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轨道安装标准
1、轨道的安全检查:检查轨道、螺栓、夹板有无裂纹、松脱和腐蚀。如发现裂纹应及时更换,如有其余缺陷应及时修复。主要检查工具用线路轨道探伤仪。
2、轨道的测量与调整:
(1)轨道的直线性,可用拉钢丝的方法检查,即在轨道的两端车档上拉一根0.5mm的钢丝,然后用吊线锤的方法来逐点测量,测点间隔可在2m左右。
(2)轨道的标高,可用水平仪测量。
(3)轨道的跨度,可用钢卷尺来或红外线测量仪检查。桥式起重机轨距允许偏差为±5mm;轨道纵向倾斜度为1/1500,两根轨道相对标高允许偏差为10mm。
(4)轨道的接头,轨道可以做成直接头,也可以制成45°角的斜接头。斜接头可以使车轮在接头处平稳过渡。一般接头的缝隙为1~2mm ,在寒冷地区应考虑温度对缝隙的影响,一般为4~6mm。接头处两根轨道的高度差不得大于1mm。
扩展资料:
单梁桥式起重机桥架的主梁多采用工字型钢或钢型与钢板的组合截面。起重小车常为手拉葫芦、电动葫芦或用葫芦作为起升机构部件装配而成。
按桥架方式分为支承式和悬挂式两种。前者桥架沿车梁上的起重机轨道运行;后者的桥架沿悬挂在厂房屋架下的起重机轨道运行。单梁桥式起重机分手动、电动两种。手动单梁桥式起重机各机构的工作速度较低,起重量也较小,但自身质量小,便于组织生产,成本低。
适合用于无电源后搬运量不大,对速度与生产率要求不高的场合。手动单梁桥式起重机采用手动单轨小车作为运行小车,用手拉葫芦作为起升机构,桥架由主梁和端梁组成。主梁一般采用单根工字钢,端梁则用型钢或压弯成型的钢板焊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起重机轨道
垂直运输设施的设置要求
垂直运输设施为在建筑施工中担负垂直运
(输)
送材料设备和人员上下的机
械设备和设施,
它是施工技术措施中不可缺的重要环节。
随着高层、
超高层建筑、
高耸工程以及超深地下工程的飞速发展,
对垂直运输设施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垂
直运输技术已成为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的技术领域之一。
5-5-1-1
垂直运输设施的分类
由于凡具有垂直
(竖向)
提升
(或降落)
物料、
设备和人员功能的设备
(施)
均可用于垂直运输作业,种类较多,可大致分以下五大类:
1
.塔式起重机
塔式起重机具有提升、回转、水平输送(通过滑轮车移动和臂杆仰俯)等功
能,
不仅是重要的吊装设备,
而且也是重要的垂直运输设备,
用其垂直和水平吊
运长、大、重的物料仍为其他垂直运输设备(施)所不及。
塔式起重机的分类见表
5-101
。
塔式起重机的分类
表
5-101
分类方式
类别
按固定方式划分
固定式;轨道式;附墙式;内爬式
按架设方式划分
自升;分段架设;整体架设;快速拆装
按塔身构造划分
非伸缩式;伸缩式
按臂构造划分
整体式;伸缩式;折叠式
按回转方式划分
上回转式;下回转式
按变幅方式划分
小车移动;臂杆仰俯;臂杆伸缩
按控速方式划分
分级变速;无级变速
按操作控制方式划分
手动操作;电脑自动监控
按起重能力划分
轻型(≤
80t
²
m
)
;中型(≥
80t
²
m
,≤
250t
²
m
)
重型(≥
250t
²
m
,≤
1000t
²
m
)
;超重型(≥
1000t
²
m
)
2
.施工电梯
多数施工电梯为人货两用,
少数为仅供货用。
电梯按其驱动方式可分为齿条
驱动和绳轮驱动两种:
齿条驱动电梯又有单吊箱
(笼)
式和双吊箱
(笼)
式两种,
并装有可靠的限速装置,适于
20
层以上建筑工程使用;绳轮驱动电梯为单吊箱
(笼)
,无限速装置,轻巧便宜,适于
20
层以下建筑工程使用。
3
.物料提升架
物料提升架包括井式提升架
(简称
“井架”
)
、
龙门式提升架
(简称
“龙门架”
)
、
塔式提升架(简称“塔架”
)和独杆升降台等,它们的共同特点为:
(
1
)提升采用卷扬,卷扬机设于架体外;
(
2
)安全设备一般只有防冒顶、防坐冲和停层保险装置,因而只允许用于
物料提升,不得载运人员;
(
3
)用于
10
层以下时,多采用缆风固定;用于超过
10
层的高层建筑施工
时,
必须采取附墙方式固定,
成为无缆风高层物料提升架,
并可在顶部设液压顶
升构造,实现井架或塔架标准节的自升接高。
塔架是一种采用类似塔式起重机的塔身和附墙构造、
两侧悬挂吊笼或混凝土
斗的、可自升的物料提升架。
此外,
还有一种用于烟囱等高耸构筑物施工的、
随作业平台升高的井架式物
料提升机,
同时供人员上下使用,
在安全设施方面需相应加强,
例如增加限速装
置和断绳保护等,以确保人员上下的安全。
4
.混凝土泵
它是水平和垂直输送混凝土的专用设备,
用于超高层建筑工程时则更显示出
它的优越性。
混凝土泵按工作方式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
按泵的工作原理则
分为挤压式和柱塞式两种。
目前我国已使用混凝土泵施工高度超过
300m
的电视
塔。
5
.采用葫芦式起重机或其他小型起重机具的物料提升设施
这类物料提升设施由小型(一般起重量在
1.0t
以内)起重机具如电动葫芦、
手扳葫芦、倒链、滑轮、小型卷扬机等与相应的提升架、悬挂架等构成,形成墙
头吊、悬臂吊、摇头把杆吊、台灵架等。常用于多层建筑施工或作为辅助垂直运
输设施。
1、放线定位:按设计图纸放线,定桩位。
2、开挖土方: 采取分段开挖,每段高度决定于土壁直立状态的能力,以0.8~1.0m为一施工段。开挖面积的范围为设计桩径加护壁厚度。
挖土由人工从上到下逐段进行,同一段内挖土次序先中间后周边;扩底部分采取先挖桩身圆柱体,再按扩底尺寸从上到下削土修成扩底形。
在地下水位以下施工时,要及时用吊桶将泥水吊出,当遇大量渗水时,在孔底一侧挖集水坑,用高扬程潜水泵将水排出。
3、测量控制:桩位轴线采取在地面设十字控制网、基准点。安装提升设备时,使吊桶的钢丝绳中心与桩孔中心一致,以做挖土时粗略控制中心线用。
4、支设护壁模板:模板高度取决于开挖土方施工段的高度,一般为1m护壁中心线控制,系将桩控制轴线、高程引到第一节混凝土护壁上,每节以十字线对中、吊大线锤控制中心点位置,用尺杆找圆周,然后由基准点测量孔深。
5、设置操作平台,用来临时放置混凝土拌合料和灌注护壁混凝土用。
6、浇筑护壁砼:护壁砼要捣实,上下壁搭接50~75mm,护壁采用外齿或内齿式;护壁砼强度等级为C25,厚度150mm,护壁内等距放置8根直径6~8mm长1m的直钢筋,插入下层护壁内,使上下护壁有钢筋拉结,避免某段护壁出现流砂、淤泥而造成护壁因自重而沉裂的现象。
7、拆除模板继续下一段施工:护壁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常温下24小时)便可拆模,再开挖下一段土方,然后继续支模灌注混凝土,如此循环,直到挖至设计要求的深度。
8、排除孔底积水,灌注桩身砼。灌注桩身砼前,应先吊放钢筋笼,并再次测量孔底虚土厚度,并按要求清除。
扩展资料:
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作业前,强制通风不得少于30分钟,每孔必须两人配合施工,轮换作业。孔下人员连续作业不得超过2h,孔口作业人员必须监护孔内状况。
2、孔下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安全绳、安全带。
3、 桩孔周围2m范围内必须设护栏和安全标志,非作业人员禁止入内。3m内不得行驶或停放机动车。
4、 下井作业,应对井内气体进行监测,发现有害气体或缺氧时,排除孔内有害气体,并向孔内输送新鲜空气或氧气,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5、 土方应随挖随运,暂不运的土应堆在孔口1m以外,高度不得超过1m。孔口1m范围内不得堆放任何材料。
6、 料斗装土、料不得过满,每斗质量不得大于50kg。
7、孔口上作业人员必须按孔内人员指令操作辘轳。向孔内传送工具等必须用料斗系放,严禁投扔。
8、必须自上而下逐层开挖,每层挖土深度不得大于100cm,遇松软土质不得大于50cm。严禁超挖。
9、作业人员上下井孔必须走软梯。
10、暂停作业时,孔口必须设围挡和安全标示或用盖板盖牢,阴暗时和夜间应设警示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灌注桩