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车轮进行拆装与检修?
(1)前轮总成的拆卸
①将摩托车用主车梯和千斤顶(或木箱)支起。
② 拆开车速里程表传动软轴。
③ 拆下前制动钢丝绳和调节螺母,并拆开制动钢丝绳。
④拔出开口销,拆下前轮轴螺母。
⑤拔出前轮轴,取下车轮,如图7-18所示。
图7-18 前轮总成的拆卸
⑥将前轮毂盖板从车轮上分离下来,如图7-19所示。
图7-19 分解前轮毂盖
⑦拆下油封和轴承。
(2)后轮总成的拆卸
后轮总成的拆卸如图7-20所示,其拆卸顺序如下。
图7-20 后轮总成的拆装
①拆下后减震器上、下安装螺栓,卸下后减震器。
② 拆下安装消声器的螺栓,再拆下两个M6盖形螺母后,卸下消声器总成。
③ 拆下后制动护套,拆下后制动调整螺母、柱销、弹簧,然后拆离后制动操纵钢索。
④拆下后轮轴螺母,从输出轴上卸下后轮总成,卸下制动蹄块组合。
(3)修补有内胎的轮胎
①取出有内胎的轮胎的方法如图7-21所示。
图7-21 取出有内胎的轮胎的方法
第1步:拆下车轮,平放在地面上;拧下气门嘴螺帽及气门芯,放尽内胎内的压缩空气,再拧下气门嘴的固定螺母,并稍微压进气门嘴。用脚跟踩下胎侧部位,使胎圈脱离轮缘滑向轮辋中间。
第2步:在外胎胎圈上涂上肥皂水,并在气门嘴对面装上轮辋保护套,用撬胎棒插入外胎撬起胎圈,操作时注意撬胎棒不要插入过深,以免损伤内胎。
第3步:当第一支撬胎棒撬起胎圈后,把第二支撬胎棒插入距第一支撬胎棒30~50mm处撬起胎圈,接着抽出第一支撬胎棒(留着第二支撬胎棒)插入另一处撬起胎圈。就这样一点一点地从轮辋上撬下胎圈,待胎圈撬下1/2时,可用手拆下其余部分的胎圈。
第4步:将气门嘴整个压入外胎内腔内,用手掰开外胎,取出内胎。
② 检查内胎的漏气部分。将内胎充足气浸入水槽中,转动内胎,检查内胎的漏气部位。若有连续冒气泡的部位即为漏气部位,应做记号,以便修补,修补可用火补法,如图7-22所示。
③ 火补内胎。先用布将内胎漏气部位擦干净,用木锉将内胎漏气部位周围锉毛并擦干净,被锉表面积应稍大于火补胶块的面积;然后将已剥去保护层的火补胶覆盖在锉毛擦净的内胎表面上,放上燃烧剂,用补胎夹通过加热盖压紧火补胶与内胎,点燃加热盖内的燃烧剂,如图7-23所示。待燃烧剂燃尽后自然降温约10min后,松开补胎夹,待内胎完全冷却后且贴合好不漏气时,即可安装使用。
图7-22 检查内胎的漏气部位
图7-23 火补内胎
④安装内胎。安装内胎的步骤如图7-24所示。
图7-24 安装内胎的步骤
第1步:在外胎胎圈涂上肥皂水,用撬胎棒将外胎胎圈的一侧装入轮辋上去,并注意外胎胎侧上有旋转方向的箭头,应使箭头朝向车轮前进的方向。
第2步:将内胎上的气门嘴对准轮辋上的气门嘴孔处装入,拧上气门嘴固定螺母。
第3步:把内胎逐段装入外胎内圈,注意不要使内胎扭曲。
第4步:用手将外胎胎圈的另一侧挤入到轮辋中间,待手无法挤入外胎时,用两支撬棒以每次间隙30~40mm,逐步地将胎圈撬入并挤入到轮辋中间。
第5步:到最后部位时同时撬起两支撬棒,将胎圈全部装入。再将气门嘴推回原位,装上气门芯,并在整个胎圈的圆周部位再涂上肥皂水,便可以给内胎充气至标准气压的1/3左右,用橡胶锤子敲击外胎表面,使内胎伸展,直至外胎的轮辋线与轮辋边缘的圆周匀称地配合为止。
第6步:给内胎充气至标准气压,并拧紧气门嘴固定螺母及气门嘴螺帽。
(4)修补无内胎的轮胎
修补无内胎的轮胎的步骤如图7-25所示。
图7-25 修补无内胎的轮胎的步骤
第1步:将洞口整形。
第2步:将塞子涂上强力胶。
第3步:用螺丝刀将塞子塞入洞口。
第4步:将螺丝刀与塞子分离。
第5步:将多余的塞芯剪掉。
第6步:用肥皂水检验修补效果。
图7-26 无异物进入轮胎且破口很小的修复
如果轮胎的破口很小,又能确认没有异物进入轮胎,例如轮胎是被一只钉子扎破,钉子已被完整地取出,则不必拆下车轮,可先直接补一下试试。具体方法是:放尽存气,转动车轮将破口处转到水平位置,先用金属杆捅一下破口,再把生胶条卡在带缺口的锥子上,如图7-26所示,拉紧胶条,对准破口扎进去,而后慢慢抽出锥子,用小刀切平胶条,就可打气淋肥皂水试漏了。
(5)前轮总成的装配
按照与拆卸和分解相反的程序重新装配和安装前轮,同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安装轴承时要涂抹润滑脂。
② 用专用工具安装轴承。
③ 确认制动盘是否洁净,是否沾有油脂类。
④将制动盘螺栓按规定扭矩固定,同时垫圈要翻边。
⑤安装速度表齿轮箱之前,要为其涂抹润滑脂。
(6)后轮总成的装配
按照与拆卸和分解相反的程序装配后轮。
(7)行驶途中后轮摇摆的应急检修
摩托车行驶中后轮摇摆不很常见,但它的危害比前轮摇摆要大得多,它实际上是一种横向移位现象。摩托车后轮摇摆会自动改变行驶方向,且不易进行修正。它一般发生在高速转弯时,由于后轮摇摆的危险性很大,所以应以预防为主,主要是不要高速转弯,后轮气压不要过高,左、右减震器的性能应保持一致等。
一旦出现后轮摇摆应立即用减油门的方法减速,在高速转弯中禁止过猛制动,如因轮胎气压过高所引起的,应停车后将轮胎气放掉一部分。
1、钢丝绳锁坏了。破坏的方法很多。都需要一点点工具。
2、可以用液压钳剪断,简单粗暴。就看你是否可以借道液压钳了。
3、用钢锯锯断,很快速简单。这种工具在五金店很容易借。借不到的话啊,购买一把,价格行也很便宜。一般来说,你去五金店购买一把新的钢丝锁。顺便给老板说一下,多花1元钱购买一条钢丝锯。让老板借你一把锯弓用用就好了。
第二条 确认设备支护稳妥后,由专职司机起动设备,挂低速挡,在小油门状态下,分别缓慢转动左右履带,将链条接口转到后导向轮距地面约50cm处,发动机熄火,关闭电源开关,司机撤出驾驶室。
第三条 用枕木或千斤顶支好链条接口处下方履带板,松开接口螺栓,移开接口履带板,移出枕木或千斤顶,待人员撤至两侧安全位置后,司机起动发动机,挂低速倒档缓慢退出链条。
推土机
第四条 使用专用工具支好支重轮,拆下支重轮压盖,拆出支重轮。
第五条 用吊车吊好导向轮吊具,夹住导向轮,拆下导向轮及压盖。
第六条 维修人员严禁从履带架下方穿行。安装支重轮时,严禁把腿伸进履带架下。
第七条 在使用专用工具将支重轮、导向轮安装到位后,按规定扭矩拧紧压盖螺栓。
第八条 安装链条时,清理场地,由专职司机驾驶装载机翻转链条,使轨道面朝上,将链条接口带螺纹一端摆放在履带架正下方,轨道与支重轮导槽相对,链条伸出前导向轮约120 cm。
第九条 将钢丝绳(长度大于20m,直径在16mm以上)一端系在链条前端第一个链销上,另一端挂在装载机斗齿上,此时,严禁人员站立在推土机履带架的前后位置,以防止钢丝绳和链条松脱伤人。检查确认可靠后,由维修负责人指挥,启动装载机,调整铲斗高度,挂倒档,缓慢牵拉链条到驱动轮,确保至少有3个链销挂于驱动轮槽中。启动推土机,由专职司机操纵,挂倒档使驱动轮缓慢旋转带动链条到后导向轮中心处,将推土机熄火,司机撤出驾驶室。将钢丝绳摘下,装载机撤到安全位置。
第十条 用吊车吊起推土机,撤出支车架,缓慢落车,使设备两侧履带架准确放到履带上。
第十一条 将履带后端用吊车吊起,用千斤顶支住,调整高度,使之准确地与前端对合,安装接口履带板,按规定扭矩拧紧接口螺栓,将千斤顶撤出。
1.检查轮胎故障。在更换轮胎之前,应该检查哪个轮胎有问题,一般出现以下情况的轮胎需要更换:轮胎胎纹深度磨损严重;轮胎扎钉漏气严重;轮胎出现严重偏磨等等。
2.拆车轮。先用扳手将车轮固定螺丝松开,一般有五六个固定螺丝。松开后先不要取出来,将车辆举升到合适的高度,将螺丝取出来之后再将车轮从轮毂上取下来。
3.扒轮胎准备过程。将取下来的车轮放气、去掉轮辋上的平衡块,然后用扒胎机将轮胎从轮辋上分离下来。
4.扒胎机扒胎。用扒胎机将轮胎与轮辋内缘分离开,然后将准备好的车轮放在扒胎机上、用扒胎机夹钳固定住轮胎,然后用撬棒插进胎缝,通过脚踏板控制车轮的旋转将轮胎与轮辋分离开,将轮胎从扒胎机上取下来。
5.装新胎。旧胎取下来后,将新胎按方向套在轮辋上,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将未装好的轮胎固定在扒胎机上,通过手工辅助扒胎机转轮旋转的方式将轮胎套进轮辋。装好之后给轮胎充气,充气的过程中会听到轮胎两声爆响的声音,此时说明轮胎到位。
6.装车轮。将更换好轮胎的车轮安装在轮毂上,打紧螺丝。调整每个轮胎的胎压,进行胎压复位,最后进行试车。
没问题可以用。但是注意不要长时间在车轮下来回碾压,这样容易造成钢丝绳分叉,出现吊装力不够进而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
钢丝绳主要用途,主要是各种起重机械的柔性配件,使吊钩在钢丝绳上面上下移动,达到起重物体的目的。钢丝绳还可以张拉使用,高铁列车上面的高压导线,使用钢丝绳悬挂在铁轨上面。
现在的轿车轮胎侧面是没有钢丝的。
1、现在的工艺使用尼龙线或晴纶线编网而成的。因为用尼龙线使轮胎更轻,更富有弹性。
2、现代轮胎是有钢网层的,不过不在胎边而在胎面底下,埋在橡胶里。胎边接合轮圈处有一圈钢丝绳,保持内圈形状与轮圈构成密封。所谓子午线结构(RadialPly)是指胎身纤维组织从中心点辐射排列,与车轮纵向轴线成90度,只有一层结构。
扩展资料:
轮胎的分类:
按充气压力分为:
①高压轮胎。充气压力一般在5.5千克力/厘米2以上,刚度大,缓冲性能差,已很少采用。
②低压轮胎。充气压力一般为2~5.5千克力/厘米2。随着帘布强度和轮胎承载能力的提高,有些轮胎的充气压力超过5.5千克力/厘米2,但其缓冲性能与低压轮胎接近,仍属低压轮胎。
③超低压轮胎。充气压力一般低于2千克力/厘米2。
按胎面花纹分为:
①普通花纹轮胎。有纵向、横向和两向兼有的许多式样。普通横向花纹轮胎适合在较差和碎石路面上使用;纵向花纹轮胎适合在较好路面上使用;兼有纵横向花纹的轮胎适合在一般路面和较差路面上使用。
②越野花纹轮胎。胎面有大块花纹,适合于矿山、工地、沙漠、松土地面和雪泥路使用。
③混合花纹轮胎。既适用于好路面,也适用于碎石路面和松土路面。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汽车轮胎到底该用几年?6年是重要时间节点]
起重机已经广泛的使用于我们的生活中,而且使用于工程建设中是比较频繁的,那么你知道对于起重机应该如何进行维修才好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起重机维修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起重机维修的方法1、起重机维修标准之吊钩维修
(1)拆卸检查吊钩、轴、横梁、滑轮、轴承并清洗润滑,吊钩、横梁、滑轮轴、不准有裂纹,螺纹部分不应松脱,轴承完好,转动滑轮,螺纹退刀槽处有刀痕或裂纹者应更换
(2)检查危险断面磨损状况,危险断面磨损超过原高度的10%的应作更换
(3)吊钩的试验,大修后,吊钩应做试验检查,以1.25倍的额定负荷悬吊10分钟,钩口弹性张开量不应超过钩口尺寸的0.25%,卸载后不应有永久变形和裂纹
(4)板钩检修,板钩铆接后,板与板的间隙,不应大于0.3mm。
2、起重机钢丝绳维修
(1)断丝检查:1个捻距内断丝数超过钢丝总数10%的应按标准报废
(2)径向磨损量:钢丝径向磨损超过原直径40%的,整根钢丝绳应报废
(3)变形检查:钢丝绳直径缩细量至绳径70%的扭结,绳芯处露,断股者应报废换新钢丝绳
(4)钢丝绳润滑:润滑前先用钢丝刷,煤油等清洗,用钢丝绳麻脂(Q/SY1152-65)或合成石墨钙基润滑指(SYA1405-65)浸涂饱和为宜。
3、起重机滑轮组维修
(1)拆洗检修滑轮组,检查裂纹,滑轮轴不得有裂纹,轴颈不得磨损原直径30%,圆锥度不大于5%,超过此值即应更换
(2)滑轮槽的检修,用样板检查滑轮槽形,径向磨损不应超过壁厚的30%,否则应报废。不得超过标准者可补修,大修后用样板检查,其底部与侧向间隙均不应大于0.5mm,轮槽中心线与滑轮中心线的偏差不应大于0.2mm,绳槽中心对轮廓端面的偏差不应大于1mm
(3)轴孔的检查,大修后,轴孔允许有不超过0.25CM2的缺陷,深度不应该超过4mm
(4)装配,装配后,应能用手灵活转动,侧向摆动不得超过D/1000。D-滑轮的名义直径。
4、起重机卷筒维修
(1)卷筒绳槽,绳槽磨损超过2mm应重新车制,大修后绳槽应达到图纸要求,但卷筒壁厚不应小于原厚度的81%
(2)卷筒表面,卷筒表面不应有裂纹,不应有明显的失圆度,压板螺钉不应该松动
(3)卷筒轴,卷筒轴上不得有裂纹,大修理后应达到图纸要求,磨损超过名义直径的5%时,应更换新件
(4)装配与安装,卷筒轴中心线与小车架支承面要平行,其偏差不应大1mm/m,卷筒安装后两轴端中心线偏差应不大于0.15mm。
5、起重机车轮维修
(1)车轮踏面磨损,车轮踏面磨损量超过原厚度的15%时应更换新件,没超过此值,可重新车制、热处理修复。车轮直径应在公差范围内,表面淬火硬度HB300~500,对车轮直径大于Φ400mm的淬火层厚度应大于20mm小于Φ400mm时,淬火层厚不应小于15mm
(2)两个相互匹配车轮的直径偏差,主动车轮直径偏差不应超过名义直径的0.1%,从动车轮则不应超过0.2%,电动葫芦车轮直径偏差不应超过名义直径的1%,从动车轮不应超过0.2%电动葫芦车轮直径偏差不应超过名义直径的1%(3)轮缘磨损与折断,变形:轮缘磨损量达原厚的50%或折断面积超过30mm2应报废,轮缘厚度弯曲变形达原厚度20%应报废
(4)车轮裂纹:车轮发现裂纹则应报废
(5)踏面椭圆度:车轮踏面椭圆度达1mm应报废
(6)车轮组装配:安装好的车轮组件,应能手转动灵活,安装在同一平衡架上的几个车轮就在同一垂直平面内,允许偏差为1mm。
6、起重机车轮轴与轴承维修
(1)轴颈的检修:轴颈在大修后的椭圆度、圆锥度不应大于0.03mm
(2)裂纹的检修:用磁力或超声波探伤器检查轴,轴上不得有裂纹,划伤深度不得超过0.03mm
(3)滚动轴承的检修:圆锥滚子轴承内外圈之间允许有0.03~0.18mm范围内的轴向间隙。轴承压盖调整间隙应在0.5~1.5mm的范围之内。
7、起重机齿轮与减速器维修
(1)拆解减速器清洗检查齿轮磨状况
(2)齿面的检查:起升机构减速器第一轴上的齿轮磨损量不应超过齿厚的10%,其余则应小于20%大小车运行机构减速器第一轴上齿轮磨损不应超过15%,其余则应小于25%。齿面点蚀损坏啮合面的30%,且深度达原齿厚的10%时应报废齿轮,轮齿不应有裂纹或齿轮不能有断齿。否则更换
(3)轴的检修:轴上不得有裂纹,轴的弯曲度全长不应超过0.03mm/m,超标则校直
(4)减速器箱体接合面(剖分面)在任何部位不允许有砸、碰及严重划伤,边缘高点、翻边等,并且剖分面贴合后间隙都不应超过0.03mm,并保证不漏油。平行度在1m以上不得大于0.5mm
在空载情况下,以1000r/min拖动运转,正反转各不小于10分钟,启动时电动机不应有振动,撞击和剧烈或断续的异常声响箱体内温升不得超过70℃,且绝对温度不高于80℃轴承温升不应超过40℃,其绝对值不应超过80℃。
8、起重机联轴器维修
(1)齿形联轴器齿面检修
(2)内、外齿圈端面对中心线的摆动量的检验
(3)当轴的中心线无倾斜时,检查联轴器安装径向位移
(4)无径向位移时,因两联轴器的不同心所引起的外圈车线的歪斜角检查
(5)用中间轴联接的齿形式联轴器径向位移(1)可参考部分。
9、起重机制动器维修
(1)制动摩擦片检修:其磨损量不应超过原厚度的50%,铆钉应下沉≥2mm
(2)制动轮检修:制动轮工作表面糙度不低于Ra=16μm,HRC不低于50,深度2mm处不低于HRC40
工作表面凹痕或单边径向磨损量达1.5mm时应重新车制及热处理。加工后的制动轮厚度:对起升机构不应小于原厚度的70%,对运行机构不应小于原厚度的50%制动轮大修后,D≤200mm的径向跳动不应大于0.05m,D>200mm的径向跳动不应大于0.1m。
10、起重机起升机构及小车部分维修
(1)起升机构的轴:探伤检查起升机构的主轴和传动轴,不允许有裂纹
(2)电动机与减速器的位移检查:应符合联轴器的安装要求
(3)卷筒和减速器轴线偏差:在轴承座处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3mm/m
(4)小车轮距偏差:由于小车轮测量的小车轨距偏差:当轨距≤2.5m,允许偏差为±2mm,且主从动轮相对差不大于2mm,当轨距>2.5m,允许其偏差不大于±3mm,且主动轮相对差不大于3mm
(5)小车轨道标高偏差:当小车轨距≤2.5mm,允许偏差为3mm轨距>2.5m,允许偏差为5mm
(6)轨道中心线离承轨梁设计中心线的偏差:箱形单梁允许偏差为:不得大于1/2δ,δ-腹板厚度(mm),单腹板梁允许偏差为:不小于10mm,箱形双主梁允许偏差为:2~3mm
(7)小车轨道接头偏差:轨道接头处标高偏差及中心线偏差≤1mm
(8)小车轮端面水平偏差:水平偏差不应大于1/1000,且两主动轮偏斜主向相反,1-测量长度
(9)小车轮端面偏差:不得大于D/400
(10)小车轮踏面偏差:所有车轮踏面都必须在1个平面内,偏差不应大于0.5mm
(11)小车轮距偏差:允许相对偏差为4mm。
11、起重机大车运行机构维修
(1)车轮偏差:大车车轮的水平,垂直偏差与小车轮相同
(2)同一平衡梁上的车轮检查:同一平衡梁上的两个车轮的对称平面应在同一垂直平面内,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mm
(3)轨道外观检查:轨道不应有裂纹、轨顶、轨道头侧面等磨损量不应超过3mm起重机轨道纵向倾斜度不应大于5/1000同一断面内的两根轨道相对标高偏差≤10mm
(4)夹轨器检修:钳口磨损量超过原厚40%的应更换,电动夹轨器要经常注意调节安全尺,使其指针在规定的位置
(5)由车轮测量出的起重机跨度偏差:当跨度L≤30m,跨距偏差不应大于5mm,当L>30m,跨距偏差不应大于8mm。
(6)由车轮量出的对角线偏差:当跨度≤30m,偏差不应大于5mm,当L<30m,其偏差不应大于10mm。
起重机支腿的型式(1)蛙式支腿
这种支腿的活动支腿铰接在固定支腿上,其展开动作由液压缸完成,特点是结构简单、重量较轻,但支腿跨度不大,只适用于小吨位的起重机。
(2)H型支腿
这种支腿有两个液压缸。活动支腿伸出后,工作时垂直腿撑地,形如H而得名。特点是支腿跨距较大,对场地适应性较好,目前已被广泛采用。
(3)X型支腿
这种支腿工作时,支腿呈X型,离地间隙小,在撑脚着地的过程中有水平位移发生,当其为小幅度时,重物活动的空间比H型支腿要大,因此常和H型支腿混合使用,形成前H、后X的型式。
(4)辐射式支腿
以转台的回转中心为中心,从车架的盆形架向下呈辐射状向外伸出4个支腿。特点是稳定性好,在起重作业时,全部载荷不经过车架而是直接作用在支腿上,回此,可减轻车架自重并降低整机重心高度,保护底盘不受损坏。主要应用在一些特大型的起重机上。
(5)摆动支腿
这种支腿在起重作业时,支腿在液压缸的作用下能摆动到与车架纵向轴线相垂直的位置上非工作状态时,可平行地固定在车架的两侧。特点是重量轻,但由于受空间大小的限制,支腿不能太长,所以横向支撑的距离较小。
起重机支腿机械零件的故障与处理(1)蛙式支腿磨损的修复
蛙式支腿最易磨损处是活动支腿上的导向槽8,如果它的工作表面的磨损量达到1.5mm时,就应更换否则,在收放支腿时,活动支腿与固定支腿将会产生撞击现象,容易引发事故。此时须对导向槽的工作表面进行焊补。
先将活动支腿拆下,测量导向槽的尺寸,决定补焊的厚度。补焊时,所示用螺钉5和螺母7将长方形的紫铜垫4安装好,紫铜管3套在螺钉5上,补焊完一段,再移动补焊下一段,直至焊完为止。为了方便,也可将焊条适度折弯。但要注意焊补的位置一定要在图1导向槽的下表面。这样做不会影响液压缸活塞杆的行程和在支腿承重时固定支腿和活动支腿的相对夹角。焊后,用一个标准的轴(轴径等于滚动套的外径)做基准,进行修形,并应注意其两边槽须用同一根轴同时修复。如果滚动套9的外径磨损量超过1mm时,就应当更换否则,在工作中容易被压碎,使支腿受力状况改变,给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蛙式支腿的维修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图1所示的螺钉4,在一个蛙式支腿上共有3处,此3处的螺钉因受径向力大很容易被剪断(掉头)。剪断后的螺钉不好向外拧,所以很多挡板5都被焊死,这样,一是不好看,二是拆卸时须用气焊割,不方便。我们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建议如下:用这样的方式对销轴进行轴向定位所用的螺钉,应经常检查。最好不超过两年即更换一次。这里介绍一种简单的检查方法,即将螺钉卸下,用一个同样螺距的新螺钉去作比较,将两个螺钉紧贴在一起,看螺纹的间隙,如果间隙较大,两个螺钉贴不到一起,说明旧螺钉已变形较大,已经疲劳了,应更换,也可以用同样尺寸的丝锥去作比较。
(2)H型支腿水平梁的上下面磨损的修复
在起重机重载的情况下,所吊重物在车的正后方,高于支腿。此时人在车的正后方看支腿,如果出现如图3所示的情况,或支腿伸缩时若出现爬行现象,就须将支腿卸下进行检测,如果板面上有深沟或损严重,就要考虎更换新支腿,或者对磨损部位进行焊补。焊补支腿的成本较低,宜于采用。
3、支腿液压系统的故障与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