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轮扳手生锈怎么办,棘轮扳手保养小窍门
当用户扳手使用完毕后,把扳手棘轮端泡入柴油,并且在油中搅动,中间转动下棘轮头端,最后,把扳手从油中拿出来甩一甩,孔内的污垢就会被油带出。以上动作重复几次后,便可清洁扳手内的污垢。
其实延长该工具使用寿命最主要的方法途径就是对手工具的定期保养。只要通过合理、有效的保养维护,那么手动工具的工作效率就能长久不衰。
在三点控制阀中定期加入润滑油(Shell Tellus 15)。定期排放三点控制阀中的积水。棘轮扳手本体出气过滤棉需每周清洁两次。棘轮扳手本体内部至少每半年保养一次。如果需要更进一步的保养,不建议自行拆卸传动部分。定期校准气压表和气压—扭矩关系,使符合工作要求。
通用工具有手锤、起子、钳子、扳手等。
(一) 手锤
手锤,由锤头和手柄组成。锤头重量有0.25千克、0.5千克、0.75千克、1千克等。锤头形状有圆头和方头。手柄用硬杂木制成,长一般为320~350毫米。
(二) 起子
起子(又称螺丝刀),是用来拧紧或旋松带槽螺钉的工具。
起子分木柄起子,穿心起子,夹柄起子,十字起子和偏心起子。
起子的规格(杆部长)分:50毫米、65毫米、75毫米、100毫米、125毫米、150毫米、200毫米、250毫米、300毫米和350毫米等几种。
使用起子时,要求起子刃口端应平齐,并与螺钉槽的宽度一致,起子上无油污。让起子口与螺钉槽完全吻合,起子中心线与螺钉中心线同心后,拧转起子,即可将螺钉拧紧或旋松。
(三) 钳子
钳子种类很多,汽车修理常用锂鱼钳和尖嘴钳两种。
1, 鲤鱼钳:用手夹持扁的或圆柱形零件,带刃口的
2, 尖嘴钳:用于在狭小地方夹持零件。
(四) 扳手
用于折装有棱角的螺栓和螺母。汽车修理常用的有开口扳手、梅花扳手、套筒扳手、活络扳手、扭力扳手、管子扳手和特种扳手。
1, 开口扳手:开口宽度6~24毫米范围内有6件、8件两种。适用于折装一般标准规格的螺栓和螺母。
2, 梅花扳手:适用于折装5~27毫米范围的螺栓或螺母。每套梅花扳手有6件和8件两种。
梅花扳手两端似套筒,有12个角,能将螺栓或螺母的头部套住,工作时不易滑脱。有些螺栓和螺母受周围条件的限制,梅花扳尤为适用。
3, 套筒扳手:每套有13件、17件、24件三种。适用于折装某些螺栓和螺母由于位置所限,普通扳手不能工作的地方。折装螺栓或螺母时,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套筒和手柄。
4, 活络扳手:此种扳手的开度可以自由调节,适用于不规则的螺栓或螺母。
使用时,应将钳口调整到与螺栓或螺母的对边距离同宽,并使其贴紧,让扳手可动钳口承受推力,固定钳口承受拉力。
扳手长度有100毫米、150毫米、200毫米、250毫米、300毫米、375毫米、450毫米、600毫米几种。
5, 扭力扳手:用以配合套筒拧紧螺栓或螺母。在汽车修理中扭力扳手是不可缺少的,如气缸盖螺栓、曲轴轴承螺栓等的紧固都须使用扭力扳手。汽车修理使用的扭力扳手,其扭矩为2881牛顿米。
6, 特种扳手:或称棘轮扳手,应配合套筒扳手使用。一般用于螺栓或螺母在狭窄的地方拧紧或拆卸,它可以不变更扳手角度就能折卸或装配螺栓或螺母。
二、 专用工具
汽车修理常用的专用工具有火花塞套筒、活塞环装卸钳、气门弹簧装卸钳、黄油枪、千斤项等。
(一) 火花塞套筒
火花塞套筒用于拆装发动机火花塞。套筒内六角对边尺寸为22~26毫米用,用于折装14毫米和18毫米的火花塞;套筒内六角对边为17毫米的,用于折装10毫米的火花塞。
(二) 活塞环装卸钳
活塞环装卸钳用于装卸发动机活塞环,避免活塞环受力不均匀而拆断。
使用时,将活塞环装卸钳卡住活塞环开口,轻握手柄,慢慢收缩,活塞环就慢慢张开,将活塞环装入或拆出活塞环槽。
(三) 气门弹簧装卸钳
气门弹簧卸钳用于装卸气门弹簧。使用时,将钳口收缩到最小位置,插入气门弹簧座下,然后旋转手柄。左手掌向前压牢,使钳口贴紧弹簧座,装卸好气门锁(销)片后,反方向旋转气门弹簧装卸手柄,取出装卸钳。
(四) 。千黄油枪
黄油枪用于各润滑点加注润滑脂,由油嘴、压油阀、柱塞、进油孔、杆头、杠杆、弹簧、活塞杆等组成。
使用黄油枪时,将润滑脂小团小团地装入贮油筒,排除空气。装潢后,拧紧端盖即可使用。对油嘴加注润滑脂时,应对正油嘴,不得歪斜。若不进油,应停止注油,检查油嘴是否堵塞
工作装置(黄油嘴)16个部位;旋转轴承(黄油嘴)1个部位;导向轮调节弹簧(黄油嘴)2个部位;旋转黄油槽1个部位;
黄油加注的方法
①工作装置加注黄油,机器正常停放姿势
注:加注黄油后工作2-3小时,升降大臂时候吱吱作响,在夏季尤为明显,是什么原因?
原因:销轴与轴套之间缺少黄油,干摩擦,除了上图姿势加注黄油一次外,再按照下图姿势下降大臂,将前端履带顶起,离地20-30厘米,再加注黄油。原因是支撑起机器,工作装置的销轴和轴套大间隙方向改变,黄油更容易均匀注入,延长黄油加注间隔时间。
另外,请检查座空端面的防尘骨架油封,如果破损,黄油容易流失。
(大臂向下撑起履带 ,前端离地20-30厘米,工作装置的销轴与座孔最大间隙位置发生改变,黄油易均匀注入,吱吱声消除。)
②旋转轴承检查窗口加注黄油
每转动上车架90°,加注一次,每次最多30cc(约24-27g),有黄油从油嘴下方的轴承密封条溢出即可。
③旋转黄油槽的黄油加注及水分等排放
松开螺栓(1),拆除盖板(2)以及密封垫(3),进行检查。大齿圈的齿面上如果缺少黄油,用竹片、木棍儿等条形工具,对每个齿逐一涂抹黄油。
当从黄油窗检查到黄油槽中有大量水分,则松开下车架下面的螺栓(4)、弹簧垫(5)、拆除盖板(6)、密封垫(7),排除水分。水分的增加是因为结露现象导致,属于正常情况,少量水分混入润滑脂二乳化,不必担心。
④履带张紧度检查及黄油加注卸放要领 (20T)
下降大臂,让一侧履带离地,并转动该侧履带1-2圈,尺寸A=320-350mm为正常(如图)
如果A小于320mm,请用19套筒+接杆+棘轮扳手松开黄油嘴1。先松开履带张紧黄油嘴半圈,转动该侧履带,观察黄油是否排出,如果未排出,则再松开1/4圈转动履带,切忌松开超过一圈!松开过程中,手脚等身体部位离开观察孔,防止黄油嘴意外脱落,射出伤人!
⑤旋转马达减速机轴承黄油加注
黄油嘴(1)的加注最容易被忽视,工作第一个500小时进行加注,以后每工作500小时加注一次。黄油从黄油溢流阀(2)溢出即停止加注。
⑥左右操纵手柄及行走操纵杆先导阀柱半球头补充黄油
拆下先导手柄外罩,在先导阀柱(1)和转动滑动部位的顶点(2)涂抹少量润滑脂,每1000小时检查涂抹。
说了这么多,好像还差了点什么,没错,就差一把好黄油枪了!
判断棘轮扳手主要看对边,都是按英制走的,一英寸是25.4mm,棘轮扳手的1/2代表英寸,国内叫12.5MM棘轮扳手。具体来说就是观察扳手最大张开度,如果最大张开度可以达到6.3mm,则该棘轮扳手为6.3mm的。
用于旋转置于狭窄或难于接近的位置的螺栓或螺母的棘轮扳手,棘轮扳手与操作杆端部可旋转地连接。棘轮扳手包含:与操作杆相连接的重块,重块可沿操作杆的长度方向滑动,在所说重块前部的操作杆上具有挡住重块冲撞的前部重块承载部分。
或者,在所说重块后部的操作杆上具有挡住重块冲撞的后部重块承载部分。而且,操作杆上还可以既具有前部重块承载部分又具有后部重块承载部分。
扩展资料
棘轮扳手区别
1、棘轮套筒扳手,是由不同规格尺寸的主梅花套和从梅花套通过铰接键的阴键和阳键咬合的方式连接的。由于一个梅花套具有两个规格的梅花形通孔[2]。
2、活动扳柄可以方便地调整扳手使用角度。这种扳手用于螺丝的松紧操作,具有适用性强,使用方便和造价低的特点。
3、扭矩扳手-也叫扭力扳手或力矩扳手,力矩就是力和距离的乘积,在紧固螺丝螺栓螺母等螺纹紧固件
时需要控制施加的力矩大小,以保证螺纹紧固且不至于因力矩过大破坏螺纹,所以用扭矩扳手来操作。
首先设定好一个需要的扭矩值上限,当施加的扭矩达到设定值时,扳手会发出“卡塔”声响或者扳手连接处折弯一点角度,这就代表已经紧固不要再加力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棘轮扳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棘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