坏载荷的不同,分为A、B、C三级。A级用于重载、高速和重要的传动;B级用于一般传动;C级为普通抵档用途。故而A级链条零件之间的配合要求较严。
2.热处理技术
热处理工艺技术对链条零件尤其是摩托车链条的内在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想生产出优质的摩托车链条,必须要有先进的热处理技术和装备。
由于国内外厂商对摩托车链条品质的认识、现场控制及技术要求等方面的差距,表现在链条零件热处理工艺技术的制订、完善及制造过程有所差别。
(1)国内生产商采用的热处理技术和装备。我国链条行业的热处理设备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特别是国产网带炉存在结构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等一系列问题。
内、外链板采用40Mn、45Mn钢板,材料主要有脱碳、裂纹等缺陷。调质采用普通网带炉,无复碳处理,造成脱碳层超标。销轴、套筒和滚子采用渗碳淬火,淬火有效硬化层深0.3~0.6mm,表面硬度≥82HRA,虽然使用滚筒式炉生产灵活、设备利用率高,但是其中工艺参数的设定和变更需由技术人员制定,而且在生产过程中,这些经人工设定的参数值无法随气氛的瞬时变化而自动修正,热处理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现场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其质量重现性较差。考虑到产量、规格及生产成本等,这种局面一时难以改观。
(2)国外生产商采用的热处理技术和装备。国外广泛采用连续式网带炉或铸链式热处理生产线,气氛控制技术已相当成熟,无需技术人员再制定工艺,并可根据炉内气氛的瞬时变化情况随时修正有关参数值;对于渗碳层浓度、硬度、气氛和温度的分布状态可实现自动控制,无需人工调节,可使碳浓度波动值控制在≤0.05%的范围内,硬度值的波动控制在1HRA范围内,温度严格控制在±0.5一±1℃范围内。
内、外链板调质除品质稳定外,而且生产效率高。销轴、套筒和滚子渗碳淬火整个渗碳过程中不断根据炉温和碳势的实际采样值计算浓度分布曲线的变化情况,并随时修正和优化工艺参数设定值,确保渗碳层的内在质量处在受控状态。
总之,我国摩托车链条零件热处理工艺技术水平与国外企业相比差距较大,主要是由于质量控制及保证体系不够严格,仍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热处理后的表面处理技术差别较大。简便、实用且无污染的不用温度下着色技术或保持原色可作为首选。
3.问题及发展方向
摩托车链条属于工业基础范畴,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尤其在热处理技术方面,目前还处在发展阶段。由于技术和装备方面的差距,链条很难达到预期的使用寿命(15000h)。为达到此要求,除了对热处理设备的结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更高之外,更要注意炉起成分的精确控制,即碳式和氮式的精确控制。
零件的热处理向微畸变、高耐磨方向发展。为了大幅度提高销轴的拉伸载荷及表面的耐磨性,有研发能力的厂商不仅从用材上进行改进,而且尝试对其表面进行镀铬、渗氮及碳氮共渗等其他工艺的处理,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关键是如何制定稳定的工艺及用于规模生产。
在制造套筒方面,国内外在技术上大同小异。由于在摩托车链条的耐磨方面,套筒有着重要的影响。即链条的磨损伸长主要体现在销轴与套筒的过度磨损中,因此其材料选用、接缝方式、渗碳淬火质量及润滑等方面是关健。开发生产无缝套筒是大幅提高链条耐磨性的一个破热点。
4.结束语
我国国产摩托车链条产品质量与国外先进企业的产品存在一定差距。近10年来,国内外都十分重视摩托车链条的选材及热处理技术的发展。我国于2000年12月开始执行国GB/T18150—2000 (等同采用IS010823:1996滚子链传动选择指导),为我国提高链条品质及疲劳强度方面指明了方向。国内厂商应与相关单位密切配合研制用于规模生产的摩托车链条,共同开发、试制不同材料的链条,突破用中低碳钢作链板、20CrMo系低碳合金钢作销轴用料的常规定式,改换低、中合金钢板作链板用料,提高销轴用料含碳量及改换其它零件用料等途径来提高链条品质。
为此,国内链条生产厂商还应积极开发生产各类摩托车发动机时规链,以便开拓生产链条空间,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尽快开发生产无缝套筒,探讨适用的镀铬等工艺来大幅提高销轴的表面硬度,且积极寻求高性能链条润滑油品等举措,全面提高摩托车链条零件品质,生产出具有国际竞争力品牌的链条,满足市场的需求。
1、将链条穿过前拨链器,并将其挂在最小的链轮上。
2、将链条挂在最小的轮子上。
3、将链条悬挂在后导轮上。
4、将链条悬挂在拉出的后导轮上。
5、拉紧链条,但将其拉出后不要过长(越小越好),也不要掉落。
6、在不掉落的前提下,从与链的街道对齐或接近的节点开始计数四个节点,第四个节点是需要切断的地方。
7、将链条夹在连接器上,然后用连接器切开链条。
8、将链的两端连接在一起。
9、用截链器将链条节点压入到链条中。
10、将节点按入链中,节点的外部与链的外部平行,并且不应有任何突起。
可以去摩托修理店更换。有时规链的链条式摩托车有很多种,不同型号的摩托车,拆卸更换时规链的方法、程序也不都一样,但大部分都是要拆下磁电机及周边部件、凸轮轴上的正时链轮等来更换。
也可以用专用工具拆链器把链条拆断,然后把新链条也拆断并与旧链条串接在一起,转动曲轴把旧链条绕下来,新链条绕上去,最后把新链条对接好再装到正时链轮上,对好正时安装好即可。
踏板车的产生历史
世界上第一辆接近于踏板车的摩托车在1911年出现,这款车是荷兰人发明的。比起那些骑跨式的摩托车来说,踏板车让乘客感觉更加舒适,它可以像驾驶汽车一样双腿并拢。
有趣的是,刚开始时,踏板车的车身前面有个汽车方向盘。如果说德国制造的摩托车像马车,那么荷兰人制造的踏板车的外形就像两轮的汽车。
在荷兰之后,美国人也制造了一种新式踏板车,它突破性的设计在于将自行车式的大梁去掉了,还将整个车身高度降低了不少,不足之处是它的轮胎太小了。尽管如此,20世纪初,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踏板车是很少见的。
摩托车骑久了链条会变长,会有安全隐患,现在我们就来说说如何调节摩托车链条。
工具/材料活动扳手、12#扳手
首先撑起大撑,用扳手逆时针松开摩托车大螺母。
然后用12#扳手拧松顶丝螺母。
调节好顶丝。调节至松紧适宜,并且让两边刻度保持一致。
拧紧顶丝螺母,之后拧紧车轴大螺母。
最后一步,加入润滑油,有条件的话可以用专用链条油。
摩托车链条生锈怎么办将醋酸铵(为白色粉状晶体,化工商店有销售)放进等量清水中,待其完全溶解后加热至70℃左右,用软抹布蘸足溶剂擦拭锈蚀部位,直到锈斑不见,之后用干布擦去残余溶剂,电镀件即光洁如初。
平时开车要注意摩托车链条的保护,比如下雨的时候要避开泥泞的道路,经常检查链条上有没有油脂,如果有,记得用刷子刷一次,爱惜爱车。此外,我们还应该记得洗完之后刷新的链条油。另外要注意喷链条油的时间。通常每300公里喷洒一次,不能超过里程太长。如果跑长途,需要带链条油。下雨天也要喷一次链条油。总之,尽管麻烦,如果你真的爱你的车,你一定会做到。还有,一定要买专业的链条油,不能买那些杂牌子的,不然可能会损坏链条。另外上油的时候要用又软又细的刷子刷。最后,上油时需要检查链条的松紧度。严格按照以上步骤,链条会更长久。
摩托车链条异响 如果车链松紧调节正常,垂度在25mm左右,可能是链条与链轮配合不好,即链条的节距可能大于链轮的齿距,无法解决,只能更换整个链条和链轮。 自1885年德国戴姆勒发明制造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发动机为动力的摩托车以来,摩托车的发展经历了100多年的沧桑。 原来的摩托车,只以德国慕尼黑科技馆的真实模样存在,是1885年8月29日德国戴姆勒获得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专利。 限于100多年前,当时的汽油机还处于低级幼稚的状态。当时的车辆制造还处于马车技术时期,原始摩托车与现代摩托车在外观、结构和性能上都有很大的区别。 原来摩托车的 车架 是木头做的。 从木纹来看,是木匠做的, 轮胎 也是木头做的。轮胎表面覆盖着一层铁皮。车架的中下部有几个方形木架,上面放着发动机。木架两侧各有一个小支撑轮,其作用是防止停车时倾倒。 因此,这辆车实际上是用四个轮子触地的。 单缸风扇冷却发动机,输出动力由皮带和齿轮带动后轮前进。 用外面的一层皮革做成马鞍形状。 发动机气缸的工作容积为264mL,最大功率为0.37kW(700r/min),仅为现代简易摩托车的1/5。 每小时12公里,比走路快不了多少。 当时由于没有弹簧等缓冲装置,这辆车被称为“摇骨车” 可以想象,19世纪在石头街上开车,比行刑还惨。 最初的摩托车虽然如此简陋,但从那以后,摩托车一直在不断变化和改进,100多年来,现代摩托车的传人有数亿之多。 摩托车链条生锈怎么办@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